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一
看完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血液開始沸騰,心開始劇烈地跳動,腦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蕩起那婉轉的歌聲。而我印象比較深,使我比較后感觸的兩個故事,幫我向著祖國訴說。
前夜
林治遠是第一次開國大典自動升旗裝置的負責人。在開國大典的前一天,因一場意外使軍方全面封鎖了天安門廣場,而林治遠在不能五星紅旗能萬無一失地升起的情況下,不能反復升旗的問題所在。于是林志遠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辦法——按照實際升旗的三比一的比例制作成一個一模一樣的模型以反復,然而在實驗的過程中狀況百出。比較后他們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生銹的阻擋球容易松動,很可能在升起國旗的那一刻掉落,解決方法就是加入三種很少的化學材料使阻擋球變成“鋼“,再安裝到旗桿。
當我看到一整條街都是密密麻麻來捐贈自己的家具物品的人群時,我感到了一種的團結和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比較后,有恐高的林志遠爬上了接近30米的旗桿,裝上了新的阻擋球。
是林志遠的責任心與愛國情懷,使他戰(zhàn)勝了對高度的恐懼,讓我國第一面國旗,冉冉升起。比較讓我感動的,是林志遠反問助手的一句話:“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么?”不!那是兩千萬中國人民的犧牲和血肉拼成的,那是所有中國人的奮斗織成的,那是四萬萬愛國人民的熱血的心化成的希望!
那是一種紅色的情感!
北京你好
出租車司機張北京幸運地抽到了一張北京奧運會的門票,準備給與前妻一塊兒生活的兒子作為生日禮物送出,卻被一個來自四川的十三歲小孩留下八百塊錢拿走了。后來發(fā)現(xiàn)小孩的父親不幸在汶川大地震中去世,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會場的欄桿是小孩父親焊接的,于是張北京選擇把票讓給了小孩。奧運會當天,大屏幕上出現(xiàn)了那個四川的孩子,他懷著無比感激的心說出了票的由來并且向他不曾知道對方姓名的出租車司機道謝。
我隔著電影熒幕都能感受到張北京的善良和對他愛人孩子的深厚情感。
善良是一種金色的品質。
有一種紅色的情感叫做愛國,叫做團結,它融進了每個中國人的血液里,化進每個中國人的骨子里;有一種金色的品質叫做善良,這也是一種無私的愛,它映在我們的眼睛里,鉆入我們的心里,而我們的旗幟便是這兩種顏色組成的,它無時無刻不在替我們對我們的祖國母親說——我愛您!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二
一部電影七個故事,這是中國電影前所未有的事情。
七位優(yōu)秀的導演聯(lián)袂創(chuàng)作,將七個短片合為一體,將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的大事件娓娓道來。他們將自己對祖國的理解和情感融入電影中,最終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部笑淚縱橫,有溫度、有細節(jié),同時具有歷史厚度的電影,這本身就是中國電影值得書寫一筆的事情。
創(chuàng)作團隊提出了“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迎頭相遇”的創(chuàng)作思路,由創(chuàng)作者投入超強的專業(yè)能力和飽滿的創(chuàng)作熱情,由小人物看大事件,將普通人的命運融入新中國的歷史大背景中,讓大國小家的自豪感和煙火氣巧妙地融為一體,一點一滴,勾起每一個中華兒女對家國情懷的共同回憶。
細品滄桑里的況味
令我哭起來的單元是《前夜》。
開篇沒多久,黃渤扮演的林治遠就用南方口音說道,28年革命,萬人的犧牲換回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
28年革命,2000萬人犧牲,僅僅就這2個數(shù)字,就忍不住讓人熱淚盈眶。而我喜歡這個單元,并不是因為它背后的宏大與豪情。
《前夜》作為全劇的開篇,重現(xiàn)了莊嚴神圣的開國大典籌備工作,本來就是一件極富挑戰(zhàn)的事情。但導演摒棄了對宏大事件的敘述,而是選擇了一個最最細微的點——修理旗桿頂端的“阻斷球”——從而對真實的歷史事件加以還原,用最細微的元素告訴觀眾:小到電動升旗都那么不容易,而新中國的成立,又該是何等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奇跡的偉大功業(yè)。
電影中,細致入微的設計圖、精確到克的國旗重量、工程師愛吃的驢打滾、街坊鄰居家湊出的紅綢、故宮門洞里溫暖的傍晚陽光,影片用象的細節(jié)刻畫,讓人們看到一場活著的慶典,一段活著的新中國歷史,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革命者、建設者,這些生動的內容不僅能讓人們感受到歷史的存在,而且能讓人們觸摸到活著的歷史細節(jié),讓人們相信歷史、被歷史感動、為有這樣的歷史而自豪。
這些細節(jié)就是夾雜在歷史滄桑記憶中的況味。它不是假大空的豪情與口號,它是瑣碎的、具象的、溫暖的,是更多地下沉到“人”的身上,把對家國情懷的追憶,把對奉獻和堅持的銘記,用普通人能夠理解的方式娓娓道來。
回到獻禮主題,細細品味,新中國70年的滄桑巨變,背后又何嘗不是無數(shù)人的堅持和努力,最終匯浪成海。
挖掘平淡中的詩意
讓我笑起來的單元是《奪冠》。
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對戰(zhàn)美國隊。與此同時,上海的某個弄堂里人聲鼎沸,街坊四鄰圍著小男孩冬冬家的電視機看直播。但是因為電視信號時好時壞,冬冬為了能讓鄰居們順利看完比賽,見證歷史時刻,錯過了與青梅竹馬的小美告別的機會,沒能親手把禮物送給小美,而后者即將遠赴美國,天各一方。
鏡頭里再現(xiàn)了大量上海里弄的生活細節(jié),石庫門老式房子、小賣部門口兼做電話亭、燙頭穿睡衣的中年婦女、胖小孩在家門外吃西瓜。在上海80年代生活過的人肯定對上述畫面無比熟悉、無比親切。影片呈現(xiàn)出輕松愉快的喜劇色彩,同時又充滿煙火氣,真正做到了把鏡頭拉到普通人的身邊,把話語權交還給老百姓。
但如果僅僅是再現(xiàn)生活場景,那么這個故事就遠沒那么動人。“電影是生活,但不是庸?!保蚨诔尸F(xiàn)日常悲喜時,要能在平淡的生活里挖掘到詩意,才能跳脫出當下被桎梏的情境,直至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在這個平淡的故事背后,是關于10歲的小男孩冬冬的成長故事,是關于責任,是關于承擔,是關于舍己為人,也是關于時代楷模的感召力。即使10歲的冬冬還無法理解,他這么做是為了什么,街坊鄰居對女排比賽的熱忱是為了什么,但是在那一瞬間,他披著床單用盡全力支起天線的時候,是他的高光時刻。他的身影,讓我想起了想起了少時課本中學過的戰(zhàn)斗英雄,想起了《悟空傳》里的大圣,甚至想起了超人,這一刻,少年冬冬的形象頓時逃脫了生活的繁瑣和平淡,充滿了無懼無畏的英雄氣概。
徐崢導演所呈現(xiàn)的小人物喜劇的迷人之處,正是在于用心對生活中的人進行觀察與捕捉,挖掘生活中不起眼的角落里深藏的美,并為其賦予意義。
(同樣精彩的還有《你好北京》。葛優(yōu)老師將北京的哥”張北京“刻畫得惟妙惟肖,幾乎一個人撐起了整個故事的嬉笑怒罵、起承轉合。該故事同樣是從底層小人物身上發(fā)掘大情懷、大格局,我有朋友甚至給這個故事排序第一,足見寧浩講故事的功力不凡。但因為我對上海有情懷,加之篇幅有限,就暫且擱置這個美好的京味故事,留待以后另起一筆。)
遙望大歷史的塵煙
令我百感交集的單元是《回歸》。
0分0秒升起國旗,一秒都不能差。
電影中為了完成這項任務,使用了三條故事線,分別是斡旋談判的外交官、負責升級的儀仗兵以及校對手表的鐘表師,他們的故事,各自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最終隨著時間線的前進,匯聚到同一個時間點、同一件事,那就是一秒不差地升起五星紅旗。導演使用的是她所擅長的多線程講述故事的手法。
但與同樣再現(xiàn)盛典的《前夜》單元相比,《回歸》單元似乎又顯得有些平淡,它少了點情節(jié)上的戲劇性沖突,多了些紀錄片不悲不喜、平鋪直敘的質感。
品味這樣的故事,就得讓自己先回到那個時代的情境中,找出那個年代的時代故事和時代氣質。
也許回歸這件事本身就自帶光環(huán),在這個宏大的中西兼容的故事構架下,導演在片中直接使用了部分真實影像,用稍顯年代感的畫面,直接喚起很多人曾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過的回憶。
香港警隊的警徽警服,英方官員的西裝革履,觀影者對于90年代港片、90年代香港的深刻記憶隨著劇情發(fā)展,再一次被喚醒。當國歌聲準時響起,當護旗手肅立敬禮,當維多利亞港上煙花絢爛,當遠處東方之珠的旋律漸漸響起,不用怎么煽情,不用怎么渲染,曾經(jīng)真實存在過的期待、興奮、驕傲、激動就再一次與每位觀眾不期而遇,在歌聲里淚盈于睫。
香港回歸,本就是歷史時刻、全民記憶。
而如今,悠悠二十二載,任世間歲月輪轉,紅塵中萬家燈火依然。香港依舊,五星紅旗依舊,紫荊花旗依舊。
回首望,我與我的祖國永遠在一起,會唱國歌的人,祖國會帶他回家。
觀影結束,已是華燈初上,街頭巷尾洋溢著即將迎來國慶長假的和煦氣氛,樂觀、自信、踏實、輕松?;叵腚娪爸谐尸F(xiàn)的小人物大事件,那些奮斗、犧牲、歡笑、淚水,不禁感慨,今天的中國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真是來之不易,應該十分珍惜。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來說,生活在今天的中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都是幸運和幸福的。我不由自主地、發(fā)自內心與電影中呈現(xiàn)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感謝您,我親愛的祖國。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三
在沒看到這部電影時的前幾天,都已經(jīng)在電視上看到它的宣傳片了,心里有點急切的想看到這部愛國電影。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分了7個故事來講述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奮斗歷史。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說起中國女排,讓我想起了最近一次郎平指導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為國爭光是我們的義務和我們的使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在國際大舞臺上“升國旗,奏國歌”,為國爭光,激蕩著中國力量堅定前進。
我的目標是做新時代的接班人,努力學習,做為一個中國人而驕傲自豪。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四
國慶期間,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
影片講述了七個故事,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jīng)歷無數(shù)個歷史性經(jīng)典瞬間。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雖遠實則密切的關聯(lián)。
其中這三個故事感人至深,令人蕩氣回腸,在我心中久久揮之不去:《前夜》講述的是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林治遠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相遇》為研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高遠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è),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秺Z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在84年奧運會奪冠的故事,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3比0戰(zhàn)勝美國隊,奪得金牌。電視機前的觀眾一直守在信號很差的17寸的黑白電視機前觀看女排奪冠的全過程。
這七個片段講述了七個中國發(fā)展歷程中重要的事跡,每一個都是值得銘記一生的。這部電影演出了中國70年來的飛速發(fā)展,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該了解銘記的。祖國的過去我們不曾參與,但我們應該了解,老一輩是用怎樣的方式愛著我們的祖國。
從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到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發(fā)射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到神州十一號飛船的成功著陸。新中國發(fā)展了七十年,七十年意味著中國逐漸走向了繁榮富強;在七十載風風雨雨中得到了磨練,在磨練中變得強大,同時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我自豪,我是中國人,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曾經(jīng),中國是被世界遺忘的國家;現(xiàn)在,中國是大海碧波上面升起來的太陽;是青藏高原上奔跑的駿馬。我的祖國現(xiàn)在是一個各個方面突飛猛進發(fā)展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挺起胸來了,漸漸成為一個東方的巨人!我的祖國日益受世界矚目,我的祖國日益被世界瞻仰!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求自己具備符合國家棟梁的基本條件。我們要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心化作報國之行。
祖國,我為你驕傲!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五
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奮進。國慶期間,一場盛大的閱兵典禮,不僅讓世界各國人民目睹了中國軍隊的風采,更感受到了中國的輝煌發(fā)展歷程;而一部名為《我和我的祖國》的電影,以獨特的故事節(jié)奏和視覺再次讓在座的觀眾爆棚,感動的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電影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七個歷史性時刻,影片通過《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7個故事。從共和國成立的1949年講起,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天安門閱兵。7位不同的導演用不同的有關于小人物的故事,概括了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中國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的變化以及中國的發(fā)展,用聲、光、影貼地氣的展現(xiàn)了小人物的愛國情懷。它沒有直接描述中國70年發(fā)展中的豐功偉績,而是從小人物的角度見證中國的大變遷,每一個故事都催人熱淚,愛國的情懷真的是根植在每個華夏兒女的血脈深處。7個歷史瞬間,每一個都瞬間都值得銘記,每個故事都很感人,有笑點也有淚點。
重溫歷史,緬懷先烈,感恩無數(shù)先輩和烈士們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創(chuàng)造者,我們只有不忘歷史,牢記使命,踏著先輩們的足跡,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想大家應該和我一樣,這樣的旋律會久久回旋于腦海。
《我和我的祖國》影片中7個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沒有國家,就沒有個人;沒有個人的奉獻,就沒有國家的強盛。
為了國家的強盛,多少赤子燃燒了一生!他們真的不為名不為利,在各自的崗位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一次次感動,一次次熱淚盈眶。我們現(xiàn)在有如此美好的生活,不正是一代代中國人不忘初心,肩負自己的責任,努力踐行自己的使命而來嗎?那么,我們作為普通人,能為祖國做些什么呢?我記得《毛主席語錄》有句話說得好,那就是“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發(fā)展一只花,哪里能開哪里插”。只要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分內事,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祖國最好的報答。(王成普)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六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這句話十分震撼人心,他立志要為祖國的建設讀書,這是多么偉大的志向啊!如今,中華真的崛起了,而且在各個方面的發(fā)展遠超大部分國家。從1949年到2019年,祖國僅用了短短70年時間,就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立足于整個世界的前端。那么這70年,祖國又經(jīng)歷了何等歷史的重要事件呢?《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就向我們講述了祖國所經(jīng)歷的7個大事件。
在《前夜》的這一部分,負責設計升旗方面的林治遠需要保證在開國大典上,毛主席按電鈕升旗時的萬無一失??墒窃趶V場做的實驗還不到5次。林治遠和他的同伴就按三分之一比例縮小了天安門廣場的電力裝置和電動旗桿做試驗。中途多次遇到困難,但在父老鄉(xiāng)親的幫助下都克服了。沒想到的是,在實驗途中,停穩(wěn)國旗的阻斷裝置球壞了,也傳來了國旗被卷入裝置的消息。這種裝置要想讓它堅固,必須加入三種稀有金屬,使它成為鋼。林治遠的助手立馬爬上屋頂,用大喇叭尋求街坊鄰居的幫助。當他們快陷入絕望時,陸陸續(xù)續(xù)有群眾過來捐材料:“同志,捐東西的往哪走啊?”“捐材料的是這兒嗎?”“我這個眼鏡能捐嗎?”
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把實驗室僅有的一塊實驗材料樣本,鄭重地交到林治遠他們手上,讓他們制作阻斷裝置。我十分欽佩這位教授,竟然舍得把這么珍貴的樣本捐出去,這是多么慷慨啊!
林治遠制作好裝置后,不顧一切直奔廣場。阻斷裝置需要焊接到旗桿頂部,在場只有林治遠會焊接,但他恐高,硬著頭皮爬到一半就停了下來,經(jīng)過同志們的鼓勵后才爬上頂端,成功焊接裝置。爬到近30米高的旗桿焊接裝置,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林治遠為了祖國的榮譽,克服了恐高,我真心為他點贊,也為開國大典所有的工作人員點贊!
《回歸》這部分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國代表要求,中國國旗應當在7月1日0時0分0秒升起。升旗手需要做無數(shù)次升旗訓練,每一次拉的長度都必須一樣,而且全程不能抬頭看一眼。在香港回歸的儀式上,流程先是慢了20多秒,隨后又快了10多秒。升旗手等待著,耳朵豎起來聆聽。聽到國歌就要升旗,非??简炈姆磻?。時間一到,伴著雄壯的國歌,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間正好是0時0分0秒!這一刻,我也打心底為他們高興,為祖國自豪!
除了《前夜》和《回歸》,《相遇》為我們講述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奪冠》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中國女排非凡的風采;《北京你好》帶給我們一個盛大奧運會開幕式;《白晝流星》讓我們見證了中國航天的發(fā)達;《護航》則讓我們見識到大閱兵中默默無聞地備飛。這些,都是祖國崛起過程中的大事件。這部電影帶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崛起,見證了祖國的強大!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七
10月12日,在包頭所黨委的組織下,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該片為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七個故事組成,分別講述了共和國成立這些年7個具有代表性時間段發(fā)生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感人至深,也見證了祖國發(fā)展70年來7個“中國第一”的歷史瞬間。
從1949年五星紅旗在開國大典上冉冉升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講述國防科技戰(zhàn)線上無名英雄的獻身精神;1984年中國女排首次在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成功奪冠,實現(xiàn)了世界大賽“三連冠”的偉大壯舉,從而誕生了“女排精神”;1997年在分離154年后,保證香港分秒不差的回歸祖國懷抱,更預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設想的實現(xiàn);2008年點燃國人記憶,在感受中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高燃時刻時,讓世界認識了一個新的中國;2015年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凸顯中國女飛行員巾幗不讓須眉的颯爽英姿,細膩展現(xiàn)她們肩負重任背后的默默堅守與無悔付出;2016年迎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見證中國載人飛船第一次實現(xiàn)“太空超長待機”,完成為時33天的載人飛行任務的壯舉。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開始了,并有了主心骨。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為人類做出來卓越貢獻?;仡欀腥A民族的歷史,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內憂外患、戰(zhàn)亂頻發(f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為了民族復興,無數(shù)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滄桑巨變的70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勇于探索、不斷實踐,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xiàn)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
看完影片,我深感我們一定能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復興夢,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會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干部,一定時刻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樹牢“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增強了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增強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和動力,時刻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為材料院和包頭所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杜寶?。?/p>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八
2020年9月30日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第一個不尋常之處在于它是祖國70周歲生日的前一晚,其次在于它是《我和我的祖國》上映的日子。對于從小就接受著愛國主義教育的我來說,這部電影是我滿懷期待之下迎來的佳作。有幸能夠和國際教育學院學生黨支部這個大家庭,在這個充滿紀念意義的日子里,觀看了一部具有濃厚愛國情懷的影片。
影片由七段小影片組成,小主題各式各樣,但大主題都與偉大的祖國息息相關。為了保證在開國大典上國旗能夠萬無一失地升起來而連夜做測試的工程師,他口中的一句:“28年革命,2000萬人犧牲才換來的國旗”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讓人震撼的數(shù)據(jù),讓人心痛的事實,無時不刻提醒著世人: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shù)烈士用他們的鮮血換回來的。電影中,工程師為了升旗而作的準備、他的不放棄與堅韌打動著我的心,他也是為了祖國的偉大事業(yè)而奮斗的偉人,他也值得我們的尊敬。不管歷史如何輪轉,中國人民為了解放事業(yè)而付出的一切都將永遠被當代人銘記于心,永不忘卻。一面鮮紅的國旗,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榮耀和驕傲,它更展示了先烈們對祖國的獻身精神。為了現(xiàn)世的安穩(wěn),無數(shù)的人失去了他們寶貴的生命,縱然有一顆向往“生”的心,對于一個安穩(wěn)的祖國的渴望、對于保衛(wèi)家鄉(xiāng)的索求將他們對于“生”的需求遠遠地甩在了身后,面臨國家大事之時,先烈們想的是國,而非自我,這種偉大的精神值得我們反復品味,身為一名黨員,不斷學習獻身精神是發(fā)展自我的最基本要求。
影片中呈現(xiàn)了太多太多中國人民的百態(tài),片中的人物都擁有著典型的英雄氣概,為了國家機密和核電事業(yè)放棄自己的愛情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的無名英雄、為保證閱兵順利進行而放棄展示自身的飛行員、以做事情馬大哈出名卻在關鍵時刻將自己的奧運會入場券送給地震災民的出租車司機等人,他們無一不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熱血。他們沒有將愛國掛在口邊,相反地,他們的一言一行展現(xiàn)了已經(jīng)熔鑄于血液的愛國因子。身為當代大學生中的一員、更身為一名黨員,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在為社會乃至為祖國做貢獻方面的不足。我也認識到了一個人的力量是多么地渺小,認識到了如果想要為祖國做貢獻得要有多么地不容易和多么地優(yōu)秀。以我現(xiàn)在的能力而言,我無法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任何驚心動魄的貢獻,我能夠做的只有向英雄們學習,將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愛國之情完美保存,積蓄實力,期待將來能夠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影片記錄了祖國發(fā)展的七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每一個歷史節(jié)點都讓人熱淚盈眶。我深刻了解到了祖國從白手起家發(fā)展到今天需要多大的精力、要克服多大的困難與險阻,也正因此,對于我現(xiàn)在所擁有的生活,我珍惜不已。觀看完這部影片后,我發(fā)自內心地為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在建設祖國的過程中,有太多太多優(yōu)秀的人,我只是幾十億人口的一份子,但是,就如《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所表達的情誼一樣: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發(fā)自內心地想要也將會把我的青春獻給你,我最親愛的祖國!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九
“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這是看完電影,腦中自覺響起的旋律。站在2020,回望過去,泱泱華夏,可謂飽經(jīng)滄桑,閱盡坎坷。國家每一份成功都與個人息息相關。影片以小人物視角看待國家大事,充分體現(xiàn)了“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使命精神。
祖國,這是多么溫馨的名字,世界的東方有一只雄獅,它就是我的祖國——中國。仍記得偉大的毛主席莊嚴地向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全國上下一片歡呼??粗鴩斓木従徤穑X林治遠做的事或許微小,卻令人敬畏。當開國大典的開始僅剩幾個小時,阻斷裝置材料卻面臨緊缺。全域的父老鄉(xiāng)親竭盡所能,其中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捐出了實驗室最后一塊稀有金屬的樣板時最令人動容。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有很多的原子彈工程師為祖國軍事實力的強盛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
那個時代是個令人動容的時代,每個人都在位別人著想,生命的意義遠高于男女之間的愛情。那是個偉大的時代,也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每個人都能成為別人的英雄,而不是像現(xiàn)在的部分人,成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對他人漠然、對社會冷淡。
我愛我的祖國,更愛那些保衛(wèi)祖國的人民,你們是祖國最孝順的兒女;你們是祖國最親的親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愿我的祖國今后會更加繁榮富強!
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篇十
自從我觀影后,我開始關注起了各界最平凡的面孔。或許,他們也有這部電影中這幾個人的夢。
這部電影共分為七個“小電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分別講述了工程師林治遠,在開國大典前夜爭分奪秒,修理電動升旗桿的故障;科研人員高遠,因為參加研究原子彈,從而失去了青春、愛情與生命;小學生陳冬冬,為了巷子里的人們能夠在電視上目睹女排奪冠而用身體支起天線,放棄了與好友道別的機會;外交官安文彬、香港警察蓮姐、升旗手朱濤不斷努力,使國旗在1997年7月1日準時飄揚在香港上空;一位北京出租車司機,將自己本要送給兒子的奧運會開幕式入場券,給了一個參加過鳥巢修筑工程卻在汶川大地震中死去的工人的兒子;流浪兒沃德樂與哈扎布兩兄弟,回到內蒙古家鄉(xiāng)被退休扶貧干部收養(yǎng),帶著兩兄弟迎接了神舟十一號返回艙,讓兩兄弟感觸很深,從此開始努力向上;2020年閱兵式空軍飛行員呂瀟然,被安排為備飛,在戰(zhàn)友飛機故障時,本可以轉為正式,卻主動幫助戰(zhàn)友排除了故障。
十個小角色的努力,看上去并不算什么,但他們實現(xiàn)了夢-----關心他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其中,有工程師,有科研人員,也有小學生、普通警察、出租車司機,還有工地上工人的兒子,流浪兒……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職位,不同的社會地位。但他們都擁有同一個中國夢!就因為這千千萬萬個小角色的付出,才有了這樣一個偉大的中國!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們同樣也是一個個小角色,但我們也同樣有中國夢。并為之付出,使它實現(xiàn)!我們青少年一代的中國夢,今天已經(jīng)開始,只要我們努力,一個更加偉大的中國,必將在不遠的未來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