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從各類型的閱讀中獲悉文字的魅力和感受主角的人生,通過閱讀提升我們的語文能力,那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尼山的月光》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尼山的月光》閱讀原文:
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②尼山靜臥在山東曲阜城外約30公里處,樸素得像真理一樣。雖然奇不過三山,險不過五岳,高不過340多米,卻是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景觀的制高點。因為,尼山誕生了孔子。
③尼山腳下,默默地淌著古老的泗水。泗水波瀾不興,卻聲震長河。因為孔子的臨川一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與古希臘先哲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樣深邃,使潺潺小河泛起了哲學的波光。
④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孔子選擇了這片神山圣水。
⑤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前479年的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也是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軍事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之一。自漢以來,歷代帝王仕儒向他敬奉了無數桂冠,如“大成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天下文官祖,歷代帝王師”。堪當此譽的,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人。
⑥有一種存在,叫雋永。譬如,尼山冬夜的月光。穿越2560年風云的華光,如浴如洗,纖塵不染,圣沽、高貴地懸在我的額頂,寧靜而溫婉。
⑦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孔子如月,輝映中華民族思想的耿耿長河。
⑧孔子是為思想而生的。他建筑了一座思想的宮殿,嵯峨雄偉,金碧輝煌,思維廊腰縵回,靈感流光溢彩。他以仁、義、禮、智、信為基,忠、德、寬、恕、勇為棟,以孝、廉、恭、儉、敏為梁,和合、中庸、教化、六藝為檁,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椽,以畏天命、明天理、敬天道為脊,高聳起中華民族最初的人文精神大廈。一部《論語》,大道至簡,要言不煩,是孔子的微博,是天下最好的教科書。中華民族一讀2000余年,百讀不厭,百思不盡。
⑨孔子是為政治而生的。從思想者走向實踐者、從政治家走向思想家,他是有抱負的文化人、有思想的官員。他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他的國家觀、社會觀、人民觀建立在國富民強、長治久安的目標基礎上。春秋以降的400多位帝王,大多是孔子思想的踐行者和注釋者,得之者治,不得者亂。
⑩孔子是中國古代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締造者。他的政治主張、國家政策、文化觀念、哲學思想、社會理論、道德倡議,從國家、社會、個體三個層面,錘煉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特質,以強大的內聚力、穩(wěn)固性和認同感,奠定了中華文化最初的基因,引領了中華民族最早的夢想??鬃?,是雄踞古代中國思想皇宮的帝王。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鬃尤缭?,輝映中華民族思想的耿耿長河。
?月在月光中走,風在風天里行。孔子如月,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光。
?孔子是一位勤勉而孤獨的擺渡人。
?他奔忙于兩個社會之間。奴隸社會壽終正寢、封建社會方興未艾,孔子見證了新舊制度的更替。舊有的被摧毀,新生的還稚嫩;傳統(tǒng)的被解構,重構的沒認同,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孔子破船載酒泛中流,試圖借回周禮以整飭社會,用儒家思想推動腐朽不堪的統(tǒng)治機器。但他像古希臘神話里那位徒勞而疲憊的西緒弗斯,又像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筆下那位滿腦子理想、持長矛與風車博斗的堂吉訶德。他的渡船上,沒有乘客。
?他尷尬于兩個階級之間??鬃邮切屡d地主階級的發(fā)言人、封建統(tǒng)治的維護者,又是沒落貴族的代言人、平民百姓的接訪者。他有“內圣外王”的境界,既想讀圣賢之書,又想操統(tǒng)馭之術。他從“重民”“安民”“富民”“教民”“為民”“愛民”出發(fā),主張寬政于民、德政于民、仁政于民、藏富于民、施教于民,但統(tǒng)治者責怪他偏袒賤民,老百姓奚落他是喪家之犬,兩邊都不讓他的船靠岸。
?他躊躇于兩個角色之間。作為思想家,注定是先行者,也是孤獨者,作為政治家,必然在現實的泥淖中掙扎。白天上朝滿跟污穢一身臟臭,晩上回家沐浴焚香讀書沉思,孔子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凡人與圣人之間奔突,窘迫而痛苦。把正確的思想建立在不適宜的年代,把遠大的抱負寄望于不值得的君王,是孔子的失誤。但無可逃脫、無法選擇,他的漏船找不到系纜樁。
?尼采說:“我的時間尚未來到,有些人要在死后誕生。”孔子何嘗不是這樣!
?縱然如是,孔子仍然是一座人文精神的高山,聳立在中國歷史如鐵的長風中。
?月在月光中走,風在風天里行。孔子如月,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光。
(《人民日報》2014年02月13日,有刪改)
《尼山的月光》閱讀題目:
7. 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開頭四段用簡練的筆墨描寫尼山和泗水,并且冠之以“神山圣水”的稱號,字里行間充溢著對孔子的高度贊美和崇敬之情。
B. 第八段“宮殿”“棟”“梁”等喻體和諧統(tǒng)一,形象地展示了孔子思想的構成體系,“微博”的喻體富有時代氣息,表達生動鮮活。
C. “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在月光中走”等語句在文中反復出現,形成了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也使情感的抒發(fā)更加深摯強烈。
D. 文章選材豐富,提到了赫拉克里特、西緒弗斯、尼采等人,并且把他們與孔子相比,突出了孔子思想深邃、不屈不撓的形象特征。
8. 作者為什么說堪當“大成至圣”“至圣先師”“天下文官祖,歷代帝王師”等榮譽的,中國歷史上僅孔子一人?請結合文本加以概括。
9. 依據文本,分析“尼山的月光”的含義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