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一
南京夫子廟即孔廟,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建筑群主要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
孔廟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為中心,從照壁至衛(wèi)山南南京《夫子廟》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建筑對稱配列,占地廣約26300平方米。四周圍以高墻,配以門坊、角樓。
中心廟院:院內植有銀杏八棵,古燈對稱有致,中間一條筆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時舉行樂舞的地方,正中豎立一尊青銅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國最大的孔子青銅像。
大成殿:夫子廟的主殿,高16.22米,闊28.1米,深21.7米。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全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高6.50米、寬3.15米。殿內陳設仿制2500年前的編鐘、編磬等十五種古代祭孔樂器,定期進行古曲、雅樂演奏,演出反映明人祭孔禮儀的大型明代祭孔樂舞,使觀眾聽到春秋時代的“鐘鼓之樂”、“琴瑟之聲”,展現(xiàn)二千多年前另古樂風貌。大殿四周是孔子業(yè)績圖壁畫,形神并具。
文化藝術展:中心廟院碑廊里陳列著被譽為“中華一絕”的雨花石展覽。大成殿內也經?;I辦其他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展,宣傳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從大成殿后門走出,即進入學宮參觀區(qū)。學宮是科舉時代本省學子讀書的最高學府,為使士子接受教化,漸知遵循先圣先賢之道,所以學宮總是和孔廟建在一起。作為江蘇古代文教中心的學宮位于大成殿后,以明德堂、尊經閣為主體,“東南第一學”門匾由清末狀元秦大士題寫。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二
夫子廟廟會至今已經舉辦了21屆,是國內頗具名氣的燈會。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20xx南京夫子廟燈會,歡迎大家閱讀。
秦淮燈會又稱“金陵燈會”,是流傳于南京地區(qū)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主要在每年的春節(jié)至元宵節(jié)期間舉行。至今為止已經舉辦了20屆,是中國最著名的燈會活動之一。
20世紀以后,燈會有了進一步的擴展,燈彩的扎裱技藝也不斷提高,并推動了南京剪紙、空竹、繩結、雕刻、皮影、獸舞、秧歌、踩高蹺等民間藝術的發(fā)展。
20xx年1月27日-20xx年2月17日(參考20xx年)。
主要集中在夫子廟地區(qū),目前已經擴展到“十里夫子廟”東側五里地段,核心區(qū)域包括夫子廟、瞻園、白鷺洲公園、吳敬梓故居陳列館、江南貢院陳列館、中華門甕城展覽館及中華路、平江府路、瞻園路、琶琵路一帶。
40元(參考20xx年,20xx年門票尚未公布)。
南京夫子廟燈會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是歷代南京民眾延續(xù)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間,長久以來,它已成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來的文化藝術貫穿于燈會中,構成其藝術內涵。每年的南京夫子廟燈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人,他們在領略南京夫子廟燈會、感受金陵民間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該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
南京夫子廟燈會無論是歷史意義、人文價值、經濟價值還是社會影響都非常巨大,作為南京地區(qū)的特色文化空間,它將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并傳承下去。
南京夫子廟燈會是流傳于南京地區(qū)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又稱"金陵燈會",主要在每年的春節(jié)至元宵節(jié)期間舉行。早在南朝時期就有元宵燈會,當時的盛況堪稱全國之冠。明初以來,南京的元宵燈會活動就逐漸享有"燈彩甲天下"之美譽,著名的河"燈船"也隨之蜚聲天下。20世紀以后,燈會有了進一步的擴展,燈彩的扎裱技藝也不斷提高,并推動了南京剪紙、空竹、繩結、雕刻、皮影、獸舞、秧歌、踩高蹺等民間藝術的發(fā)展。
南京夫子廟燈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jù)文獻記載,早在南朝時期,都城南京就出現(xiàn)了舉辦傳統(tǒng)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堪稱全國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導元宵燈節(jié)活動以后,南京逐漸開始享有了“燈火(彩)甲天下”的美譽,河懸掛花燈的畫舫(俗稱“燈船”)隨之蜚聲天下。
歷史上的南京夫子廟燈會主要分布在南京河流域,20世紀以后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廟地區(qū),目前已經擴展到“十里”東側五里地段,核心區(qū)域包括夫子廟、瞻園、白鷺洲公園、吳敬梓故居陳列館、江南貢院陳列館、中華門甕城展覽館及中華路、平江府路、瞻園路、琶琵路一帶。
公交4、7、40、44、49、62、304路到南京夫子廟(東)站下;。
游2、1、15路到夫子廟(北)站下;。
301路到瞻園路站下。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三
大成門,又稱戟門,是夫子廟的正大門,兩旁為持敬門。封建時代只有官員可以由大成門出入,一般士子只能從旁門進出。進入門內,左右分別樹有四塊古碑:東邊有元至順二年(1331年)的《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西邊有公元1330年的殘碑《集慶孔子廟碑》和由市政府遷來的甫齊永明二年(484年)的《孔于問禮圖碑》。以《孔子問禮圖碑》為著。
院落甬道兩旁排列了孔子十二門生中的八位,即閔損、冉耕、冉求、端木賜、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均由漢白玉雕刻而成,狀甚虔誠,栩栩如生。
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臺為丹墀,俗稱露臺,高1.4米,東西寬21.8米,南北長“14.0米,四周圍以石欄,有云頭望柱24根,臺前兩角設有石燈籠。此露臺用作祭祀和歌舞。露臺中央的孔于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銅質地,達4.18米,重乙37噸,做工精細,維妙維肖,體態(tài)豐盈,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間透露出偉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露臺兩旁原是兩廡,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和存放祭祀、儀禮、佾舞用具的處所?,F(xiàn)縮為小兩廡,改為碑廊,陳列有趙樸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書法家墨跡的碑石30余塊,供游人欣賞。
露臺盡頭即為巍峨莊嚴的夫子廟主殿—大成殿,高16.22米,寬27.3米,進深27.9米,是重槽歇山頂?shù)姆鹿沤ㄖ?。正面屋檐下海藍色豎匾,上書“大成殿”??鬃訛椤按蟪芍潦ハ葞煛?,“大成”當指孔子?!按蟪伞币辉~,源出《札記.學記》,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又見于《孟子.萬章》?!翱鬃?,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蔽菁锅|吻中有造型精美的“雙龍戲珠”立雕,這在國內同類建筑中屬首創(chuàng)之作;屋面覆蓋青色小瓦所體現(xiàn)的輕秀之勢,與北方孔廟屋面采用黃色琉璃瓦的富麗恢宏之勢明顯不一樣,更顯隨和、入俗之意,這亦是南京夫子廟更接近俗文化的表現(xiàn)之一,亦或稱之為“入鄉(xiāng)隨俗”吧。整座建筑重檐飛翹,斗拱交錯,氣勢雄偉;殿堂七楹,殿廊環(huán)立26根仿木圓柱;前后花格長門16扇,內殿藻井枋檁,素雅肅穆。殿中央陳列有高6.5米、寬3.5米的國內最大的孔子畫像,畫像前二側還有12位門生中的另4位,即孟子,孔汲,曾參、顏回,前面還陳列有柷、琴、臥箜篌,編磬,編鐘、古箏、鼓等古代樂器。
四周墻壁懸掛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鑲嵌壁畫,稱為“孔子圣跡圖”,是由浙江樂清2oo匠師采用取自浙江、福建,內蒙古、遼寧、青海、廣西、廣東等省(區(qū))的內玉石,雞血凍、壽山石,翡翠綠、周村凍等石中名晶及黃金、珠寶、羅鈿等貴重的珠寶飾件,耗3年之功雕成,總投資580萬元人民幣。畫面采用中國古典全景式構圖方式,輔以考證有據(jù)的細部描述,做工精細,色澤自然,富有立體感,給人以逼真神奇之感。每幅面高2.5米,寬1.3米,畫中有人物408位,造型面目自然、栩栩如生。38幅壁畫分別是圣跡之圖、題首前言、尼山致禱、麒麟玉書、二龍五老、鈞天降圣、俎豆學禮、職司委吏、命名榮貺、職司乘田、問禮老聃、在齊聞韶、晏嬰沮封、退修詩書、夾谷會齊、歸田謝過、誅少正卯;女樂文馬、因膰去魯??锶私鈬?。丑次同車之一,丑次同車之二、宋人伐木、楛矢貫隼、適衛(wèi)擊磬、學琴師襄、西河返駕、靈公問陳、子路問津、在陳絕糧、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壇禮樂、跪受赤虹、西狩獲麟、夢奠兩楹、治任別歸、漢高祀魯。體現(xiàn)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光輝典范形象,這恰如殿中對聯(lián)所寫“氣備四時興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真乃謂“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
由大成殿東廡北門出,經東市即進入學宮區(qū)。
東市和西市是由原來進出學宮的東、西甬道改成,用作秦淮河上往返船只經銷商品的場所,現(xiàn)已成為夫子廟地區(qū)最具特色的工藝美術晶、文化用品銷售場所和文化活動場所。
學宮是封建時代培養(yǎng)人才的場所,有不同層次,如縣學、府學(路學、州學等)和國學,都與孔廟毗鄰,以示儒學立國,修身的正統(tǒng)地位。學宮包括明德堂、尊經閣、敬一亭、崇圣祠和青云樓等單體建筑。走進學宮大門,就是古風盎然的明德堂,是士子們每月朔、望日朝圣(即孔子)之后,集中聽訓導師宣講圣教和上諭(倫理和政府法令)的場所,以培養(yǎng)學子們忠君愛國的思想。對于明德堂的名稱,可能有的游客要問,各地夫子廟建筑群中只有“明倫堂”,何以南京夫子廟例外,叫作“明德堂”?確實,南京夫子廟內,明德堂原來也稱“明倫堂”,只是當年元軍即將攻克南京之時,身陷囹圄的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為了表明他寧死不屈的決心,親自手書,改“明倫堂”為“明德堂”以明效忠國家、報效民眾之志氣,故保留至今。明德堂后的尊經閣,始建于明朝中期,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頂,氣象非凡,是當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諭講課的講堂,現(xiàn)為民俗風情陳列館。與尊經閣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樓,尊經書院分置尊經閣后兩邊。崇圣祠祀孔子父母,現(xiàn)為梨園;青云樓清時改為圖書館;尊經書院為講課之所,相當于現(xiàn)在的教室。尊經閣后小高地,叫衛(wèi)山,建有敬一亭,天下文廟皆有敬一亭始于明嘉靖時,亭內立皇帝御題的“敬一箴”,作為生員士子的座右銘。所謂“敬一”就是對孔學的敬業(yè)之意。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四
南京夫子廟即孔廟,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建筑群主要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
孔廟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為中心,從照壁至衛(wèi)山南南京《夫子廟》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建筑對稱配列,占地廣約26300平方米。四周圍以高墻,配以門坊、角樓。
中心廟院:院內植有銀杏八棵,古燈對稱有致,中間一條筆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時舉行樂舞的地方,正中豎立一尊青銅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國最大的孔子青銅像。
大成殿:夫子廟的主殿,高16.22米,闊28.1米,深21.7米。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全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高6.50米、寬3.15米。殿內陳設仿制2500年前的編鐘、編磬等十五種古代祭孔樂器,定期進行古曲、雅樂演奏,演出反映明人祭孔禮儀的大型明代祭孔樂舞,使觀眾聽到春秋時代的“鐘鼓之樂”、“琴瑟之聲”,展現(xiàn)二千多年前另古樂風貌。大殿四周是孔子業(yè)績圖壁畫,形神并具。
文化藝術展:中心廟院碑廊里陳列著被譽為“中華一絕”的雨花石展覽。大成殿內也經?;I辦其他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展,宣傳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從大成殿后門走出,即進入學宮參觀區(qū)。學宮是科舉時代本省學子讀書的最高學府,為使士子接受教化,漸知遵循先圣先賢之道,所以學宮總是和孔廟建在一起。作為江蘇古代文教中心的學宮位于大成殿后,以明德堂、尊經閣為主體,“東南第一學”門匾由清末狀元秦大士題寫。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五
古時立學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廟,屬于國家祀典內容之一。所以孔廟的特點是廟附于學,和國學、府(州)縣學聯(lián)為一體。廟的位置或在學宮的前部,或偏于一側。
南京夫子廟是前廟后學的布局。孔廟、學宮與東側的貢院(通過考試來取士的考場)組成三大文教古建筑群。古時候的孔廟有一定的布局形式。
一般前設照壁、欞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欞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是孔廟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禮,而夫子廟鑿秦淮河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為泮池的遺例。岸北為石欄,有“天下文樞”牌坊,游人至此可憑欄小憩,瀏覽秦淮河風光。
夫子廟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全長110米,為中國照壁之最。
泮池邊的石欄為明正德九年1520xx年所建,現(xiàn)也修飾完整。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征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圣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廟門前有“天下文樞”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后面為“欞星門”,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欞星門”三字篆文。三門之間嵌有牡丹磚刻浮雕,柱頭皆有云雕,形即華表。這是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員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柵欄封閉。
街東西舊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坊,民國以后被拆除。廣場左右原有“聚星”、“思樂”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廟于1983年復建;思樂亭今移建于東市小廣場。
欞星門由三座單間石牌坊組成,石坊之間墻上嵌有牡丹圖案的浮雕,中間石坊橫楣刻有“欞星門”三個篆字,造型樸實無華。
入欞星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中間為大成門,又稱戟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歷初一、十五)朝圣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諭、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下階為丹墀,東西并立三碑,東為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至圣夫人碑,西為四亞圣碑,再西為清康熙修學宮碑記。丹墀左右為兩廡,外有走廊通正殿。兩廡供奉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牌位。
正中是為“大成殿”,外有露臺,是春秋祭奠時舞樂之地,三面環(huán)以石欄,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時,光如白晝。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圣——顏回、曾參、孟軻、孔汲。殿的東邊有小門通學宮。
明清時代的大成門為五間,兩側為耳房,供執(zhí)事人等休息之用,中為三門,門內陳列戟,東設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圣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由大成門(中門)進,士子執(zhí)事人等分走旁門。此門與大殿同毀于日軍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門面寬三間,門內正中有漢白玉屏風,上鐫刻“重修夫子廟記”,樹立四塊古碑,其中齊永明二年的“孔子問禮圖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內遷至此處的一塊重要的碑銘。
入大成門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廟的主殿大成殿?,F(xiàn)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筑為藍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廟的后墻,使之與學宮融為一體。大殿七間,高18米,重檐歇山頂。原殿內正中為“大成至圣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兩旁配享四亞圣?,F(xiàn)殿內有孔子銅像,兩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漢白玉像。殿前有寬敞的露臺,四周繞以石欄板,它是古時祭祀舉行樂舞的地方。殿前兩側有廊廡相連,原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和歷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現(xiàn)改作碑廊,墻上鑲嵌陳列當今名流的書法碑石30多塊。
孔廟院墻與學宮之間,東西北三面有寬暢的通道,曾種植幾百棵柏樹,古木參天,郁郁蒼蒼。那時,在廟外的文德橋上憑欄眺望,大成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在綠蔭叢中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殿后為“明德堂”,相傳匾額為南宋文天祥楷書,后由曾國藩改為篆書。堂后為“尊經閣”,閣原為教諭講課講堂,樓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諸多圣賢畫像。清嘉慶年間又遭戰(zhàn)火破壞。
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國藩、李鴻章二人相繼重修擴建,恢復舊貌。然而,孔廟的主要建筑均于1937年毀于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解放后,原學宮部分作為秦淮區(qū)人民游樂場,“名宦鄉(xiāng)賢祠”則改為夫子廟小學;大成殿遺址辟為夫子廟廣場。“文化大革命”中,剩余建筑又遭破壞。1983年,政府撥款重建夫子廟古建筑群,主體建筑大致恢復舊貌。
夫子廟兩側的東西市場,原是學宮前甬道。東甬道為學宮正門,門前有坊,上書“泮宮”。坊東為明清兩朝狀元、榜眼、探花題名牌坊。坊西為會元、解元題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題名牌坊。東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兩署。民國以后廢科舉,興學堂,學宮遂漸衰落,祠、署分別改為學校、教育局、圖書館等,學宮甬道也成為攤販市場,東西市場的名稱便從那時開始。
現(xiàn)東西市場于1987年建成,總建筑面積為4400平方米,吸收了我國傳統(tǒng)的商業(yè)街道的空間形式和尺度,采用明清時代的街市風格,以石板鋪地,店鋪采用“青磚黛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店、廟、市、街合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尊經閣在明德堂后,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原為上下兩層各五間,清嘉慶以后曾在此設尊經書院,樓上藏書,樓下講學。1987年重建的尊經閣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頂,底層五間,二層、三層均為三間。底層辟為“秦淮彩燈館”,二層為“秦淮文物古跡陳列室”,三層備有茶座,可供游人休息并眺望夫子廟全景。
位于學宮東側的“貢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當時建康府、縣學考試的場所,范圍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鄉(xiāng)試、會試于此,考生眾多,不敷應用。明成祖永樂年間在此重新興建,貢院始具規(guī)模。雖永樂十九年(1420xx年)成祖遷都北京,但此地仍為江南鄉(xiāng)試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舊,道光年間曾重新修建。咸豐年間文廟、學宮俱遭兵火,貢院卻獨能幸存。同治時又重擴建,范圍更大,考棚號舍有2萬余間,居中國各省之冠。
當時貢院東起今姚家巷,南至貢院東等和貢院街,西至貢院西街與夫子廟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整個貢院成正方形,內有號舍(俗稱考棚)20644間,一人一間,每次考試可容納2萬多人。當時貢院正門在今永和園及秦淮劇場之間。
大門外街之東、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東、西轅門。大門外東西有石獅子一對及兩座石牌坊,軸線上有門三道,分別稱“貢院”、“開天文運”及“龍門”。
龍門后依次有明遠樓、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后有門,門后有飛虹橋。橋之南屬外簾,飛虹橋是內外簾的分界線。最后為衡鑒堂,是主考官閱考卷、評定名次的地方。考試期間內外簾分隔很嚴,不得擅自出入。整個貢院四周圍以高墻,墻外為街道,街道另一邊為店鋪民居。自光緒三十一年(1920xx年)廢科舉后,貢院即閑置無用。民國7年決定拆除貢院,開辟市場,只保留了明遠樓、飛虹橋和明遠樓東西少數(shù)號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遠樓始建于明永樂年間,清道光年間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層木結構建筑。底層四面為墻,各開有圓拱門,四檐柱從底層直通至樓頂,梁柱交織,四面皆窗。登臨四顧,整個貢院一目了然。它是考試期間考官和執(zhí)事官員警戒、發(fā)號施令的地方。明遠樓內已辟為科舉制度陳列館——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展出了100多幅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的珍貴文獻資料、圖片,并按原樣復建了40間號舍。原安放在貢院內的22方明清碑刻,現(xiàn)集中陳列于明遠樓東西兩側,它是研究明清貢院建制沿革和科舉情況的實物資料。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六
南京夫子廟,常簡稱夫子廟,是一座位于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貢院街的.孔廟?!胺蜃印笔强鬃拥茏訉鬃拥淖鸱Q。目前以夫子廟為中心、廟市街景合一的秦淮風光景區(qū)是集文化、旅游、購物、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附近有夫子廟小學。
夫子廟景區(qū)的古建筑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等組成,六朝至明清時,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為江南文化樞紐之地,是秦淮風光的核心地帶。夫子廟街市是中國著名的傳統(tǒng)古街市。每年的春節(jié)至元宵節(jié)期間在夫子廟舉行的金陵燈會是南京春節(jié)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夫子廟始建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稱文宣王廟。南宋建炎時為兵火所毀,紹興年間重建,為建康府學,同時建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元朝為集慶路學,明初為國子監(jiān),后為應天府學;清朝成為江寧、上元兩縣縣學,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之后,于1937年遭侵華日軍焚燒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qū)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guī)劃,幾度撥???,歷數(shù)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如今的夫子廟已煥然一新,再展輝煌。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qū),也是蜚聲中外的旅游勝地。1991年被國家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
夫子廟前以秦淮河為泮池,北岸由整石雕琢成的石欄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是南京夫子廟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建筑;南岸石磚墻為照壁,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廟東有魁星閣。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七
今天,媽媽帶我和爺爺去南京白下區(qū)的水游城看電影,看完之后我們來到了遠近聞名的夫子廟,古老的街道、栩栩如生的雕像、充滿地方特色的特產……來到夫子廟北門,只見一輛輛小吃車列成一排。一陣微風吹過,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們經不住美味小吃的誘惑,買了一盒水晶包,水晶包做工精美,小巧玲瓏。嘗一口,鮮美味道讓我充滿了活力。
進入大街,一家又一家的飾品店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店里鍍金的、銅的、象牙的各種各樣的飾品,看得我眼花繚亂。那些精美的裝飾品讓人忍不住用自己的手去感受它們華麗的質感。但是媽媽始終叫我只看不摸,真讓人饞的流口水。來到一家雨花石飾品店,里面有許多用雨花石做成的飾品,有一個雨花吊墜我看中了,可惜太貴了。這里不單單有飾品,還有鐵制兵器:金箍棒、青龍偃月刀、板斧……讓人眼饞的很。我想起我的好朋友汪正義,他送我賀卡和三國殺,俗話說:禮尚往來。我也想挑一個禮送給物他,可是媽媽說:“要送就送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禮物,送玩具太庸俗、太老土了。”
我們又逛了一家禮品店,有雕塑,有創(chuàng)意杯子,有書本,有玩具……可惜沒有中意的禮物,忽然我眼前一亮,在綠色架子上,我看到“絕望的戰(zhàn)斗雞”這件玩具,覺得很合適,因為汪正義喜歡看《愛情公寓》,里邊的曾小賢有一個絕望的戰(zhàn)斗雞。于是我央求媽媽買這個,她說:“我覺得應該還有比這更合適的禮物”。
我們東逛西逛來到了花燈展示區(qū),有:毛毛蟲、螞蟻、蝴蝶……花燈很漂亮,我還特地讓我媽媽幫我拍了一張照片呢!
我在沭陽早就聽說夫子廟很好玩,今日終于見到了,果真百聞不如一見。但是我還是有點遺憾,逛了這么久卻沒能為好朋友挑到禮物,下次再來的時候一定要挑到。夫子廟你讓我見識到大城市的繁華,我們會再見面!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八
大成門,又稱戟門,是夫子廟的正大門,兩旁為持敬門。封建時代只有官員可以由大成門出入,一般士子只能從旁門進出。進入門內,左右分別樹有四塊古碑:東邊有元至順二年(1331年)的《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西邊有公元1330年的殘碑《集慶孔子廟碑》和由市政府遷來的甫齊永明二年(484年)的《孔于問禮圖碑》。以《孔子問禮圖碑》為著。
院落甬道兩旁排列了孔子十二門生中的八位,即閔損、冉耕、冉求、端木賜、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均由漢白玉雕刻而成,狀甚虔誠,栩栩如生。
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臺為丹墀,俗稱露臺,高1.4米,東西寬21.8米,南北長“14.0米,四周圍以石欄,有云頭望柱24根,臺前兩角設有石燈籠。此露臺用作祭祀和歌舞。露臺中央的孔于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銅質地,達4.18米,重乙37噸,做工精細,維妙維肖,體態(tài)豐盈,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間透露出偉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露臺兩旁原是兩廡,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和存放祭祀、儀禮、佾舞用具的處所。現(xiàn)縮為小兩廡,改為碑廊,陳列有趙樸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書法家墨跡的碑石30余塊,供游人欣賞。
露臺盡頭即為巍峨莊嚴的夫子廟主殿—大成殿,高16.22米,寬27.3米,進深27.9米,是重槽歇山頂?shù)姆鹿沤ㄖU嫖蓍芟潞K{色豎匾,上書“大成殿”??鬃訛椤按蟪芍潦ハ葞煛?,“大成”當指孔子?!按蟪伞币辉~,源出《札記.學記》,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又見于《孟子.萬章》?!翱鬃?,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蔽菁锅|吻中有造型精美的“雙龍戲珠”立雕,這在國內同類建筑中屬首創(chuàng)之作;屋面覆蓋青色小瓦所體現(xiàn)的輕秀之勢,與北方孔廟屋面采用黃色琉璃瓦的富麗恢宏之勢明顯不一樣,更顯隨和、入俗之意,這亦是南京夫子廟更接近俗文化的表現(xiàn)之一,亦或稱之為“入鄉(xiāng)隨俗”吧。整座建筑重檐飛翹,斗拱交錯,氣勢雄偉;殿堂七楹,殿廊環(huán)立26根仿木圓柱;前后花格長門16扇,內殿藻井枋檁,素雅肅穆。殿中央陳列有高6.5米、寬3.5米的國內最大的孔子畫像,畫像前二側還有12位門生中的另4位,即孟子,孔汲,曾參、顏回,前面還陳列有柷、琴、臥箜篌,編磬,編鐘、古箏、鼓等古代樂器。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九
大年初一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中國最大的傳統(tǒng)古街市—夫子廟游玩。
當我們踏進夫子廟的牌坊,放眼望去,滿大街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種商店、小吃店一眼望不到頭。既然是夜游夫子廟,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坐一坐畫舫,夜游秦淮河了。當我們坐著畫舫進入白鷺洲公園時,我看到了一座座橋,這些橋靜靜地美美地站立在那里,仿佛訴說著南京城和秦淮河悠久的歷史。畫舫緩緩地向前行駛著,沿途中,秦淮河的`兩邊不時由五顏六色、形態(tài)各異的花燈點綴著,這些花燈有的像活潑可愛的兔子,有的像憨厚忠誠的小狗,還有美麗的蓮花狀,一個個花燈做得惟妙惟肖,若不是我坐在船上,還真想湊上前去好好欣賞一番。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我在夫子廟里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這真是美好的一天,也是這一年中美好的開始。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十
走進夫子廟的牌坊,就來到一條充滿香味兒的大街。街道兩邊都是各種各樣的小吃店,一眼望不到頭。各種香味兒交雜在一起,使人垂涎三尺。
沿著大街走到頭,就來到了秦淮河邊。秦淮河是南京最有特色的一條河。我抬頭一看,兩條金色的巨龍盤踞在墻上,金色的爪子閃閃發(fā)光,那就是“龍的傳人”。河邊停著那一條條精致的船,就是游覽秦淮河的觀光游船。
我們坐上了游船,開始細細觀賞秦淮河的夜景。我把頭探出船外,秦淮河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岸各種各樣的建筑。船走了一會兒,穿過了幾座拱橋。這時我們又看到了許多像白色小圓蘑菇一樣的燈柱和立在水面上的美妙女子的雕像,讓人目不暇接。一船一路伴著美妙的音樂和輕輕的流水聲,看著金碧輝煌的長龍,讓人心曠神怡。
南京的夫子廟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十一
星期天,爸爸和媽媽帶我去夫子廟游玩。
星期天,爸爸和媽媽帶我去夫子廟游玩。
我一到夫子廟,看到道路兩邊整潔的商鋪煥然一新,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非常誘人。我和媽媽來到一家俄羅斯商店,看見商店里的商品很多,非常精美、細致。有精美的小圓鏡、各式各樣的'手表、美麗的洋娃娃、漂亮的蝴蝶標本,在這些商品里,我最喜歡蝴蝶標本:有黃的、有花的、有黑的十分美麗。接著我看見了許多洋娃娃,她們形態(tài)各異,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漂亮極了。
我來到了烏衣巷,媽媽說:“烏衣巷過去是平民住的地方,所以叫烏衣巷。”這里有王導謝安紀念館,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一首詩:“朱雀橋邊野花香,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p>
我們又來到秦淮河上的平安橋,看見橋上掛滿了一排排紅燈籠漂亮極了。橋上有許多游人在互相拍照留念。站在橋上向河面望去,有許多畫舫在河面上來回穿梭,河岸兩邊也掛滿了一排排紅燈籠,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我們最后到了花鳥魚蟲市場,這里就像一個動物園,有美麗的小魚、有綠色的小烏龜、有雪球一樣的小倉鼠、有漂亮的小鳥、還有許多可愛的小狗、小貓、小兔子,它們可愛極了。
啊!游夫子廟真開心。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十二
今天,是10月2日,爸爸帶我們去夫子廟游玩。
大家一定都知道南京的夫子廟吧。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夫子廟吧!
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鬃釉缒陠矢福揖乘ヂ?。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于學”??鬃釉邶R不得志,遂又返魯,孔子歸魯后,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鬃油砟曛铝τ谡砦墨I和繼續(xù)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魯城北泗水之上。夫子廟作為古城南京秦淮名勝蜚聲中外,是國內外游人勝地。了解了夫子廟,現(xiàn)在讓我們去看看它們吧!
我們來到夫子廟游玩,媽媽為了紀念一家人在夫子廟里游玩留下美好的回憶,特地在國慶節(jié)前到新街口買了一個照相機。我們走到金陵名仕游秦淮的標題前拍了幾張是為了留念吧。我們走過唐寅的肖像前看到這樣幾行字:唐寅,(1470——1523)字伯虎,號六如唐士,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蘇州人。十六歲參加秀才考試,名列榜首。二十九歲即明弘治十一年(1489年),在南京貢院參加鄉(xiāng)試,高中第一名“解元”。第二年,在北京參加會試,因涉嫌舞弊案而蒙冤入獄。從此,無意功名,致力于書畫藝術,被稱為詩、書、畫“三絕”。當然吳承恩肖像前也有他的介紹哦,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吳承恩,(約1500——1582)字汝忠,陽山人,山陽(今江蘇淮安)人。明代小說家。嘉靖十年(公元1331年)二十六歲時,到南京參加鄉(xiāng)試,但不幸落第。以后多次參加鄉(xiāng)試,仍然榜上無名。直到四十二歲才中歲貢,六十多歲時,被委任為浙江長興縣丞,不久被撤職。由于仕途困頓,晚年專意著述,寫出了著名長篇神話小說《西游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大家一定都知道吧,讓我們來聽聽作者鄭燮的介紹吧!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揚州八怪”之一。雍正十年(1712年),鄭燮赴南京參加江南鄉(xiāng)試,金榜高中。乾隆元年(1736年)考中進士。乾隆七年,奉命赴山東為官。他在南京期間。寫下了《長干里》、《金陵懷古》等不少吟詠秦淮的詩、詞佳作。
介紹完夫子廟的肖像,再來看看夫子廟的小吃吧。
南京板鴨馳名中外。明清時南京就流傳“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咸板鴨?!钡拿裰{,可見南京板鴨早就聲譽蜚然了。板鴨色香味俱全。外形飽滿,體肥皮白,肉質細嫩緊密,食之酥香,回味無窮。
夫子廟的小吃,色、香、味、形、具”式式精湛,要模樣有模樣,要滋味有滋味,更有一種讓人感受詩一般遐思和聯(lián)想的情趣,讓人饞涎欲滴。金燦燦,黃澄澄,綠油油,白花花,如大千世界,五彩繽紛;甜滋滋,咸味味,酸漬漬,辣乎乎,似磊落人生,百味俱全。葷素果菜,隨心所欲,春夏秋冬,各領風騷。春天有薺菜燒餅、菜肉包子、四喜元宵;夏天有千層油糕、開花饅頭、刨涼粉;秋天有蟹黃燒賣、蘿卜絲餅、雞鴨血湯;冬天則有五仁饅頭、水晶包子、豆腐腦。
這些美食等著大家來吃呢!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十三
大家好,想必各位都對美食很有了解吧,那你們知道南京最有名也是很有文化氣息的地方是哪里嗎?那就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的夫子廟,那就讓我趕緊帶大家去逛吧。
夫子廟里有成千上萬的店鋪,每間店鋪地方都不大,密密麻麻,出售各式各樣的小東西,有的賣鮮美的鴨血粉絲,有的賣香噴噴的鹽水鴨,有的賣五顏六色的雨花石……說到雨花石那可不得了?。∮昊ㄊ窃诖竺ΧΦ挠昊ㄌ吨型诔鰜淼?,雨花石色彩斑斕,有些一塊石頭上面有七種顏色,漂亮極了,每一塊都是光亮光亮的,摸起來手感也是超級舒服。說到鹽水鴨,那可是夫子廟著名的小吃啦,鹽水鴨肉質鮮嫩,營養(yǎng)豐富,是上等的美味,非常受人喜歡。說了鹽水鴨我不禁想起了狀元果,聽說狀元果的核上面有小孔,普通的都是五個,最稀有的有七個小孔呢,我吃到過四個的,五個的,六個的,唯獨還沒有吃到過七個的,看來七孔狀元果真的是很少啊。
隨著太陽的落山,落日的余暉灑在地面,我們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十四
【文章導讀】夫子廟已成為富有明清建筑風格的十里秦淮風光帶上的一個重要景點。它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軸線,左右建筑對稱,占地約26300平方米?,F(xiàn)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夫子廟位于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下面關于南京夫子廟。
導游詞。
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光臨南京夫子廟。夫子廟地處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為自豪的歷史遺跡和旅游景點,是新興的文化、商業(yè)、游覽中心和廟市合一的繁華之地。
夫子廟,又叫孔廟、文廟,是祭祀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孔子在古代被人們尊稱為孔夫子,故其廟宇俗稱“夫子廟”。由于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它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備受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和士子們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廟遍布全國各地,有的地方還不只一個。夫子廟作為封建士子崇拜的場所,大多與教育設施(如學宮、貢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謂的廟附于學,一般是在學宮的前面或一側。
歷史上,南京城區(qū)的夫子廟曾有三處,一處在今市政府大院內,另一處在朝天宮?,F(xiàn)在我們要參觀、游覽的,是第三處,也是最有名氣的一處。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從朝天宮遷來的,初為建康府學,元為集慶路學,明初為。
國學。
后為應天府學清遷出府學改為江寧、上元兩縣學。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同治年間(1869年)重建抗戰(zhàn)中為日軍焚毀。現(xiàn)存夫子廟為80年代初重建。它采用前廟后學孔廟在前學宮在后后來設立的貢院被布置在學宮的左側。因此南京夫子廟比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廟、學宮、貢院。以大成殿為中心的南北中軸線及兩側的主要建筑和以明遠樓為中心的江南貢院陳列館成為夫子廟地區(qū)最主要的旅游觀光點。
夫子廟地區(qū)由于悠久的歷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廟出現(xiàn)之前,就已成為古代南京比較有名的“佳麗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點外,還有吳敬梓故居、古桃葉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條街、文德橋、王謝故居、烏衣巷、媚香樓等景點。
各位游客,今天我們是要到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廟游覽。夫子廟地處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為豪的歷史遺跡和旅游景點,它是一個以夫子廟為中心,集游覽、購物、品嘗風味于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游地。
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它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全長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為方便船只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據(jù)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于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的河道。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干橋一帶筑石頭城以后,河道開始變窄,并被分隔成內、外秦淮。內秦淮河由東水關入城,經夫子廟,再由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之贊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fā)展,以及南京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里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迄今為止,沿河兩岸發(fā)現(xiàn)的原始村落遺跡多達五六十處。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東吳孫權定都建業(yè)(南京)后,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御敵,又可防洪。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qū)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據(jù)說,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斗艷,游艇畫舫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里過著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勞動人民,特別是廣大婦女卻是以淚洗面,飽嘗了人間的辛酸。那時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兩岸。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十五
在南京的這幾天我住在小伍家中并受到了很熱情的款待~不過在南京的行程還是挺緊張的以至于我后來回學校后眼睛都達到走路就能閉著的狀態(tài)!頭暈乎乎了好幾天!不過收獲還是不小地~哈哈......
在南京小伍帶我去了萊迪,珠江路,1912一條街以及夫子廟等地方,期間還坐車觀看了南京的大致城市面貌。提到坐車不得不提一下76路車,因為司機叔叔太厲害了方向盤打得飛轉,大概感覺和座云霄飛車差不多!其后還座了地鐵的,小伍大多時間是帶我從地下通道通過的,后來說到去哪邊我第一句就是:“下去嗎?”這是我對南京的第一感覺——地下通道能到達所有目的地!
萊迪是一個很適合女孩子逛街的地方,里面小飾品很多,更重要的是在里面逛不僅不怕曬而且有空調吹哦~怎么樣,很適合現(xiàn)在這種天氣出去逛吧?對南京的第二感覺就是南京的美食挺多的,小伍是地道的南京人對于那些偏僻的小巷比導游知道還請楚,總能帶我吃到地道的美食,現(xiàn)在想想終于知道那家伙為什么老是要回家了??偟膩碚f小伍還是個不錯的導游,希望以后能在此有點上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最后一站是夫子廟不過時間挺緊的,忙著踩點拍照,所以呢我們的夫子廟之行就是伴隨著“1.2.3,走”的節(jié)奏結束的,不過還是將夫子廟的精華有拍下來。對了,我還有跟我偶像合照哦!嘿嘿.....
南京之行就寫到這吧,雖然還有很多開心的事沒提后者應該說是某人的糗事!這次旅行是我人生眾多夢想中的一個小小的開端,我以后還要經常出去旅行!最后再次謝謝小伍以及叔叔阿姨的款待!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十六
四周墻壁懸掛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鑲嵌壁畫,稱為“孔子圣跡圖”,是由浙江樂清2oo匠師采用取自浙江、福建,內蒙古、遼寧、青海、廣西、廣東等省(區(qū))的內玉石,雞血凍、壽山石,翡翠綠、周村凍等石中名晶及黃金、珠寶、羅鈿等貴重的珠寶飾件,耗3年之功雕成,總投資580萬元人民幣。畫面采用中國古典全景式構圖方式,輔以考證有據(jù)的細部描述,做工精細,色澤自然,富有立體感,給人以逼真神奇之感。每幅面高2.5米,寬1.3米,畫中有人物408位,造型面目自然、栩栩如生。38幅壁畫分別是圣跡之圖、題首前言、尼山致禱、麒麟玉書、二龍五老、鈞天降圣、俎豆學禮、職司委吏、命名榮貺、職司乘田、問禮老聃、在齊聞韶、晏嬰沮封、退修詩書、夾谷會齊、歸田謝過、誅少正卯;女樂文馬、因膰去魯??锶私鈬?。丑次同車之一,丑次同車之二、宋人伐木、楛矢貫隼、適衛(wèi)擊磬、學琴師襄、西河返駕、靈公問陳、子路問津、在陳絕糧、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壇禮樂、跪受赤虹、西狩獲麟、夢奠兩楹、治任別歸、漢高祀魯。體現(xiàn)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光輝典范形象,這恰如殿中對聯(lián)所寫“氣備四時興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真乃謂“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
由大成殿東廡北門出,經東市即進入學宮區(qū)。
東市和西市是由原來進出學宮的東、西甬道改成,用作秦淮河上往返船只經銷商品的場所,現(xiàn)已成為夫子廟地區(qū)最具特色的工藝美術晶、文化用品銷售場所和文化活動場所。
學宮是封建時代培養(yǎng)人才的場所,有不同層次,如縣學、府學(路學、州學等)和國學,都與孔廟毗鄰,以示儒學立國,修身的正統(tǒng)地位。學宮包括明德堂、尊經閣、敬一亭、崇圣祠和青云樓等單體建筑。走進學宮大門,就是古風盎然的明德堂,是士子們每月朔、望日朝圣(即孔子)之后,集中聽訓導師宣講圣教和上諭(倫理和政府法令)的場所,以培養(yǎng)學子們忠君愛國的思想。對于明德堂的名稱,可能有的游客要問,各地夫子廟建筑群中只有“明倫堂”,何以南京夫子廟例外,叫作“明德堂”?確實,南京夫子廟內,明德堂原來也稱“明倫堂”,只是當年元軍即將攻克南京之時,身陷囹圄的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為了表明他寧死不屈的決心,親自手書,改“明倫堂”為“明德堂”以明效忠國家、報效民眾之志氣,故保留至今。明德堂后的尊經閣,始建于明朝中期,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頂,氣象非凡,是當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諭講課的講堂,現(xiàn)為民俗風情陳列館。與尊經閣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樓,尊經書院分置尊經閣后兩邊。崇圣祠祀孔子父母,現(xiàn)為梨園;青云樓清時改為圖書館;尊經書院為講課之所,相當于現(xiàn)在的教室。尊經閣后小高地,叫衛(wèi)山,建有敬一亭,天下文廟皆有敬一亭始于明嘉靖時,亭內立皇帝御題的“敬一箴”,作為生員士子的座右銘。所謂“敬一”就是對孔學的敬業(yè)之意。
南京夫子廟字畫批發(fā)篇十七
到了南京不游夫子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就相當于到北京不游天安門一樣。所以我準備去夫子廟看一看,走一走,放松一下。
一進大門,人流如潮,摩肩擦掌,涌動的人群像一條舞動的長龍。
從課本上我知道了,南京又叫石頭城。南京的雨花石舉世聞名。去夫子廟我一定要去找找傳說中的雨花石。雨花石形態(tài)各異,摸上去滑滑的。有的雨花石長得像鵝蛋,有的像水晶,有的甚至在水晶外表里還有著絲絲云彩的東西,讓人愛不釋手。我忍不住讓媽媽買了一塊美麗的雨花石。
接著我們一家去看了皮影戲。據(jù)說皮影戲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電影也是由皮影戲演變來的。我們共看了三場皮影戲,它們分別是龜與鶴、金斧頭和銀斧頭、狼和羊,精彩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眼就到了天黑,我們帶著深厚的記憶和美麗的照片離開了夫子廟。離開時,我在心中喊道:夫子廟我還會來的,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