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秘密花園心得體會篇一
這本書講的是一場霍亂使性情怪異的瑪麗變成了孤兒,她只得被送往遠住在英國的姨父克蘭文的米瑟韋斯特莊園里生活。而克蘭文先生因為傷心妻子的離世,變得陰郁古怪。在他的莊園里,有上百間被封鎖的房間,有十年不許人進入的秘密花園。瑪麗意外地在知更鳥的幫助下找到了這個秘密花園的大門和鑰匙,并且還聽到了一個神秘的哭聲吸引著她去探索莊園之謎。瑪麗在迪肯的幫助下使荒蕪的花園重現生機。不久,被認為離死不遠的莊園小主人科林也參加了進來。大自然的力量改變了一切,常年籠罩在陰影之下的古老莊園及其主人也一同獲得了新生。
讀了這本書,我不禁想,如果我是瑪麗,我也會厭惡所有的人,因為在這個家庭里,我的父親終日不回家,而我的母親只會每天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舞會,并不在乎我的存在,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有誰不會感到孤單寂寞,有誰不會變得性格孤僻呢?
遇到挫折,我們應該像瑪麗那樣,微笑面對。只有樂觀,積極,才會快樂。同樣的境遇,心態(tài)不同,人生的軌道也會不同。微笑面對人生,就會自信樂觀地戰(zhàn)勝磨難,只要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就會笑著迎接幸福快樂的明天!
接觸此書,很偶然。
每周六在十二中附近上完課,便會跑到沃爾瑪圖書架邊去尋覓我喜歡的書籍。偶然的,它進入了我的視野,我便開始了追逐。時間在我手指尖滑過,而我未曾發(fā)覺,猛地抬頭才發(fā)現時間已到我該走了,于是戀戀不舍的再頁碼旁做個記號,等待下一次的繼續(xù)。
但是我等不了一周,于是來到圖書館,搜索他的身影,于是如今它躺在了我的枕頭邊,伴隨了我?guī)讉€夜晚。
《大衛(wèi)科波菲爾》,狄更斯著作,也是我喜歡的一本書之一。這樣閱讀,感慨頗深,被書本中人物的命運牽絆吸引我不斷地往下看。讀著讀著,便會沉浸在里頭。
讀此書,覺得貫穿本書的是“人性”二字。文中出現了各式的藝術形象,但在我看來,這些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這些人的存在,不僅在19世紀,而且是當代。人性,不乏美好與丑惡。美好的人性,應被我們銘記,而不應被時代的變更而沖淡,我們更應去發(fā)揚它,讓它主導整個人性。而它,對于我們的社會是極其有意義的。但那些丑惡的人性,比如尤利亞,真的可惡卑鄙到了極點。這種人在別人面前裝得很謙卑很謙卑,無論說什么話,他總不會忘記加上這樣一句:“能光臨我們這樣卑賤的人,我真的很榮幸。我們都是很卑賤的人……”。其母親也如此。p267這樣的一家人在當時那種社會,不知道有多種丑陋的嘴臉。他們這種人性應被人禁錮,它不應被散播到社會上去,這不僅對我們的社會無任何意義,甚至還會拖我們進步的后腿。
對于書的內容,幾遍看下來,再加上對狄更斯身世的點滴了解,我覺得他似乎在與自傳。描寫了19世紀的英國種.種的人情世故。書中的主人公是大衛(wèi),并以第一人稱著手寫作。大衛(wèi)在未出生前父親去世,8歲時母親改嫁,繼父德摩斯通嚴酷殘暴,他姐姐也同樣鐵石心腸,不近人情,在大衛(wèi)成長過程中碰到許多不友善的人——殘忍的校長、狡詐的朋友,還有心懷歹意的無賴尤利亞希普。然而也不乏善良之人,有可子的保姆佩戈蒂,少言寡語的巴克斯,貌似嚴厲卻菩薩心腸的姨婆貝齊,有生活不如意的米考伯夫婦,有聰明溫柔的阿格尼斯,還有最可愛純真娃娃太太的朵拉,加上愛彌麗,哈姆以及老佩戈蒂……
善良的保姆佩戈蒂(她的形象在書中始終很高大,心靈美好)把年幼的大衛(wèi)看成自己的孩子來照顧,并成為大衛(wèi)的好友。他們有時無話不談,很親近。佩戈蒂的善良是自始至終的。心地永遠是那么純潔。她并不是在人們面前做作的一類人,她的善良是發(fā)自內心的。在大衛(wèi)的人生命運當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于是我會聯想到我們世上的某些人,虛偽的善良假惺惺。離不開的便是個利益,做的什么事,首先考慮到的是我的利益會被損害嗎,或是什么自私的目的能達到、完成嗎?但是佩戈蒂卻完全不是如此之人,他把自己的整個心都賦予了大衛(wèi),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無私的奉獻著自己。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類似德摩斯通姐弟倆(就是他們害了大衛(wèi)年幼失去母親遭遇悲慘境地)、斯提爾福、尤利亞普希的人不少。斯提爾福很狡詐,在學校他與大衛(wèi)成為朋友,然后欺騙了大衛(wèi)的朋友,一開始他與人成為朋友時總表現出很紳士、優(yōu)秀的某些品質,以這些來欺騙著在當時十分單純的大衛(wèi)及其朋友。其實,他們是有目的的。在迷惑了對方后,罪惡的目的、計劃便開始了。利用對方的可靠的人情來做欺騙,當自己目(讓愛彌麗迷戀他甚至逃婚)的達成之后便溜之大吉,他們的人性是丑惡的,可恨的。而尤利亞普希則將阿格尼絲父女兩掌握于他之手。
書中最令人痛恨的是尤利亞希普。看到這個人我就很郁悶,痛恨之情不溢言表。在別人面前總表現得很卑賤,說話表情都一樣卑賤,似乎要博得別人的同情,他在任何時候都這樣。其實別有目的,在成為威克菲爾的合伙人以后,他要讓威克菲爾崩潰,使他沾上了酗酒的惡習,并挪用公款交試圖吞掉威克菲爾的事務所。類似這一類人在商場上我想是不少的,他們總是以破壞別人聚斂財富為快樂。有時他竟然連最親的人也要欺騙。在親人面前他們又是多么成功,多么輝煌,但孰不知他是出賣了自己的人性才換取得的。在得到輝煌的同時,他們也收獲了罪惡。一般人我想是不會要這樣的輝煌的。
說到書中的米考伯夫婦,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他們算得上是識事理的人。憂的是他們總是不努力工作,期待轉機的出現??偸羌傧肷詈苋菀?,他們總是一種盲目的樂觀,即使在生活上貧如洗,并欠下一屁股債之后,仍然不努力去工作,希望天上能掉下餡餅。現在社會上米考伯式的人不乏很多。也包括學生,總認為學習無聊乏味,枯燥而且不認真學習,卻渴望一個好成績,或以后有個好的工作,能賺大錢。明知是不可能的,但仍執(zhí)迷不悟,他們的心靈僥幸占據了全部空間。或某些下海經商的人,總把失敗歸咎于運氣不佳,不遇上“轉機”,卻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存在的客觀原因,不努力工作,完美主義幻想著,并由此松懈下來,使自己崩潰。對自己并沒有明確目標,或許確是有目標,但很簡單:要碰到轉機。
其實書本中人物性格形象很突出,十分明顯,以人為主體,人物刻畫很深入。每個人的特點都不同,但很鮮明,總能讓人記住這些個性人物。
在我看來,那時的人性其實咋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現在的人們,或者更加真實更加露骨或卑鄙。但是我們也要相信好人總是存在,如果你不做好人,那么誰做好人?人都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