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貝絲的快樂農場讀后感篇一
貝絲是個嬰兒的時候,父母就已雙亡,她的姑婆和姑媽將她領回家。哈里特姑婆和弗朗西斯姑媽對貝絲百般疼愛,甚至于不惜放棄了自己原有的生活。特別是弗朗西斯姑媽由于自己的媽媽的沒有真正了解過自己所以希望對貝絲能夠做的更好,她對這個貝絲的疼愛超過了任何人,比如散步姑媽會讓貝絲緊緊靠著她生怕有什么東西嚇著貝絲;比如閃電打雷弗朗西斯姑媽一定會丟下手中的活緊緊地摟著貝絲直到雨過天睛;比如上學弗朗西斯姑媽總是拉著貝絲的手一直把她送到教室;再比如弗朗西斯姑媽因為貝絲長得弱小而叫醫(yī)生來給她看病……所以正是在姑媽無微不至,百般呵護的成長環(huán)境下,九歲的貝絲成了一個脆弱、敏感,沒有個性,以至于失去了自我的女孩兒。
一次意外事件,姑媽不能再照顧貝絲了,她不得不被送到鄉(xiāng)下姨婆家。當貝絲心有余悸地一個人坐火車到帕特尼農場姨婆家時,她以為會有熱情的擁抱和親吻來安慰她,但是沒有,甚至沒有人問她路上怎么樣?!@便是帕特尼農場生活的開始,貝絲從此結束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貝絲到后,阿比蓋爾姨婆和安妮阿姨還有亨利姨爹依然各忙各的事情,貝絲孤助無緣地坐在火爐旁。過了好一會姨婆說話了:“把你的外套和披風脫掉,掛在門后最下面的鉤子上,那個就是你掛衣服用的鉤子。”貝絲驚奇地看了一眼姨婆,然后笨手笨腳地解開披風和外套的`扣子,自己掛好——以前這并不需要自己來做這些,貝絲覺得很委屈,可是沒人來幫她。
第二天吃過早飯,安妮阿姨以她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語氣提出了三個建議:“你是不是最好在碗還沒干掉之前,去把碗洗一洗?如果想吃紅蘋果,就從桌上的盤子里拿。你可能想看看這間屋子,這樣你就知道你在哪里了。”貝絲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一一照辦。
第三天吃過早飯,安妮阿姨遞給貝絲一副手套及餅干:“你沿著這條路一直向前走,第一個路口左轉,就可以看到學校了。”自己去上學?這怎么可以?可是門,在她身后關上了,去往學校的路在她面前展開。盡管貝絲心里喊著:我不能!我不要!但她也只能一路往山下走去。如果在姑婆家,她一定會掉頭回屋里去,可以在這兒她做不到,她也不敢。貝絲這才意識到:在阿比蓋爾姨婆,不但要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把自己的事情搞定,還要做家務,沒人把你當小孩看待。——正是姨婆家這種讓孩子自己做事的方式,貝絲開始了轉變。
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有一個觀點:“成人應該是一個觀察者,一個欣賞者,不再是孩子的教導者,從一個教導者變成一個孩子的協(xié)助者。成人可以給予孩子引導,幫助和建議,而這些協(xié)助都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成人通過對孩子的觀察,了解孩子的發(fā)展、進步及遇到的問題。然后決定提供給孩子協(xié)助的時間及時機。避免無端的干擾孩子。”從安妮阿姨對待貝絲的態(tài)度及方式,我們可以斷定:作者桃樂茜。費希爾一定不只是一個文學家,她是懂兒童心理懂教育的。
農場學校是不分年級的混齡教學,由于貝絲超前的閱讀能力在學校當了小老師,正是小老師的擔當讓貝絲第一次充滿了自信,并開始開心的生活著。接下來,在姨婆家自己負責早飯和分工做晚飯的事情,貝絲雖然沒做過,但她已不再恐懼,而是充滿好奇和渴望地去準備所需要的工具和食物。
所以經歷比什么都重要,雖然都是生活中一件件瑣碎的小事,貝絲面對時從自己思索到自己去解決,這對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貝絲來講,都是一個個的挑戰(zhàn)和成長,到這里貝絲的性格中的獨立性,已很好地形成了。
所以從貝絲成長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讓孩子去經歷遠比我們做家長的給孩子講道理有效的多。經歷會讓孩子養(yǎng)成動腦的習慣,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故事接下來的講述便是最好的說明。
貝絲在學校里認識了5歲的小莫利,并是小莫利的朗讀老師。兩個人感情很好。所以當父母生病小莫利要被送到別人家寄養(yǎng)時,她偷偷的跑到農場來向貝絲求助。傍晚安妮阿姨回來后告訴貝絲,在小莫利的父母不知道的情況下,不能留她在農場過夜。
夜幕降臨了,四周一片昏暗,貝絲不得不穿過一片樹林送小莫利回家??墒蔷驮谒齻兞闹强訒r,兩個孩子迷路了。貝絲緊張極了,讓小莫利站在原地等她,自己去前面探探路??傻人貋頃r,小莫利卻掉進了狼坑里。貝絲嚇呆了,每個汗毛都豎了起來。當她決定回家找亨利姨爹幫忙時,卻從坑底傳來小莫利的哀啕聲:“貝絲,別離開我,野狼會把我吃掉的,求你了,不要走?!薄翱墒俏乙粋€人沒辦法把你弄上來”貝絲也哭了,牙齒開始打戰(zhàn)。
黑黑的洞里不時傳來小莫利的哀求聲,貝絲停止了哭泣,坐在石頭上想:如果是安妮阿姨在這里,她會怎么做呢?在貝絲的認識里,安妮阿姨永遠會有辦法解決問題。想到這里貝絲開始觀察四周,終于她看到了一個干枯的松樹枝,對,一個像梯子一樣的樹枝,這就是安妮阿姨要做的??吹竭@里我們會跟貝絲一樣興奮、激動并充滿了力量。
當安妮阿姨與亨利姨爹找到她們時,兩個女孩已經爬出的狼坑,貝絲覺得很難過她以為安妮阿姨會擁抱她,但是沒有。安妮阿姨只觀察了一下那個洞,淡淡地說:“我想你把小莫利照顧的很好?!?/p>
在回家的路上,安妮阿姨握著貝絲的手——這是第一次。然后問貝絲:“你是怎么想到那么做的?”貝絲這時欣慰甚至有些得意的在黑暗中笑了,她這才知道安妮阿姨了解一切,這就是安妮阿姨的夸獎。
以前那個怯懦、膽小的貝絲不見了,在姨婆家日積月累獨立的生活方式,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經歷讓貝絲發(fā)生了改變,她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貝絲了,不得不說這本書通過貝絲的成長故事生動地再現(xiàn)了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的精髓。
故事講述到這里,任何一個人都會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貝絲一定會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面對她所遇到的一切。所以在故事的后半部當貝絲帶小莫利搭別人的車去另一個城鎮(zhèn)參加博覽會回不了家時,我們堅定不移地相信貝絲一定會有辦法掙到錢帶小莫利回家的。
看完《貝絲的快樂農場》后,我有了太多的感悟了,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去看一看,不管大人和小孩,都應該要看。
貝絲的快樂農場讀后感篇二
翻開《貝絲的快樂農場》這本書,我認真地讀著,細細地欣賞。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
姑媽無微不至的呵護讓九歲的貝絲脆弱、敏感,沒有個性,以至于失去了自我。讀到這里,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我們和貝絲一樣,都是家長的小公主和小王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然而,一次意外事件,姑媽不能再照顧她了,她被送到了鄉(xiāng)下的姨婆家,貝絲再也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一到那里,她不但要照顧自己,還要做家務,沒人把她當小孩看待。
但是,沒想到獨立自主的生活讓貝絲很快發(fā)生了變化,她還愛上了新家庭,她不再是過去的自己了。
我讀完了這本書的時候,我心想:如果我也去鄉(xiāng)下住幾個月,會不會也像貝絲一樣呢?連貝絲都能改變自己,我也一定能改掉自己的缺點的,加油!
貝絲的快樂農場讀后感篇三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很多書,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貝絲的快樂農場》。
這本書主要寫:貝絲的父母在貝絲很小的時候就死了,哈里特姑姑和弗朗西斯姑父收養(yǎng)了他。一次意外事件,姑姑不能再照顧她,她被送到了鄉(xiāng)下姨婆家。在那里學會了做黃油,學會了做飯……更重要的是她學會了獨立自生。她已不是以往那個又瘦又小,臉色蒼白害羞的貝絲,而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女孩。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獨立生活很重要。我呢?就連一只小貓小狗都會害怕,一只雞就會把我追得滿地跑。洗一次衣服都要媽媽幫忙。我連這些都做不到,更別說要獨立生活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把衣服都收到家里,讓我把衣服疊起來放到衣柜里??晌艺诳措娨?,哪兒愿意離開電視半步呀!但也必須服從媽媽呀,我嚼著嘴不情愿地把衣服疊好放進衣柜。
你看我連這么一件小事,都這樣不情愿,那就更別提自己做飯,自己洗衣服等等了。
德國詩人、劇作家、自然科學家和思想家歌德曾經說過:“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蓖瑢W們,父母現(xiàn)在是我們的保護傘,現(xiàn)在天塌了有父母來頂,我們現(xiàn)在可以依賴大人,但是將來呢,以后呢,我們還能依賴父母嗎?答案是否定的?!白约旱氖虑樽约鹤觥?,這句話誰都理解,這句話大家都掛在嘴邊,但是,又有多少人是做到的呢?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不能依賴父母,要學會獨立自主,因為獨立自主也是一種本領!
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獨立性強的人,不能太嬌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