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的心得體會和感悟6篇》深刻探討了護理職業(yè)的人文關懷和精神內核。這些心得體會來自臨床一線的護士,她們通過親身經歷,分享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傳遞溫暖、關愛患者、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的經驗和感悟。以下是這六篇心得體會,它們不僅展示了護士職業(yè)的崇高,也為同行提供了如何在護理實踐中融入人文關懷的寶貴建議,引領讀者感受護理工作的溫度和力量。
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的心得體會 篇1
人們都說:“白衣天使是人類健康的守護神,是不幸者的天使,能將痛苦化為歡樂,能夠為患者帶來幸福。”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將科室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像打造自己的家庭一樣去創(chuàng)造科室的氛圍與環(huán)境,給患者制造出溫馨的感覺,不是別人印象里冰冷的病房,而是充滿花香與生機的另一個“家”。
開展科室特色治療——睡眠監(jiān)測。為患者監(jiān)測睡眠質量,從而以多方面分析睡眠問題及原因,讓患者改善睡眠質量從而提升生活質量。
紅外線治療也是我科治療方式中的一抹色彩,其功能通常包括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抗炎鎮(zhèn)痛、消毒殺菌等。能促進局部皮膚的新陳代謝,有效改善關節(jié)炎等問題。并且紅外線理療燈效果明顯,對身體的危害相對較小。對于患者是一種很理想的理療手段。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應該是懂得整體意識的主動關懷者,從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將關懷考慮到每個細節(jié),讓患者和家屬擁有一個滿意的就醫(yī)體驗。疾病的治療,不僅需要醫(yī)務工作者的專業(yè)技術,更需要病人的主動配合。因此,醫(yī)護在完成整個治療過程中,要注重細節(jié)管理,讓病人主動參與,猶如家人一樣關心和了解他們。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并不是有多么的艱難,它蘊含在我們平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颊呓辜鞭k理各種手續(xù)時,它在我們耐心解釋的話語里;患者接受輸液等治療時,它在我們溫婉輕柔的動作里;患者康復出院時,它在我們祝愿康復的祝福里。正如冰心老人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我想,這也許就是對溫度護理最好的詮釋。來自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護患之間的溝通不能僅限于例行公事般的交流,應該有溫度和感情,多幾分表達,多幾分話語,多幾分關心……慢慢的,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親近,與患者的關系越來越和諧,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信心。所以,我們要特別注重交流中的細節(jié)和患者的感受。護理絕不是簡單的打針換藥,患者的飲食起居各方面都能影響到術后的康復。其實,醫(yī)患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盡快把病治好!護理人員只有想得越細,做得更多、更周全,才能達成更好的效果。
早班護士們此刻依舊堅守在崗位,認真核對處理醫(yī)囑以及病人治療工作。
天還未亮,大夜班的護士姐姐已經早早開始了工作,一夜的疲憊也未曾抵消她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醫(yī)學的本質就是“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我們要敬畏生命,關愛病人。患者對抗疾病的過程,就如同一人在黑暗中行走,我們的溫度護理可能無法給患者提供光明,但是卻可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黑暗的勇氣,讓患者和家屬在無情的病魔來臨時不那么無助,讓患者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時還能感受到一絲絲的關懷和溫暖。
愿醫(yī)院成為病人心中一個溫暖的地方,醫(yī)務工作者成為有溫度的關懷者!在患者無助時,帶他一起走出人生的低谷!無問西東,讓溫暖護理永遠不停歇!
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的心得體會 篇2
總在不經意的流年,回首彼岸,縱然發(fā)現,光景綿長。隨著時間的流逝,來到骨科這個大家庭已三年有余,繁重而瑣碎的護理工作往往讓我們筋疲力盡,可是這個大家庭仍不忘初心,堅持為患者提供一份有溫度的護理服務。同時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我們科接觸的大部分都是年齡比較大的患者,他們的護理工作也變得尤為重要。
在住院期間我們總是會多觀察,多問候,多關心。在住院治療期間,這些患者和我們相處的像朋友一樣,他們總能叫出我們的名字,我們也能熟絡的和他們嘮著家常,盡可能地為病人提供便利。他們身體的任何不舒適,也牽動著我們一份類似朋友、親人般的關心。
為老年患者翻身扣背成了我們的日常,仔細進行著交接班。一個個嬌小的身影穿梭在病房內,不怕苦不怕累,小小的身體蘊含著大大的力量……
仔細核查,認真核對,確保每一位病人的安全都得到保障。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是的,一顆慈悲仁愛的心,能給患者帶去安慰,就像一張拯救生命的良方,會融化患者心頭的堅冰。
熱情對待病人,送去清洗的熱水,面帶微笑的細心呵護,驅散了疾病的陰霾,讓他們的康復之路,充滿愛和希望。
即使帶病也依然堅持工作,為了不耽誤科室的正常運轉……
無人陪床的病人,楊護士早早為病人送去早飯和牛奶…病人心里絲絲暖意。
有位阿姨,行動不便,需要使用助行器輔助行走,每次下床行走時,寧護士都跟隨其后,萬般囑咐注意事項,大大減少跌倒風險。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并不是有多么的艱難,它蘊含在我們平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患者焦急辦理各種手續(xù)時,它在我們耐心解釋的話語里;患者接受輸液等治療時,它在我們溫婉輕柔的動作里;患者康復出院時,它在我們祝愿康復的祝福里。正如冰心老人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我想,這也許就是對溫度護理最好的詮釋。
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的心得體會 篇3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在護理崗位工作十年了,期間,我也曾有過對護士這個職業(yè)抵觸,彷徨和迷茫。到現在,我卻能夠更深刻的理解護理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踐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我不斷反思,到底怎樣做,才算得上是一名有溫度的護士呢?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首先,要有責任心和愛心,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打破了人們剛剛團聚的喜悅,疫情就是命令,疫區(qū)就是戰(zhàn)場!武漢疫情牽動著全中國人民的心,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我們的護理姐妹們不顧個人安危,紛紛主動請纓,奔赴一線,抗擊疫情。英雄歸來,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專業(yè)素養(yǎng)向我們詮釋了一個護士的擔當和使命,她們是一群有溫度的護士!
記得我第一次獨立上晚班,也是我第一次直面生死,在和同事交接班時,我發(fā)現一名患者面色青紫,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很快,患者出現心跳停止,瞳孔散大,醫(yī)生到達后立即給患者行胸外按壓,同事現在患者身邊給患者呼吸氣囊,我立即給患者開通了靜脈通路,遵醫(yī)囑使用復蘇藥物,在抽吸藥物時,我的手緊張的在不聽使喚的抖動,平時無比嫻熟的動作此刻變得有些費力,我的內心不斷的提醒自己,曼麗,你可以的,一定要鎮(zhèn)靜!為了保證高質量的胸外按壓,我們一遍一遍的輪換,短短15分鐘,每一個人都已經是滿頭大汗,但每一個人都在專注搶救病人,很幸運的是,患者終于恢復了自主呼吸和心跳,后續(xù)轉入重癥監(jiān)護室進一步高級生命支持,我突然發(fā)現,我們平時一遍遍操作演練在這一刻,都是值得的!下班以后,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面對患者危急時刻,我們用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實際行動,對生命的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堅定了做一名白衣天使的信念!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還要有耐心和同理心。眾所周知,神經內科的工作繁重而瑣碎,因為疾病的特殊性,我們科的老年患者居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科室的老人,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早上查房,從一聲聲“爺爺奶奶”的問候聲開始,遇到行走不穩(wěn)的患者,我們總是要善意的提醒:“爺爺,您慢點,小心摔著!”。多一句問候,多一份關心,讓人感到春天般溫暖。對新入院患者家屬的不知所措,我們不厭其煩的教會他們如何換尿片,接大小便,協(xié)助患者進食。面對長期臥床的病人,我們也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幫助患者翻身、拍背、吸痰。有的患者體型較胖,肌力緊張,這讓原本不易的工作變得更加吃力,“腰痛”便成了我們科護士的“通病”。面對癱瘓的病人,我們總是手把手教會他們做功能鍛煉,或許我們的護理工作不能讓患者立即康復,但它能像南丁格爾手中的油燈,為患者照亮康復的路。
在平時都工作中,我們總是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遇到有“糾紛”的患者,我們懷揣著一顆同理心,耐心的解釋和聆聽,因為有了“想病人之所想”我們有了便民服務箱,以滿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因為有了“以病人為中心”我們有了滿意度調查,聽取患者住院期間的意見和建議,因為有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我們開展了給患者洗頭、剪指甲等許多生活護理,減輕患者和家屬的負擔。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還體現在工作的“細枝末節(jié)”當中。當患者入院時,它在我們的微笑接待中,當患者焦慮緊張時,它在我們的關心寬慰中,當患者熟睡時,它在我們輕輕的關門聲中,當患者病重時,它在我們的細心觀察中。
“有時是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多一份關心,多一句問候,多一份關懷,拉近了我們和患者的距離,有人說“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你沒有看過護士的眼睛”,是的,護士的眼睛里看到的不應該是冰冷的器械和病房,還應該看的到患者的疾苦和病痛,聽的到患者的訴求和無助,及時給予幫助和安慰,我們護士長常常對我們說“面對患者,永遠不要擺出一副醫(yī)者的高高姿態(tài),要知道,當你俯下身耐心解釋和傾聽的樣子,才是白衣天使最美的樣子”。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把溫暖傳遞給身邊的人,因為注入了愛和希望,護理工作才變得平凡而又偉大!因為付出了真心和辛苦,我們才能收獲更多的幸福和感動,讓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終保持最初的那份熱忱,努力做一名溫暖的護士,不忘初心,無問西東!
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的心得體會 篇4
精醫(yī)重道,仁心惠世,恪盡職守,以心換心,秉承南丁格爾精神,傳承愛與溫暖,皮膚科積極響應護理部號召,將磁性護理精神帶到病房的每一個角落,讓護理更顯溫度。
說到“磁性護理”,它猶如一股強大的吸引力,把優(yōu)秀的護理人員吸引在醫(yī)院,給員工工作提供人性和愉快的氣氛,讓專業(yè)化的、幸??鞓返膯T工服務患者,進而給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照顧。
那么,如何將“磁性護理”更創(chuàng)新的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呢?在醫(yī)院、護理部的倡導和推動下,科室護士長的帶領下,將“磁性護理”拆分為兩大部分進行,一部分是面對患者的,一部分是面對護士的。
磁性護理,醫(yī)患共享!
構建磁性服務鏈,通過開展熱心接、耐心講、細心觀、誠心幫、溫馨送、愛心訪等系列實質性舉措,構建從入院到出院的磁性服務鏈,培養(yǎng)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贏得患者的深度信賴。
8S管理我們一直在持續(xù)!
用心為您提供最舒適的環(huán)境,最干凈的床鋪!為了你們的滿意,我們一直在努力!
從優(yōu)化患者出、入院做起,培養(yǎng)護士主動服務意識。
患者入院,設責護熱心接待新入院患者。
開展“入院10分鐘”,即10分鐘內完成入院接待。
責任護士親自帶領患者介紹病房環(huán)境,耐心講解便民措施等。
對住院患者,進行全方位、多形式的特色健康宣教,宣教單頁、科室展板一樣都不能少!對每位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
對于護士,我們科室以“磁性”為主,對護士進行人文關懷。沒有滿意的護士,就不會有滿意的服務,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必須由一群幸??鞓窛M意的護理人員來提供。
注重員工工作舒適度,布置溫馨舒適的休息室,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放松,把更好的狀態(tài)展現到工作中。
根據科室性質實施磁性效率排班,減少護士交班次數,保證夜班后小美護有充足睡眠,對身體不適的護士,科室關心之余合理安排調休,對小美護們體貼備至。并在工作中多鼓勵護士,發(fā)揮自我價值。
為了提高我們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我們每月舉辦一次醫(yī)護人員滿意度調查,讓患者根據實際情況為我們個人以及科室提建議或者意見,我們將患者的肯定視為我們護理服務的最高標準。
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共同探索、不斷實踐,共求提高,全心全意為患者供給全程、全面、優(yōu)質、貼心的護理服務,營造一個舒適、溫馨、和諧的就醫(yī)氛圍。我們用自己的真情造就了一片幸福,用自己的愛心守護了一方平安。用愛心傳遞愛心,用溫暖傳遞溫暖,讓我們的護理事業(yè)更加燦爛!
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的心得體會 篇5
“護士”二字在很多人眼里是神圣的。是不可辜負的。在這個職業(yè)中,它被稱為“白衣天使”從進入這個職業(yè)中,我不斷的思考問我自己如何最一名有溫度的護士。一個有的善良的人品,并被所有的病人尊重和信賴。對于剛參加兩年工作的我,我發(fā)現跟我預期和想象的中的不一樣。可盡管如此,我依然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精神不斷激勵的我去前進,去探索。
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這是我們每一位“白衣天使”所應該具備的素養(yǎng)。但我心目中的天使不單單是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白衣天使”應該是溫暖的,充滿愛心的,就像清晨陽光下的花兒一樣含苞欲放,不但美麗動人,還帶來花香與希望。
現在淺談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首先我要從以下幾方面概括出發(fā):
1、加強自身素質教育、具備道德良好修養(yǎng)。
首先護士要具備高度的思想覺悟,要以身作則。必須帶頭嚴格執(zhí)行各種規(guī)章制度,認真學習相關的專業(yè)技能,具備敢于吃苦的精神,樹立標兵形象。
2、面帶微笑,親切可佳。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首先就需要面帶微笑。“俗話”說微笑是一場久違的春雨,可以濕潤凝固的世界。它可以給失去信心的人帶來生活的希望,微笑的人總是傳遞給人一種健康向上的感覺,看見面帶微笑的護士,感覺所有的不愉快就會在那一瞬間忘掉過去,它可以溝通彼此的心靈。
3、著裝得體大方。
整齊的儀容儀表,干凈清潔的制服。這是對每一位入院患者的尊重。好的著裝,規(guī)范的禮儀可以減輕病人內心對醫(yī)院的恐懼和自身疾病的負擔。
4、良好的服務和溝通能力。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還需要經常性的探望病房,多和病人進行交流,以獲取更多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護士面對的患者是成千上萬的,每個患者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一樣,讓自己的護理措施能夠真正的被患者理解,對待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生活指導。就需要護士有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病人積極配合。
5、技術精湛和團結的團隊精神。
做一個溫暖的護士,不但需要良好的操作技術以及更需要團結自己的護理姐妹。每一個護士在一起進行工作,互相之間都需要進行磨合,最后才能形成一個有愛有責任心的集體團隊,這都是需要護士之間相互團結才可以做到的,成功不單單是個人的,背后還有更多人的努力。
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的心得體會 篇6
世界因陽光而溫暖,社會因關愛而和諧。我是一名護士,從事著普通但偉大的職業(yè)。我曾經感受過別人帶給我的溫暖。我知道,那是一種幸福。我也想去溫暖別人,所以,我要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首先自己心中要有愛,愛自己,愛別人,也愛自己的職業(yè)。只有心存愛意的人,才能真正的去關愛我們的患者。身患疾病躺在病榻上,患者會敏感、脆弱、焦慮,甚至恐懼。作為護士,我們除了要用最好的醫(yī)療技術為病人解除病痛。對他們心理上的疏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一次,科室里來了一位50歲的女病人。她佝僂著腰,由她的女兒攙扶著。他向醫(yī)生陳述:她感覺全身都有病,她身體難受極了。后經過全面檢查,她除了患有胃炎、膽囊有些炎癥外,身體沒有其它的疾病。知道這一情況后,我知道,這位病人,除了對癥治療外,還得給予心理上的安慰。我對她說,她的身體沒有特別嚴重的疾病。身體虛弱,走路沒力氣,是由于長期的焦慮造成的。只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身體很快就會好的。她聽了我的話以后,非常積極地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沒多久,她便康復出院了。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應該心地善良,能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病患,不能因為他們的年齡、身份、地位而持不同的服務態(tài)度。從醫(yī)十多年以來,我一直以一顆公平公正的心對待我的每一位病患。病人及病人家屬曾多次當著我的面說我是一位好醫(yī)生。他們說,我不僅針打得好,而且沒有架子,態(tài)度和藹可親,非常會安慰人,讓人覺得很暖心。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病人。他是一位精神病患者。他因為惡心嘔吐吃不下東西而入住我科。據了解,他是個單身漢,沒有家庭,缺少人照顧,是他的哥哥把他送到醫(yī)院來的。知道這一情況后,我盡量抽時間去安慰他,關心他,開導他。平時很少說話的他,有一次竟然帶著憂傷的表情問我,他的病還能不能治好?我告訴他,不用擔心,只要好好吃藥,配合醫(yī)生打針就可以治好。聽到我的話后,他開心地笑了。
疾病給病人帶來了痛苦,但我希望醫(yī)院能夠成為病人心中溫暖的地方。我,我們每一個醫(yī)護工作者能夠成為有溫度的關懷者,讓病患在康復的路上覺得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