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反思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教案反思篇一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過程要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應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并結合概念教學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教法與學法:
我沒有運用教材的例題,而是利用多利用三張卡片0、5、1,讓學生組合成不同的三位數,然后在105的不同位置點小數點,最后讓學生觀察數據1。05、10。5、105中小數點的變化和數的大小變化,初步直觀感知小數點向右移動會使小數變大,為下面的學習提供了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活動的一切,要圍繞學生的發(fā)展來展開。因此本課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驗證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學生提出,名數改寫練習放手學生嘗試解決……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而驗證猜想由教師適度“導引”,填表口算環(huán)節(jié)精細處理小數點位移方法,既突破了這節(jié)課的難點,又幫助學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體現(xiàn)了教師的有效引導。
概念教學應遵循感知-概括-理解-運用-系統(tǒng)化的邏輯過程。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奉送結論,而是在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感知、操作、發(fā)現(xiàn)、分析、歸納和鞏固運用。分層次的探究活動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認識結構,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知識,學到方法,訓練能力。通過計算器探索,提出假設,具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可以充分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在研究規(guī)律,而不是在做一些機械的運算。數學規(guī)律必須經得起反復的推敲,只適合個別現(xiàn)象的規(guī)律不是規(guī)律,因此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數據加以驗證,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同時也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敢于爭辯、善于表達的能力,體現(xiàn)了講一點而學很多的策略
不足之處: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有時忽略學生的想法,沒能及時捕捉到學生發(fā)言中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教學在動態(tài)中延續(xù)不夠,說明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傾聽和思考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反思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教案反思篇二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大小的變化》是本單元比較重要的一課,對于這節(jié)課我很重視,精心設計,用心揣摩,這節(jié)課重點是引導學生探索并歸納出小數點位置移動變化的規(guī)律,難點是啟發(fā)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并歸納出這一變化規(guī)律,尤其是小數位數不夠怎么處理在教學中重點突破。
1.故事激趣,引人入勝
新課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關孫悟空金箍棒的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有一個神奇的寶貝,叫做金箍棒。話說孫悟空和一起來到一座山頭,孫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個妖精,孫悟空從耳朵里一掏,出現(xiàn)一條0.009米的金箍棒說:“變”接著一吹,變成了0.09米.還不夠長呢?孫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變成了0.9米.妖精更是覺得挺奇怪,只聽悟空一聲大喊:“看棒”妖精應聲到下。原來金箍棒傾刻間變成了9米長,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通過學生熟悉的金箍棒會變大變小的情節(jié),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進行了一個整體的感受新知的過程。
2.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當出現(xiàn)下面數據變化后,我將這些數據書寫在黑板上:0.009米---0.09米---0.9米---9米,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數據,研究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然后提出問題:小數點移動了,小數的大小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以小組合作的方法研究規(guī)律,學生運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驗證:有的把三個小數都轉化成以毫米作單位的數,進行比較;有的學生利用小數的意義驗證得出了小數點移動的規(guī)律等,小組成員匯報交流,相互補充,共同提高。學生在思考中猜測規(guī)律,在合作中探索規(guī)律,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學習討論。然后我再進行了有條理的板書:
小數點向右移,右移是擴大。
(1)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原數的10倍;
(2)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原數的100倍;
(3)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原數的1000倍。
小數點向左移,左移是擴小。
(1)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原數的10分之一;
(2)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原數的100分之一;
(3)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原數的1000分之一;
雖然這個板書用時較長,但是我仍然進行了完整的板書,我想只有這樣,才會加深對規(guī)律的理解和記憶。在發(fā)現(xiàn)小數點向左和向右移動的規(guī)律后,我讓學生猜想向左和向右移動四位、五位……原來的數會怎樣變化,進而深化規(guī)律的認識。
3.動畫演示,直觀形象
我精心制作了動畫演示小數點的移動過程,讓學生很直觀的感受到小數點的移動方向和特殊情況的處理辦法,有效地突破了尤其是小數位數不夠怎么處理的難度,這樣就使一個真正動的的小數點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
1.書寫訓練有些弱化。
我關注讓學生聽和說的訓練,學生聽得質量比較高,但是回頭考慮,學生寫的能力卻被忽略,被弱化,今后注意掌握好聽與寫的度,把握好時間分配,讓他們在課堂上真正聽進去,說透徹,寫正確。
2.重視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
本節(jié)課我自己覺得學生的表現(xiàn)比我設想的要好,如果重視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多些鼓勵的話語,那整節(jié)課就生動豐富多了。
每一次的教學就是一個不斷反思和進步的過程,希望自己的教學藝術在反思中不斷提高。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反思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教案反思篇三
早晨到校,翻看一本書,看到一段話:努力研究常態(tài)下的好課,不一定要課上得多精彩,但一定要尊重學生,尊重差異,體驗平等民主,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交流,合作,探究。正合心意,記錄下來。
今天我和孩子們學習《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前面孩子們已經學習了《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所以,今天的學習比較輕松。
從備學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于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有了初步的猜想,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能解釋猜想的由來,但是,孩子們描述的猜想比較零碎,課堂上,需要做的是讓他們通過科學的方式經歷猜想——驗證的過程,最后通過提升,能用簡潔的數學語言表達,并加以應用。
課堂實錄不敲打了,記下課堂上一個遺憾之處:課的開始,孩子們隨意聊著自己的猜想。在這里,我的目標比較淺,就是為了知道猜想,而讓學生說猜想。其實,提出一個猜想雖然可貴,但是,提出猜想背后的'東西更讓人回味。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是不是可以注重猜想背后的東西呢?即讓學生說說,你為什么這么猜想?——學生是有這個意識的,我聽到大繆說:因為除法和乘法是互為逆運算的關系,所以,我的猜想是小數乘10、100、1000……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那么小數除以10、100、1000……小數點就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浚銘是根據方向相反來猜想的,既然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那么向左移動,肯定是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如果當時,我能有意識問問學生猜想的理由是什么,或許更有數學味一些。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反思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教案反思篇四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能應用規(guī)律正確口算一個數乘10、100、1000……的積。
2、在探索規(guī)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和主動探索數學規(guī)律的興趣。
3、結合探索規(guī)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一些社會常識和自然常識,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自主探索,并歸納出小數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應用規(guī)律正確計算一個小數乘10、100、1000,特別是其中小數點移動時須補“0”。
1、談話:最近老師作了幾項物品單價的調查
小黑板出示
品名一枝圓珠筆一塊橡皮一輛玩具小汽車一臺電風扇
單價2.50元0.25元25.00元250.00元
2、你能將這些小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嗎?
一學生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師板書0.25<2.50<25.00<250.00
3、引導比較
這四個小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書:數字相同,小數點位置不同
4、揭示課題:
小數點位置移動了,就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小數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1、出示例2
(1)用計算器計算,并觀察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
2、匯報計算結果,并板書
5.04×10=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問:5.04乘以10、100、1000后,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怎樣?
引導比較:5.04×10以后小數點位……
問:5.04是一個兩位小數,將5.04×1000小數點位置向右移動三位,這里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是什么?(移動小數時數位不夠用“0”補足)
3、請學生自己舉例,用一個小數分別乘以10、100、1000,觀察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4、引導小結,并適當評價。
把一個小數乘以10、100、1000……后,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小黑板出示規(guī)律
5、追問:如果把一個小數點分別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就相當于把這個小數分別乘上多少?
1、教學例3
(1)出示例3,并說說你能從表格中知道些什么?
(2)問:你能告訴大家:每千克黃豆中蛋白質含是多少克嗎?
你能把0.351千克改寫成克作單位的數嗎?
(給你們一分鐘時間,一分鐘后,請在小組里交流)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指名回答適當評價
2、完成試一試
(1)讀題
(2)填空
(3)交流
3、完成練一練
指名口答:
問:36乘10、100、1000時你是怎樣想的?
1、完成練習十二第4、5題
指名口答,并選擇其中3小題“1000×2.1=,0.24升=()毫升,0.65噸=()千克”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練習十二第6題
(1)問:同樣的物體在地球上的重量和在月球上的重量哪個輕?為什么在月球上輕很多呢?
(2)引導審題,相機板書
先理解題意,再問:地球上重10千克物體在月球有多重,認為什么怎樣算?為什么?
板書:地球月球
1千克0.16千克
10千克?千克
100千克?千克
1000千克?千克
(3)學生獨立完成后兩個問題
3、完成練習十二第7題
(1)引導審題,板書引領
先理解題意,相機板書,再問:1000
平方米釋放多少千克氧?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
1平方米0.1千克0.073千克
1000平方米?千克?千克
(3)學生口算結果,并說說小數點怎樣移動?
4、拓展延伸
10千克甘蔗可榨糖4.2千克,照這樣計算,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
整節(jié)課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實現(xiàn)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讓學生自主探索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途中,采取多維互動,合作交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啟迪。實現(xiàn)了對知識的自我構建,讓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促進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學生深層次的認知發(fā)展,既需要獨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學生之間本來存在著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其實也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因為學生的思維彼此之間就是最低的發(fā)展區(qū)。在教學中,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發(fā)現(xiàn)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再通過學生自己舉例觀察點位置的變化情況,從而引導學生比較、合作、交流。在應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時,請他們選擇各自的方法把0.351千克改寫成用克作單位的數。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讓獨立思考的同時,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師生交流、全班交流,讓極大部分學生能發(fā)現(xiàn)“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從而實現(xiàn)學生認知的自主構建。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學生探究精神的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教學中教師在給學生激勵評價的同時,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這種評價既是一種數學化的過程,也是推動有效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