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生活的味道高中作文篇一
一、“7334”一串銘記舍友的數字
入校的第一天晚上,第一次遠離家門的大姐阿馮,流淚了。五個女孩子圍在阿馮身邊,用各自的方式安慰著,二姐阿姜眨著自己含情脈脈的大眼,眼神傳遞出的關心不言而喻;三姐小麗用手輕拍著阿馮的肩膀,肢體語言勝過千言萬語;四姐小詹雖然性格孤傲,可她也伏在阿馮的腿邊,低聲安慰著;老五阿郭和小軌是高中同學,她們一個人牽著阿馮的一只手,委婉的傳遞綿綿的姐妹情深。她們像是一家人,“7334”是她們的家。
“7334”時常飄出面的香味,那是阿馮在用白菜葉子煮面,阿馮有一雙纖細的小手,麻利的洗菜切菜,在碗大的。鍋里伴著熱油一翻,香味就四處飄游,方便面的調料、十三香、鹽、醋,隨著鍋碗瓢盆的翩然起舞,一一適量的放入面內,像是調酒高手,蘊含著一種藝術的魅力。
六個女孩子都喜歡玩的是“跳棋”,阿姜在這方面極具天賦,經過她大眼睛一掃,復雜離奇的路線就鬼使神差般出現了,五個人還在費勁腦汁破除四面楚歌的囧境,阿姜的茶馬古道已一一開通。歡聲笑語彈奏的青春之曲,值得小軌聆聽珍藏。偶爾和莫遠下棋,不為別的,只是想借住棋子這種媒介,懷念那段灑落的淡淡時光。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在哪里在哪里見過你/你的笑容這樣熟悉……”伴著天籟之音,小麗款款深情的孑然起舞,小麗喜歡唱歌、跳舞,是六個人里唯一一個擺脫幼稚的女孩子。她成熟、理性、上進,有女強人的潛質?,F在準備考研,小軌在這里祝福三姐:考研順利,夢想成真!
周末中午的時間,在“7334”會看到一個纖細的身影,穿著紫紅色吊帶真絲睡衣,披散著一頭凌亂的長發(fā),蹲在地上吃肉絲炒米,收音機里磁磁啦啦的播放著校園廣播。她是睡在小軌下鋪的小詹,喜歡上網看動漫、小說、漫畫。小詹和小軌都屬于夜貓子家族,兩個人會在深夜討論《柯南》、《中國上下五千年》、《花樣少年少女》……
她是個漂亮的女孩子,精雕玉琢似的臉龐如盛開的粉色桃花,美好的陽光總是悄然躍上她蝶翼般的睫毛,輕微上揚的嘴角詮釋著她的幸福開心,她習慣端坐書桌旁邊,低頭徜徉于知識的海洋。她是阿郭,和小軌同學六年。這一生有幾個六年?誰又能形影不離的陪同自己六年?
二、“555”一組銘記老師的數字
教我們‘數字電路’的老師好像姓李吧,我們是李老師教的第一屆學生,他年輕、稚氣、幽默,臉上總是掛著靦腆的微笑,喜歡穿米色的西裝。因為李老師偏瘦,所以西裝穿在他身上,顯的很可愛。他和我們年齡相仿,溝通沒有代溝問題,理所當然被當選為我們最喜歡的老師。
某天課堂,大家像往常一樣打開課本聽李老師講課。伴著李老師幽默風趣的談笑,課堂順利的進行了一半,最后一點是重點內容。貪玩的同學這時也坐直了身子,洗耳恭聽考試要點。“‘嗚嗚嗚’定時器……”嚴肅的課堂哄堂大笑,原來李老師發(fā)音不準,把“555”定時器念成了“嗚嗚嗚”定時器,不是“wuwuwu”,而是門牙貼著下嘴唇發(fā)出的、介于“wuwuwu”與“fufufu”之間的怪音。李老師并沒有怪我們笑他,只是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被小軌捕捉到了。
大學里上課是選擇性的,但是專業(yè)課必須全部報到。課堂上有認真聽講、仔細記錄筆記的學子,有小聲談論、左顧右盼耍調皮的孩子,有低頭沉思、緊閉雙眼、與周公下棋的睡神,有捧著小說、嘴中念念有詞、用力壓抑笑聲的小說迷……這樣的畫面是大學課堂最普通的一個畫面,每個經歷過大學的學生都覺得習以為常,沒有波瀾,沒有新意,就像一杯淡而無味的水,這樣生活了三年四年,平淡的都不會有人去懷念,如果把這樣的課堂拍成mtv,100%不會有銷量。換句話說,這樣的生活不會有人去追憶,去珍藏??墒悄沐e了,畢業(yè)之后,小軌無數次的回憶那樣平淡的課堂,回想老師在講臺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想念那些被別人忽略的皺眉表情,那輕輕的無奈的哀嘆,那樣的意味悠長,可惜那時 白話文 的我們粗心的沒有去注意過這些細節(jié)。經歷歲月的沉淀,這些畫面卻越加清晰,可能是那段歲月,我們幼小的心靈消化不掉那么豐盛的人生篇章,直到日后回想起,才明白我們一直被老師呵護著,關懷著。
有時候真的希望一夢醒來,自己是坐在課堂上,聽老師的旁征博引,侃侃而談;多希望自己還能體驗下考試的緊張氛圍,體驗下發(fā)試卷時忐忑不安的心情;多想有個和藹可親的老師在自己的身邊諄諄善導自己青澀的人生??墒沁@些在學校垂手可得的待遇,在社會上卻只能心懷期許,遙不可及的期許。
最后一句話送給看這篇文字的讀者:如果你還是一位在校大學生,請真誠友善的對待你的同學、老師,請珍惜你現在的生活;如果你和小軌一樣已經畢業(yè)了,請珍藏一段美好的時光,繼續(xù)上自己的路!
生活的味道高中作文篇二
光陰匆匆如白駒過隙,白發(fā)蒼蒼似遍地白雪。
——題記
炎夏的氣味還未散,身影早已逝去,金秋的清風耐不住熱氣拂來,清晨的露珠已沒有初夏的飽滿但多了一片晶瑩。
木棗張大紅唇盡情吮吸。是誰打翻了調色盤?竟讓紅色與綠色混為一體!三兩只調皮的小麻雀前后追趕,大概是累了吧,站在木棗樹的裙擺上睜著忽閃忽閃的眼睛,盯著那顆顆大木棗肆意地遐想著……
夏天多是白長夜短,所以農民們在夏天是十分忙碌的,在這種時候,咬一口木棗,甘甜沁心的汁水滑過干澀的嗓尖,頓時一股清涼從喉嚨蔓延到全身。依著木棗樹干,微微小憩,涼爽的秋風拂過額頭,豆大的汗珠早已羞澀地躲得無影無蹤。
那時的我最喜歡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著小鐵鍬跟在奶奶后面幫她打下手,如果做得好就會獎勵木棗給我吃。這個方法竟然讓一向調皮不聽話的我變得極乖。最懷念那時候與奶奶在木棗樹下一起種豆的場景了,奶奶在田埂上用鋤頭鋤一個小坑,然后抱著豆瓶子的我精心選出三粒飽滿的豆子放在坑里,奶奶再一次揮鋤將坑填上,我則伸出腳將泥土踩平。一直會問奶奶為什么要放三粒豆子,奶奶總是溫暖慈祥地回答我作文說:“三粒豆子容易發(fā)芽??!”那時的奶奶在我的心里就是一位有學問的知識分子,讓我十分崇拜。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奶奶,每日勞作于田間。豆子種累了,我和奶奶就會坐在木棗樹下,聽奶奶講她經歷過的往事。
那時,我總會抱著豆子瓶,倚靠在奶奶肩上,邊聽故事邊吃木棗。有時興許是太累了,那小半顆木棗還未咽下就睡著了,但當我醒來,嘴里的木棗早已感覺不到了,奶奶也不見了。一抬頭,不遠處,奶奶揮鋤的身影被夕陽照射的又長又遠。再看看懷里的豆子瓶也已經無影無蹤,哈!豆子瓶也總喜歡和奶奶黏膩在一起。剛睡醒的我立即站起來,抖抖衣褲,跑過去撬開豆子瓶,繼續(xù)跟在奶奶屁股后面種著豆子……
當夜晚的月光與夕陽的晚輝相互交織時,奶奶與我一大一小的聲影緩慢地走回家,她扛著鋤頭,我抱著豆子瓶。此時,周圍的一切都是安靜的,奶奶的眼里有我,我的眼里有奶奶,偌大的房子里不需要任何的東西,有我和奶奶在就夠了。
時過境遷,童年也隨著木棗的香味沉淀在風中,偶爾翻開來嘗嘗味道,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涌上心。寫到這兒的時候,我正坐在老家的長廊下,面對著那棵滄桑的木棗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