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022年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演講稿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在這生機勃勃的三月里,大地回春,萬物生長。我們的生活不僅需要舒適愜意的自然環(huán)境,也呼喚著更加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而其中,消費環(huán)境更是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身處其中,自然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每年央視的“3、15”晚會,都會在“爆猛料”的節(jié)奏中,顛覆著我們的認知。很多我們普遍認同的知名品牌,經常消費的各種商品,樂于瀏覽的各大電商網站,都被爆出了讓消費者難以接受的安全問題或欺詐行為。誰都明白:維護消費權益,遠遠不是辦一臺晚會就能解決。對于我國經濟發(fā)展來說:消費有力量,經濟才有動力。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就是維護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希望。
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20XX年確定將每年的3月15日確立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worldconsumerrightsday),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qū)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20XX年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定為:“攜手共治、暢享消費”。政府和企業(yè)聯手,法律和道德同行,才能真正賜予消費者維權的力量。
消費是實現生產價值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在“互聯網+”時代,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還將發(fā)生更深刻的變化。維護消費權益,如同一枚硬幣——正面是是保護消費者合法利益,背面則是捍衛(wèi)市場運行規(guī)則、保障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適應經濟新常態(tài),在法治思維中完善交易規(guī)則,依法推進消費維權,才能讓我們的經濟發(fā)展健康理性,才能讓我們每個人盡享消費帶來的樂趣。
權利的行使從來都離不開義務的履行。經營者與消費者,各有其合法權益和合法義務。消費者權利的維護,從來都不應定位為雙方的針鋒相對。消費者應該履行的義務,首先就是“依法行使權利”,包括尊重經營者的人格;遠離違法消費;摒棄揮霍資源的浪費性消費;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節(jié)制庸俗的炫耀式消費、攀比式消費;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用合法方式維權,等等。
實際上,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人們大都在交替扮演著經營者與消費者的角色。因此,不論是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還是認真履行消費者義務,我們都是受益者。公民意識從我起步,維護消費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2022年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演講稿二
"3.15"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所以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維權,我的責任"。
前幾年中國大地上流行著這樣一首歌,歌中寫到:"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詞作者閻肅曾經披露說,那英唱的這首歌是送給"3.15"的,希望消費者能夠借助一雙慧眼,將這經濟生活中的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今天正是所有消費者揚眉吐氣的日子!十幾年來,"3.15"從一個國外漂泊來的普通紀念日,已經演變?yōu)橹袊M大眾維權的一個節(jié)日、一面旗幟。每年春天的這個時候,她都會再一次增強我們的信念和勇氣,讓誠信和理性的光芒照耀每一位經營者、消費者的心靈。
誠者無疆,信者無畏?!端疂G傳》里有個經常冒充黑旋風李逵打劫的李鬼,如今已經成了假冒偽劣的代名詞。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李鬼"確實不少:"板藍根"能成"娃娃參","白醋"能成"青霉素"......著名相聲演員王培元曾經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買了一套沙發(fā),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沙發(fā)買回家沒多久,兩個扶手竟然長出了草,扒開一看才明白,扶手是用兩根大蘿卜做的,長出的不是草而是蘿卜纓子!李鬼們的粉墨登場一方面是經營者在利益的驅使下攪亂市場規(guī)則,不講誠信造成的,另一方面卻往往是我們消費者不懂法,不知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的一味縱容造成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出臺,我們明顯的感覺到作為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高。但我們同樣不得不承認,這依然是一次艱難的長途跋涉。抬起頭,目標總是離我們越來越近,而腳下的路卻依然泥濘
我們不希望看到"3.15"來臨前后幾天,李鬼們"西裝革履楚楚動人",而其他時間照樣玩著"貓逗老鼠"的游戲。不希望你我只有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才想起自己還是一個消費者,還有著那么多的權益。每天,我們都在消費,"3.15"其含義已經不是原始意義上的單純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它已成為一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代名詞。"3.15"這一天好過嗎?對某些不負責任的商家來說,也許好過,你消費者挑剔也不過就是這一天或者是前后幾天,我興許還要借這個旗號好好的坑消費者一把,不是說最危險也是最安全的時候嗎?也許不好過,如果我們都是挑剔的消費者,這一天,我們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在平時的每一天,我們都像"3.15"一樣挑剔,把315變成365,某些商家就不好過了。美國權威的消費法典就寫了這樣一句話,只有挑剔的消費者,才能造就有規(guī)則的市場。
最后,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維護消費者權益;讓我們一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讓我們一起為那些勇敢的站出來,維護自己和大眾權利的先行者鼓掌吶喊;讓我們一起呼喚法制的力量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誠信,維權!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2022年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演講稿三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二的xx。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攜手共治,暢享消費。
今天是3月15日,大家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日子嗎?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權益日,顧名思義,就是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的日子。
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就提出了消費者的四項權利,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決定將每年的3月15日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7年,我國消費者協(xié)會被接收為正式成員。從這一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我們全國各地都要舉辦大規(guī)模的宣傳活動,用各種方式介紹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常識,以喚醒和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如今,315它已是一個標志,飽含著公理和正義;它也是一種聲音,傳遞出對平等與誠信的呼喚。
現如今,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我們選擇消費的方式更為多樣了。但與此同時,一些無良商家就開始了網絡欺詐行為。如:不發(fā)貨、發(fā)售偽劣物品、發(fā)貨內容不全。而之所以會有這種欺詐現象原因無非兩點-利潤高、有市場。有些同學為了攀比,卻沒錢買正品。就去買那些市場上價格較低廉的假貨。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正是因為有人買假貨,那些賣假貨的商家就能賺錢,從而制造更多的假貨。導致了惡性循環(huán)。
如果我們不幸買到了假貨,或者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么辦。最好的方法就是撥打12315。12315是我國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用電話。其意義在于保證消費者權益不受侵害。同時護市場經濟秩序公平、公正,促進經濟健康發(fā)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人都是消費者,維護自身的權利不被侵害,不僅是合法的,也是有利于促進社會的進步的。今天,在紀念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同時,讓我們從了解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律意識開始,學會遵紀守法,懂得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要抵制消費侵權行為,做一個綠色、科學的消費者。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2年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演講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年幼兒園國旗下演講重陽節(jié)演講稿 國旗下演講重陽節(jié)演講稿多篇
關于文明禮貌的國旗下演講 文明禮儀國旗下演講稿7篇
2022年國旗下中秋節(jié)演講材料600字
五四青年節(jié)國旗下演講致辭2022
教師國旗下講話演講稿簡短 關于教師節(jié)國旗下的講話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