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讀了《賞識你的學生》這本書,內心感觸頗豐。書中通過眾多生動案例闡釋了諸多教育理論知識,論述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與可行性。一個個教育故事,傳遞出教師應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讓我對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后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賞識是愛,賞識是尊重
賞識是溝通、平等,是生命之間交往的橋梁。真愛學生,才會像書中那個和花兒說話的孩子,低著頭、彎著腰,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才能從每位學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閃光之處。長期以來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學生因為評價制度的偏頗成為所謂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最廣泛地提高人的素質?,F(xiàn)代智力理論也表明,人的智力絕非僅是學習能力。“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一一無數(shù)種,更何況萬物之靈的人!
愛是尊重。作為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是最基本的師德的表現(xiàn)。尊重學生就是尊重每位學生的人格、自尊心、個性、情感、甚至隱私。教師應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更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一個人若沒有了自尊,沒有了自我,是難以想像的。
二、賞識是平等地面對每一個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梢娙巳硕夹枰獎e人對自己的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沒有面向每個個體的賞識,就沒有成功的教育。學生的心靈是純凈的,他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希望能從老師那兒得到肯定,這些不僅關系到學生對老師的敬仰和信任,更重要的,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將伴隨其一生,對他們今后的人生態(tài)度起良好的決定作用。也許只是一句簡單的表揚,一抹溫暖的微笑,甚至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起到的作用卻是極大的。
賞識優(yōu)秀的學生,這是每位教師都能做到的,賞識一般的學生甚至后進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讀過《賞識你的學生》,我深知以后要盡力去賞識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哪怕他們只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成就。對于那些成績一般、靦腆膽怯的學生,更要傾注由衷的賞識,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做一個樂觀活潑的自信生。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shù)的成功者的經(jīng)歷都告訴我們:外因并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于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
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群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于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xiàn)。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篇二:《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縷縷書香,浸潤心靈;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在書的世界里,領略廣闊的天地,欣賞壯麗的山河,回味古老的悠長,眺望未來的瑰麗!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今天你讀書了嗎?
今天你運動了嗎?
今天你進步了嗎?
讓我們相約一起成長。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后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賞識是愛,賞識是尊重
賞識是溝通、平等,是生命之間交往的橋梁。真愛學生,才會像書中那個和花兒說話的孩子,低著頭、彎著腰,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才能從每位學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閃光之處。長期以來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學生因為評價制度的偏頗成為所謂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最廣泛地提高人的素質?,F(xiàn)代智力理論也表明,人的智力絕非僅是學習能力。”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無數(shù)種,更何況萬物之靈的人!
愛是尊重。作為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是最基本的師德的表現(xiàn)。尊重學生就是尊重每位學生的人格、自尊心、個性、情感、甚至隱私。教師應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更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一個人若沒有了自尊,沒有了自我,是難以想像的。
二、賞識是平等地面對每一個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梢娙巳硕夹枰獎e人對自己的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沒有面向每個個體的賞識,就沒有成功的教育。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希望能從老師那兒得到肯定,這些不僅關系到學生對老師的敬仰和信任,更重要的,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將伴隨其一生,對他們今后的人生態(tài)度起良好的決定作用。也許只是一句簡單的表揚,一抹溫暖的'微笑,甚至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起到的作用卻是極大的。
賞識優(yōu)秀的學生,這是每位教師都能做到的,賞識一般的學生甚至后進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讀過《賞識你的學生》,我深知以后要盡力去賞識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哪怕他們只是取得了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哪怕他們只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成就。對于那些成績一般、靦腆膽怯的學生,更要傾注由衷的賞識,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做一個樂觀活潑的自信生。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shù)的成功者的經(jīng)歷都告訴我們:外因并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或獎勵,這些贊賞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么學生也一定會朝著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賞識是春天的風,能讓荒漠變綠洲;賞識是久旱后的雨,能讓干涸的小河放異彩;賞識是仙人手中的點金石;賞識是情人眼中的“西施”。賞識是真愛,教師只有把賞識的陽光撒向每棵幼苗,才會在秋后收獲累累碩果。
篇三:《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孟繁華主編《賞識你的學生》一書,封面的那句“本書不僅會改變許許多多教師的教育理念,而且會影響千千萬萬孩子的一生”深深震撼了我。書中折射出教師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像一層又一層的波浪不斷沖擊我的心靈,尋找我的成績與不足,讓我審視我的教育方式,讓我沉思。
一、賞識是愛,賞識是尊重
賞識是溝通、平等,是生命之間交往的橋梁。真心愛學生,像書中那個和花兒說話的孩子,去低著頭、彎著腰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才能從每位學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閃光之處,現(xiàn)代智力理論表明,人的智力絕非僅是學習能力。“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無數(shù)種,更何況萬物之靈的人!成績并非評價一個人的唯一標準,我們要更加全面、客觀、理性地看待每一個孩子。
愛是尊重。作為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是最基本的師德的表現(xiàn)。尊重學生就是尊重每位學生的人格、自尊心、個性、情感、甚至隱私。教師應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更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一個人若沒有了自尊,沒有了自我,是難以想像的。
二、賞識是平等地面對每一個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可見人人都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沒有面向每個個體的賞識,就沒有成功的教育,學生的心靈是純凈的,他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老師對自的關愛,希望能從老師那得到肯定,這些不僅關系到學生對老師的敬仰和信任,更重要的,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將伴隨其一生,對他們今后的人生態(tài)度起良好的決定作用。也許只是一句簡單的表揚,一抹溫暖的'微笑,甚至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起到的作用卻是極大的。
賞識優(yōu)秀的學生,這是每位教師都能做到的,賞識一般的學生甚至后進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讀過《賞識你的學生》,我深知以后要盡力去賞識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哪怕他們只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成就。對于那些成績一般、靦腆膽怯的學生,更要傾注由衷的賞識,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做一個樂觀活潑的自信生。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shù)的成功者的經(jīng)歷都告訴我們:外因并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于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調皮的孩子,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僚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群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于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xiàn)。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借用書中后記的的話:“教育是充滿著生機的鮮活的過程,是人與人心靈的相遇和對話。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牽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動;教育里洋溢著微笑的面孔,教育里飽含著真情的問候;教育中涌動著生命之流,綻放著成長之花,展現(xiàn)著智慧之境,培植著理性之魂;教育陪伴著人們成長、生活,教育已成為人們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篇四:《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而后心中感受頗多。這本書中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許多教育理論知識,又講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教育需要一種相對寬松、寬容和溫馨的環(huán)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為教師偶爾也會有言行不當?shù)臅r候。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珍視每個生命價值,我們還要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fā)展,不管是優(yōu)秀的,還是發(fā)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都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有心理學家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贊美。而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才會激勵起學生的勇氣,喚醒他深處的潛能,鼓舞他向著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為。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是能促進學生成長的,賞識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許多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惹我生氣的小同學,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這才突然發(fā)覺: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是真誠。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還有心理學家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贊揚,來自別人的贊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么學生也一定會朝著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而我們,就應該不要吝嗇我們的“賞識”,用“賞識”期待每一個孩子的蛻變。
篇五:《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有幸閱讀了《賞識你的學生》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沉思,讓我審視我的教育方式。更讓沒有太多教學經(jīng)驗,正處于一團迷霧中,不知何去何從的我,猶如迷失在海洋中的漁船找到了燈塔,黑暗中燃起了火把。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只是精神上的饋贈,更主要的是那種心靈上的震撼,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賞識教育的重要性,書中那濃濃的愛心,嶄新的理念,生動的教育事跡,折射出教師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打動著我。
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賞識就是愛的體現(xiàn),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往往就蘊含著賞識,就能生動地表達你的賞識。我們班有一位女同學,性格比較內向,心存妒嫉,我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后,讓她當了我的英語課代表,經(jīng)常讓她為我送作業(yè),每次去辦公事她都非常的高興,后來,我在她的語文作文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一句話:老師很賞識我,讓我當課代表了。還有從這件事上我也漸漸明白,賞識是促進學生成長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教育應該是心靈滋養(yǎng)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被認可的幸福。而賞識教育更是我們教學成功的基石,愛的體現(xiàn)。當一個孩子哪怕他學習成績班級倒數(shù)第一,但是他每天能為大家關好門窗,及時倒掉班級的垃圾,那我們也要讓自己和班級的其他孩子們發(fā)現(xiàn):他是班級多么優(yōu)秀的“小管家”,他會在師生間的賞識中獲得愉悅,他體會的是另一種成長的快樂,在這份責任與助人為樂的快樂中找到自信,找到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價值。這其中的認可和賞識無疑會成為了孩子無形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
因此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及時贊賞學生的進步。我們更應多以尊重和信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毫不吝嗇地稱贊學生點點滴滴的小進步,為學生取得新的更大的進步加油鼓勵。贊賞每一個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善意,贊賞每一個學生對知識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蛟S你認為是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但在學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老師的贊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是給了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教育需要愛也需要賞識,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閃閃發(fā)光的。多一分尊重,多一分關愛,多一分寬容,多一分賞識,也許就會讓調皮的孩子變得懂事,讓自卑的孩子變得自信……學會賞識,讓更多的不可能變?yōu)榭赡堋?/p>
篇六:《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后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贊揚,來自別人的贊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么學生也一定會朝著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讓學生鼓起勇氣,挖掘潛能,大膽追求成功。要讓老師擁有“賞識”這個法寶,關鍵是要激發(fā)他們的愛,讓教育成為一份充滿愛的工作,而不僅僅是職業(yè)或謀生的手段。“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事業(yè)注入了愛,老師就會欣賞孩子的獨特想法和行為。教育事業(yè)注入了愛,老師就會用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理解他們的不足。教育事業(yè)注入了愛,老師就會明白、接受并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方法,耕耘教育的田園。
新課程理念強調“以人為本”和“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每個學生的潛力巨大,而發(fā)展?jié)撃艿蔫€匙就是自信心。在培養(yǎng)良好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后進生,特別需要老師的鼓勵和表揚。表揚和鼓勵的力量大于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老師的表揚和贊揚中,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yōu)點,對自己充滿自信,努力變得優(yōu)秀,一些不良行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贊揚。這就告訴我們,每個教育者首先要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后才能重視和贊揚他們,要有針對性。
賞識教育并非萬能,但接近萬能?!顿p識你的學生》中的成功者經(jīng)歷告訴我們:外因并非決定性因素,內因才決定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他們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自身的積極因素才能實現(xiàn)。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贊美他“精彩極了”,父親則批評他“糟糕透了”。母親的賞識讓他獲得愛的力量,成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父親的批評讓他警醒,不斷提醒自己提高。這兩種力量使他成為著名作家。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賞識是促進學生成長的有效催化劑,它能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使許多不可能成為可能。
我們常常抱怨學生不夠聰明,抱怨好心沒好報。冷靜下來想想,每個孩子都有可愛的一面。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認可和鼓勵。即使犯了錯誤,也需要老師溫柔地指出。他們需要引導,而不是指責;需要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沐浴陽光,吸吮雨露,經(jīng)歷風雪,享受鮮花。他們是最敏感的群體,能準確識別老師的幫助是出于關愛還是功利。所以教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信任、尊重和理解。要學會賞識學生,先從心底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挖掘他們的優(yōu)點,理解并相信他們。不斷鼓勵和表揚,我們一定能收獲皮格馬利翁效應。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不會拒絕別人的贊揚。來自別人的贊揚或獎勵,都會讓人愉悅。學生也會朝著我們引導的方向前進。
篇七:《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讀書是學習,讀書是充實,讀書是精神的旅行,讀書是自己靈魂的感悟。閑暇之余,我常常以讀書來充實自己。近期我就拜讀了孟繁華的作品《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后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述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和內化理解,我明白了賞識學生的重要性和意義。
通過閱讀本書,我從三方面分享自己的點滴感悟:
一、賞識是愛,賞識是尊重
賞識學生,真愛學生,才會像書中那個和花兒說話的孩子一樣,低著頭、彎著腰,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才能從每位學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閃光之處。長期以來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學生因為評價制度的偏頗成為所謂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最廣泛地提高人的素質?,F(xiàn)代治理理論也表明,人的智力絕非僅是學習能力。“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無數(shù)種,更何況萬物之靈的人!愛也是尊重。作為教師,尊重每個學生是最基本的師德表現(xiàn)。尊重學生就是尊重每位學生的人格、自尊心、個性、情感、甚至隱私。教師應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更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二、賞識是平等地面對每一個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學生的心靈是純凈的,他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希望能從老師那兒得到肯定,這些不僅關系到學生對老師的敬仰和信任,更重要的,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將伴隨一生,對他們今后的人生態(tài)度起到良好的決定作用。也許只是一句簡單的表揚、一抹溫暖的微笑,甚至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起到的作用卻是極大的。賞識優(yōu)秀的學生,這是每位教師都能做到的,賞識一般的學生甚至后進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過閱讀本書,我深知以后要盡力去賞識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哪怕他們只取得了極其微小的成績。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書中無數(shù)的成功者的經(jīng)歷都告訴我們:外因并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于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來心來,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惹我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的我們的敏銳,所以我們有時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
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煉,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群體,能夠準確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于關愛還是功利的表現(xiàn)。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是春天的風,能讓荒漠變綠洲;賞識是久旱后的雨,能讓干涸的小河綻放異彩;賞識是仙人手中的點金石;賞識是情人眼中的“西施”。賞識是真愛,教師只有把賞識的陽光撒向每顆幼苗,才會在秋后收獲累累碩果。
篇八:《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教育是最崇高的事業(yè),教師是一種高尚的職業(yè),但是,必須看到,教育也是一種服務,這種服務不同于我們通常理解的服務行業(yè),它是為國家、民族的未來和千百萬個家庭和億萬個孩子的幸福和前途提供的服務,它的要求更高,要求我們服務者——也就是教師不僅要有知識、有文化,更要有無限的愛心、耐心、有發(fā)展的眼光、有誨人不倦的情懷和能識千里馬的伯樂慧眼,還要懂得心理學,從這個角度而言,每個老師都應該是教育家、學者、思想家、導師、顧問、權威和園丁,有這樣的前提,才可能當之無愧地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孟繁華教授在《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一書中的主要思想,對于教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值得品味學習的!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擔任班主任一職,每天與學生朝夕相處,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這就是一場場思想的碰撞,極大的挑戰(zhàn)著教育者的教育機智,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學生許多方面的特點,每一個孩子,就如同一棵樹上的葉子,看似一樣,實則每一片都豐富多彩。因此,對于一個教師來說,賞識學生并且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前景考慮,為他們提供最適當?shù)慕逃绞?,這才是真正關愛學生的最佳體現(xiàn)。孟繁華主編的《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所展示的,或是學生的心靈獨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選的專家評析,然而,它為我們開啟的,卻是教育的全部奧秘,那就是在對學生的心靈進行了真正的解讀后,愛的付出。《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給每一位老師帶來了啟示,原來“懲罰”也可以讓學生們如沐春風,在學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動。并為教師們提供了與學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靈關照的機會。讓每一位“誨人不倦者”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為,這些都是來自真實心靈的呼聲。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賞識孩子是賞識孩子的優(yōu)點、長處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缺點和弱點。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分寸應當適度,實事求是,不宜過分夸大,尤其是不可只講這一個片面。孩子的成長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點和弱點的克服,只有調動和依靠孩子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點和弱點的目的正是為了發(fā)揚長處和優(yōu)點。忘記這個目標,孩子就會感到一無是處,失去前進的信心,結果是缺點和錯誤也難以得到克服。”回想起平時的教育方式,難免會常常困惑,聰明的孩子總是愛調皮搗蛋,喜歡惹是生非,精力旺盛,安靜的孩子卻又總是反應很慢,成績不甚理想,因此,總是在處理這些問題上失去平衡,而現(xiàn)在終于領悟,我們提倡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我們自己都尚且做不到,學生又怎能做到?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一次去彌補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消滅不足!這個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次,這本書還有一個觀點我十分認同“夸出好孩子,逼出壞孩子。”我認為,一個人進步最大的動力和催化劑應該是被夸獎,被鼓勵,被認可,而不是被貶低,成人的世界往往喜歡犯一個錯誤,那就是認為只有不斷的指出錯誤,才會進步,恰恰相反,如果一個人經(jīng)常受到認可,那么他會不斷積累自信心,興趣也會越來越濃,而如果經(jīng)常受到批評,那么就會越來越自卑,進而產生一種我什么也做不好的消極思想,那興趣自然也會消失,沒了興趣,什么也學不好,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是,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當然,教育一個學生不能走極端,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進步,并不斷的去激勵,我相信,學生得進步一定會很大!
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贊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著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
篇九:《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讀后感
翻開《賞識你的學生》這本書,一則則令人深思的故事展現(xiàn)在眼前,字里行間都蘊藏著濃濃的愛心,先進的教育理念,鮮活的教育事跡。每一個精彩案例都閃現(xiàn)著教育智慧的火花,回味良久又感慨頗多。賞識教育既是指導理論也是實踐方法,要想將賞識教育與具體教學相結合,需要不斷探索和總結經(jīng)驗。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
一、賞識教育應把愛撒播給每一個孩子
書中提到: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賞識教育恰恰需要這種神圣,教師要熱愛學生,就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有起點是愛,終點才是孩子的快樂成長與進步。
愛是教育的基礎,我們如果想讓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絢麗地綻放在陽光雨露中,就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關愛學生,守護好每一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打開孩子們的心扉,走進孩子們的心里,融入他們的世界。從教多年,我更加體會到,教育是一場愛與被愛的修行,當學生發(fā)現(xiàn)老師對他們的關注與關心,點滴的言行之中增加了學生對我的信任、認同與熱愛。
我想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每一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我要用更多鼓勵的話語、明媚的微笑、積極的評價、肯定的眼神、舉手投足間彰顯對他們的愛。要用自己的愛來取得學生的信任和認可,進而與學生之間有更豐富的心靈的對話。當丁達爾效應發(fā)生時,光就有了形狀;當教師給予學生尊重與關愛時,教育就有了定義;當生命與生命相遇時,愛就發(fā)生了。別忘了,每個人都曾是孩子,都渴望得到理解、尊重與愛。我希望自己是一個能看見孩子需求和感受的老師,愿我的每一朵花兒都能幸福綻放。
二、賞識教育要用激勵把自信還給孩子
《我以性命擔保她行》這篇文章讓我看到了老師簡單的鼓勵,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自信,使本文作者的女兒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這就是賞識教育的藝術,值得我仔細品味和借鑒。這個故事讓看到了激勵的力量和自信的力量。激勵是一顆閃耀著璀璨光芒的鉆石,它的光輝可以為學生們撐起一面奮發(fā)向上的旗幟,為他們指引人生前進的道路,為他們點亮人生旅途中的一盞燈。
賞識學生,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把它放大,激勵學生不斷努力。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從教以來,始終堅守“育人為本,以德育人”的初心,激勵著學生不斷進步。如果我們班有學生退步了,我總會寫一封信鼓勵學生,這樣增強我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如果我們有學生生病了,總會關心問候他,這樣無聲地感化他,激勵他努力學習。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也從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之前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內向,從來不會和老師有眼神交流,上課也從來不舉手發(fā)言,提問到她的時候也是低著頭。下課也是靜靜地坐在座位上發(fā)呆,很少和同學出去玩。有一天下課我就把她叫過來,說:“我看你的地理成績不是很理想啊?是不是沒發(fā)揮好啊?”她微微點頭。然后我就和她約定每天第二節(jié)下課都來找我背知識點,前一天我都會和她溝通好要背的內容。她很守約,每天都按時來。每次她背完了我都會鼓勵她說:“今天背得比昨天更流暢了,聲音也更響亮了,老師期待你的臉上可以露出笑容,做一個眼里有光,心里有愛的孩子”。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她的臉上有了這個年齡的孩子應有的笑意,看見我的眼神也不再閃躲。之后她的學習進步很快,同學們都對她刮目相看。我始終相信,用真愛去激勵他們、理解他們,用真情去打動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向上的力量,才是教育的模樣。
每個學生都有無限的發(fā)展?jié)撃?,只是有時懷疑自己的蓬勃向上之力。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他心中撒下向光而生的種子,喚醒他的內在潛力,他便會自己走路,朝著光明的前方奔跑。喚醒他的自信,默默關注,遇物而誨,適時提醒。努力去喚醒其內心的力量,幫助他變得強大,做更好的自己。恰似陽光普照般地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教師的視線內。鼓勵那些最平庸的學困生,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閃光點,刷新他們的自我認知。
三、賞識教育應寬容每個學生
《寬容讓我如此美麗》告訴我們“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只有寬容學生,才能喚醒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老師應當寬容學生,善于從學生不成熟的表現(xiàn)中發(fā)現(xiàn)其潛在的才能,以自己寬闊的胸懷感動學生,不與學生針尖對麥芒。老師和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犯錯誤時,第一反應不應是火冒三丈,而應是觀察孩子面對這種情況的反應。如果他已經(jīng)很難堪了說明他意識到了自己錯誤,此時的我們不需要再小題大做、吹毛求疵了。而是與他講明白這樣做的后果,讓他下次不要再出現(xiàn)諸如此類的情況。
記得一次我在班級考單元測試卷,同學們正在認真答題,劉某不但不答題,還干擾其他同學考試。我并沒有火冒三丈地在同學們面前批評他,而是避開其他同學的注意默默地走到他身旁,暗示他遵守課堂紀律。因為我知道一旦聲張他就會在同學面前顏面大失,傷害他的自尊心。此事之后,他特意來辦公室找我承認錯誤,并感謝我的適時提醒。老師需要學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而不是當著其他同學的面嚴厲批評,這樣學生會更加珍惜自己的自尊心,爭取不犯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境界,寬容是如此的美麗。愿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大海一般的胸懷,對學生多一點寬容。讓我們的孩子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自由自在的成長,這可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孩子如果活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那么他對于今后遇到的絆腳石多了一份坦然和從容,更多了一份勇氣和力量。把考驗我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我才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力量就在我們內心的燈火闌珊處。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窘境,過去之后,都讓人覺得云淡風輕。接受著學生高難度的挑戰(zhàn),增加了教育的靈敏性。教育的結果雖然不可能至美,但那種趨近至美的感覺讓人獲得滿足感。
寫在最后:山不讓塵乃成其高,川不辭盈方有其闊。師者的任務不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而是要用高尚的師德去熱愛、關心、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一個孩子的心門,帶給學生溫暖,幫助他們茁壯成長!今后,我一定以賞識教育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