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包粽子日記篇一
端午節(jié)過去了,相信每個人對端午節(jié)的印象各不相同,就從學做粽子到吃粽子,向讀者娓娓道來。
過端午節(jié),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再把米放進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么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稍趺捶夂媚匚铱戳搜劢憬?,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并用繩子用力的扎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F(xiàn)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jié)就這么過去了,嘴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包粽子日記篇二
今天下午,天氣陰沉沉的,外婆搬來凳子和桌子,叫我?guī)退兆印?/p>
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難了。你瞧:啪!粽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它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個立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一旁的外婆瞥了瞥那極不像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說拿過粽葉。就耐心地教導起來:“包粽子時,要專心致志,不能分心。包粽子還要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里想:怎么有這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看來有名堂,還是乖乖學吧,免得粽子又不成樣。
照外婆說的,我仔細地選了兩片大小不一的粽葉。粽葉綠油油的,就像剛從地里鉆出來的禾苗一樣,綠得發(fā)亮。我把它從中間卷曲,做成漏斗形狀,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細小的糯米。沒過一會兒,一位大肚的“紳士”出現(xiàn)在我面前,再給它系上“皮帶”,它就是個神氣的家伙了。
此時此刻,我終于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含義。
包粽子日記篇三
看見媽媽從外面捧回來一捆粽葉時才猛然想起—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guī)蛬寢尠奄I回來的艾葉和菖蒲插在門上后便回到客廳和媽媽一心一意地包起粽子來。
因為我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得讓媽媽手把手的教我。粽葉要向前折、向左折……折了一會就折出以個“小酒窩”,然后再剩上糯米、中間放一點餡,再用糯米裹住餡,在媽媽的指導下,不一會便大功告成了。我端詳了一陣子,不由得想起了“大胖娃娃”。
我的手“癢”起來,照著媽媽那一招一式、有模有樣地包起來,可是不一會兒,我把餡裹住的.時候沒注意就把線繞上去了。正當我的意洋洋炫耀自己成果時,手里的粽子卻朝著我笑得“合不攏嘴”呢!
我包了一次又一次,也失敗了一次又一次。折騰了好久,總算包了五個粽子。和媽媽的“胖小子”比起來,我的粽子更象是葦桿兒。
今天,我學會了怎么包粽子。過了一個快樂、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包粽子日記篇四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爸爸問我:“你知道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嗎?”我搖搖頭,爸爸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很多,像劃龍舟,插艾草,必不可少的是包粽子!”我興奮地說:“那我們來包粽子吧?!?/p>
媽媽已經(jīng)準備好了材料。有粽葉,那粽葉碧綠碧綠的,就像一條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舟;有雪白雪白的糯米,這糯米晶瑩剔透,又細又長;有金絲小棗,那種小棗又香又甜,又大又圓;還有棉白線,它細細的',綿綿的。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要包粽子了!
包粽子可真有趣啊。首先,我將潔白的糯米泡在水里,讓它變軟,然后我把兩片粽葉重疊,用葉子的一個角向里卷去,再圍成一個圓形。接著,我抓起了一把糯米,放進了粽葉里,因為剛才沒有封緊底部,結(jié)果“嘩!”的一聲糯米全部都散了出來,我失望極了。于是我再次把底部封緊,抓了一把糯米放進粽葉里,這回沒有掉,我成功了!我又拿起了幾顆金絲小棗放在糯米上,接著又抓起一小把糯米填充完整。我拿住頂部,向下按壓,把多余的粽葉回折。我又拿起一根又細又長的棉白線,將一頭咬在嘴上,手捏著另一頭,沒想到繞的時候,沒捏緊,于是又有一些糯米掉了下來,我趕緊小心地把糯米補上。這回我小心翼翼地把粽子拿好,一邊咬著線的一頭,一邊拿著線環(huán)繞,最后系了一個活結(jié)。這回活結(jié)系緊了,而且糯米也沒掉出來。我一蹦三尺高,大聲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一個“趙氏”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shè)立的,而包粽子是為了不讓魚,小蝦等吃屈原的身體。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應(yīng)該也是以實際行動繼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吧!
包粽子日記篇五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jié)里,我特別喜歡唱“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
在這個季節(jié)里,最忙碌的要屬媽媽了。她從超市買回來粽葉、糯米還有花生和毛豆,泡到清水里,等到粽葉更綠了,糯米更白了,花生和紅豆更飽滿了,就開始包粽子了。一片片粽葉在媽媽手里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神奇地成了一個個精致的粽子。沒過多大功夫盤子里便堆起了粽子山。而我就在媽媽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么時候才能有粽子吃。包好的粽子要煮上半天才能好,等到一打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立即撲鼻而來。
端午節(jié)這天,我和媽媽把艾蒿掛在門上,媽媽說“艾蒿可以驅(qū)邪,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掛艾蒿,用艾蒿煮雞蛋?!?/p>
吃著清香的粽子,美味的雞蛋真是一種享受啊。
我喜歡端午節(jié)。
包粽子日記篇六
今天呢,是端午節(jié)。在這里首先祝大家端午安康~眾所周知,端午節(jié)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今天,爸媽從外面買來了一些粽葉、蜜棗和肉,打算一起包粽子。由于我是第一次自己包粽子,所以只能跟爸媽一步一步地學。
我和媽媽選擇包蜜棗粽,而爸爸選擇包肉粽。開始了!首先,我學著爸媽將兩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這一步看上去很簡單,實際操作起來真的很不容易!雖然剛開始我很容易的就能將卷成那種形狀,但是要做到不漏米真的很難。無奈之下,我只好求助媽媽。于是,媽媽便手把手地教我——先將兩片葉子交叉擺放,接種用手捏住葉子的'最上方,慢慢地將它做成一個錐形。接著將錐形下面的尖頭攥緊,確保尖頭不漏米的狀態(tài)下便可以先向里放一個蜜棗。接著,我們便開始放米。爸媽告訴我說應(yīng)該將米放上一半。放好一半的米之后,我又放了一個蜜棗,最后再把米放滿。然后我們便又開始了下一步,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步——把粽葉折回去。首先,用粽葉蓋住米上方的口。緊接著我們將它兩邊的角折過去,形成一條棱。最后我們將多余的葉子包住這條棱,確保棱中間沒有縫隙,不漏米。最后一步就非常簡單了,我們只需要用繩子把粽子捆起來,最后系上一個結(jié),就可以下鍋了。
我們又包了幾個粽子。剛開始的時候我的手法還有一點生疏,不過到最后越包越熟練,終于包好了五個粽子。接著,我們便將粽子下鍋煮。一段時間過后,我們的粽子終于出鍋啦!很快,我便吃了三個粽子。沒辦法,自己包的粽子就是香,嘿嘿。
包粽子日記篇七
今天下午,是我期盼已久的。因為在今天下午,我們?nèi)鄬e行包粽子的活動。
雖然沒有準備,但是,還是借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蘆葦葉子,繩子。
周多的奶奶也來當家長志愿者。戴老師發(fā)完言,我就問周多的奶奶該如何包粽子。奶奶說:“把兩頭有些黑的地方用剪刀剪掉?!边@個還不容易?一會兒就剪完了。“現(xiàn)在,拿好粽子粗的一頭,左邊。另一個手抓住粽葉粗的那一頭的右邊,往內(nèi)翻。”奶奶一邊說,一邊演示給我們看,“加上米,這樣,粽子的一個角就成型了?!敝豢上В覜]有包粽子的天分。粽子不是最底下的洞太大,漏了出來,就是太滿,把粽葉裝爆了。米就像水花似的噴了出來??磥?,粽子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做啊!
奶奶又講解:“一定要把粽子底下的角包緊,不然,粽子會漏出來。米也不能裝的太多,否則會溢出來?!苯K于,在奶奶的耐心講解之下,我終于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把粽子的一角包了出來。“現(xiàn)在,把粽子沿著剛剛我們這好的角飯。注意,邊上一定要封緊,折好以后,要在邊上約好,一個角就封緊了。按上面的方法,再折另一個角?!蔽覀円粫赫?,一會約,一個粽子就已經(jīng)成型了?!白詈笠徊健!蹦棠陶f,“把繩子扎在上面,一個粽子就好了!”我按照方法,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于完成了這個粽子。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心里覺得無比的自豪。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來的食品,我為我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驕傲。
包粽子日記篇八
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要包粽子啦。
中午,媽媽帶我去市場買了糯米、葡萄干、蜜棗?;丶液髬寢屌萆吓疵祝诮莸臅r候,我們還從網(wǎng)上查了包粽子的視頻。
吃完晚飯,我們就摩拳擦掌準備包粽子了。
我像視頻里那樣,把兩片反方向的葉子鋪平,雙手拿著粽子葉上部從上往下折。看上去簡單,可我怎么也折不好,媽媽折的粽子葉成了圓圓的漏斗,我的粽子葉折了幾次就折爛了,也沒變成漏斗的樣子。我向媽媽請教,媽媽幫我做了一個“小漏斗”。我先往“漏斗”里面放了一顆蜜棗,再往“漏斗”里放糯米,直到把“漏斗”填平,然后把上面的粽子葉蓋住漏斗,最后用線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啦!
但是我和媽媽都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我們包的粽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的粽子糯米還漏出來了。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在粽子外面再包上一片粽子葉,雖然不好看,但是這樣米就漏不出來了。
忙活了兩個小時,我們才艱難地包了十幾個粽子。媽媽把粽子小心地放進高壓鍋里,煮了一個小時,粽子就煮好了。
包粽子太難了,但是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真高興!
包粽子日記篇九
今天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粽子節(jié),媽媽坐在那里正在包粽子,我看見了,我就一心一意、一絲不茍的看著媽媽怎么包,我學著媽媽,不知我突然包的特別的好和媽媽包的'差不多了。我非常高興,粽子熟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著粽子,我吃著我自己包得更香,吃著比媽媽的還要香,這就是我一天做的事是不是很有意義?呵呵,加油?。?!
包粽子日記篇十
端午節(jié)到了,這是我國的 傳統(tǒng) 節(jié)日 ,它還有一定來歷呢,聽老師和媽媽講是為了紀念屈原。
戰(zhàn)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因為受到排擠,投了汨羅江自盡。當?shù)匕傩章犝f后就劃船去尋找他的尸體,沒找到就投進去用粽葉包著的米讓魚吃,為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尸體,這些習俗發(fā)展到后來就成了賽龍舟和吃粽子。
為了好好過端午節(jié),媽媽也親自包了粽子,我在旁邊也跟著學。
媽媽先拿出一片干凈的粽葉,將粽葉圍城了漏斗的形狀,然后在漏斗里放入了米,當放到一半時,媽媽又在米上面放上了兩個洗干凈的紅棗,接著,又在棗上放米,直到把整個漏斗都裝滿了。把米裝滿后媽媽就粽子包成了三角形,包好后又用細線綁緊,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我一看原來這么簡單,也跟著做,但是做的卻不好,不是米裝不滿,就是綁線時粽葉開了,真是很難包呀。不過還好,有媽媽幫著,好多了。
不一會,媽媽就把包好的一部分粽葉放到鍋里煮了。煮好后,我就立刻拿起一個吃起來,雖然很燙,但感覺真香真甜。
這個端午節(jié)過的真快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