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題目篇一
光陰似箭,眼看6年小學時光即將逝去,回想起小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往事,不由得引起我無窮的回味。它們像是里程碑,標志著我學習的進步;它們像一級級的階梯,見證著我的不斷成長;它們像一盞盞明亮的燈,照亮著我未來的征途。其中學習語文的過程讓我記憶深刻,特別是學習作文的故事,更令我終身難忘。
說實話,以前我的作文可以說是很糟糕,日記常常兩三句話就寫完了,內(nèi)容很空洞,如果給父母看,父母就會哈哈大笑,所以我不喜歡給父母看我的日記。在作文課上,我的作文也常被老師在班上做為“例文”,把“優(yōu)秀”的句子讀給同學聽,同學聽完了,個個都像看一個笑話一樣,哄堂大笑,我的臉“刷”的紅到了脖子根。下課后,我惱怒地把作文撕了,扔進了________桶。課成為了我的噩夢。
在四年級的時候,王老師當了我們班的語文老師,王老師第一次上我們班的作文課的時候,讓我們寫一篇作文來描寫自己的同桌,如果寫的不好,就要去老師辦公室。盡管我再不想去老師辦公室,于是絞盡腦汁來完成這篇作文,但是最后還是被“請”到了王老師的辦公室。我以為王老師會批評我一頓,但王老師和藹地讓我坐下,耐心地幫我分析了我作文中的毛病,從作文的構思到用詞一一進行了講解,最后做了一個總結:我的詞匯量太少。對癥下藥,王老師讓我買個本子,專門摘抄好詞好句。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我把作文重寫了一遍,寫完后王老師又對我的作文進行了修改。
第二天,我的作文竟然被老師表揚了,而且還第一次被貼到了黑板上。雖然我的作文是改動最多的,一張作文紙就像是一朵紅色的杜鵑,不過在以后的作文課上,我都能學到點作文知識,積少成多,作文級別也從不及格升到優(yōu),成為了老師最得意的學生。我也感到自豪。
我在作文上進步僅僅是我學習語文過程中的一個方面的故事,我在學習生字、閱讀等方面的故事,也是說不完、道不盡。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將更加努力,力爭在語文學習上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題目篇二
單元教學目標?:
二、能就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展開聯(lián)想,談談自己難忘的童年趣事;
五、?學會在口語交際中善于抓住對方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方法勸告他人。
單元課時安排:(共計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3課時
《三顆枸杞豆》?2課時
《我們家的男子漢》?2課時
《柳葉兒》?1課時
寫作?3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教材分析:
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不但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精彩畫卷,而且還蘊涵了作者真摯而又細膩的情感,讀來趣味無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在歷經(jīng)人生滄桑后對童年生活的溫馨回憶。
《三顆枸杞豆》用回憶的筆法,寫了三叔一生留給“我”的教訓——三顆枸杞豆以及這三顆枸杞豆對“我”的啟示、教育。
《我們家的男子漢》是一篇成年人寫孩子趣事的文章。主人公年紀尚小,遠未定型,卻表現(xiàn)了未來的某些個性——對獨立的要求,對生活挑戰(zhàn)的沉著。
《柳葉兒》一文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在饑荒歲月里的往事。
學習本單元,要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體到局部,從形象到語言進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讓學法在感受中明確,讓語文素養(yǎng)在感悟中形成,讓思維品質在探究中提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了解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組建學習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學習步驟:
一、導入??語:
在第一單元中,我們和一些大師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在本單元中,我們將走進熟悉而又陌生的童年生活,相信這個單元的學習會帶給每位同學對童年一詞的全新注解。
二、教師出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
三、了解單元大概內(nèi)容。
教師引導學生瀏覽目錄和課文。
四、學生活動:
說說自己最喜歡其中的哪篇文章,并選取一個角度談談自己喜歡的理由。
五、組建學習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1.教師引導學生針對本單元的內(nèi)容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nèi)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并和自己有相同興趣的同學組建專題研究小組。(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的探究;壽先生是怎樣的一位老師。)
單元學習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撰寫小論文。優(yōu)秀作品編輯成冊。
2.開展一次“說說我的童年生活”的主題交流活動,與作品產(chǎn)生共鳴。
第二課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
學習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課前學習:1、利用工具書,讀準文中字音,弄懂字意。
2、查資料(可以利用圖書或網(wǎng)絡),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閱讀散文集《朝花夕拾》。
3、查找有關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簡介,增加印象。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童年如歌如畫。它像一支動聽的歌,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的歷程;它又像一幅美麗的畫,展示著人生的繽紛。魯迅先生也有一段令人難忘的童年生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童年樂園。
二、由學生來介紹魯迅先生的生平與作品。
三、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1、?根據(jù)文章標題,并結合課前閱讀,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回憶百草園的樂園生活;第二部分:回憶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單調的三味書屋、自由的三味書屋、痛快的三味書屋、好玩的三味書屋……
3、?仔細閱讀全文,談談作者本人就這兩個相鄰的人生驛站更喜歡哪一個?試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由。
四、課后學習:
第三課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二)
學習目標:1、能學習本文運用準確的詞語表現(xiàn)景物特點、描寫動作的寫法,并運用到寫作實踐中去。
2、能品賞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
課前學習:朗讀文章的精彩部分,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上節(jié)課我們從整體上感知了文章內(nèi)容,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魯迅先生筆下的樂園生活。
二、?精讀“百草園”部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樂”在何處?(此問題可以讓學生了解這一部分記敘的順序。)
2、?有感情地朗讀百草園景物描寫的一段文章,并就其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
然后憑記憶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說說泥墻根一帶有哪些趣味?(嘗試背誦此小節(jié))
3、?仿句練習:
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造句,描繪一種情景。
4、?學生復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表達清晰,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可以結合《社戲》一文中為什么說迅哥兒到趙莊去看社戲時蛇精戲是他最想看的一出戲。)
5、?朗讀“冬天雪地捕鳥”的一段文章。
劃出捕鳥動作的動詞,并通過學生課堂表演,體會用詞的準確精當。
6、?課堂作為片段練習:
同學們小的時候,都捕捉過小昆蟲或玩過各種游戲。請你模仿魯迅描寫冬天捕鳥使用一系列動詞,也用五個以上的動詞描寫你親自做過的一種活動。(可以讓學生邊說邊表演。)
三、?課后學習:
交流并修改自己的課堂小作。
第四課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
學習目標:1、能比較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生活。
2、能從多角度對文章主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課前學習:能復述在三味書屋中讀書生活的幾個片段,并加以概括。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相對于樂趣無窮的百草園生活,三味書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二、?精讀“三味書屋”部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你是怎樣認識百草園的樂趣和三味書屋的無味的?
可以從“學習的環(huán)境”、“教課的先生”、“學習的內(nèi)容”三方面進行比較。
3、?你覺得壽先生是不是一位好老師?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4、?課堂片段作文練習:用形象風趣的語言描寫某位老師上課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學生交流)
5、?三味書屋的教學方法怎樣?魯迅希望有怎樣的兒童教育?
三、?對文章主題的探討。
(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把這兩者對立起來,我認為作者在文中并沒有刻意地將兩者進行比較,推崇百草園而否定三味書屋,只是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自然地寫下來,三味書屋里淋漓痛快的讀書、無拘無束的溜玩、興味盎然地偷畫、嚴而不厲的先生在作者筆下也充滿親切溫馨。所以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受、自主表達,在個性化體驗中完成對文章的解讀。)
四、?課后學習: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專題,進行探究,通過小組合作,寫成小論文。
第五課時:??《三顆枸杞豆》 (一)
學習目標:1、能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
2、能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3、能找出文章細致描寫景物和細膩刻畫人物的句子,揣摩其作用。
4、能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課前學習:1、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弄清字意。
2、品讀文中的精彩語言。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由播放歌曲《童年》導入??新課。
二、?速讀全文,說說這是怎樣的三顆枸杞豆?(可以用原文中的詞語來回答)
三、?這三顆有著特殊意義的枸杞豆,征服了年少的“我”,最終使“我”成就了一名植物學家。但在這之前,“我”是什么樣 的人呢?(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
四、?“我”為此經(jīng)常挨打,但“我”并沒有改變自己,直到遇到病中的三叔。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文中哪些地方描寫了三叔,表現(xiàn)人物什么特點?
2、“我”和病中的三叔共有幾次對話,對“我”有什么影響?(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內(nèi)容)
第一次對話給我的影響:讓“我”更懂得熱愛自然,而且和三叔相比,還意識到自己的一無所知和不善于觀察。
第二次對話給“我”的影響:懂得時間的珍貴,珍惜金色年華。
3、找出第二段對話中自己難以理解的句子,并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解決問題。如小組不能解決,可以全班討論。
(如探究練習中的第二大題。)
六、?課后學習:
課文寫童趣和景物生動細致,聯(lián)系課文中的描寫語句,體會童趣與“我”后來成為植物學家的關系。
第六課時:??《三顆枸杞豆》 (二)
學習目標:1、品讀文中充滿童趣的語言。
2、小組合作,課堂表演,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課前學習:收集有關時間或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二、?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想象,用自己喜歡的組合方式,分別扮演主持人、三叔與觀眾。
三、?交流有關時間與生命的名言警句,或配樂朗讀朱自清的美文《匆匆》,提升自己的人生感悟。
四、?文章帶給我們有益的生命啟示,而文中充滿童趣的語言也頗令人玩味。
五、?課后學習:
2、?模仿文中描寫“太陽”的寫法,寫一段關于月亮、星星或其他事物的文字。
第七課時:??《我們家的男子漢》??(一)
學習目標:1、查工具書,讀準文章字音,弄清字意。
3、小組合作,探究課文思路,深入研究課文主體部分安排材料的順序和特點。
4、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課前學習:1、熟悉課文內(nèi)容。
2、閱讀王安憶的有關作品。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男子漢,是指男人,強調的是男性的健壯或剛強,而課文寫的卻是一個才幾歲的小孩子,但作者為何稱他為男子漢呢?讓我們?nèi)タ纯赐醢矐浭窃鯓觼砜坍嬎哪凶訚h的氣概的。
二、?速讀課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展開討論:文中的男子漢是一個才幾歲的小孩子,但作者為何稱他為男子漢呢?(或問“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幾歲的小男孩是一條‘男子漢’?)
3、?你認為文章寫得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
三、?小組合作,探究文章主體部分安排材料的順序和特點。
文章是按人物的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再加上五個小標題使文章條理清晰,眉目分明。
答案可能有:耐心、獨立、剛強、勇敢、專心等。
五、?課后學習:
第八課時:??《我們家的男子漢》??(二)
學習目標:摘出文中細膩描寫人物的有關語句,體會描寫的精妙之處。
課前學習:品讀文章生動、風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步驟?:
一、?課上小組交流自己小時侯的事,每人著重講一個方面,要講得具體細致。
二、?仔細閱讀課文。
三、?劃出文中你認為寫的生動、風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語言,并作賞析。
四、?課堂練筆:寫一個你熟悉的小孩。
要求:1、仿照文章的結構,用小標題串聯(lián)全文,一題一事,重點記敘二三事。
2、觀察要細致,描寫要細膩,語言力求做到生動、幽默。
課堂交流小作。
五、?課后學習:
修改自己的小作。
第九課時:??《柳葉兒》
學習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本文“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nèi)涵,珍惜今天生活的幸福。
2、品讀文中的精彩句子,并體會從中飽含的感情。
3、能與其他類似文章進行比較閱讀。
課前學習:1、讀準字音,弄清字意。
2、熟練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3、閱讀張潔的《挖薺菜》、劉紹棠的《榆錢飯》、李治修的《掛在墻上的童年》。
4、積累繪柳的古典詩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諺語中說“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柳是春的使者。在古典詩詞中有很多繪柳的絕句。(學生交流)作為文人筆下的愛物,宋學孟在苦難的歲月里,也與柳葉兒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二、 速讀課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結合課文描寫的內(nèi)容,說說你認為柳葉兒好吃嗎?
3、?除了“樂”之外,作者還帶著怎樣的感情來回憶往事的?結合文章內(nèi)容來談談。
苦中帶澀。
三、通過自己的了解,談談在艱苦的歲月里人們還以什么來充饑?
四、比較閱讀。介紹張潔的《挖薺菜》、劉紹棠的《榆錢飯》,并把這兩篇文章與《柳葉兒》作比較,談談在結構、感情、語言、對苦與樂的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異同點。
五、?課堂討論:
你吃過野菜嗎?如有,與課文所寫的感受是否相同?為什么?
六、?課后學習:
詢問一下自己長輩年少時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作比較,談談感想,提升人生感悟。
第十、十一、十二課時:??寫作
第十課時:
學習目標:明確本單元的寫作要求——記事寫人線索清楚。
教學步驟?:
一、學生自主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記事寫人線索清楚”。
二、結合本單元所學的四篇文章,說說記敘的線索。明確:記敘性文章如果缺少線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為好文章。
第十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提供參考題目,學生自由寫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二、課后閱讀“修改作文”,試著修改自己的作文,著重注意把句內(nèi)重復多余的詞語刪去。
第十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二、小組交流,互相評改。
三、小組推薦作文,全班集體評改。
四、指導學生根據(jù)評分標準打分。
第十三課時:口語交際——勸告
學習目標:掌握勸告的幾種方法,并運用到平時的口語交際中。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學生交流,然后提出“勸告”一詞。
二.研討案例,探究勸阻要領。
1.出示案例
案例:張明和李響在高壓電線旁放風箏,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江曉寧急切地跑來,對他們說:“喂,你們不能在這兒放風箏!”張明不服氣地說:“我說班長大人,你管得也太寬了吧!”江曉寧著急地嚷起來:“在這兒放風箏是非常危險的,快離開這里。我是好心好意,你們怎么不聽我的話呢?”李響說:“不就是放風箏嗎,值得你大驚小怪嗎?”說完,他們再也不理江曉寧,專心地放他們的風箏。
2.討論案例。
(1)如果你和同桌就是錄像中的張明和李響,你們會接受怎樣的勸告?
(2)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有效勸阻的要領:
“正面勸導”法、“直話屈說”法、“歸謬”法、“激將”法。
三.小組合作學習,表演情景劇,參與勸阻實踐。
學生回憶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學曾經(jīng)有過的不正確行為,征得當事人的同意,與他(她)合作表演互相勸阻。
四、?課后學習:根據(jù)課后習題,自主創(chuàng)設情境,勸告他人。
一.?針對本單元的內(nèi)容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nèi)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并和自己有相同興趣的同學組建專題研究小組,(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的探究;壽先生是怎樣的一位老師?)學習結束后,寫成小論文,舉行論文交流大會,優(yōu)秀作品編輯成冊。
二.?開展“說說我的童年生活”的故事演講活動。
(附:蘇教版七(下)第二單元測試題)
蘇教版七(下)第二單元測試題
杭佳楣(常州市北郊中學)
一、積累運用。
1、把下面語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寫在橫線上。
像蜂??(die)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jīng)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視聽的愉悅之感。在記憶的心屏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yi)彩的畫頁,也似一??(que)跳躍著歡快音??(fu)的樂章。
——《我的“長生果”》
2、默寫。
不必說??????????????,光滑的石井欄,????????????,????????????;也不必說???????????????????? ,?????????????????????????? ,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3、仿照上段文字中加點的句式再造一個句子,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
4、根據(jù)自己的積累,寫出兩句珍惜時間或生命的名言警句。
5、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中,有一段歌詞寫到“殺你個魂也丟來魄也落。神也發(fā)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蟲虎豹無處躲?!备鶕?jù)這兩句話,寫出四個形容妖魔鬼怪潰敗場景的成語。
答:__________??,?????????? ,?????????? ,?????????? 。
6、班級要開展“說說我的童年趣事”的主題活動,請你為班級設計一個活動方案。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人都到哪里去了!”
“讀書!”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
8.說說文中這位先生有什么性格特點?并在文中勾畫出最能表現(xiàn)這一性格的詞語。
9.為什么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而先生讀的有標點?說說你對此是怎么理解的。
10.有人認為文末劃線句的“拗”字用得好,你認為呢?請說說它在文中的意思及表達作用。
11.書聲瑯瑯是課堂上常見景象,請你描寫一次課堂讀書的情景,力求真實而又生動。(150字以內(nèi))
(二)、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題。
從小見大
①那年他十一歲,一有機會總愛去湖心小島上的船塢前釣魚。他家在島上有所美麗的小房子。
②在鱸魚釣獵開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媽媽早早地又來釣魚。安好誘餌后,他將魚線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輝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斕的漣漪,當月升中天的時候,那波紋又變成了銀白色,景象十分美麗動人。
③忽然,釣竿的另一頭倍感沉重起來。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鉤,急忙收起魚線。母親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兒子熟練麻利的操作,十分愜意欣慰。
④終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條竭力掙扎的大魚拉出睡眠。好大的魚啊!在此之前他還沒見過這么大的魚呢!它是一條鱸魚。
⑤母親和兒子緊盯著這條漂亮的大魚看呆了。月光下,美麗的魚鰓一吐一納地翕動著。媽媽按亮小電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點——但距允許釣獵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小時。
⑥“你得把它放回去,兒子?!蹦赣H說?!皨寢專 焙⒆涌蘖?。
⑦“還會有別的魚的?!蹦赣H安慰他?!霸贈]有這樣大的魚了。”孩子仍然傷感不已。
⑧他環(huán)顧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個魚艇或釣魚人。他又看看母親。雖然沒人看見他們,也沒人知道這事,但他從母親那平時溫和慈祥而現(xiàn)在卻十分堅決的臉色中知道決定是無可更改的。他只好慢慢解開大魚嘴上的魚鉤,把它放了生。暗夜中,那鱸魚抖動笨大的身軀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處,漸漸消失。
⑨孩子回想剛才釣上大魚時興高采烈的情景,就好象做了一場夢。
⑩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經(jīng)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建筑師了。母親的小房子還在那個湖心小島上,他還是常到那里釣魚。
⑾他說得對,他再也沒有能釣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釣上的那樣漂亮的大魚,但他卻為此終身感謝母親。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過許多類似于那一夜晚的問題,但從未因無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損公德。他通過自己的誠實、勤奮、守法,仍然能獵取到生活中的大魚——事業(yè)上成績斐然。他至今仍懷念母親那一夜對他的教誨,并常常對他的兒女們講起這件平常而又感人的小事。
14.閱讀⑤—⑧段,回答:
①母親所做的決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為什么作出這個決定?(用原文回答)
答: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中劃線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__描寫,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標題中的“小”和“大”各指什么?(請圍繞中心回答,“大”的內(nèi)涵至少說出兩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題目篇三
“知了,知了……”窗外,高大濃密的梧桐樹上,知了不知疲倦地聒噪,連太陽公公也聽得不耐煩了,發(fā)怒了,臉脹得通紅通紅的,天真的好熱啊!
屋內(nèi),我無奈的看窗外。怎么辦?怎么辦?離比賽只有五天了,而我連一首完整的曲子都沒背上??粗敲苊苈槁榈奈寰€譜,特別是那些小音符,像一只只小臭蟲,我恨死你們了!看著那架黑得發(fā)亮的鋼琴,我恨不得把它砸個稀巴爛!
“媽媽花了那么大的代價,給你買琴,找老師,你還不肯練……”
“彈鋼琴,有什么了不起,我們班就我一個學琴的,還不是為了你們的面子……”我大聲地說。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幸福?練琴是最痛苦的事!”我吼叫著。
“不行,明天開始,每天彈五小時琴。”媽媽憤怒了……
唉!想到這兒,我又坐到鋼琴前?!岸邌嬤洹眴握{的琴聲又響起來了。當我彈《圓舞曲》,《奏鳴曲》的時候,感覺肖邦親切地向我走來,莫扎特含笑對我點頭。忽然間一股曖流充滿我的全身,彈奏的激情涌向指尖,柔美、優(yōu)雅、高亢、激昂……此刻,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興奮。
一天,兩天,三天……轉眼比賽的日子到了。我自信滿滿地走到舞臺中央的鋼琴旁,流暢地彈起了肖邦的《升c小調圓舞曲》,優(yōu)美的琴聲時而像微風拂過水面,時而像山泉叮咚流淌,時而像波濤洶涌澎湃……90分,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哇!我成功了!
我得了一等獎,還將參加了全國“卡丹薩杯”鋼琴總決賽。媽媽激動得一下子抱住了我,老師也微笑地摸著我的頭,好朋友們都圍上來了……想起這么多天的辛苦沒有白費,我不禁熱淚盈眶。是啊,只有經(jīng)過艱辛的付出,才能取得成功的喜悅!
那一刻,我很幸福。
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題目篇四
已是深秋了,穿著短袖的我走到窗前,一陣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冷顫,看向窗外的那個蝶蛹,我嘆了口氣,據(jù)說是極罕見的彩虹蝶蛹,只不過要在陽光充沛的情況下才能破蛹而出。如今,陽光充沛的夏天已經(jīng)過去了,只剩下這個蕭瑟而又陰沉沉的秋季,我不禁有些擔憂。
突然,那彩虹蝶蛹動了動,該不會是……?不,不要!我在心底吶喊著。今天可是時陰時雨的天氣啊!
終于,彩虹蝶蛹掙脫了堅硬的蛹的束縛,我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雖然,我有些困惑,因為此時的彩虹蝶并不漂亮,甚至可以說是很難看,身上的翅膀,觸角都皺巴巴的揉在一團。不過,這也是自然間中一個小小的生靈啊!
可是,隨著蝶蛹的破裂,卻有大量的液體流了出來。我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低下頭,冥思苦想……想著想著,猛然憶起朋友的話,我倒吸一口冷氣,這就是那“彩虹眼淚”呀,是一種極有粘性的液體??粗屎绲谕纯嗖^力地掙扎,試圖擺脫粘液,我也痛苦地閉上了眼:彩虹蝶剛破蛹而出時,翅膀是皺成一團并且濕了的,對彩虹眼淚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也是彩虹蝶要在陽光充沛天氣破蛹而出的原因之一了,只有在陽光充沛的情況下,那膠狀體才會在陽光的作用下慢慢消失。而現(xiàn)在,沒有陽光,膠體裹住了彩虹蝶的翅膀,翅膀就會在外力的拉扯下破裂,最終,失去雙翼的她會死去。
我閉著眼,乞求上蒼能施舍彩虹蝶一絲陽光,哪怕一絲也好。
不知是我的乞求感動了上蒼,還是彩虹蝶的執(zhí)著感動了上蒼,此時的太陽竟毫不吝嗇地把陽光灑在了大地的角落,像是奇跡般的,有一縷陽光也照到了彩虹蝶上。她盡情享受著這上蒼所賜予給她的莫大的恩惠。
我睜開了眼,彩虹蝶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我揮手和她告別……
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題目篇五
單元教學目標?:
二、能就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展開聯(lián)想,談談自己難忘的童年趣事;
五、學會在口語交際中善于抓住對方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方法勸告他人。
單元課時安排:(共計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3課時
《三顆枸杞豆》2課時
《我們家的男子漢》2課時
《柳葉兒》1課時
寫作3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教材分析:
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不但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精彩畫卷,而且還蘊涵了作者真摯而又細膩的情感,讀來趣味無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在歷經(jīng)人生滄桑后對童年生活的溫馨回憶。
《三顆枸杞豆》用回憶的筆法,寫了三叔一生留給“我”的教訓——三顆枸杞豆以及這三顆枸杞豆對“我”的啟示、教育。
《我們家的男子漢》是一篇成年人寫孩子趣事的文章。主人公年紀尚小,遠未定型,卻表現(xiàn)了未來的某些個性——對獨立的要求,對生活挑戰(zhàn)的沉著。
《柳葉兒》一文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在饑荒歲月里的往事。
學習本單元,要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體到局部,從形象到語言進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讓學法在感受中明確,讓語文素養(yǎng)在感悟中形成,讓思維品質在探究中提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了解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組建學習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學習步驟:
一、導入??語:
在第一單元中,我們和一些大師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在本單元中,我們將走進熟悉而又陌生的童年生活,相信這個單元的學習會帶給每位同學對童年一詞的全新注解。
二、教師出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
三、了解單元大概內(nèi)容。
教師引導學生瀏覽目錄和課文。
四、學生活動:
說說自己最喜歡其中的哪篇文章,并選取一個角度談談自己喜歡的理由。
五、組建學習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1.教師引導學生針對本單元的內(nèi)容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nèi)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并和自己有相同興趣的同學組建專題研究小組。(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的探究;壽先生是怎樣的一位老師。)
單元學習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撰寫小論文。優(yōu)秀作品編輯成冊。
2.開展一次“說說我的童年生活”的主題交流活動,與作品產(chǎn)生共鳴。
第二課時: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
學習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課前學習:1、利用工具書,讀準文中字音,弄懂字意。
2、查資料(可以利用圖書或網(wǎng)絡),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閱讀散文集《朝花夕拾》。
3、查找有關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簡介,增加印象。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童年如歌如畫。它像一支動聽的歌,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的歷程;它又像一幅美麗的畫,展示著人生的繽紛。魯迅先生也有一段令人難忘的童年生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童年樂園。
二、由學生來介紹魯迅先生的生平與作品。
三、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1、根據(jù)文章標題,并結合課前閱讀,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回憶百草園的樂園生活;第二部分:回憶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2、快速閱讀全文,把自己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園”和“ 的三味書屋”說出來。
單調的三味書屋、自由的三味書屋、痛快的三味書屋、好玩的三味書屋……
3、仔細閱讀全文,談談作者本人就這兩個相鄰的人生驛站更喜歡哪一個?試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由。
四、課后學習:
第三課時: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二)
學習目標:1、能學習本文運用準確的詞語表現(xiàn)景物特點、描寫動作的寫法,并運用到寫作實踐中去。
2、能品賞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
課前學習:朗讀文章的精彩部分,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上節(jié)課我們從整體上感知了文章內(nèi)容,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魯迅先生筆下的樂園生活。
二、精讀“百草園”部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樂”在何處?(此問題可以讓學生了解這一部分記敘的順序。)
2、有感情地朗讀百草園景物描寫的一段文章,并就其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
然后憑記憶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說說泥墻根一帶有哪些趣味?(嘗試背誦此小節(jié))
3、仿句練習:
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造句,描繪一種情景。
4、學生復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表達清晰,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可以結合《社戲》一文中為什么說迅哥兒到趙莊去看社戲時蛇精戲是他最想看的一出戲。)
5、朗讀“冬天雪地捕鳥”的一段文章。
劃出捕鳥動作的動詞,并通過學生課堂表演,體會用詞的準確精當。
6、課堂作為片段練習:
同學們小的時候,都捕捉過小昆蟲或玩過各種游戲。請你模仿魯迅描寫冬天捕鳥使用一系列動詞,也用五個以上的動詞描寫你親自做過的一種活動。(可以讓學生邊說邊表演。)
三、課后學習:
交流并修改自己的課堂小作。
第四課時: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三)
學習目標:1、能比較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生活。
2、能從多角度對文章主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課前學習:能復述在三味書屋中讀書生活的幾個片段,并加以概括。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相對于樂趣無窮的百草園生活,三味書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二、精讀“三味書屋”部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你是怎樣認識百草園的樂趣和三味書屋的無味的?
可以從“學習的環(huán)境”、“教課的先生”、“學習的內(nèi)容”三方面進行比較。
3、你覺得壽先生是不是一位好老師?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4、課堂片段作文練習:用形象風趣的語言描寫某位老師上課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學生交流)
5、三味書屋的教學方法怎樣?魯迅希望有怎樣的兒童教育?
三、對文章主題的探討。
(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把這兩者對立起來,我認為作者在文中并沒有刻意地將兩者進行比較,推崇百草園而否定三味書屋,只是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自然地寫下來,三味書屋里淋漓痛快的讀書、無拘無束的溜玩、興味盎然地偷畫、嚴而不厲的先生在作者筆下也充滿親切溫馨。所以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受、自主表達,在個性化體驗中完成對文章的解讀。)
四、課后學習: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專題,進行探究,通過小組合作,寫成小論文。
第五課時: 《三顆枸杞豆》 (一)
學習目標:1、能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
2、能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3、能找出文章細致描寫景物和細膩刻畫人物的句子,揣摩其作用。
4、能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課前學習:1、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弄清字意。
2、品讀文中的精彩語言。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由播放歌曲《童年》導入??新課。
二、速讀全文,說說這是怎樣的三顆枸杞豆?(可以用原文中的詞語來回答)
三、這三顆有著特殊意義的枸杞豆,征服了年少的“我”,最終使“我”成就了一名植物學家。但在這之前,“我”是什么樣 的人呢?(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
四、“我”為此經(jīng)常挨打,但“我”并沒有改變自己,直到遇到病中的三叔。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文中哪些地方描寫了三叔,表現(xiàn)人物什么特點?
2、“我”和病中的三叔共有幾次對話,對“我”有什么影響?(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內(nèi)容)
第一次對話給我的影響:讓“我”更懂得熱愛自然,而且和三叔相比,還意識到自己的一無所知和不善于觀察。
第二次對話給“我”的影響:懂得時間的珍貴,珍惜金色年華。
3、找出第二段對話中自己難以理解的句子,并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解決問題。如小組不能解決,可以全班討論。
(如探究練習中的第二大題。)
六、課后學習:
課文寫童趣和景物生動細致,聯(lián)系課文中的描寫語句,體會童趣與“我”后來成為植物學家的關系。
第六課時: 《三顆枸杞豆》 (二)
學習目標:1、品讀文中充滿童趣的語言。
2、小組合作,課堂表演,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課前學習:收集有關時間或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二、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想象,用自己喜歡的組合方式,分別扮演主持人、三叔與觀眾。
三、交流有關時間與生命的名言警句,或配樂朗讀朱自清的美文《匆匆》,提升自己的人生感悟。
四、文章帶給我們有益的生命啟示,而文中充滿童趣的語言也頗令人玩味。
五、課后學習:
2、模仿文中描寫“太陽”的寫法,寫一段關于月亮、星星或其他事物的文字。
第七課時: 《我們家的男子漢》 (一)
學習目標:1、查工具書,讀準文章字音,弄清字意。
3、小組合作,探究課文思路,深入研究課文主體部分安排材料的順序和特點。
4、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課前學習:1、熟悉課文內(nèi)容。
2、閱讀王安憶的有關作品。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男子漢,是指男人,強調的是男性的健壯或剛強,而課文寫的卻是一個才幾歲的小孩子,但作者為何稱他為男子漢呢?讓我們?nèi)タ纯赐醢矐浭窃鯓觼砜坍嬎哪凶訚h的氣概的。
二、速讀課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展開討論:文中的男子漢是一個才幾歲的小孩子,但作者為何稱他為男子漢呢?(或問“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幾歲的小男孩是一條‘男子漢’?)
3、你認為文章寫得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
三、小組合作,探究文章主體部分安排材料的順序和特點。
文章是按人物的性格特點分類組織安排材料,再加上五個小標題使文章條理清晰,眉目分明。
答案可能有:耐心、獨立、剛強、勇敢、專心等。
五、課后學習:
第八課時: 《我們家的男子漢》 (二)
學習目標:摘出文中細膩描寫人物的有關語句,體會描寫的精妙之處。
課前學習:品讀文章生動、風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步驟?:
一、課上小組交流自己小時侯的事,每人著重講一個方面,要講得具體細致。
二、仔細閱讀課文。
三、劃出文中你認為寫的生動、風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語言,并作賞析。
四、課堂練筆:寫一個你熟悉的小孩。
要求:1、仿照文章的結構,用小標題串聯(lián)全文,一題一事,重點記敘二三事。
2、觀察要細致,描寫要細膩,語言力求做到生動、幽默。
課堂交流小作。
五、課后學習:
修改自己的小作。
第九課時: 《柳葉兒》
學習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本文“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nèi)涵,珍惜今天生活的幸福。
2、品讀文中的精彩句子,并體會從中飽含的感情。
3、能與其他類似文章進行比較閱讀。
課前學習:1、讀準字音,弄清字意。
2、熟練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3、閱讀張潔的《挖薺菜》、劉紹棠的《榆錢飯》、李治修的《掛在墻上的童年》。
4、積累繪柳的古典詩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諺語中說“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柳是春的使者。在古典詩詞中有很多繪柳的絕句。(學生交流)作為文人筆下的愛物,宋學孟在苦難的歲月里,也與柳葉兒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二、 速讀課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結合課文描寫的內(nèi)容,說說你認為柳葉兒好吃嗎?
3、除了“樂”之外,作者還帶著怎樣的感情來回憶往事的?結合文章內(nèi)容來談談。
苦中帶澀。
三、通過自己的了解,談談在艱苦的歲月里人們還以什么來充饑?
四、比較閱讀。介紹張潔的《挖薺菜》、劉紹棠的《榆錢飯》,并把這兩篇文章與《柳葉兒》作比較,談談在結構、感情、語言、對苦與樂的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異同點。
五、課堂討論:
你吃過野菜嗎?如有,與課文所寫的感受是否相同?為什么?
六、課后學習:
詢問一下自己長輩年少時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作比較,談談感想,提升人生感悟。
第十、十一、十二課時: 寫作
第十課時:
學習目標:明確本單元的寫作要求——記事寫人線索清楚。
教學步驟?:
一、學生自主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記事寫人線索清楚”。
二、結合本單元所學的四篇文章,說說記敘的線索。明確:記敘性文章如果缺少線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為好文章。
第十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提供參考題目,學生自由寫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二、課后閱讀“修改作文”,試著修改自己的作文,著重注意把句內(nèi)重復多余的詞語刪去。
第十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二、小組交流,互相評改。
三、小組推薦作文,全班集體評改。
四、指導學生根據(jù)評分標準打分。
第十三課時:口語交際——勸告
學習目標:掌握勸告的幾種方法,并運用到平時的口語交際中。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學生交流,然后提出“勸告”一詞。
二.研討案例,探究勸阻要領。
1.出示案例
案例:張明和李響在高壓電線旁放風箏,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江曉寧急切地跑來,對他們說:“喂,你們不能在這兒放風箏!”張明不服氣地說:“我說班長大人,你管得也太寬了吧!”江曉寧著急地嚷起來:“在這兒放風箏是非常危險的,快離開這里。我是好心好意,你們怎么不聽我的話呢?”李響說:“不就是放風箏嗎,值得你大驚小怪嗎?”說完,他們再也不理江曉寧,專心地放他們的風箏。
2.討論案例。
(1)如果你和同桌就是錄像中的張明和李響,你們會接受怎樣的勸告?
(2)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有效勸阻的要領:
“正面勸導”法、“直話屈說”法、“歸謬”法、“激將”法。
三.小組合作學習,表演情景劇,參與勸阻實踐。
學生回憶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學曾經(jīng)有過的不正確行為,征得當事人的同意,與他(她)合作表演互相勸阻。
四、課后學習:根據(jù)課后習題,自主創(chuàng)設情境,勸告他人。
一.針對本單元的內(nèi)容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nèi)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并和自己有相同興趣的同學組建專題研究小組,(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的探究;壽先生是怎樣的一位老師?)學習結束后,寫成小論文,舉行論文交流大會,優(yōu)秀作品編輯成冊。
二.開展“說說我的童年生活”的故事演講活動。
(附:蘇教版七(下)第二單元測試題)
蘇教版七(下)第二單元測試題
杭佳楣(常州市北郊中學)
一、積累運用。
1、把下面語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寫在橫線上。
像蜂 (die)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jīng)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視聽的愉悅之感。在記憶的心屏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 (yi)彩的畫頁,也似一 (que)跳躍著歡快音 (fu)的樂章。
——《我的“長生果”》
2、默寫。
不必說 ,光滑的石井欄, , ;也不必說 , ,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 。
3、仿照上段文字中加點的句式再造一個句子,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
4、根據(jù)自己的積累,寫出兩句珍惜時間或生命的名言警句。
5、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中,有一段歌詞寫到“殺你個魂也丟來魄也落。神也發(fā)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蟲虎豹無處躲?!备鶕?jù)這兩句話,寫出四個形容妖魔鬼怪潰敗場景的成語。
答:__________ , , , 。
6、班級要開展“說說我的童年趣事”的主題活動,請你為班級設計一個活動方案。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人都到哪里去了!”
“讀書!”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
8.說說文中這位先生有什么性格特點?并在文中勾畫出最能表現(xiàn)這一性格的詞語。
9.為什么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而先生讀的有標點?說說你對此是怎么理解的。
10.有人認為文末劃線句的“拗”字用得好,你認為呢?請說說它在文中的意思及表達作用。
11.書聲瑯瑯是課堂上常見景象,請你描寫一次課堂讀書的情景,力求真實而又生動。(150字以內(nèi))
(二)、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題。
從小見大
①那年他十一歲,一有機會總愛去湖心小島上的船塢前釣魚。他家在島上有所美麗的小房子。
②在鱸魚釣獵開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媽媽早早地又來釣魚。安好誘餌后,他將魚線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輝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斕的漣漪,當月升中天的時候,那波紋又變成了銀白色,景象十分美麗動人。
③忽然,釣竿的另一頭倍感沉重起來。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鉤,急忙收起魚線。母親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兒子熟練麻利的操作,十分愜意欣慰。
④終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條竭力掙扎的大魚拉出睡眠。好大的魚?。≡诖酥八€沒見過這么大的魚呢!它是一條鱸魚。
⑤母親和兒子緊盯著這條漂亮的大魚看呆了。月光下,美麗的魚鰓一吐一納地翕動著。媽媽按亮小電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點——但距允許釣獵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小時。
⑥“你得把它放回去,兒子。”母親說。“媽媽!”孩子哭了。
⑦“還會有別的魚的?!蹦赣H安慰他?!霸贈]有這樣大的魚了?!焙⒆尤匀粋胁灰?。
⑧他環(huán)顧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個魚艇或釣魚人。他又看看母親。雖然沒人看見他們,也沒人知道這事,但他從母親那平時溫和慈祥而現(xiàn)在卻十分堅決的臉色中知道決定是無可更改的。他只好慢慢解開大魚嘴上的魚鉤,把它放了生。暗夜中,那鱸魚抖動笨大的身軀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處,漸漸消失。
⑨孩子回想剛才釣上大魚時興高采烈的情景,就好象做了一場夢。
⑩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經(jīng)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建筑師了。母親的小房子還在那個湖心小島上,他還是常到那里釣魚。
⑾他說得對,他再也沒有能釣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釣上的那樣漂亮的大魚,但他卻為此終身感謝母親。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過許多類似于那一夜晚的問題,但從未因無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損公德。他通過自己的誠實、勤奮、守法,仍然能獵取到生活中的大魚——事業(yè)上成績斐然。他至今仍懷念母親那一夜對他的教誨,并常常對他的兒女們講起這件平常而又感人的小事。
14.閱讀⑤—⑧段,回答:
①母親所做的決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為什么作出這個決定?(用原文回答)
答: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中劃線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__描寫,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標題中的“小”和“大”各指什么?(請圍繞中心回答,“大”的內(nèi)涵至少說出兩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