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一
阿嫲很樂觀的說“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窮人,但是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做有錢人真的很辛苦,要吃好的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穿著高貴的衣服走在路上還得害怕摔跤,窮人習(xí)慣了穿著臟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無所謂,啊,貧窮真好”
阿嫲的這番話,或許在現(xiàn)代人的眼中只不過是在自欺欺人,沒錢當(dāng)然只能說沒錢的好處,但,事實上的阿嫲不是這樣,阿嫲年輕的時候基本是沒吃過苦,是嫁給了外公之后從知道了貧困的味道,正是品嘗過富裕和貧苦味道的阿嫲,才真正的悟出人生的真諦。
看,善惡總有報。所以,我并不提倡當(dāng)遭到人背叛時去報復(fù),因為這樣只會使自己的人品變得跟這些人一樣低賤,所以,還是交給上天去懲罰吧。咱還是做個高尚的人好點。媽媽常常教導(dǎo)我們說,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就算被外人再怎么委屈,咱也能夠抬頭挺胸的走。
是真正的朋友扶了你一把,這種你幫我,我?guī)湍愕臏剀案杏X不也很好嗎?
阿嫲常說,人,本來就是赤裸裸的生下來的。沒錯,人生下來的時候一絲不掛,什么也沒有帶來,這么看來,無論是事業(yè)失敗,還是失去房子,只不過是回到原來的處境。并沒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生命還在,一切就能從頭來過。所以,幸福并不是金錢所能決定的,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心態(tài)。
還有一點,人生活在這世上,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都喜歡你,也不可能每個人都討厭你,所以,更不必為了討好人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活著,不是很好嗎。
最后,套用阿嫲的經(jīng)典名言:只要能說聲“再會”就是幸福,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更加幸福了。
其實,幸福就是這么的簡單不是嗎?人生苦短。何必為了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錢而傷腦筋呢?錢不必太多,夠花就好,笑著過完每一天比什么都來得有意義。人生除死無大事,阿嫲說的,窮也要窮得開朗。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二
近幾天,我又一次地迷上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這本書以它感人肺腑的故事和積極樂觀的價值觀,給了我極大的感想。
這本書主要是說廣島原子彈爆炸后,島田洋七的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卻因核輻射而過世。因無力撫養(yǎng),母親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yǎng)在佐賀鄉(xiāng)下的外婆家。雖然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xiàn)和歡笑。
這本書不僅內(nèi)容豐富,優(yōu)美的詞匯也不少,如:急遽的變化、虛應(yīng)奉承、前途黯淡、心境樂觀、精神抖擻、嘟嘟嚷嚷、輾轉(zhuǎn)、各式各樣的店鋪、四處轉(zhuǎn)悠、豐盛可口、盛裝打扮、程亮、蒙在鼓里、滿懷不安、無法鎮(zhèn)定、剝落、孤絕寂寥、專心致志、幽暗等等。這本書的精彩句段有:改變的不是世道,真正改變的是人自已。錢不夠,不能去大飯店吃飯,不能出國旅游,買不起名牌衣服.....人們因為這些而覺得不幸福,于是挖空心思地去追尋所謂的“幸?!?。幸福不是由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
閱讀完整本書后,我的感想很多:文中的阿嬤是窮人,但窮也窮得有滋有味。我認為人家窮人能活得這么好,更何況我們有些有錢人呢?關(guān)于母子離別這件事,本來就很傷感,作者親身體會過,當(dāng)然更難過。作者告訴我們,小時候他是多么難受,無父無母,還得習(xí)慣跟窮人生活,而且是一個不可更改的事實。有哪個痛楚比得上這樣的痛苦呢?所以,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還要學(xué)會忍受痛苦,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礎(chǔ),做好鋪墊。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生活樂觀積極的秘訣,也讓我們知道樂觀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要向文中的阿嬤一樣,用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三
《左賀的超級阿嬤》是高田洋七寫的,成為繼《窗邊的小豆豆》之后,又一部深受老師、家長和孩子喜愛的教育杰作。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時候昭廣一直與相依為命的外婆生活在一起,那時候是戰(zhàn)爭年代,昭廣一家十分貧窮,但外婆總會用上小技巧,使兩人快樂地生活下去。
昭廣的外婆是一名學(xué)校的清潔工,她每天很早就起了床,每天任勞任怨,從不懈怠。她每天工作前,總會做好早飯,十分貼心。她也教會了昭廣獨立,教會了他做飯、洗菜等各種家務(wù)。她很節(jié)儉,她認為“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yīng)該扔掉的東西。”她的一舉一動時而使人歡笑,也時而讓人感動。
她們家雖窮,但昭廣的外婆卻活得十分樂觀。她總會找各種“借口”來使自己變得快樂些。她也會使用一些生活中的小竅門,比如拉著磁條,就會有許多鐵吸上去,這樣就可以去賣廢鐵換錢了。又比如把房子建在河的下游,這樣上游菜農(nóng)不要的菜就可以飄下來洗洗下鍋吃了。在艱苦的日子中,樂觀的外婆總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讓家里永遠充滿笑聲。
昭廣的外婆雖然沒有讀過書、上過學(xué),也沒有多少文化,但卻很善良,素質(zhì)很高,十分有修養(yǎng)。有一次昭廣因為走路時被撞了送進了醫(yī)院,醫(yī)生看他沒有帶錢,一副看上去很寒酸的樣子,醫(yī)生免了他的醫(yī)療費。外婆知道這件事之后,卻硬是拿著錢去把醫(yī)藥費付了。
昭廣在與外婆相處的日子里,漸漸明白了幸福的真諦——幸福不是由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
現(xiàn)在,人們認為能出國旅行,能買名牌包包,能買大房子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幸福,但幸福的本質(zhì)并不在于金錢,而在于自己真摯的心態(tài)。
事情總是有好有壞,它完全取決于你怎樣看待,你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考,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自己。昭廣的成績不好,外婆就會說:“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分就好了。一分兩分的,加在一起就有5分啦!人生就是總和力?!?/p>
窮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微笑。而阿嬤就是這種人——十分積極樂觀,有時也令人感動,她總會讓自己過得更幸福,追求著不一樣的人生。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四
今年暑假,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我拿到這本書,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后,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卻因受核輻射而死去。因無力撫養(yǎng),母親只好將年僅8歲的昭廣寄養(yǎng)在佐賀的外婆家。雖然生活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xiàn)和歡樂!
昭廣的外婆是個超級外婆。
她堅強、不怕苦、不怕累。昭廣的外婆每天一下班,為了多掙一些錢,于是她就又做其他能賺到一點兒前的工作。
昭廣的外婆是得很樂觀的外婆。外婆曾對昭廣說過:“我們家窮得開朗,而且和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不用擔(dān)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p>
昭廣的外婆還是一個有智慧的外婆。外婆家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上面就是一個市場,每天都有人們摘下來的菜葉子,但是每天基本上也有人們在摘葉子的時候沒拿好,整個菜都掉下來。于是,外婆就用棍子把這些完好無損的菜攔住,拿回家。外婆還有一種有智慧的作法:繩子一端綁著磁鐵,上面粘著釘子和廢鐵。把這根繩子綁在腰上。“光是走路什么事也不做,多可惜,綁著磁鐵走,你看,可以賺帶一點外快呢?!?/p>
我現(xiàn)在的生活比昭廣幸福得多,想學(xué)什么,媽媽就給我報什么,不想昭廣,特長只能是不花錢的跑步。
我的姥姥也跟阿嬤一樣,吃飯從不剩飯,如果有剩菜,姥姥就會把它們放到冰箱里,晚上吃。
我要學(xué)習(xí)阿嬤不怕苦、不怕累、樂觀的精神。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五
帶著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此書,才知道書中的阿嬤和我之前想象的簡直天差地別——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婦女。讀完此書,我不禁感嘆,阿嬤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婦女,但在“我”的心目中,堅強樂觀、善良睿智,是一個有著魔法一般的超級人物。阿嬤就像是一道光,驅(qū)逐生活陰霾和黑暗,照亮了“我”的心靈、溫暖著“我”的成長。
這本書中的小主人公名叫昭廣,他的父親因核輻射得病,很年輕就拋下妻兒離開了人世,他的母親帶著他和他的哥哥艱難度日。因為實在沒有能力撫養(yǎng)他,母親只好把八歲的昭廣寄養(yǎng)在佐賀鄉(xiāng)下的阿嬤家,也就是外婆家。誰知,外婆家也只有一間破破爛爛的茅草屋,生活并不比昭廣原來的家里好到哪里去,但外婆性格開朗、樂觀,她總能想出辦法解決困難,讓家里充滿笑聲。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的阿嬤說過,只有能撿來的東西,沒有應(yīng)該扔掉的東西。她把一根竹竿橫放在河面上,擋住了上游市場里別人不要扔到河里的蔬菜、水果;她出門的時候總是在腰里系上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端綁著一塊大磁鐵,一路走來,各種廢銅爛鐵都跟著來了;她沒有錢給昭廣學(xué)習(xí)劍道,就讓他天天練習(xí)跑步,最后昭廣成為了運動會的長跑冠軍……我想,在昭廣的心里,阿嬤就是他生命中的那道光,照亮了他的心靈,指引著他的人生。
那么,我的生命之光在哪里呢?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殷切期盼,還是媽媽苦口婆心的叮嚀囑咐,亦或是辛勤的老師們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我苦苦地思索著,找不到答案。
那一瞬間,我的身體像是穿過一陣電流,我仔細地看了看作者,不是我,可是,這段文字明明寫的就是我的爸爸。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讀:爸爸是個對待工作很認真的人,平時上班很忙,案件也很多,有時忙得都好幾天回不了家……洶涌而出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幕幕難得和爸爸在一起的畫面。
我突然明白,爸爸,就是我生命中的那道光。
有了這道光,我才會從小熱愛學(xué)習(xí)。因為爸爸說過,只有努力學(xué)習(xí)的孩子,將來才能像他一樣為人民服務(wù)。
有了這道光,我才會勇敢地面對學(xué)習(xí)中遇到的任何困難。因為爸爸說過,只有不怕困難的孩子,將來才能成為真正的英雄。
有了這道光,我才會在爸爸工作忙碌的時候,主動幫媽媽分擔(dān)家務(wù)。因為爸爸說過,只有懂得體貼的孩子,將來才能成為祖國和人民的依靠。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六
因為無力撫養(yǎng),母親只好將年僅8歲的少廣寄養(yǎng)在佐賀的婆家。
于是,故事開始了?!案F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展露笑容是一件十分容易,簡單的事情,而這種簡單的事情在如今的人山人海之中卻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
阿嬤所說,是窮人最要展露笑容,所以她與少廣便每天生活在自己的笑容中,這兩人的笑容,讓這個偏僻的小鎮(zhèn)溫暖起來。而正是因為他們倆的笑容,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了大家的幫助,這正是一種獨屬于阿嬤的樂觀精神。
而在現(xiàn)在,最需要展露笑容不只是窮人,而是所有的人:小孩認為自己天天被大人管著,沒有自由;而大人認為自己的老板太死板太摳門讓他們天天加班;而老板也許是因為家中的妻子常常認為他不夠優(yōu)秀而給他施壓;而老板的妻子也許是因為鄰居或朋友,同學(xué)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爭氣而煩惱。像如此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人人都變得緊皺眉頭,世界也變得平淡無味。窮人擔(dān)心自己下一頓吃不上飯;普通人擔(dān)心自己下一頓吃不上自己想吃的東西;有錢人擔(dān)心自己下一頓再也吃不到像這樣好的飯菜了。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少廣和他的阿嬤依舊按自己喜愛的方式過自己喜愛的生活,這難道不是一種很難得的快樂嗎?“按自己想要的方式過活,因為是自己的人生?!?/p>
島田洋七和他的女友私奔之后第一個想到的地方便是有阿嬤在的佐賀,這個他曾經(jīng)居住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地方,這也是他心靈的避風(fēng)港。卻瞞著永遠愛護他的阿嬤,他們是私奔而來,而阿嬤卻為他指明方向,向東發(fā)展。
也正是阿嬤的指點方向,讓島田洋七無意間迷上了相聲,從吃他便走上了相聲之路。他向阿嬤坦白并道歉,而阿嬤卻告訴了他這句話:“按自己想要的方式過活,因為是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一句話也教會了島田洋七了很多。也許這句話在某些人眼中看來,這是一句十分叛逆的話,該由一位十四五歲的叛逆少年說出,可他們可曾想到這樣的一句話是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太太所說,而這句話也是她的一生生活的方式與哲學(xué),這也許是一種信念的體現(xiàn)吧?!凹词褂袃扇齻€人討厭你,轉(zhuǎn)過身來還有一億人。”
在少廣當(dāng)上了他們學(xué)校棒球隊隊長之后,本就是一副大哥做派的少廣更加受到了大家的尊敬與擁戴,可總有不服與說閑話的人,正當(dāng)他無奈時,阿嬤高數(shù)了他這句話,這讓無奈的他重新變得快活起來。
在島田洋七的相聲熱潮過去之后,他身邊的朋友變少了,他同樣的無奈,難過,也同樣的告訴了阿嬤,而阿嬤卻道他因禍得福,得到了休息與修煉的時間。要知道自己身后還有一億人。
只有這簡單的三句話,卻表現(xiàn)了阿嬤的三個特點:明事,個性與樂觀。我想,這也許是他活到九十多歲高齡的秘密吧!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七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主要講了廣島原子彈爆炸后,年幼的昭廣被寄養(yǎng)在佐賀的外婆家,并跟外婆學(xué)到了很多人生道理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外婆平凡而偉大的品格所感染。書中的關(guān)于外婆有趣的情形不斷地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我把印象最深刻的幾個片段和大家一道來分享。
雖然外婆家很貧窮,買不起早餐,但是外婆家的門口有一條“超市河”,河岸的上游有一個菜市場,里邊總會漂出一些爛水果,而外婆卻把這些水果當(dāng)寶貝一樣收好,等著晚飯吃。到了晚上,外婆會把這些水果拿出來,削了皮,沒想到,這些水果并沒有爛,只是皮的顏色不好看,外婆對此從沒有抱怨什么,相反她總覺得自己運氣不錯。
這位超級外婆只是一位清潔工,拿的錢并不多,于是她每天都拖著一個大磁鐵,掃著掃著,身后的磁鐵就會沾上很多廢鐵。攢到一定時候,外婆就會把這些吸到的鐵賣掉,用這個方法來賺更多的錢。
外婆還告訴昭廣要微笑對待每一個人,只要你一笑,旁邊的人也會跟著笑。還真的,只要昭廣微笑地向鄰居大嬸問好,大嬸就會給昭廣一個包子。
外婆還經(jīng)常說一些幽默的話,比如“游泳靠的不是泳褲,而是實力!”、“也許我們家空無一物,小偷來了,或許,還會給我們留下一些東西呢!”
外婆對孩子教育的寬容也充滿了整個篇幅,她從不打罵孩子,更多的是鼓勵和贊賞,她知道昭廣英語考得不好,昭廣很自責(zé)。她竟然這樣安慰他:“咱們是日本人,英語學(xué)不好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她知道,昭廣是一個自覺而懂事的孩子,任何批評都無濟于事,最重要的是讓他從自責(zé)中擺脫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昭廣快樂地學(xué)習(xí)和成長。
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比起戰(zhàn)后的日本要強很多,可是人們總覺得物質(zhì)生活的改善總比不上欲望的增長。沒錢時,不能去大飯店吃飯,不能出國旅游,買不起名牌衣服……因為這些原因,人們覺得不幸福,于是挖空心思去追尋所謂的“幸?!?。阿嬤告訴我們:其實幸福不能被金錢左右,而是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
今后,我會像這位超級外婆那樣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學(xué)會享受克服困難的過程,學(xué)會微笑著面對生活,做一個快樂的陽光男孩。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八
臨近年末,我把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看完了,令我受益匪淺。
本書是《佐賀的超級阿嬤》和《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兩書的合集。此書講述了作者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
作者德永昭廣(島田洋七)的家鄉(xiāng)廣島原子彈爆炸后,一家去佐賀避難,可是他的父親只是想“回廣島看看”,卻丟了性命。
他上小學(xué)二年級時,只為送喜佐子姨媽卻被推上了火車,與喜佐子姨媽一起回到了佐賀。
雖然生活極度貧窮,但樂觀的外婆總是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xiàn)和歡笑!
外婆總是說: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yīng)該扔掉的東西,來教育昭廣不要浪費。
外婆非常樂觀她認為當(dāng)富人不好,要旅行、吃壽司、訂做新衣,忙死了。她還認為即使小偷來了,也沒有東西可以偷,因為實在一無所有。說不定還會給他們留下點什么呢!
最后我看到外婆說的一段話:
只要能道聲:“再會?!本褪切腋!?/p>
如果能說:“改天見?!本透有腋?。
要是能說:“好久不見?!本透有腋A?。
我們也不正是這樣嗎?這種明朗豁達的人生觀,是當(dāng)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十分難得可貴的。為什么相比于一些富貴的人,似乎有些窮人生活得更快樂?秘密就在其中:因為他們擁有樂觀的心態(tài),只要有樂觀的心態(tài),就能有神奇的辦法,讓艱苦的生活快樂的活下去。人生幾十年,快樂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嗎?幸福不是用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人的心態(tài)。
島田洋七先生在書中為我們展現(xiàn)了他外婆的智慧與精神,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聽聽超級阿嬤的人生經(jīng)歷,從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諦。讓我們一起擁有快樂,共同分享幸福的生活。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篇九
貧窮,在許多人眼里是辛酸的,而在島田洋七的阿嬤眼里窮分兩種。一種是窮得消沉,一種是窮得開朗。她就窮得開朗,這使貧窮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阿嬤是名清潔工,在學(xué)校工作,她每天早晨4點出去工作,上午11點左右回家,但薪水并不高。她每次出門都會發(fā)出“嘎啦嘎啦”的聲音,原來這是阿嬤的妙招。她腰上系了一條繩子,繩子一端綁著一塊磁鐵,她邊走邊吸起一些廢鐵。這些廢鐵可以賣不少錢。這還不是阿嬤最神的地方!
阿嬤的房子靠河,上游有個市場,一些賣不出的蔬菜都被丟進河里。她在河上架了一根木棒,木棒把木片、樹枝、奇形怪狀的蔬菜都攔住了。木片、樹枝曬干后可當(dāng)柴燒,不僅有了免費的柴火,還使河水保持干凈,真是一舉兩得!蔬菜雖然變了樣,但味道一樣。還有一些果皮受損的水果,也因賣相不好被扔,但在她的眼里味道一樣。有一次,漂來一個蘋果箱子,里面塞滿了米糠,米糠上都是腐爛的蘋果。正當(dāng)作者要劈箱子時,她說:“你先摸摸米糠里面?!弊髡甙胄虐胍傻匾幻锩婢惯€留著一個好蘋果!
我感受到我們城市里的孩子都很幸福,而那些農(nóng)村里的小孩沒錢上學(xué),幫自己的父母打工,那些小孩手上都是繭,也證明了農(nóng)村的貧窮。而我們這些卻孩子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那些小孩子只要能上學(xué)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我們都吃飽穿暖,而那些貧苦的孩子,冬天沒棉襖穿,夏天沒空調(diào)吹,雨天沒傘遮。比一比就知道我們有多么幸福了。所以我們要勤勞,不能總想著不勞而獲。我們要努力學(xué)習(xí),決不辜負老師和家長對我的期望,不怕困難。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獲。
作者在佐賀和阿嬤一起的時候,雖然淪為赤貧階層,但有了一段一般人體驗不到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