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讀非常教師有感篇一
第一次讀到《中國教師》心中有著一種隆重的儀式感,更有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里面的一篇篇文章行文流暢、語言簡潔卻又說理清晰,闡釋得當。不論是專業(yè)的模式探討,還是動情的教育故事,讀來都是那么朗朗上口、欲罷不能。讀別人的文章,更要思考自己的工作,回顧讀到的近十期《中國教師》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我有以下幾點思考和收獲。
中國教師一本屬于教師的雜志
細致是教師工作的一大特點,我們面對的是有思想的學生,是心理脆弱、易受傷害的青少年學生。有人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們的工作卻是比這還要復雜,不但問題學生各有各表現(xiàn),同樣的問題表現(xiàn)還各有各的原因,只有像書中那些老師老師一樣,細致的分析學生犯錯的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才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則只是治標不治本,在一段時間內維持一種表面的平和,而這平和之下可能醞釀著下一次更大規(guī)模和程度的爆發(fā)。
雷厲風行并不適合解決學生問題——這是我讀《中國教師》的第二個感觸。教師解決學生問題越快越容易犯錯誤,解決得越快,效果也往往越差。給學生一段反思的`時間,也是給自己一個緩沖、沉淀的機會,避免我們因一時沖動而做出過激的處理。學生畢竟是學生,犯了錯誤之后再壞的學生內心深處也是害怕的,表面的強硬與頂撞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為了掩飾自身膽怯的一種表現(xiàn),這時,我們可以先不急著批評或處理他,讓他的多忐忑一會兒,教師利用這個時間調查一下事情的全過程,或像書中提到的那樣多問幾個“為什么”,或想想怎么開口說第一句話,這些對有效地解決問題都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說話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一句恰到好處的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句言不得體的話,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教師的語言尤其重要,切不可說得過于絕對,一是要給自己留有余地,諸如:“你要是下次再犯,就不要再進教室了?!币晕业慕?jīng)驗,需要老師這么“威脅”的學生他肯定做不到下次不犯,下次他犯了,我們還真沒有權利總不讓他進教室;而他一旦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最后又進了教室,那對他的教育就算失敗了,以后他會更加有恃無恐、變本加厲。二是要給學生留下空間。一次去市場,正好趕上幼兒園放學,家長都接了孩子回家,突然一個小男孩指著前邊一個小女孩對他奶奶說:“奶奶,她考試得0分,我們老師說她是個大笨蛋?!毙∧泻⒑芴煺妫f這句話可能沒有太多的嘲諷意味,可是老師的一句話卻給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貼上了“笨”的標簽,并且讓別的孩子對她形成了同樣的認識,這個小女孩將來的發(fā)展空間很可能讓老師的一句話就給堵死了??梢姡蠋煹恼Z言一定不能絕對化,要說的靈活、可變通,這樣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
讀了書中好多文章之后受到的啟發(fā)是:方法是由思路決定的,思路是分析學生問題的成因形成的。要想做到方法多,就要事先勤思考,即使處理同一種問題,原因不一樣,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切忌千篇一律、方法單一。
總之,我們所從事的是需要用心來做的事業(yè),是一個需要智慧和思考的職業(yè),面對層出不窮的學生問題和各具特色的問題學生,我們要多一分細致的思考,少一些粗略的判斷;用耐心的涓涓細流代替急躁的狂風驟雨,深入挖掘學生問題的根,追究問題學生的源,循循善誘、有的放矢,以求突破表象,標本兼治。只有耐心細致、充滿智慧的工作,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教師”。
讀非常教師有感篇二
“教師是靈魂的塑造者,在塑造別人的靈魂前,教師必須讓自己的靈魂在現(xiàn)實的面前保持冷靜與恬淡,他必須不斷的“塑造”與“加固”自己的靈魂?!边@是摘自書里面的一句話。教師是靈魂的塑造者是這本書里給我最深刻最有震撼力的一句話,因為我知道靈魂是神圣而高尚的,沒有靈魂的人類就是尸殼,只有尸殼的人類將是沒法想象的可怕!老師的職業(yè)是這樣的重要且高尚。因為今天這個靈魂的塑造者是我,讓我感覺到無比的神圣,感覺到自我的偉大。為了這個偉大的我,我們都在想我們還缺什么?
“一個優(yōu)秀的塑造者,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只有優(yōu)秀的塑造者才能塑造優(yōu)秀的人類?!边@就是我們的答案。
“對社會而言,教育不是萬能的;但對學生而言,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如何做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我想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就必須先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叭f物以人為本,教育以人為本,。”
做人難,做優(yōu)秀的人更難,做優(yōu)秀的教師更更難!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在工作中時的那種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種在日復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能發(fā)現(xiàn)新奇、新鮮、新意的無限樂趣,那種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學生身上得以驗證的滿足感、成就感。天天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學生身上時時刻刻在熔化、組合、萌芽、生長?!边@是一個教師的優(yōu)秀的標準,而做為人的優(yōu)秀有應該是怎么樣的呢?那就是對生活和事業(yè)充滿熱情,有自己的獨立的人格,有對人類的愛心,固守自己的做人的準則,這也是一個優(yōu)秀教師作為人首先要具備的品質。這些都是書上的觀點,我都贊同這些說法。我想做這樣的優(yōu)秀人優(yōu)秀教師,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想做這樣的優(yōu)秀教師,可是我們的現(xiàn)實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體制我們的前途等,使的我們改變了策略、改變了方式、改變了手法,于是我們產生了矛盾,我們改變了方式也改變方法。理想與現(xiàn)實,個性與生存,有時本來就是天生的矛盾體。是格受理想獨立獨性行,還是“適應”現(xiàn)實,讓理想在現(xiàn)實中銷蝕?是堅受個性,做一個率性的自己,還是在生存面前,為了所謂的“成熟”放棄個性?我們身邊的很多教師都處在這樣的思考和矛盾中。我的學科是體育,沒有了升學的壓力或者說沒有別人看起來的社會壓力,也就是說我的學科是一個被社會和被家庭所忽視的科目,可是我認為我的科目責任也無比重大,因為我肩負著學生的健康,肩負著學生的體魄,沒有強大的體魄就沒有生命的存在的意義。教師是靈魂的塑造者,他塑造的是一個有生命活力、熱情奔放的個體,而不是一具病懨懨的軀殼。面對這份壓力面對這份責任,同樣感覺自己是神圣的教師?!坝惺裁礃拥膸煾稻褪怯惺裁礃拥耐降堋边@是我們的古話,確實很有道理的,同樣優(yōu)秀的教師培養(yǎng)著優(yōu)秀的人類。而我們的身邊教師都很聰明很有活力,都是具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人,都具有無比的愛心和公正正直的為人準則,這些都是我們優(yōu)秀人所具有的條件,我們有這樣的優(yōu)秀教師怎么會培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人來呢?中國的人才在世界上占很大比重的,他們都是我們的教師培養(yǎng)出來的,我們在做著為人類默默輸送人才的貢獻,我們是偉大的教師,我始終相信。我說這些話的意思并不是要批判這本書的觀點,我想的我應該知道自己所作的事情的正確性、目標性以及效率性。吸取正確的,促進更快發(fā)展。
我的家庭也是個教師的家庭,在我們家可以開辦一座學校,因為我們家有中學所有科目的老師。我們有很多同事的的家庭都是幾代都是教師,我們都在思考著、學著、想著、作著一個優(yōu)秀的人,優(yōu)秀的教師,而且我們都做的很好,我們也有毛病,我們有時性子太急噪,有時太煩惱,有時罵學生,甚至有時打學生,可是我們是恨鐵不成鋼!誰家的孩子不挨打愛罵呢?當然我們都在盡力的培養(yǎng)著我們的孩子,我們都在努力的自己學著教著。
“寫在紙上的愛,一個早晨就可以讀完;說在最上的愛,一個轉身就能忘記;而惟有老師和母親的愛是寫在大地和天空,永遠和永藏在心底的!”把教師和母親等同,是多么的偉大和自豪??!母親生育和撫養(yǎng)了我們,教師教育了我們,我們是一家人,我們人類都是一家的,我們一起在為明天奮斗并且美好快樂的生存著,幸福著。
中國教師缺什么,難道真的缺乏愛?缺乏服務意識?缺乏生命意識等待意識?缺乏激情與理想?缺乏創(chuàng)造?缺乏健康與關懷?我不愿意承認這是真的,而且這根本就不是真的,誰敢說中國的教師缺這些呢?敢說的也只是說那是部分的群體。而我們大部分的教師隊伍都是很優(yōu)秀的。
讀非常教師有感篇三
科學文明的進步,物質技術的發(fā)達,信息產業(yè)革命時代的到來,知識經(jīng)濟時代與網(wǎng)絡的普及使得今天人們接受信息、獲取知識的方式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徹底變化。以往單純的課程教學不再成為人們獲取新知、接受教育的唯一。相應地,在教育領域,廣泛地教育信息媒體正在悄悄地豐富我們的生活與大腦神經(jīng)。
從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我有幸認識了《中國教師報》,從這份報紙上我看到了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跟我們一樣工作在基層一線的教師的真實寫作,反映的都是我們這些廣大教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教學,切實貼近我們的實際。從閱讀這些報紙,給我的感觸很多,收獲很大。
我在《中國教師報》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為人師表、堅守道德”,其中的一些話很有道理:教師是一份特殊的職業(yè)。這份職業(yè)不同于流水線上的生產工人,產品不合格了可以重新生產;這份職業(yè)不同于在田地里勞作的農民,種植的禾苗不言語、不思想…..教師是心靈的工程師,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會思想的活潑可愛的孩子。為人師表-----這一道德規(guī)范,非常樸素,教師雖不是名星,但教師的一言一行有許多天真的雙眼在看著;雖不是名家,但一舉一動影響著無數(shù)稚嫩的心靈,如果教師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學生怎能“親其師,信其道”?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隨波逐流,應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堅守自己,認真執(zhí)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在教師的眼中,后進生是最令人頭疼的群體,從《中國教師報》上讓我了解到了“轉化后進生的策略”,其實,只要我們充滿愛心、細心和耐心,就會發(fā)現(xiàn)后進生都是未經(jīng)清洗的玉石,是等待著春雨滋潤的小草,只要找準方法就可轉化他們,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維護后進生的自尊心(有愛心融化后進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
二、用關愛去感化學生(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教師唯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心里才能有你這個老師,尤其是后進生,愛之深切,才能喚起他們奮發(fā)向上的勇氣、信心和激情)。
三、集體幫助,樹立后進生的自信心(開展各種活動:
1、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
2、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3、組織參觀訪問活動。
4、開展“改正一個缺點,為班級爭光”活動。使后進生感到班集體的溫暖,逐漸消除自卑心理,振作精神)。
四、在鼓勵中激發(fā)上進心(鼓勵學生能給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動力,表揚鼓勵對學生來說,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對他的認可,使他們增強了勇氣和力量,激發(fā)了他們的上進心)。
《中國教師報》幫助我們開闊了視野,讓我切身感受到了這份刊物的魅力,它讓我有種莫名的親切感,在自身教學實踐與理論的反思中不斷積累知識,也獲得了自我人格的提升,從而產生了情感上的愉悅之情與收獲的快樂。這種感覺是無與倫比的。它喚醒了我們沉睡的情感,告訴我們作為基層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如何去表達,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總結,如何去學習,如何去獲得更多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