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協(xié)同配合,正在進行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這是繼神舟七號飛行乘組順利完成出艙任務后,時隔13年,中國航天員再次執(zhí)行出艙任務。以下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心得 三名航天員都有哪些任務,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心得 三名航天員都有哪些任務
在這次出艙任務中,三名航天員都有哪些任務?彼此之間又是如何分工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名航天員,分工明確!
此次航天員出艙活動,三名航天員都有明確分工。
出艙的兩名航天員,一人要為機械臂安裝上臂支架,包括腳限位器、工具臺等,隨后借助機械臂進行移動。另一名航天員借助艙壁上安裝的扶手,爬行一段距離到作業(yè)點進行輔助工作,其間還要進行一次應急返回驗證。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 王焰磊:因為航天員在艙外做一些作業(yè)任務的時候一旦出現(xiàn)緊急情況,那么航天員必須要快速、緊急返回到氣閘艙里邊,然后用我們艙載的應急供氧來保證生命安全,所以也要做這方面的驗證。
出艙航天員任務之一:抬升艙外全景攝像機位置
此次出艙活動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進行艙外全景攝像機的抬升。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 王焰磊:事先,攝像機由于發(fā)射的外暴露的限制,把攝像機安裝在了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它的視場角還是有限的,入軌之后,航天員根據(jù)任務需要,需要擴展攝像機的視角來監(jiān)視整個艙外的情況,需要航天員去把這些攝像機安裝一個支架,架得更高一點。
艙內(nèi)航天員:操作控制機械臂
兩名航天員出艙過程中,艙內(nèi)航天員需要對機械臂進行操作,雖然地面人員也可以對機械臂進行大范圍轉(zhuǎn)移,但在有航天員站在機械臂上的時候,艙內(nèi)航天員可以更直觀的對機械臂位置進行觀察,更能與艙外航天員進行直接交流。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 王焰磊:那么這個時候呢,因為我們地面的監(jiān)控手段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艙內(nèi)的航天員和艙外的航天員之間通過話音溝通,包括艙內(nèi)的航天員通過仿真軟件和他看到的圖像,進行一些判斷來進行操控。
另外,由航天員自主操作機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 王焰磊:一方面是通過我們仿真軟件的預警功能,另外一方面,艙外航天員和艙內(nèi)航天員都有急停裝置,艙外的航天員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有碰撞的可能、風險的話,他可以直接按下急停裝置,機械臂就會停止工作,也是保證安全的多重手段。
通過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的首次出艙活動,航天員出艙能力、應急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驗證,特別是在艙外進行長時間工作,人與裝備的結(jié)合為后續(xù)航天員對空間站進行維護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心得 三名航天員都有哪些任務全部內(nèi)容,更多作文內(nèi)容,請各位同學持續(xù)關注可圈可點。
【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心得 三名航天員都有哪些任務】相關推薦文章: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 三名航天員首次出艙分工明確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心得體會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 中國空間站全景相機拍到地球絕美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