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jié)后寫出來。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三體的讀后感篇一
總得來說不算是讀后感,他口述讀完之后的記憶片段,我來進行記錄。
“《三體1》一共36章,我花了四天時間看完,這四天內(nèi)我每次讀的時間并不長。它主要講的是:地球人發(fā)射了一個微弱信號,正好被三體人接收到了。又有一群人加入三體軍團,也就是地球叛軍。地球叛軍拿蟲子鎖住人類的基礎(chǔ)科學(xué)。”
這沒頭沒尾的講述我問他:“叛軍為什么要當叛軍?”,他的回答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人類的邪惡?!?/p>
“這一本三體是整個系列中唯一一本有后記的”。
“《三體2》因為受到一些外界的影響,一共花了18天才看完。這一本講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就是一個帶槍的獵人。一個文明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新的文明,就會立刻把它擊殺掉。三體人用超技術(shù)鎖死了人類的高級科學(xué)”。
“《三體3》用了兩天時間看完,主要講的就是三體人暴打人類。 太陽熄滅了。我最感興趣的是——時間之外的往事節(jié)選。我有一個疑問:是“時間之外的往事節(jié)選”的“節(jié)選”二字。我看到有節(jié)選兩個字,就以為是另一本小說,但是我發(fā)現(xiàn)節(jié)選里面的人物和三體里面的人物一模一樣。比如說:羅輯,面壁者。更奇怪的是這里面還有三體人。我就不知道到底時間之外的往事到底是什么東西了”。
三體的讀后感篇二
三體三部曲以個人的理解來講就是從三個空間范圍開始上演的一部人類探索太空而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分別是社會地球和宇宙,第一部講述了人類社會上的大事件,對社會科學(xué)造成的打擊和對科學(xué)家的殘忍殺害,并開始封鎖科技發(fā)展方向。第二部講述了由于對人類社會暴政的不滿和失望,人類開始向外星文明求助,并且得到了回應(yīng),從而建立了相互通信的組織,幫助外星人快速發(fā)展文明,以便得到他們的幫助,從而拯救地球。第三部講述了外星文明通過不斷的發(fā)展,經(jīng)過幾十光年的時間,已經(jīng)接近地球并發(fā)出了探測器,當所有人都以為是和平使者到來的時候,實則是外星文明攻擊地球的開始。進而上升到宇宙空間的科技大戰(zhàn)。
書中講到了外星文明的特質(zhì)和生存環(huán)境背景,以及想要占領(lǐng)地球的原因,而人類劣性的種種狂妄和傲慢,最終使得地球走上滅亡之路。三部曲里面的所有角色都是現(xiàn)今人類的代表,正因為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不管重新選擇幾次,作出多大的努力,人類還是會屈服于自己的內(nèi)心信仰,把地球推向死路。
人類犧牲自我精神已經(jīng)遠遠離我們而去了,不會再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思想覺悟,每個人都心懷揣測的試探敵對的位置,選擇沉默或者開槍,黑暗森林法則小到人與人之間,大到宇宙之間,無論發(fā)展到多么強大的文明,總會有無限大的文明對其造成著潛在的危險,無論暴露與不暴露都會面臨滅頂之災(zāi),正所謂“消滅你,與你何干”。
劉慈欣強大的腦洞模擬著人類社會將會面臨的宇宙級災(zāi)難,又預(yù)演了人類最后的結(jié)局,更像是一種提醒,沉睡的人類,是時候該覺醒了,不要在深度的虛幻生活中嗜睡了。就像是我偶然間看到一個評論“20xx年了,竟然還相信有外星人”下面回復(fù)道“20xx年了,你竟然還不相信有外星人”。
如果我們都相信有外星人存在,那么現(xiàn)在社會乃至世界的格局都將會大不一樣,我們也許會再一次技術(shù)性爆炸,也會消去猜疑鏈,我們有了共同的敵人,從而快速發(fā)展文明,更好的保護自己文明的延續(xù)。這大概是每個種族生存的意義。當然我更希望的是像千星之城那樣的宇宙格局。我們從國與國之間的牽制到宇宙之間的相互制約,繼續(xù)維護著相對平衡的生存環(huán)境。以便綜合實力面對更大的星際格局的生存資本。
人類現(xiàn)有的科技發(fā)展從最小單位夸克到星系。
夸克是現(xiàn)如今量子力學(xué)研究領(lǐng)域最需要的基本粒子,而星系是我們探測到的離地球最遠的距離。高級文明是否真的存在,我們又何時走出地球,我相信這些都不會離我們太遙遠了,無論生存和毀滅,我們終將會面臨那個未知世界的到來,是恐懼還是淡然,基于我們對科學(xué)的態(tài)度而已。如果我們大腦之中早已構(gòu)建了這個宏觀世界,那么你的心臟也會更加堅強。
三體的讀后感篇三
一口氣讀完了科幻小說《三體》三部。如果不是因為有了堅定的基督信仰,我一定會被《三體》洗腦了。
在信主之前,特別是在學(xué)生時代,我曾經(jīng)非常相信人類文明是有輪回的,就像三體文明。那時常常幻想在我們現(xiàn)在這代文明之前,一定有一個已經(jīng)被毀滅的、曾經(jīng)高度發(fā)達的文明。當時也非常愿意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三體》正契合了我的這些主觀瞎想。
《三體》也帶給了我以前不曾想到過的震憾。
首先,我從來不曾想過宇宙是不是一個黑暗森林?!度w》把宇宙中存在的文明比喻成一個黑暗森林,大家都小心隱蔽自己,尋找對手。誰暴露了坐標,誰就等著被催毀吧。而地球人對此茫然不知,反到像一個缺心眼兒的孩子,想方設(shè)法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最終把自己帶入毀滅。
其次,我從來不曾想到過高等文明毀滅低等文明時,是那么易如反掌。一個值班的觀察員隨手甩一張二向箔,不費吹灰之力,太陽系就從三維被降到二維,變成了平面一幅畫。
太陽系一個星球接一個星球被壓入到二維空間。作者對地球毀滅作了特別細致的描繪,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母親舉著自己的孩子,但這個孩子也只不過比母親延遲一瞬而已,統(tǒng)統(tǒng)都被壓成平面。
地球人為了抵御外星人的入侵,曾設(shè)想了種種的可能,甚至建立太空城,移民到外太空。但是人類這一切的聰明智慧和建造,在高等文明的打擊下,就像成人看孩子搭的積木,甚至是一個笑話。
放下書,被作者劉慈欣的腦洞深深折服。但他的腦洞再大,也終究是人腦,以人腦就可以幻想出這些我們普通人無法想象到的神奇能力,那么上帝真實的能力和作為,真是我們?nèi)祟悷o法測度的。想到有一個老姊妹,當她說到上帝有時候沒有應(yīng)允她的禱告時,她自己安慰自己說:上帝那么多兒女呢,總有顧不到的時候。我們常常把上帝局限在我們有限的想象中,如果我們想更多地認識上帝,必須首先承認自己的無知。
讀罷《三體》,我更有著深深的感慨、感恩和感動。
感慨的是,人算什么?在茫茫宇宙中,人類的文明、歷史、情感、意志,都算什么呢?人類何其渺小。
感恩的是,掌管宇宙萬有的上帝,圣經(jīng)清楚告訴我們他是愛?!八褪菒邸保@不是說上帝有愛心,而是說他就是愛的本體,如果沒有愛的本體,讀后感人根本不知道何為愛。試想一下,如果上帝不是愛,他又有著至高的能力,那么按照《三體》的理論,該是多么恐怖的事。他可以把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造成三體世界那樣,有三個恒星,讓人類在亂紀元和恒紀元之間痛苦地延續(xù),也可以憑他自己的意思,用我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的辦法,毀滅人類。但圣經(jīng)告訴我們“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多么平安的信息。
感動的是,這樣一位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他居然眷顧渺小的人類。他不是高高在上讓我們恐懼戰(zhàn)兢、仰望膜拜。他與我們聯(lián)結(jié)的時候,也不是象《三體》中的高等文明,都是派一個小觀察員。他自己親自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他更是讓圣靈內(nèi)駐在我們每一個信他的人心里,讓每一個微小的個體可以直接和他對話。多么奇妙的恩典。
《三體》風(fēng)靡一時,在國際上也獲得多項大獎,有非常多的人成為三體迷。但是人們往往愿意相信科幻小說中的想象,愿意相信有三體文明的高科技打擊模式,愿意相信有歌者文明的降維毀滅模式。但是卻不愿意相信《創(chuàng)世紀》里記載的上帝的七日創(chuàng)造,認為那是神話故事。
罪人的世界滿了強暴,整日思想的都是罪。人們相信強者有毀滅的能力,卻不愿意相信上帝愛的創(chuàng)造和拯救。人們更愿意相信黑暗森林理論,而不愿意接受照進這個世界的光。
《約翰一書》4:8“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睕]有神的世界,就是黑暗森林,不認識神的人只相信叢林法則。
感恩神就是愛,他是愛的本體,愛的源頭。更感恩他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三體的讀后感篇四
把書蓋上,總結(jié)一下。
其一,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
這是一個喜劇嗎?好像是的。文尾羅輯利用同歸于盡的手段脅迫三體文明放棄了入侵,其實我覺得很可笑,當整個太陽系籠罩于三體人的目光中,他們沒有理由發(fā)現(xiàn)不了羅輯潛藏著的戰(zhàn)略意圖。我不敢妄自揣測三體文明的人工智能達到了何等高度,但想必在那幾個世紀里他們的目光都在注視著太陽系,他們的人工智能的主要工作,自然也是在分析地球人的戰(zhàn)略意圖,尤其是三體人對于太陽系是如此的志在必得,他們就更沒有理由忽略羅輯在他們眼皮底下搞的動作。即使退一萬步說,他們因為不通謀略的緣故而忽略了羅輯的作為,但是我卻不能相信他們的人工智能竟然會忽略這樣巨大的潛在危機。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將萬念俱灰,因為科學(xué)技術(shù)即使達到了三體文明這樣的高度,竟然也能被小小的地球蒙蔽。也許這本書最大的硬傷就在于地球居然戰(zhàn)勝了三體文明。
其二,目光短淺的我們?nèi)绾文軌虼y浩渺的星空
費米悖論:從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的各個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xiàn)在就應(yīng)該來到地球了。換言之,“費米悖論”表明了這樣的邏輯悖理: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xué)推論可以證明,外星人的進化要遠遠早于人類,他們應(yīng)該已經(jīng)來到地球并存在于某處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為止,人類并未發(fā)現(xiàn)任何有關(guān)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
書中用“黑暗森林”的假說解釋了“費米悖論”,這是本書最大的亮點。在讀本書之前,我也模模糊糊看到過“費米悖論”,并未細想,但也很奇怪,為什么沒有外星文明訪問地球,并留下正式的官方文檔?!昂诎瞪帧奔僬f恰能解釋我的部分疑惑,并且主角也是利用這個結(jié)論來制勝三體文明。然而這樣的假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自圓其說,但我覺得卻未免小看了文明二字。“猜疑鏈”加強了“黑暗森林”的說服力,但是仍然說服不了我。“黑暗森林”+“猜疑鏈”的假說是建立在文明的自私性基因基礎(chǔ)之上的,一個文明為了保存自己和維持自身的發(fā)展,勢必要消滅任何一個現(xiàn)在的或者是潛在的敵人,這樣的文明我們見過一個,就是地球文明。然而也僅僅見過一個而已,焉知宇宙中沒有以利他基因為基礎(chǔ)的文明呢?好吧,讓我們再次退一萬步說話,假使宇宙中的文明都是自私基因的產(chǎn)物,但卻也無法排除另一種可能性。在地球的洪荒時代,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所有生物都處于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蒙昧狀態(tài),然而現(xiàn)在,地球上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人類的龐大集團,這個集團里又分裂成數(shù)個小團體,經(jīng)歷數(shù)百萬年的演變和磨合,達到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茫茫宇宙里,你又怎么知道沒有這樣的情況產(chǎn)生?也許“黑暗森林”假說的另一個隱含的意思是,宇宙正處于洪荒時代,每一個文明都是獵人,也是他人的獵物。
暫時碼到這里,這一塊磚頭,希望能引來大家的和氏璧玉,假如有錯誤,還請不吝指正。
無論如何,《三體2黑暗森林》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期待《三體3》的到來。
三體的讀后感篇五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是我爸爸媽媽所在學(xué)校的校友,作為一位大學(xué)理工科畢業(yè)生,他竟能寫出這樣一部驚世之作,他是怎么做到的?這引起了我強烈的興趣,于是今年國慶節(jié)后我便開始讀《三體》。
《三體》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這是一部科幻巨著,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宇宙史詩,它不僅為我們規(guī)劃了人類未來的進步方向,也讓我們理解了宇宙文明之間的殘忍殺戮,認識到人性的善惡、地球文明的興衰、宇宙的浩瀚與渺小。
該書一開始就把我深深地導(dǎo)入故事情節(jié)之中:許多高級科學(xué)家在一個月內(nèi)紛紛暴斃,科學(xué)家汪淼在尋找真相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叫作“三體”的游戲,游戲中的世界被三顆太陽圍繞,晝夜規(guī)律難以預(yù)測,導(dǎo)致出現(xiàn)“亂紀元”。在被“三日凌空”“三日連珠”“大撕裂”等災(zāi)難毀滅了191輪文明后,“三體人”不再徒勞地去尋找那無解的規(guī)律,而是決定在宇宙中尋找新家園。令汪淼沒有想到的是,游戲中的三體人是真實存在的,而它們已將目標指向了地球。面對科技比自己強大千百倍的三體人,地球人開始做出了那可能對三體人毫無疼癢的防御與反擊......
通讀《三體》三部曲,最讓我驚訝和佩服的就是劉慈欣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總是不拘一格而又不會給人以無厘頭的感覺,里面的劇情中大都含有關(guān)于未來豐富的科學(xué)猜想,比如用曲率驅(qū)動制造出光速飛船,用強互作力制造出像“水滴”那樣的強力工具。這些奇妙的科學(xué)概念、神奇而先進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不讓我嘖嘖稱贊。
一部電影空有好的劇情,沒有好的演員去演繹,注定會是一部爛片。一部書也是如此,光有行云流水的構(gòu)思,卻沒有妙筆生花的文筆,也肯定是不行的。劉慈欣在《三體》的人物描寫上也著墨不少,他為我們成功塑造了汪淼、羅輯、史強、程心等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他們或勇、或智、或光明磊落、或老成持重 .....
除了數(shù)不清的科學(xué)幻想外,《三體》還蘊含了豐富的道德倫理,也揭露了人性的丑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三體人的探測器“水滴”到達地球時,全人類正對他們開發(fā)的20xx多艘星際戰(zhàn)艦自鳴得意,甚至認為這一探測器是三體人派來議和的,結(jié)果人類的太空艦隊被三體艦隊中蹦出的一?!八巍睖绲膬H剩兩艘。三體人靠實力告訴地球:“毀滅你,與你有何干?”故事臨近結(jié)局時,三體已被另一個神秘文明所毀滅,人類為防御即將到來的“黑暗森林打擊”,又為自己的“掩體計劃”而沾沾自喜,直到最后被那個神秘文明的清潔工“歌者”隨手丟出的“二向箔”壓成二維,整個太陽系成為了一幅畫,這時人類才恍然醒悟: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三體》在20xx年問世至今,銷量已超百萬冊,20xx年獲得了第七十三屆雨果獎,連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都是資深三體迷,曾讀《三體》如癡如醉。感謝劉慈欣用他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提供這一力作,也愿《三體》這樣的科幻巨著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三體的讀后感篇六
無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簡單的列幾條讀完全書的隨感:
1.規(guī)律是客觀存在的,我認為他是不可抗力。書中的很多設(shè)定本體就是規(guī)律,如死神永生,一切事物都會滅亡,但物質(zhì)不會消滅,即使永遠冬眠的人類,也會在緩慢的機體代謝中死亡,只是時間多少而已,對于宇宙,她根本不在乎這點時間,因為該發(fā)生的劇變,人類無法改變,比如宇宙膨脹或者坍塌。
2.親情的淡泊。書中更多的從宏觀角度描寫人類社會,只有在三體一中提到過葉文潔和汪淼的家庭,但葉文潔家庭的不幸卻最終導(dǎo)致了葉文潔的“告密”。
3.對外星文明的.臆想。上世紀科幻界對外星文明存在著高道德水平的猜測,所以才會出現(xiàn)et這種可愛的外星生物。自從霍金提出“不要說話”理論后,人們更傾向于外星文明暴力化。這里面有一個悖論,如果外星文明層次比地球高,那么地球就成了抱著金元寶的嬰兒,任人宰割,如果該文明比地球?qū)哟蔚停敲吹厍驊?yīng)該先于該文明發(fā)展他,同樣會發(fā)生地球?qū)υ撐拿鞯穆訆Z。看似很有道理,但是也存在著問題,因為這個判斷的前提是外星文明探索的目的是為了擴張,或者優(yōu)勢一方的居住環(huán)境相對更差。
4.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命題是隱性的,就如同黑暗森林就是一場吃雞游戲,這仿佛也更符合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規(guī)律。但是如今人類社會的主旋律還是和諧共贏,這個旋律的基礎(chǔ)就是相信未合作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潤。歸根結(jié)底還是趨利避害,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戰(zhàn)爭的成本太大。而大航海時代仿佛就像文明之間的吞噬,充滿了血腥與銅臭。
5.愛與責任。歷史的車輪碾過的地方都有血肉,“一將功成萬骨枯”屬于維德,而程心只是一位典型的東方女性--慈愛且堅韌。如果有永恒,那就是對全人類的大愛。
6.理想與現(xiàn)實。相愛不能相守,相守方能長久。用時間隔開的兩對兒是這科幻寓言的結(jié)語。
三體的讀后感篇七
《三體》這本書我之前就看過了好幾遍,本來不是科幻迷的我在這之后就被大劉帶進了這個坑。每一次讀《三體》我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每一次我都會驚嘆,原來還有這些細節(jié)是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還有這些描寫是我印象不深的。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本可以讓人看上癮的書。
《三體》這個名字是天文力學(xué)中一個至今無解的難題,同時也是三體星系的名字。故事從“文化大革命”期間,紅岸基地的葉文潔向三體世界暴露了地球位置開始說起,一直到幾個世紀以后歸零者重啟宇宙結(jié)束。
這本書不僅具有很強的科學(xué)性,就是作為小說來看,它也有許多閃光之處。作者在書中埋下了一個又一個伏筆,設(shè)置了一個又一個懸念,給讀者一個又一個驚喜。有一處,三體人利用智子給常偉思等人發(fā)送了一條訊息:“你們是蟲子!”,可他后面又寫道,即使人類用再先進的辦法,也不能將地球上的蟲子殺光,而我們跟三體人的差距比蟲子和人的小多了。這也照應(yīng)了三體世界入侵地球失敗的情節(jié)。在第三冊中,如果你沒有看到后面,你根本想不到山杉惠子竟然是她丈夫的破壁人,仿佛前面寫的所有伉儷情深都是為了最后一句諷刺的:“面壁者比爾·希恩斯,我是你的破壁人?!?/p>
在文中,人類首先是掌握了大自然的法則——火,然后又用五萬年的時間進化到現(xiàn)代文明??僧斘覀冇龅饺w文明時,所有的驕傲都土崩瓦解,一滴小小的“水滴”就能將代表人類最高科技水平的恒星級別飛船瞬間摧毀。正如三體文明說過的那一句話:“毀滅你,與你何干?”但即使是強大的它們也被歌者文明的小小光粒幾乎滅絕。接著歌者文明又和其它上帝文明進行了一場戰(zhàn)爭,宇宙的所有法則都被當成武器,就像猿人拿著火把一樣。人類文明,毫無還手之力。
一切,都無從知曉……
三體的讀后感篇八
這個暑假,我看了《三體》這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說。
當時媽媽把它買回家的時候,我不太想看,因為它有1000多頁,而且三部一本比一本厚,又因為是科幻小說,比較難懂。我剛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不太好看,但是讀到后來,覺得越來越引人入勝,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第一部看完了。
《三體》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
一點就是科幻。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狀態(tài)”在我當時讀到時感覺很震驚,再想想好像又很正常。就好像在警告所有人類:宇宙是冷酷的,也許發(fā)現(xiàn)外星人會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zāi)!
還有一點就是它對“人性”的描寫。我當時看了人類在三體文明的威脅下不但沒有拼命研究與之對抗的方法,反而為誰走誰留的問題爭吵不休,最后甚至明令禁止逃往太空的時候,我覺得真的很可笑。仔細想想,不都是這樣嗎?人都是自私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愿意犧牲自己顧全大局了。別說生死存亡的大事,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也是這樣:我小的時候,和幾個小女孩一起玩,有一個人提議說,讓我們其中一個人帶其她人到她家去玩,并且要把自己的糖果和冰激凌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也要把自己的玩具給大家玩。本來很高興的事情,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自己家,誰會愿意犧牲自己的東西呢?沒有人主動站出來,那就石頭剪刀布吧,但是被選中的`那個女孩卻反悔了,最后我們不歡而散。而三體人呢?卻認為“這對我們來說不是問題”。我就覺得這部小說和其它的小說真是不一樣。在這本書中,人類的情感反而成了毀滅太陽系的罪魁禍首,也因此,它給我?guī)砹嗽S多震撼。
在第三部中,程心兩次以愛和責任的名義把世界推向深淵。但是最后,她還是沒有放棄,為了保住大宇宙的未來,把647號宇宙的物質(zhì)歸還了。智子說:“你還是在為責任活著?!钡牵亲幼詈笠策x擇了幫助她。我想,宇宙是沒有對錯的,雖然可能會招來禍患,但是永遠不要放棄愛與人性。
三體的讀后感篇九
三體的角度很多,不是單一的科幻小說,角度也新穎。比起美國的科幻大片,在三體面前他們都黯然失色!
為何說這么說,因為三體不單單只是科幻小說,從更深層的講是,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到底是誰能拯救,是人類自己的反省,還是通過宇宙外界的來對地球的毀滅?而不是美國科幻大片的.英雄主義來拯救人類。拯救的不是人類,而是地球,是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需要拯救。
先不說三體世界存不存在,但是人類不斷對地球的破壞而衍生希望通過宇宙外的世界拯救地球,難道人類的文明真的需要宇宙外的世界來拯救嗎?!宇宙外的世界真的是友善的嗎!什么樣的世界才是稱為好,沒有明確的答案。人類是自私的,如果說人類文明的消亡只是時間問題,這么說再確切不過了。
三體的讀后感篇十
一個多月的時間看完了《三體》,如果不是有故事情節(jié),我是肯定看不下去的,什么天體物理學(xué)?什么組織?什么恒星行星?各種計劃?傻傻分不清楚??!
出場較多的人物我還是記得的,于是,整理了一下,形成思維導(dǎo)圖,整個故事脈杭州工裝公司絡(luò)也變得清晰了。
葉文潔,在父親受迫害之前,她應(yīng)該是過的非常幸福的小公舉吧,家庭和睦,聰明伶俐,受盡萬般寵愛,只是命運突變,父親受審查,母親棄她而去,后來又被那個編輯陷害,大概是對人類徹底絕望,才想著用三體文明拯救地球,后來又經(jīng)歷了丈夫身死、女兒自殺,可以說是非常悲劇了。
史強,那種狂放不羈又俠肝義膽,頗有金庸武俠小說中的英雄人物之感,但是他又粗中帶細,處處顧忌別人的安全,是整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了,開始還以為生病之后會死掉,還好后來冬眠,然后病也痊愈了,繼續(xù)自己的事業(yè)。
章北海,心機boy,明明自己是一個失敗主義者,卻偽裝成一個勝利主義者,最后帶著戰(zhàn)艦逃離太陽系,不但帶走的戰(zhàn)艦幸存,追擊他的戰(zhàn)艦也幸存下來,可以說為人類延續(x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了。
云天明,費那么大勁兒傳來消息,最后想和程心團聚,但是遇到突發(fā)狀況后就和艾aa度過了幸福的一生?也不去長杭州工裝公司生不老了?不去見程心了?心心念念的初戀就這么說不愛就不愛了?看不懂你們之間的感情,太復(fù)雜了!
反正專業(yè)的東西我也看不太懂,故事情節(jié)還可以瞎扯一下,就這些吧,杭州工裝公司不是很懂。
三體的讀后感篇十一
接著前次看了《朝聞道》后,把劉慈欣在網(wǎng)上能找到的科幻小說都看了一次,《三體》也必然在其中了。
不用我來評論,《三體》真?zhèn)€世界觀設(shè)定的宏大與壯闊。從來沒想過,宇宙能如文章里所描述那般黑暗,又那般充滿了生命的生機。感覺,自己想象的界限,如同高中初次接觸科幻小說那時一般,被提升了很多。到處充滿了文明的宇宙,到處都在競爭的宇宙,到處都在算計的宇宙,象極了人類社會。只是,把人類競爭的舞臺擺到了整個宇宙,把國家或者人之間的距離也擴展到了幾十光年、甚至不同空間維度,把人類對地球的破環(huán)擴展了到了所有文明對宇宙資源的掠奪和破環(huán)。也許,結(jié)局里,那個宇宙十之八九的死亡,也會降臨在現(xiàn)實中的地球上吧。
所以,《三體》和劉慈欣以前的文章給我最大的不同,便是,在整整3冊書里,都能切實感受到人類對環(huán)境迫害的罪行,這些到都符合我一直都有的反人類的思想。
只是,即使描寫到了宇宙的終結(jié),但在《朝聞道》里的問題,“宇宙的目的是什么?”,還是無法得到任何的提示。不過,對于每個人,答案也許都各不相同吧。只是,如果那么森黑的宇宙的話,總覺得,存在的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