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湘藝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案篇一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聆聽、感受、體驗歌曲的基礎上,了解通俗音樂的基本特征,并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通俗音樂的社會價值。
2、知識與技能:聆聽《懂你》及《好漢歌》,感受、體會歌曲的音樂情緒,再結(jié)合身邊熟悉的或感興趣的流行歌,分析流行與經(jīng)典的內(nèi)涵及其相互關系,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其題材、體裁及音樂風格。
3、過程和方法: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討論、分析、整合、總結(jié),學習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的討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聆聽《懂你》及《好漢歌》,兩首通俗歌曲,了解通俗音樂的特點,能夠圍繞怎樣的流行音樂是具有社會價值的觀點暢所欲言。
教學難點:
分析、整理、歸納各種觀點,對如何正確對待流行現(xiàn)象形成一定的認識能力。提高對通俗音樂的鑒別能力,加強對通俗音樂的了解和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是我和同學們共同學習和欣賞通俗音樂的第一課,在學習和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安靜應該是必須的一種條件,試想,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有可能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或者音樂欣賞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請同學們配合我,讓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為我們成功的進入音樂的美妙世界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展示流行
1、首先老師要播放幾首大家喜愛的流行歌曲片段(如吳克群的《為你寫詩》、周杰倫的《夜曲》、小沈陽的《我叫小沈陽》)聽完后大家猜猜歌名及歌手。
2、接下來老師要求每組派一名小歌手為全班清唱自己最拿手的流行歌曲。
教師:同學們唱的都很好,也很投入,相信今天在班里會刮起一陣猛烈的流行風,此時此刻就讓我們來欣賞今天的兩首流行歌曲。(知識補充:通俗音樂也稱流行音樂或大眾音樂。一般指結(jié)構(gòu)短小、輕松活潑、通俗易懂的聲樂或器樂作品。)
3、歌曲《懂你》是一首關愛母親、歌頌母親的歌。歌曲以一種凄楚的韻味,真摯地表達出對母親的美好情感。喬羽:作詞 谷建芬:作曲。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對母親的真摯美好情感來欣賞這首歌曲。
4、歌曲《好漢歌》1988年春節(jié)期間,電視劇《水滸傳》中央電視臺首映,很快該劇的主題歌《好漢歌》傳遍大江南北。正因為該歌曲以純樸、豪放的風格吻合梁山諸多好漢的性格。再加上歌曲曲調(diào)取材于山東、河南一帶的民歌,使音樂有濃郁的地方韻味。讓我們大腦帶著水滸傳里的片段來欣賞這一歌曲,身臨其境地享受《好漢歌》中的陽剛之氣。
二、自主學習,綜合探究——暢談流行
學生:…………
教師:(經(jīng)典與流行,有時還能完美的結(jié)合。同學們喜歡王菲么?知道蘇軾么?請欣賞《明月幾時有》。)
伴隨大屏幕的《明月幾時有》的旋律,師生一起歌唱,把課堂推向高潮。
三、整合知識——感悟流行
教師:欣賞完流行音樂的環(huán)節(jié)過后,我們要來感悟流行樂。這個任務就交給在座的每位聰明的同學們?!案魇慵阂姟铱戳餍小蹦康氖亲屚瑢W們感悟流行對自身的影響,并能正視自己的追逐潮流。(要求學生能結(jié)合自己喜歡的流行樂經(jīng)行剖析,發(fā)現(xiàn)其中自身的不足,并能簡明扼要。)
學生:…………
教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我相信經(jīng)過這陣流行風,刮向每一位正視流行音樂的同學們,他們一定會有很大的感悟。
四、總結(jié)
今天的課堂刮起一陣流行風,相信大家對流行音樂也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潛意識中也能夠有一種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來認識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大都沒有經(jīng)過歷史的檢驗,其中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并存。只有經(jīng)過不斷實踐的檢驗,才能產(chǎn)生更多優(yōu)美、高尚、具有高度藝術性的作品。
湘藝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案篇二
1、聆聽《中花六板》、《娛樂升平》,激發(fā)學生對民間絲竹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風格。
2、在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理解樂曲的音樂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掌握有關的音樂知識。
1、《中花六板》、《娛樂升平》。
2、江南絲竹、廣東音樂方面的音樂知識。
《中花六板》、《娛樂升平》。比較作品的音樂風格。
欣賞法、談話法等。
相關準備
多媒體設備、《絲竹相和》課件等。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教師演示本課課件,出示課題。
二、了解古城蘇州。
(1)教師以曾在蘇州學習3年的經(jīng)歷給同學們介紹蘇州。
(2)引導學生圍繞蘇州歷史名人、有關名詩、著名景點等方面談;閱讀文字材料。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吳文化。千百年來,蘇州人文薈萃。在古代產(chǎn)生了以孫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顧炎武、蒯祥等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古典園林60余處,其中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環(huán)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藕園、退思園等9座園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3)聽蘇州評彈片斷,感受其優(yōu)雅、嬌嗔之風味。
三、作品鑒賞
(一)《中花六板》
1、聆聽樂曲,說說有哪些樂器?
2、教師點評。
3、引導學生閱讀材料,了解江南絲竹。
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蘇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間器樂。通常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揚琴、笛、蕭、笙、鼓、板、木魚、鈴等。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以輕巧、明朗、歡快、活潑為主,有時也表現(xiàn)的較為粗獷。
4、引導學生學說蘇州話。
5、復聽,結(jié)合蘇州話的特點,體驗音樂風格。
(二)《娛樂升平》
1、簡介。
是廣東音樂中流行較廣的一首,樂曲既保持、發(fā)揚了廣東音樂的傳統(tǒng)特色,又借鑒了一些歐洲專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的作曲技巧,從而在風格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樂曲表現(xiàn)了一種清新活潑、樂觀向上的音樂情緒。
2、聆聽,和江南絲竹比較一下,風格的差異以及所含樂器。
3、學生交流后閱讀書本50頁第二段文字。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知識點。
流行于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民間器樂。高胡、揚琴是主奏樂器。樂曲一般短小精悍。風格多輕快活潑,纏綿,流暢動聽。名家有嚴老烈、丘鶴壽等。
5、觀看粵劇片斷,感受廣東音樂和粵劇的一脈相承的關系。
(三)絲竹鑒賞活動
1、播放4首樂曲,請同學們區(qū)分類型。
(1)《三六》 江南絲竹
(2)《旱天雷》 廣東音樂
(3)《行街》 江南絲竹
(4)《步步高》 廣東音樂
2、討論,回答類型并說明理由。
四、歸納概括
1、請學生歸納兩種絲竹的音樂風格。
2、請學生歸納有關音樂知識。
五、課堂小結(jié)
讓一名學生談本課主要收獲。
六、課外拓展
收集有關當?shù)亟z竹音樂的文字、音響資料,將其記錄下來。
教后感
1、為激發(fā)學生的欣賞興趣,教師不妨跟大家談談蘇州的概況,拓展欣賞蘇州評彈以及廣東的粵劇。
2、要引導學生閱讀材料,積極思考,加深體驗,做到感性和理性相結(jié)合。
湘藝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案篇三
1、通過聆聽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劃線條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1、能發(fā)揮想象力,用打擊樂或身邊的物體與同學共同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心中的大海。
發(fā)揮想象力,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音樂。
發(fā)揮想象力,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音樂。
錄音機、打擊樂器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并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聽《大海搖籃》
(1)完整地聆聽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內(nèi)容?你的心情怎樣?
(2)復聽歌曲,邊聽邊用筆劃線條,表示自己聽到的感受。
(3)將歌曲、樂曲相比較,用簡練的話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2、聆聽《海上風暴》
(1)完整地聆聽管弦樂曲。提示:這段音樂告訴我們大海有了什么變化,你的心情怎樣?試著模仿其中的一個聲音,讓同學相互評價。
(2)復聽。邊聽邊用筆劃線條表示自己對這段音樂的感受。
3、編創(chuàng)與活動。
三、結(jié)束部分:
小結(jié)。
湘藝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案篇四
1.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2.認識常用課堂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3.聽賞歌曲《吹蘆笙》。
1.能有興趣地聽喜樂,并知道《吹蘆笙》是表現(xiàn)哪個民族的兒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3.認識碰鈴與響板,并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
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cd
(一)學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1.教師掛出中國地圖和長江、黃河風景圖,介紹長江、黃河,并請學生指出長江和黃河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2.教師將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聲獨唱錄音。使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詞、節(jié)奏和情感。
3.跟著教師有表情地分句輕聲學唱。
4.請幾級學生集體演唱,并評出有表情且音色較美的小組進行表揚。
(二)聽賞《吹蘆笙》
1.教師播放歌曲《吹蘆笙》,引導學生欣賞,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簡單介紹侗族及其吹奏樂器蘆笠的主要特點。
3.引導學生在聽賞時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4.在聽賞幾遍以后,可讓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
(三)認識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1.教師向?qū)W生展示樂器實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讓學生識別兩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師將樂器發(fā)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的敲擊方法。如樂器數(shù)量不夠,可輪換進行。
3.教師出示卡片
碰鈴dang dang dang dang
響板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統(tǒng)習演奏??煞纸M交換練習,每兩人為一組作樂器交換。
湘藝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案篇五
(一)聆聽《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和《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感受梅蘭芳大師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他精湛的表演藝術風采,體驗、比較、南梆子和四平調(diào)兩種唱腔音樂在表現(xiàn)人物情緒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風格及特點。
(二)了解京劇發(fā)展的歷史,感受中國國粹—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認識和了解京劇大師梅蘭芳,以及他為中國戲劇事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
(三)跟錄音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選段的片斷,實踐體驗京劇唱腔獨特的韻味。
重點:欣賞京劇唱段《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并在學唱中體驗感受京劇國粹的音樂風格,了解京劇的發(fā)展歷史和梅蘭芳大師的.藝術成就。
難點:把握京劇唱腔的韻味,理解京劇這種綜合性表演藝術的特點。
(一)欣賞一段由四大名旦表演的錄像片段進行導入。
(二)簡介京劇的發(fā)展歷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紹梅蘭芳的藝術成就。
(四)欣賞由梅蘭芳演唱的京劇選段《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
1.欣賞作品
2.簡介作品的劇情
3.介紹南梆子及四平調(diào)的特點
4.學唱《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這兩首作品。
(五)欣賞李玉剛和梅蘭芳在表演上的不同風格。
(一)教材資源:教材配套課件中第四單元第八節(jié)中的全部資源與第九節(jié)中《京劇的行當》部分資源。
(二)錄像資源:四大名旦的表演錄像片段,梅蘭芳表演的《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錄像片段,李玉剛的錄像片段。
(三)教師資源,教師范唱并指導學生學唱。
(四)學生資源,發(fā)揮喜愛京劇藝術學生的特長,在課上充分展示其才華。
(五)網(wǎng)絡資源,查找相關資料。
(一)以聆聽、學唱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引導學生在親身感受體驗中,學習了解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中國京劇國粹的興趣和情感。
(二)輔助視頻資料的播放,在視覺感官上引導學生理解京劇的綜合表演藝術的特征,使審美情感得到升華。
(三)引導、提示學生課外到劇院欣賞京劇藝術,身臨其境感受其京劇舞臺藝術的獨特的魅力。
湘藝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案篇六
在音樂實踐中,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姿勢,能在《放牛歌》的間奏加入鑼鼓镲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加入打擊樂伴奏
電子琴、錄音機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3、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表演《牧童》
(1)完整地聆聽音樂錄音。
(2)提示各種唱出了哪些內(nèi)容?復聽歌曲。
(3)隨著錄音輕輕敲擊雙響筒。
3、編創(chuàng)與活動――雙響筒的認識
4、表演《放牛歌》
(1)提示學生注意聽覺與視覺相結(jié)合。
(2)跟著歌曲錄音,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3)提示學生,沒有歌詞的旋律時間奏部分,有鑼鼓镲伴奏。
5、編創(chuàng)與活動――認識三角鐵
6、編創(chuàng)與活動――鑼鼓镲的創(chuàng)編
三、結(jié)束部分:
小結(jié)。結(jié)束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