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nèi)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一
父親一直是這樣,歷來把交黨費看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父親是一名老黨員,1946年在蘇北淮安老家參加工作,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有60多年的黨齡。他始終對黨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把交黨費當做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他時常對我說,在過去戰(zhàn)爭年代,入黨是每一個革命者神圣的追求,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光榮。他那時參加工作每月津貼才二角錢的長江幣,一發(fā)下來就全部交了黨費。在朝鮮戰(zhàn)場上,他每月的津貼一半交黨費,一半留作購買牙膏、毛巾等日常用品。
按時交納黨費,是父親幾十年養(yǎng)成的一種習慣。1981年他從工作崗位退下來,但單位黨組織規(guī)定幾時交黨費,他就幾時去,從不拖延。他的腿在戰(zhàn)爭年代受過傷,行走不方便,但他每次都要堅持親自去交。有幾次黨小組長不在,他就等在那里,有時反復去幾趟才遇到。黨小組長感動地說:“你老人家走路不方便,遲點交不要緊,不用這樣來回跑!”父親笑笑說:“沒關系,離休了在家也沒事,黨費沒交心里不踏實?!?/p>
他的黨費證都是用手帕包好,放在衣兜里。每次去交黨費都把錢點好,把整錢換成零錢,怕別人找錢麻煩。每次加工資他都把要增加的黨費自己算好加上,他說黨費規(guī)定了就要交足,該交多少就交多少。有一次他生病在家,打電話叫我去幫他交黨費。
父親把交納黨費當做一種神圣的義務,用一生的行動書寫了對黨的忠誠。我家5口人,4個黨員,一直以來都以父親為榜樣,激勵我們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把愛黨敬黨為黨的家風延續(xù)下去。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二
我的父母很平凡,父親是個工人,母親曾務農(nóng)。他們沒有淵博的學識、沒有顯赫的地位和殷實的財富,但是他們有一顆熱情、真誠、善良如金子般的心。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告訴我們:做人無愧于良心,要懂得感恩;做好事不一定是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從一點一滴的小善做起;孝順父母天降福;不能貪財……給予子女一生享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母親結(jié)婚兩個月后,奶奶從老家來看兒媳。父親外出工作不在,囊中羞澀的母親偷偷從姥姥那兒借了幾元錢,把奶奶領到飯館,給奶奶要了一份餃子,她聲稱自己吃過了,讓奶奶吃。姐姐和我的心里從小就烙下了孝愛雙親的印記,成家后對待公婆如同自己父母的父母,我的婆婆身患絕癥入院后一直都是我和愛人侍奉左右。
兒時我和姐姐在大院門外的沙堆邊撿到兩盒香煙。結(jié)果還沒到院里,就聽到東廂房二順?gòu)屨驹谠豪锎罅R:“修房子買的好煙讓孩子拿去玩丟了,也不是哪個挨千刀的拾了去不還,今兒不拿出來沒完……”母親拉過我們問明情況,趕快讓我們把那兩盒煙還給了二順?gòu)?。母親意味深長對我們說:“記住人一輩子都不能貪財,拾到東西要在原地等著失主來取回,否則你一生也背負著見利忘義的罵名,甚至招來禍患?!比缃窠憬阋咽且幻W數(shù)學教師,她通過耐心的教育使一些說謊、頂撞父母、厭學等不良習慣的孩子“改過”。家長帶來財物感謝,都被姐姐婉拒,她說:“我只是做了老師應該做的事情。”姐姐和我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守本分做人,追求踏實快樂的生活。
大院里“吹管子”家來了逃荒的大姐,他老婆硬是不肯給大姐一口飯吃,她在院里不停地哭泣。母親做好飯后,先盛好飯菜給她送去,好幾天都如此。后來,她走后我和姐姐把那個碗放到院里,不愿碰它。母親知道后狠狠批評了我們:“誰都有走窄的時候,可我們的心不能窄了!”讓我們知道了行善不能選擇挑剔,要做到盡心盡力、表里如一。
母親有一個好友丈夫早逝,她要養(yǎng)活老母和幼小的孩子,生活十分艱苦。母親經(jīng)常幫助他們。父親知道后對母親說:“幫人是好事。以后逢年過節(jié),咱家吃肉餡包餃子,你先給她們送過去一半肉餡?!鄙剖强梢詡鬟f的,4歲那年,我看到看井水的老婆婆總吃棒子面,就央求父親把僅有的一點淘換來的唐山大米送給她,父親欣然同意,逢人便表揚我:“我家二閨女,心善又懂事。”
一次,父親上班途中偶遇鄰村一個高中生突發(fā)“急性闌尾炎”,父親趕快攔下拖拉機送他到廠醫(yī)院立刻手術,保住了那孩子一條命。父母總是善以待人,教導告訴我們做好事不應求回報,默默地行善事才是真善。姐姐20多年來默默幫助了很多學生。非典那年,她班上一學生家長工作在抗擊非典第一線。姐姐知道后,就把學生接到家中,照顧他上學吃飯20多天。姐姐說:“老師的工作是一份良心飯,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就要對他們負責?!?/p>
愛的天空博大而寬廣,慈祥而溫馨,她福澤下代更恩施天下。家庭是最好的學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好的家風,成就好的民風。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三
爹的節(jié)省,在這兒是出了名的。大家談到爹,總會說:“你爹啊,準備活到兩百歲?!边@讓我聽了,感覺很不好意思。因此,回家后我就告訴爹:“別那么節(jié)省了,別人都笑話呢?!?/p>
爹不滿地說:“笑話能笑話死人啊?”我勸他說,現(xiàn)在不是過去了,有吃有喝的,別再苦了自己??墒?,爹聽了一言不發(fā),轉(zhuǎn)身走了。過后,仍然像以前一樣,一塊錢都要算著花;一粒米落在地上,也要撿起來,送進自己的嘴里。一次,在飯桌上,小侄兒剩下了一點飯不吃了,讓我吃我堅決不吃。我說:“倒了算了?!钡犃说晌乙谎?,把剩飯倒進自己碗里,吃完問我:“我讓毒死了沒有?”我笑著答不上話來。
在大學,我談了個女朋友。女朋友假期里要來我家玩,我答應了,猛地想起爹的節(jié)省,心里有點慌了。女朋友是大城市人,在家里是獨生女,如果去了我家,看見爹那樣節(jié)省,會笑話我的。我忙打電話告訴娘,一定要告訴爹,千萬要注意這點,別讓女朋友笑話。不一會兒,娘在電話里告訴我,自己勸了,誰知爹說:“節(jié)省怎么啦?節(jié)省犯法啊?”娘氣壞了,在電話里說:“這家伙我可管不了了?!?/p>
后來,在我的勸說下,爹答應了我的要求。我聽了,松了一口氣??墒牵衔绯燥埦桶l(fā)生了一件事,讓我們下不來臺。女朋友吃飯,老愛剩飯。她吃了一半,朝我望望,說吃不完了。我吩咐:“倒進水池中?!钡宦犆ι爝^自己的碗,讓把剩飯倒進他的碗中。女朋友不好意思地望望我,滿眼求助。
我忙一笑說:“爹,那咋行?”
娘給爹眨眨眼,提醒地喊道:“他爹!”
爹想起自己的承諾,點點頭不說話了。
娘也不說話,顯然有些不滿。
爹長嘆一聲,小學生一樣檢討說:“我說改的,可一見糧食怎么就忘記了承諾?”過了一會兒,見我們不說話,他又自言自語道,“我啊,有一次險些去討飯了,只差一步?!?/p>
這事我可沒聽過,頓時瞪大了眼。
女朋友也亮了眼,看來也很感興趣。
娘也望著爹,看來,爹也沒告訴過她。
爹兄妹六個,加上父母,當時是八口人。爹說,那時自己六七歲時,家里實在沒糧了,爺爺出去借糧,我的奶奶就帶著六個孩子在家等著。爺爺出門,一天一夜沒回來。到了晚上,等不回來爺爺,奶奶就在柜中掃啊掃啊,掃了半碗米,帶一些米糠。奶奶將這些米下了鍋,倒一鍋水煮著。兄妹幾個饞得圍著灶臺轉(zhuǎn)。小姑,當時只有兩歲,用手蘸了鍋邊的米湯,放在嘴里吮咂著。奶奶勸:“等等,你爹回來了一塊兒吃?!?/p>
那一晚,爺爺一直沒有回來。爺爺說,他沒弄到糧食,晚上回來后趴在后檐窗子上,看見爹的小妹用手指沾著米湯一下一下地咂,爺爺就哭了,他一顆米沒沾牙,又向更遠的地方走去。第二天上午,他弄了50斤玉米,冰天雪地里跑了回來。他回來時,奶奶帶著一群兒女,準備向外走,準備去討飯。
我聽了,默默地不說話。
女朋友聽了,也沉默著不說話。
娘紅了眼圈說:“過去了,還說這些干嘛啊?”
爹長嘆一聲說:“一日無糧,心中發(fā)慌啊?!钡f,那次的事從此一直刻在他的心上,幾十年了,可以賤看任何東西,可他從不敢賤看糧食。爹在糧食面前,小心翼翼了半輩子。
聽了爹的話,我和女朋友心中沉甸甸的。爹用自己的故事,給我們上了一堂家風課。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四
一篇《背影》,叫我從少年悟到白鬢。一個身影,叫我從兒時記到如今。
朱自清筆下的那種父子牽掛,父子眷念,并非每個人都能寫得出來,卻是每個人都具有的真切親情。
父親曾是村里的支書,是一個兜里裝著鋼筆和筆記本兒的人。這是他與其他村民的唯一區(qū)別。母親說,挖村南邊的四干河時,老支書被涵洞塌方給砸死了,村里窮得連打口像樣的棺材都難,叫誰當誰都不當,父親就在大家的推舉下當了支書。那筆和本兒是鄉(xiāng)里開會發(fā)的,他看得比啥都重。有一年冬天從馮傅小鄉(xiāng)開完會回家,走到離家三里多地的大公河時,天黑透了,父親在漆黑中掉進了河心的冰窟窿里,到被人發(fā)現(xiàn)、救起、抬到家里時,凍得渾身當當響,差點凍死。但他緩過來以后對那個被冰水泡爛了的本子和掙扎中弄折了的鋼筆惋惜不已。
父親自幼受苦,小時候跟爺爺?shù)缴轿魈踊?、要飯,長大了給地主家扛長工打短工,還到開封的一家油坊給人家打過油,土改時跟工作隊搞土改當民兵,給八路軍抬過擔架送過糧,受盡千般苦難,對窮苦人的翻身解放由衷歡喜,對黨和毛主席充滿感恩,對集體利益竭盡身心。
村西有個地壤叫大墻溝,是我們村地標性的名字。一說大墻溝,沒誰不知道的。但我從未見過大墻,只見過溝。有一年麥收,大墻溝上的麥子剛割倒,就突然刮起了黃風,鋪天蓋地的大風裹著黃沙,把麥子刮得順溝躥,很多小孩都趁著大人搶運麥子時,追著溝里的風撿麥子。地里的秩序混亂得像刮大風。一混亂,隊長就派人把上了村口,截住撿麥的孩子,把麥子截到生產(chǎn)隊的場里去。當時我也撿了一抱,進村時被放了過去。當我抱著麥子跑進家門時,卻被攆在身后的父親炸雷般的吼聲給嚇蒙了——
“誰叫你去撿的?!”
“送回去!”
聽到父親的吼聲,我嚇得鉆到了屋后的夾道里,父親追進夾道,奪過麥子,拽下扎巾朝我頭摔過來。那時父親有嚴重的肺結(jié)核,咳嗽得厲害,尤其是寒冷和惡劣天氣,往往連咳嗽帶喘,呼吸無法平靜。因此他圍了條扎巾,用來遮擋那直灌口鼻的涼風。
母親說:“人家的小孩,不是都在撿嗎?”
“誰撿咱也不能撿!不是分的,一個籽兒都不能拿!”
父親雷霆般的呵斥,是在呵斥母親,更是在呵斥我。呵斥中抱著麥子走出家門,消失在呼呼的狂風中。
看著他躬著腰,夾著麥子,消失在黃風里的身影,我又恨又委屈,淚水順著臉頰淌。那是父親唯一的一次打我,也是唯一一次那么大脾氣呵斥我。
那時的人篤信大河有水小河滿的大河論,直到大河無水小河干了,還未想到大河小河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村里、隊里、集體、個人,都窮得不行。一個麥季每人才分幾十斤糧食,吃一回蒸饃當過年,人人都把麥子看得金貴。后來想想,父親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住,怎能在眾人面前說得起話,挺得起胸?
后來,我參軍了。在遠隔千里的軍營,我時常想起消瘦的父親,想起家里那快要倒塌的房屋。
我離家前的那年秋天,嘩嘩啦啦的連陰雨洇透了房頂,把我家東屋上不堪負重的二坡檁壓得裂了口。父親冒雨爬上房頂,揭掉屋瓦,鏟掉濕泥,又找來木棍,叫我?guī)退麢M托、豎頂,支撐那根隨時就會斷掉的房檁。還有堂屋的西山墻,土坯已經(jīng)被風雨蝕透了一個大窟窿,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家中的危房烙印般烙在心里,每逢雨夜,我都會夢見房屋轟然坍塌的情景,會在房屋的坍塌聲中轟然驚醒,一腔驚恐滿臉淚,呆呆地想著父親被壓彎了腰,累駝了背的身影;一腔的焦急、無奈、無處訴說的心疼。
如今,父親已故去多年,但我還是經(jīng)常想起他消失在風中的那個身影。他那句“不是分的,一個籽兒都不能拿”的話,時刻告誡著我,警醒著我,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干干凈凈。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五
我的母親是一名老黨員,她常說的話是“做大家都有益的事是最快樂的”。母親在我們村子里算得上是個通情達理、吃苦能干的女人。只要別家有困難,第一個到場幫忙的肯定是母親;誰家鬧矛盾了,母親也幫著調(diào)解。村民們選舉母親當了村官,母親一干就是30余年。
母親對集體的事比對自己家里的事還要認真。有一年冬天,我們村要修攔水壩,母親作為一村之長,跑上跑下,忙里忙外,眼睛一睜,忙到熄燈,經(jīng)常見不著人,為了“大家”顧不上“小家”,父親幾乎承擔了全部家務。為此,父親也會發(fā)些牢騷。母親對父親說:“我是一村之長,我不帶頭誰來帶這個頭,村看村,戶看戶,社員還得看干部嘛!你不知道做大家都有益的事是最快樂的?”母親這么一說,父親就沒什么話了。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村里修建水庫,解決全村200多村民的飲用水和用電問題。縣水電局提供鋼筋、水泥等材料,村民投工,負責搬運和修建。全村按戶分配,每戶出一個勞工,不分男女,直到運輸任務完成和工程結(jié)束為止。
由于村子在山里,不通公路,搬運工程材料需要攀爬近10里的曲折山路。那段時間,我的母親總是大清早就趕著騾子下山,一天兩趟負責搬運,其他的村民基本上都是一天一趟。每次看著歸來的母親,低矮的身軀,背上全是泥水和汗水的混合物,她和家里的騾子一前一后,都喘著粗氣,一路走過彎彎曲曲。
終于有一天,父親忍耐不住了?!澳氵@么不要命干嗎?一天兩趟,你受得了,大黃(家里騾子的名字)也受不了啊!”父親大聲質(zhì)問。
“你懂個啥,馬上農(nóng)忙了,不提前搬運完,咱們的水庫還修不修了?再說我做的是大家都受益的事呀。”母親說到 “大家”的時候,一下子仿佛又變得精神了。
父親生氣地跺腳,鉆進廚房,邊走邊說,“你就活活累死吧。以后要還是一天兩趟,你自己去,別帶大黃啊,它可不是黨員?!蹦赣H哈哈大笑,“大黃,做得比我這個黨員多……”
第二天,天不亮父親依然早早起來給母親熱昨晚吃剩的飯菜,然后給大黃喂草料,然后,一切照舊。
那一次,母親提到“黨員”時的神情在我的腦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我第一次聽說了“黨員”這個詞,也記住了母親的話——“我是個黨員”。母親情感樸實,尤其對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感到無上光榮。“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chǎn)黨哪有我們這個幸福的家?!薄皬男∫狘h的話,長大要做黨的人?!薄白龃蠹叶加幸娴氖率亲羁鞓返摹!边@是母親常掛在口頭的話。
一轉(zhuǎn)眼,我參加了工作也入了黨,每次臨走時,母親都會告誡我,“男兒就應該頂天立地,多幫助人,堅決不能走歪門邪道?!?/p>
“做大家都有益的事是最快樂的?!币渤闪宋业淖毅憽J苣赣H的影響,我手巧、腿勤、一手好活什,鄰家有什么事總愛來麻煩我,我不管手邊有什么事,都會先放下,隨叫隨到;只要我在家,總是把胡同掃得干干凈凈。左鄰右舍無人不夸,都說“有其母必有其女,教出的后輩是好樣的”。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六
兒時,我就耳濡目染了母親的吃虧哲學。在老家生活時,時有鄰人來我家大院借光曬衣服,夏曝伏時母親總要等鄰人曬完了再曬。我嗔怪母親為何要這樣讓人,母親笑笑說:“要得人幫你,你得先幫人;鄰居好賽金寶,關鍵你要先對別人好。”母親認為“讓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大事可化小,小事可化了?!?/p>
當時我對母親的吃虧還不能理解,總認為母親老實無用受人欺負罷了。直至一日我獨自在家,晚上突發(fā)急性腸炎,翻滾嘔吐無奈何之時,是鄰居送我去醫(yī)院,這才化險為夷。自此,我以吃虧為處世之道,特別是入黨提干后更處處發(fā)揚這一家風。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我調(diào)任一家企業(yè)當領導,適逢舊廠重建。局黨委讓我主抓基建,一時間,眾多關系紛紛找上門,有的以工程提成為誘餌,有的以裝修老屋為獻禮……目的都是為了分得工程一杯羹。在這些優(yōu)厚條件下,我沒有財迷心竅,心想上級是信任我才委以我負責工程的大權,我可不能辜負組織的期望。于是,我迅速成立黨政工群組成的“工程委員會”,并另組成“審計核查組”,定期對工程款進行審查,向廣大職工公布,讓職工公開監(jiān)督,由此保證了工程像“金魚缸”一樣透明。當時我居住的老屋屋面破舊,妻子讓我從廠里拆遷工地上買些舊瓦回來整修一下,我都拒絕了。業(yè)務單位來個客人,都是領到自己家里添個菜吃便飯,不在廠里報銷一分錢。一些朋友說我白掌了領導權,太迂太老實太吃虧了。初想似乎也有些懊悔,細想?yún)s釋然。特別是看到一些領導以權謀私被群眾唾罵、遭撤職查辦甚至繩之于法時,我覺得我的這種“吃虧”確實是一種福氣。
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因老實而吃虧,卻也因老實而得福。
一次我騎車去買菜,在十字路口不慎被一個年輕人撞翻在地,我是正常行駛過綠燈,而對方是著急趕路上班闖紅燈,責任肯定在對方。爬起來后我看了一下沒有受傷,只是車子前盤歪了,找個車攤修修就行了,我也沒太在意,便隨口說了一句:“你沒事吧!”年輕人愣住了,急忙賠禮道歉,要為我修車。吃點眼前虧,不要太計較,便免去了許多糾紛之爭。舊城改造遷入新居時,我主動睦鄰,將樓道的鄰居一起吃飯;平時,公用樓梯我也是經(jīng)常從六樓掃到一樓。
吃虧無非是做點謙讓,但卻可以換來理解和尊重,贏來心安和福氣。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七
給自己立規(guī)矩,給配偶子女立規(guī)矩,帶頭遵守并督促家人不逾規(guī)、不越矩,讓好家風成為硬約束
唐代詩人羅隱在《夏州胡常侍》一詩中言道:“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意思是說,為官者當獻身國事,不要去為子孫謀家財。
焦裕祿堪稱當代為官者的典范。當他身居縣委書記之職時,大女兒焦守鳳中學畢業(yè),想進一個好單位,希望父親利用職權找找門路,焦裕祿斷然拒絕并教育她說:“你跟群眾比一比,看是不是大家都能隨便到一個好單位?你不能因為是縣委書記的女兒就高人一等,你應該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焙髞?,焦守鳳通過招工去了供銷社副食品加工廠,在那里賣咸菜、醬油。焦裕祿對家庭子女的教育,展現(xiàn)出艱苦奮斗、不謀私利的家風,值得廣大黨員、干部學習。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在日常生活中積淀形成的風范?!懊鞫Y誠信”“互謙互愛”“自立自強”,等等,這些中華民族傳承千百年的家訓,都是良好家風的體現(xiàn)。
眾所周知,一個家庭倘若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庭成員往往很難形成遵守公序良俗的自覺,很可能在生活工作中行為越矩、招惹禍端。對黨員、干部來說,家風連著作風,家風體現(xiàn)官風。好的家風,能培育出好的作風。因此,黨員、干部不可簡單地將家風視為私事、小事,而是事關個人前途、家庭幸福的大事。
在老百姓看來,領導干部手握公權力,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可能用公權力來為自己或家人謀取方便或利益。一旦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正,其配偶子女就可能在私欲膨脹之下利用領導干部手中的公權力行違紀違法之事,這將導致家風愈加敗壞、腐敗行為變本加厲?,F(xiàn)實中,受不良家風的影響,“家庭群腐”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查一個帶出一片、端一個牽出一窩,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要從子女抓起,用良好的家風來教育下一代清白做人、干凈做事。身為領導干部,既是人民的公仆,也是家庭的主心骨,工作和生活中都應處處當表率。要給自己立規(guī)矩,給配偶子女立規(guī)矩,帶頭遵守并督促家人不逾規(guī)、不越矩,讓好家風成為硬約束。
以好家風培育好作風,領導干部還要自覺擺正黨性與親情、家風與黨風的關系,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正好家風、管好家人、處好家事。當親情與黨紀國法發(fā)生矛盾時,領導干部要把成全公義放在第一位,不被私情、私利、私欲所左右。若做不到這一點,整個家庭都可能陷入貪腐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后毀掉家庭的幸福。
好家風不是一朝一夕便能養(yǎng)成的,它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認同和踐行。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做到慎獨慎初慎微,即要求家人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家里立下的規(guī)矩,任何時候都要遵守,絕不開口子、搞“下不為例”那一套;違背家規(guī)、敗壞家風的事情,即使再小、再不起眼也不能干,防微杜漸,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養(yǎng)成自覺遵守家規(guī)、維護家風的良好習慣。要把好家風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這樣才能激發(fā)“家和萬事興”的活力,增添“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動力。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八
“這事不算事”,是老爸常說的一句話,據(jù)他說是爺爺那輩就留下的家訓。雖然樸實無華,卻在關鍵時刻一步步激勵我前行。
小時候,我特別膽小,和我一般大的小伙伴都學會騎自行車了,可我還是學不會。主要是我怕挨摔,不敢騎。哥哥在后邊推著幾次,我在前邊騎著,口中嘟囔著不讓他放手,摔是沒摔著一次,但還是撐不住把,不會騎。我和哥哥都泄了氣,愁眉苦臉沮喪回家。我說我真笨,人家都會騎車了,我還是不會,怕是一輩子也學不會了。老爸聽了哈哈大笑:“這點事算啥事,我保你三天學會”。于是,在老爸的指導下,摔過幾次后,我真的學會了騎車。
高考失利,我只能進入一家職業(yè)學校學習。前途黯淡未來渺茫,我唉聲嘆氣,不知該何去何從,見到熟人羞愧難當。老爸為我做好吃的,開導我:孩子,這事其實不叫事,你爺爺那時候家里困難,都餓得快不行了,最后不還是過來了嗎?我那年做生意賠光了,不也是照樣過來了。考不上大學怕啥,學一項技術也不錯呢!老爸的話使我在陰霾中看到一股光亮,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
畢業(yè)后被安置在一家工廠上班,和所學的專業(yè)相差甚遠,轟鳴的機械,噪雜的環(huán)境,使我迷茫煩躁,不想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老爸安慰我,改變不了環(huán)境就改變自己,你不是喜歡寫文章嗎?業(yè)余沒事就寫寫,心里就舒服了,說不定還會寫出點什么名堂來呢!老爸的話如一陣及時雨適時點醒了我。于是,所有煩惱盡書筆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找到了很多素材,試著寫稿,試著投稿,慢慢地,我的文章滿天飛,上了許多報紙副刊,廠長看到后,把我從忙碌的車間調(diào)到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負責單位宣傳。寫作,改變了我的人生,也讓我有了用武之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
刻骨銘心的一段戀情受挫,我深陷其中,萎靡不振。老爸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呵呵一笑,我當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就這點事呀。閨女,還記得你表姐吧,她談了20xx年的男朋友又找了新女友,你表姐鬧自殺鬧了好幾回,看著像多大的事,最后怎么樣,還不是找了個更合適的。緣分這東西,強求不得。好的,屬于你的,都在后面呢!聽了老爸的一番勸慰,我慢慢走出失戀的陰影。后來,找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幸福愛情。
“這事不算事”,所表達的是一種樂觀、睿智、豁達、淡泊的生活態(tài)度,使我們從容度過生活中的種種逆境,蓬勃向上。人生中難免遇到風雨坎坷,不消極沉淪,自怨自艾,要相信自己,從容面對。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九
我的爺爺是個老黨員、老革命。1935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1年參加新四軍,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第二野戰(zhàn)軍衛(wèi)生部第七醫(yī)院醫(yī)務主任,參加過淮海戰(zhàn)役。建國后,任西南軍區(qū)支援司令部衛(wèi)生防疫科科長。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轉(zhuǎn)業(yè)到地方。爺爺常常告訴我們晚輩,為人要正直,勤儉節(jié)約,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無私助人。爺爺?shù)囊簧褪沁@樣做的。
小的時候我最怕爺爺,因為爺爺要求嚴,吃飯時不準我們掉一顆米粒到桌子上。那時他在單位里級別最高、工資最高,可他卻非常節(jié)約。在他的帶動下,我們家所有成員都養(yǎng)成了不浪費糧食的習慣,考入大學的女兒參加了學校的綠色飲食協(xié)會,倡導節(jié)約糧食。
一直到我結(jié)婚前,家里都沒有買電視機,爺爺訂閱了大量報刊,要求我們?nèi)议喿x學習。有人認為爺爺小氣,說他對自己的子女過于嚴格。可爺爺對別人卻大方得很,特別是退休以后,常常有家庭困難的人來借錢。很多人是有借無還的,可他卻照借不誤。有一年一個農(nóng)民來住院沒有錢,爺爺就自己掏錢給他住院,旁邊有人說:“老爺子,素不相識。別人哪里會還!”可爺爺說:一條命重要!
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但爺爺每次都傾囊相助,而自己卻過著最簡樸的生活,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吃著最簡單的飯食。記得單位里一位老職工的女兒摔壞了腿,于是過來借輪椅,輪椅是爺爺買來自己用的??伤宦暡豢缘亟杞o人家,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不讓我們?nèi)ヒ?,說別人年輕現(xiàn)在更需要。我有位女同學是農(nóng)村的,爺爺?shù)弥彝ダщy,常常資助她、鼓勵她。爺爺快去世的時候,他把自己最值錢的一臺窗式空調(diào)捐給了醫(yī)院,并且寫下遺言把自己的遺體捐給醫(yī)學院,所有的東西交給組織處理。在爺爺?shù)淖返繒?,有個年輕人前來吊唁,和同我們哭得一樣傷心。他是個環(huán)衛(wèi)工人,家境貧寒,曾經(jīng)自暴自棄,但爺爺沒有輕視他,經(jīng)常鼓勵他,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信任他。慢慢地,我明白了幫助他人的意義所在。尊重別人愛護別人,也才會得到了別人的尊重。
母親曾經(jīng)是我們這里的婦聯(lián)主任,她和爺爺一樣胸有大愛,正直無私。記得兒時我們家常常收留那些遭遇家暴的婦女,母親常常奔走于鄉(xiāng)村和法庭之間維護婦女兒童的權益。退休后,母親支助孤兒,呼吁社會為腎衰婦女捐款。她常常說自己和爺爺一樣都是黨員,應該以爺爺為榜樣傳承家風。受到家里的影響,女兒和我們一起參加義工活動,和外婆一起支助失學兒童,積極努力上進。
傳承家風,言傳身教;道德修養(yǎng),從小培養(yǎng)。只有養(yǎng)成好的習慣、好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堅持自己的信仰,把良好的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十
我常給兒子糖糖讀《弟子規(guī)》《顏氏家訓》之類的故事。意在培養(yǎng)他的孝順、仁愛之心。后來發(fā)現(xiàn),收效甚微?,F(xiàn)實生活中,他是我們家的土皇帝,我和老公為他為奴為婢,被他呼來喚去。他一會兒讓我?guī)退蛇@,一會兒命令爸爸為他做那,晚一秒,就耍性子。反過來,你讓他幫著撿個東西,他都一百個不情愿。
平時吃東西,都把最好的留給他,漸漸地,他自己也習慣挑最好的,從不顧及爸媽。
我找來動畫版的《孔融讓梨》給他看。并解讀孔融的孝心。隔日,我特意買來梨,洗好裝盤,端到兒子面前。他挑個最大的,甚至沒想到給爸媽拿一個。我問:“還記得孔融讓梨嗎?他總是先把好的大的分給家人,自己吃最小的。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大的他吃不了。我就能吃全吃完,你看?!闭f著咬下一大口。
不由想起我小時候,我們姐弟三個,一家五口,雖然那個時候生活條件沒現(xiàn)在好,但一家人無論誰有了好東西都會想著別人,從不會只顧自己吃。“不吃獨食”成了我們家一條不成文的一條家規(guī)。孩子得到好吃的,要先問問父母吃不吃。
后來,姥姥過來照顧糖糖。我買了燒雞為她接風。撕下一個大雞腿:“媽,您吃這個大的?!崩牙烟弁鈱O,轉(zhuǎn)手給了糖糖。他坦然接受。我又撕下另一個:“媽,這個是女兒孝敬您的,一定得吃?!崩蠇尣辉偻仆校ゎ^對糖糖說:“看,你媽多孝順我,你長大了也要孝順你媽喲?!睕]想到糖糖立馬把雞腿舉到我的嘴邊:“媽媽,你吃這個好的,姥姥你看,我也孝順我的媽媽。”說著得意地沖姥姥笑。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做給他看。講再多抽象的道理都不如做一次。這些生動又真實的行為,容易看懂,又容易模仿學習。
于是我們母女約定在糖糖面前“秀”孝順。比如分包子:“媽,您吃這個大的,肉餡多?!崩牙押芘浜希骸斑€是我女兒孝順,真是好孩子。”晚上,我為老媽端上洗腳水。我相信,身教的力量。
不知從何時開始,糖糖也成了小孔融,分好吃的,先給大人分一圈,最后自己再吃。自己喝水時,也會幫我們端一杯。一起去動物園玩,我嘀咕了句腿疼,他立馬幫我揉腿。公交車上還要給沒座的老人讓座……不知不覺,兒子變成了一個孝順的小暖男。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奔彝ソ逃?,教給孩子的首要品質(zhì)就是孝。一個有孝心,有仁愛之心的孩子,是永遠不會偏離人生的正確軌道的。
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演講稿 好家風的演講稿篇十一
父親已是年近90歲的老人了,退休30多年來,父親每天讀書、看報、散步,生活充實而平靜。
多年來,我每次回家,父親總是關切地詢問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情況。在父親的心里,子女的成長是他最大的牽掛。
當我對生活和人生發(fā)出牢騷和不滿時,父親總是對我說,要“讓、上、幫、躲”。具體來說,就是“見到榮譽就讓,見到困難就上,見到別人有難就幫,見到好處就躲”。如果你做到了這“四個字”,那么,就少了些牢騷和怨言,人就會有一種朝氣、一種陽光、一種力量。
起初,我對父親說的這四個字不以為然,如果做到這“四個字”,那我不就是成傻子了嗎?
父親聽后嚴肅地說道,我愿意有一個這樣的傻兒子,而不愿要一個見到榮譽就搶,見到好處就拿,見到事就繞著走,見到問題就躲。處處只會“搶、拿、走、躲”所謂的聰明兒子,我們的家風就是“讓、上、幫、躲”,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
按照父親的教導,我在工作、生活上,處處“讓、上、幫、躲”,雖然苦點、累點,但人際關系融洽了,心態(tài)變得平和、淡定了,生活中,看到了更多地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的景致。
父親意味深長地說,這“四個字”,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安身立命的根本。我沒有什么遺產(chǎn)留給你,就只有這“四個字”,子子孫孫都不能忘。
“讓、上、幫、躲”這四個字,正是父親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一個人能擁有這“讓、上、幫、躲”的品格,就能抵御塵世間任何艱難和險阻,散發(fā)出迷人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