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一
我們生長于斯,或高樓林立,燈紅酒綠,或霧霾喧囂,物欲充斥。于是,我們想去尋找心靈的另一方凈土,安守內心的寧靜,寵辱不驚。于我而言,那便是書。成長的路上,書本是我最好的伙伴。我循著書香一路前行,一路成長。
幼時讀《海底兩萬里》,教會了我勇敢和探索,培養(yǎng)了我對大自然的無限崇敬與熱愛;《簡·愛》教會了我真誠和愛;《野火集》讓我從一個客觀角度認識中國,“新的‘野火’從哪里開始”。
曾經在烈日下,手捧一卷《西游記》,被悟空的嫉惡如仇、師傅的慈悲、八戒的貪吃好色、沙師弟的忠厚坦誠而深深吸引。
路途艱辛,錦書難寄,十萬八千里路,一百多個國家,唐玄奘抱著“寧可西行求經,絕不東還求生”的意念,僅一把錫杖,一席錦襕袈裟徒步走到西天。我不由得對唐玄奘產生了深深的敬佩。
品讀《西游記》讓我知道了沒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風順的,它教會我要堅持,讓我勇敢地向前走。
曾經在柳蔭下,手捧《目送》,感受龍應臺眼中的母親、兒子、朋友、兄弟和家鄉(xiāng)。
讀到“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時,我不禁潸然淚下。常常會想,是不是有這樣一天,我和父母也要分別,他們也目送著我踏上遠方的征程。
然而,《目送》中母親的形象,定格在那個“愛抺胭脂、愛涂指甲油的老太太”身上,我在猜想著媽媽以后的樣子,是不是那個愛嘮叨的老媽也有一天會變老?她是不是還有一點愛美,但卻有用脂粉也掩飾不了的時間的傷痕,不覺有一些不舍,我也體會了淡淡的憂傷與苦澀。
《目送》的深邃和憂傷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親人之間的愛和不得不面對的離別。也許,分別也是一種愛,一種成長。我們都是在聚散離合中成長。
曾經在蕭蕭落葉里,手捧《平凡的世界》,我曾為曉霞的死而痛哭,為田福堂老年的凄慘境況而心酸,也為少平、少安的堅毅而心生敬佩。
這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人生,不似散文家筆下的那般優(yōu)美,那般詩意。生活不是韓劇,除了俊男靚女,生活中更多的是辛勤的勞動者,他們才是真正的脊梁,支撐起民族和希望。也許需要面對坎坷,甚至是面對生離死別,但我們都不要放棄。
正如路遙在書中寫道“生活包含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主人公孫少平曾對外界接觸很少,眼界很小,但他堅持找曉霞借報紙看,漸漸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們要學會不斷拓寬自己的眼界,并堅持自己的愛好。
《平凡的世界》教會了我面對挫折不要放棄,也讓我了解了中國西北農村的變遷。
彷徨時,麻木時,退縮時,脆弱時,翻一翻書本,靜下心來,原來一切困難竟是這么渺小,微不足道。整理好心情再向前走,腳步會更踏實、更堅定。書,這個無聲的朋友,讓我的心靈更加成熟,學會了堅強,有了力量和勇氣。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一路美好,一路收獲。你讓小小少年如此堅強。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二
在我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的興趣愛好,而最讓我喜愛的,自然是那一陣陣醉人的書香,正是因為這陣陣書香讓我一路成長,一路歡笑。
剛開始我并不喜歡讀書,因為我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就讓我頭痛,感覺是那樣的枯燥乏味,小時候讀書都是不求甚解囫圇吞棗??勺詮奈艺J識許多漢字以后,再回過頭去細細地品讀那些我曾經覺得無趣的書籍,才發(fā)覺書里面的精彩內容是多么的誘人,多么的讓人回味無窮。
《三國演義》《紅樓夢》《綠山墻的安妮》等等,這些名著我都讀過許多。每天,我像一只貪婪的,視書如命的餓狼,如饑似渴的吞食著里面精彩的內容,什么都不顧什么都不管,忘了白天黑夜,一有時間就泡在書里,甚至有時連吃飯睡覺都忘記了。
假如有時學習累了,偶爾放松一下,讀一些搞笑類的書籍,讓大腦適當休息一下,然后再學習,這樣就會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讓心情得到平靜,再次投入到學習中就會事半功倍。
讀書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知識,也加深了我與家人之間的和諧。那是在晚飯的餐桌邊,我和父母還有6歲的弟弟一起吃飯,我忽然想起了在學校里看到的一個笑話,不禁笑出了聲,媽媽問我是什么事這么好笑,我說:“我今天看到的一個笑話,要不要我給你們講一下?”“好啊,好啊!”弟弟大聲的,高興地說。于是,我便把這個笑話講給他們聽,“哈哈!太好笑了!姐姐,你在哪里看的呀?”“我不告訴你,這是我的秘密?!薄昂?,姐姐好壞。”“別怪我,因為我也是聽說的,哈哈……”
轉眼間,我已走過十一個春秋,現在回過頭來,才發(fā)現它是多么的短暫啊!一路走來,我的成長路上布滿了書香,也充滿了無法遺忘的歡聲笑語。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三
自古中國浩瀚文化歷史長河中,流傳著一個個關于讀書的經典故事,激勵著世代人奮發(fā)圖強,有如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的勤奮,也亦有蒲松齡的“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筆工,藝者技必良?!乐渫囟鵁o成者,皆自謂不癡也?!?/p>
自有朦朧記憶起,我便記得家中有一個古香古色的大書柜,里面琳瑯滿目的擺放著爸爸的藏書。我總要在閑暇時爬上書架,抽出幾本厚重的圖書,翻一翻那記載著我還看不太懂的書頁才心滿意足地去玩耍,爸爸對此并沒有多說些什么,而是在書柜旁放上一把椅子,使我方便取下那些高處的書籍,我也樂此不疲。
真正讓我在讀書方面啟蒙的是在幼兒園,那時媽媽總喜歡給我買些注音圖書,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龜兔賽跑》。曾經也在家中的老舊收音機中聽過幾回,卻沒有細細品味過這個童話,只知道兔子竟輸給了烏龜,但從媽媽的娓娓道來中,我慢慢懂得了兔子的傲慢和烏龜的堅毅。那一段生動的故事深深刻在了我的腦中,直到今天依然那么清晰。
再大些就已經上小學了,我從認識基本的字母發(fā)音到能自己閱讀注音書籍,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從白雪公主到灰姑娘,從丑小鴨到小紅帽,這些童話人物陪我度過了童年的大部分時光,每每清晨,在鳥兒的啁啾聲中我還會時時回想起那些畫面。
對于“文字”的認識大概是在三年級吧,我開始讀林海英的《城南舊事》,秋日午后,涼風習習,我會拿出書本坐在小院兒的秋千上,拋開一切的急躁和不安,內心便只剩下寧靜,偶爾一陣涼風吹來,樹葉的影子倒映在書頁之間,更是一番愜意,閉上眼,我便可以想象那輕靈清脆的駝鈴聲,還有那北京的小巷,庭院中嬉戲的孩童,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一幅幅畫,徐徐在我眼前展開,又久久揮之不去。
到現在,我愛書。一本好書能讓我廢寢忘食,愛不釋手;一篇美文能使我欣喜若狂。書仿佛把我?guī)нM了世外桃源,遠離了世間的喧嘩、吵鬧,耳根清凈了許多,我沉浸在這個世外桃源里,貪婪地吮吸著書海里的一切知識。
有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人說書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金鑰匙,如果我們擁有了許多好書,那不也就擁有了數不盡的金鑰匙嗎?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知識,讓書開啟我們的智慧之門。
“水養(yǎng)人,書養(yǎng)心?!比缃裎乙性跁芘?,嗅著金檀木的清香,輕輕拂開一頁一頁的書,陶醉于優(yōu)美的意境中。我漫步在書香的曲徑中,書香伴我描下成長的藍圖。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四
一縷清風撩起窗簾,滿屋的墨香便四處飄溢,沁人心脾。
――題記
從我呱呱墜地起,我就嗅到了書香。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教師,家里有不少的書籍供我閱讀,一路書香伴我一路成長。
幼兒園――步入童話王國
憨厚可愛的《三只小豬》,溫順柔弱的《七只小羊》,將我?guī)蚣儤愕膭游锸澜?;《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擦亮的三根火柴,照亮了她最后的美夢;《灰姑娘》、《白雪公主》讓我相信每個善良的女孩子都能找到珍愛她們的王子;童話里也有狠心的王后,可怕的女巫,邪惡的怪獸……但在童話世界里,總是光明驅散黑暗,正義之美戰(zhàn)勝邪惡之丑。
小學――闖進小說世界
隨著年齡的增長,童話世界已經不能滿足我的渴求了,便開始翻閱小說。為孫悟空大鬧天空而拍手叫好,為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而激情燃燒……我最喜歡的莫過于施耐庵《水滸傳》了。為了盡快讀完這本書,我?guī)缀跏菑U寢忘食。書中的魯智深為人正直、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喜歡“拳打鄭關西”那段精彩描寫,為我以后描寫人物提供了非常好的例子。大量的閱讀既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
初中――走近經典詩文
上初中后,盡管學習任務重了,我仍然沒有放棄閱讀。一次,從同學的抽屜里翻出了一本古色古香的線裝本,似乎已經年代很久遠,那深藍的封面散發(fā)出一種神秘而誘人的氣息。翻開書,時間立刻回溯到了千年以前。于是,光彩奪目的先秦散文,皎潔明媚的漢宮秋月乍放光芒;歐陽修、蘇軾、辛棄疾、晏殊、李清照等等的經典名篇滾滾而來,我如饑似渴地閱讀,酣暢淋漓地咀嚼,“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恢弘氣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怨淺唱等等,讓我體悟到了人生真諦,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人生,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生活!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一直到成功的彼岸!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五
在《老人與?!分?,我看到一位名叫“桑提亞哥”的倔強老人獨自出海捕魚的故事。他在經歷了狂風、巨浪、饑餓、缺水、斷糧多重困難的情況后,終于捕到了一條大馬哈魚。但在返回的途中,卻被困在鯊魚帶。在被困的84天里,他頑強的守護著大馬哈魚,最終還是不敵鯊魚群,那條大馬哈魚被鯊魚吃光了,只剩下森森白骨。我擔心老人會很頹喪,可我卻聽見他說:“一個人可以輸,但卻不可以被打??!”頓時,這句話如醍醐灌頂般在我心中激蕩開來:確實,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失敗、挫折,你畏懼了、退縮了就會沉入海底。只有像“桑提亞哥”那樣,笑對挫折,絕不低頭,可以輸,但絕不可以被打敗,才會成為人生的贏家。挫折、失敗原來也可成為鍛煉我們成長的磨刀石。讀懂了“桑提亞哥”,讓我懂得了永不言敗的可貴。
一本《簡·愛》又將我?guī)У搅?9世紀的英國。讓我看到一位出身低微的,覺醒中的新女性,為反抗壓迫和社會偏見,為爭取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為追求幸福生活所做的頑強斗爭。當聽到簡·愛說:“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彼查g,我為她而傾倒,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獨立人格的壯美和崇高!讀懂了簡·愛,也讓我懂得了作為女性的自尊。
一卷《唐詩三百首》為我緩緩拂去歷史的塵埃,帶我穿越時空來到那個波瀾壯闊的朝代?!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蔽液盟坡犚娏私洑v人生坎坷的太白,在摒棄了不如意后的仰天長嘯。嘯聲讓我堅信: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這都是暫時的,總有云開霧散的一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蔽矣致牭搅四愕娜f丈豪情。太白,我讀懂了你!我也學會了自信,擁有了飛揚的激情。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六
6歲,我開始接觸書籍,那時的我讀學前班。開學時,媽媽將又哭又鬧不肯上學的我丟進了這個只有書的地方。那時是春天,學校操場中散發(fā)著樟樹氣味,一陣微風吹來,縷縷清香沁人心脾,不肯進教室的我沒有再哭鬧了。老師又出來撫慰我,對我說:“小朋友,你看,大家都在里面看新發(fā)的書呢,我告訴你喲,書中有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它們在等著和你玩呢!”“真的?”“真的,老師沒有騙你喲!”我頓時來了興趣,沖進吵鬧的教室,坐在屬于自己的位子上,聚精會神地翻閱書本,尋找著孫悟空,但我并沒有找到它,可是我卻發(fā)現了更為有趣的卡通人物,這因此讓我對書籍有了興趣,對學習有了興趣。每天,我都纏著媽媽教我認字,白天認,晚上也認,這時,陪伴我入睡的便是那一縷縷書香。
13歲,我長大了,讀初一。那時的我字也認識很多,書也讀了好幾本。我開始接觸歷史和生物。在歷史書中,我了解了我國璀璨的文明,悠久的歷史,感受到了百折不撓,寧折不彎的民族氣節(jié),也知道了近代中國的腐敗與落后。我開始有了志愿:一定要努力讀書,練好本領,為復興中國付出一份力。在生物書中,我知道了世界上的動物、植物和人類進化的過程,我對生物感興趣,同時又想做個科學家,探索世界的奧妙,像個淘金者,挖掘知識的寶藏,做個思考者,思索生命的來源。這時叫醒我起床上課的便是那一縷縷隨微風吹來的書香。
16歲,我離成為大人只有2年了,那時我讀高一。我將遇到許多陌生人,什么都是新的,連我也是新的。我已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但唯獨不變的還是那一縷縷書香。我開始下定決心:去接觸更多知識。這是我第一次那么認真地完成一件事,從早讀到晚,讀完了一本又一本,我已經被“海底生物”攝了魂,吸引住了,不記得從何時開始,我的手上將總會有那么一本書,就連晚上,我的懷中總有一本書,我抱著它睡覺,而它也飄散出一陣陣香味,陪伴我進入久違的夢鄉(xiāng)。
那香味,是它從骨子里散發(fā)出來的,那么淡卻不失魅力,那股書香,將陪伴我一路成長直至終老。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七
我喜歡閱讀。特別是在一個安靜的地方,一邊讀著書,一邊聽著歡快的輕音樂,聞著書香和墨香。這應該就是最愜意的事了吧,真想這樣慢慢成長。
小時候,當我還沒上幼兒園時,我總是捧著一本卡通圖書。米老鼠、唐老鴨經常逗我捧腹大笑,陪我度過了歡樂的童年。
上小學后,我開始識字,便迷上了詩詞。
“花謝花開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我在林黛玉的詩歌里,讀到的是“口齒噙香對月吟”的凄美;悟到的是“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絕望;看到的是“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的黛玉葬花的詠嘆。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我在杜甫的詩歌里,讀到的是“會當凌決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悟到的是“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的憂愁,看到的是“流連戲蝶時時舞,身在嬌鶯恰恰啼”的和諧。
“饑來驅我去,不止竟何之”在陶淵明的詩歌里讀到的是“采菊東籬下”的悠閑和隱逸,悟到的是“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愉悅,看到的是“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的超然。
記得有一次我誤解了我的好朋友小莉摔壞了我的圓規(guī),事后我十分后悔,卻又不敢向她道歉,這時書中于謙的擔當使我鼓起了勇氣向她道歉,我又重拾和收獲了友誼。
一本好書,一支好歌,永遠伴隨我成長。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八
小時候十分地喜愛看書,無論是清新的散文,還是長篇大論的名著,甚至是精美的漫畫書,我都很愛看,我繼承了我爸的“優(yōu)良傳統”,因為我爸也愛看書。
很小的時候喜歡看短版的小畫片,前面是圖畫,后面是關于人物的故事情節(jié),故事短但通俗易懂。雖然那里面有很多錯別字,但當時的我也看不大懂。我最大的一個困擾就是這種畫片不散裝賣,都是捆挷在別的物品上當贈品的,因為老板娘說這種東西成本太低,而且根本賣不出去,所以我只能看著別人將物品買走后,將畫片扔了的時候去撿,雖然我這個舉動也被許多人嘲笑過。
我媽說我傻不拉幾的撿這種東西,我也說我媽缺了根筋似的不懂樂趣。
6-8歲時,我喜愛看漫畫書,因為他們的畫面與情節(jié)令我十分著迷,但每個漫畫迷所遇不能坦困難就是爸媽的阻攔。我媽總說:“這種東西沒有營養(yǎng),看了沒用,影響學習還浪費錢,而且對眼睛視力不好?!?/p>
可是我還是忍不住想看,爸媽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記得有一次他們還撕了一本全新的、漫畫版的《魯濱孫飄流記》。之后我只好將漫畫藏在作業(yè)本下,爸媽一進來,手馬上一翻,就可以造出寫作業(yè)的假象,爸媽雖懷疑但也看不出什么,但我的作業(yè)總是要落7、8點才可以完成。
當我長大一些后,開始讀起了名著,書房里洋溢著新書的書香味道,我爸說這股味道清新且好聞,也因為這個,書柜變得“外向”起來,各種各樣的書被它收納其中。我是“囫圇吞棗”式讀書,一本厚厚的“曾國藩”用不了好久就能看書。
現在,我開始看各種名人的名言警句和一些令人感受頗深的寓言故事,因為它們能夠很好的詮釋著富含生活經驗的真理。無論是飽含生活經驗的名人,還是初出牛犢的作者,都會對生活有自已不一樣的認知,所以我喜歡去讀一讀。
書在我的成長經歷上擔任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就像路旁清新的花朵一樣,使我路過時聞到一陣清香,給整條路鋪上了一層獨特的色彩。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手抄報篇九
一路走來,路旁的風景變了又變,唯一不變的是我的手里永遠捧著書本。暮然回首,才發(fā)現成長路上,書香一直與我相伴。
幼年時,書是我探索未知的眼睛。在那個無知的年紀,走進書本,我就像一個初次進入藏寶山洞的孩子,貪婪而驚喜地閃動著雙眼。走進書本,壯麗的山河在我眼前猛然浮現,讓我陶醉其中;浩瀚的宇宙在我眼前轟然展開,讓我大開眼界。走進書本,我就走進了世界,走進了宇宙。書本這神奇的眼睛,帶我領略了光怪陸離的世界。
童年時,書是我純白生活中的調色板。在那個懵懂的年紀,是書本讓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我會為《紅樓夢》里黛玉含淚而死的哀凄而扼腕嘆息,也會為《水滸傳》里武松打虎的英武而熱血沸騰;我會為《西游記》里悟空大鬧天宮的率性而大呼酣暢,也會為《三國演義》里孔明巧施空城計的智慧而擊節(jié)贊嘆……書本教導我要有天空般沉穩(wěn)寬闊的心靈,給我的生活染上天空的湛藍;書本教導我要有小草般蓬勃向上的精神,給我的生活染上青草的翠綠;書本教導我要有鮮花般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給我的生活染上玫瑰的嫣紅。書本,這生活的調色板,給我的生活增添了斑斕璀璨的色彩。
而現在,書是我心靈的慰藉。在這個躁動的年紀,書本讓我的靈魂得到撫慰,心靈得到安寧。每一個悠閑的午后,手捧一本中意的書細細品嘗,任情思在書香中飛揚,任心靈在書香中陶醉,任心潮在書香中起伏。無論空氣多么干燥,在書中我都能感受到一股甘泉在我心中流過;無論氣溫多么炎熱,在書中我都能尋覓到絲絲清涼舒爽;讓無論心情多么悲傷,在書中我都能將悲傷沉淀,讓快樂飛揚。
一路書香,一路成長,在今后的時光里,書香也定會伴著我不斷向前,永遠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