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2022年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5篇)

2022年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1-29 20:38:10
2022年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5篇)
時間:2022-11-29 20:38:10     小編:zdfb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一

1、學習1-20按群計數(shù),兩個兩個數(shù);

2、建立數(shù)群概念。

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學具。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

兒玩數(shù)單雙數(shù)的游戲,從1到10,再到20。

二、活動組織:

1、請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兩個紅棋子,再插兩個黃棋子,兩個藍棋子,兩個綠棋子,2個黑棋子,一共10個棋子。

2、教師提問:

一共插了幾種顏色的棋子?每種顏色共有幾個棋子?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讓幼兒按個數(shù)數(shù),再按顏色數(shù)--2、4、6、8、10。

3、請幼兒照第一行的樣子插同樣的棋子,同時說出12個棋子,14個棋子,16個棋子,18個棋子,20個棋子。

4、請幼兒說說怎么數(shù)速度快?為什么?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兩個兩個數(shù)的練習,讓幼兒借助顏色的區(qū)別進一步感知雙數(shù)遞進的規(guī)律。

5、游戲"聽聲音拿棋子。"

教師拍一下手,請小朋友拿掉2個棋子,同時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shù),直至把

棋子全部拿掉。

活動結束收回插板。

活動延伸,戶外體育活動的報數(shù)游戲,數(shù)字表的點數(shù)游戲。

第2課時計數(shù)

教學內容:繼續(xù)學習按數(shù)群計數(shù)

1、學習1-20按群計數(shù),5個5個數(shù);

2、建立數(shù)群概念。

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學具。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兒玩數(shù)單雙數(shù)的游戲,從1到10,再到20。

二、活動組織:

1、請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5個紅棋子,再插5個黃棋子,5個藍棋子,5個綠棋子,一共20個棋子。

2、教師提問:

一共插了幾種顏色的棋子?每種顏色共有幾個棋子?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讓幼兒按個數(shù)數(shù),再按顏色數(shù)--2、4、6、8、10。

3、請幼兒照第一行的樣子插同樣的棋子,同時說出12個棋子,14個棋子,16個棋子,18個棋子,20個棋子。

4、請幼兒說說怎么數(shù)速度快?為什么?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兩個兩個數(shù)的練習,讓幼兒借助顏色的區(qū)別進一步感知雙數(shù)遞進的規(guī)律。

5、游戲"聽聲音拿棋子。"

教師拍一下手,請小朋友拿掉2個棋子,同時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shù),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活動結束收回插板。

活動延伸,戶外體育活動的報數(shù)游戲,數(shù)字表的點數(shù)游戲。

第3課時5以內數(shù)的組成。

教學內容:5以內數(shù)的組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數(shù)的組成,并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shù)的組成。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5以內數(shù)的組成。

教學方法:

操作發(fā)現(xiàn)法。

教具、學具:1~5的數(shù)字卡片,5個正方形,5顆豆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數(shù)數(shù)練習:順數(shù)1~5,再倒數(shù)。

2.手指表數(shù):教師任意說一個數(shù),學生用手指表示。

二、探究新知

1.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老師請你們拿出4個正方形,然后把它們分成兩份,分分看,有多少種分法,看誰的方法多。如果自己有困難,可以同位互相幫助。分好后,可以同位交流。2.交流展示。

師:剛才,同學們都把4個正方形分成兩份,現(xiàn)在誰愿意告訴老師你自己的分法。(讓學生回答)剛才,大家都想出了那么多方法,可是看起來有點亂,現(xiàn)在老師請你們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一個也不漏呢?教師巡視,如果發(fā)現(xiàn)有按順序分的,馬上讓他上臺展示)現(xiàn)在,老師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請他來教教大家。(讓這位同學上臺展示)展示如下:

3.全班同學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

4.引導寫出4的組成:把剛才用學具擺的用數(shù)字表示,該怎樣寫呢?板書:

5.指導讀4的組成,讀后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告訴學生4分成1和3與4分成3和1是一樣的。

6.小結:剛才同學們用分正方形的方法來發(fā)現(xiàn)4的組成,那5的組成你們會嗎?

7.小組探究5的組成,教師巡視指導。

8.檢查學習情況,讓學生匯報后,指名板書出5的組成,最后整理如下:

9.自學3和2的組成。

10.小結:剛才我們一起探究了5以內數(shù)的組成,現(xiàn)在老師檢查一下你們掌握得怎么樣。

三、鞏固練習

1.玩猜一猜的游戲。

(1)教師示范:告訴學生老師有5顆豆豆,現(xiàn)在老師分兩只手拿著,右手有1顆,那請你們猜猜老師的左手有多少顆豆豆。為什么?學生說出:因為5可以分成1和4,所以左手有4顆)再變著數(shù)猜。(2)師:老師請你們拿著豆豆,同位互相猜。(3)師:老師再請你們和書上19頁的這位小朋友玩猜一猜的游戲,請你把猜的結果寫在書上。2.舉數(shù)字卡片練習:教師任意出示一個數(shù),學生舉出相應的組成。如:教師出示4,學生可以舉出1和3或者2和2的數(shù)字卡片。

3.連線練習(先連組成5的,再連組成4的)4.在方框里填數(shù)5.同位互相說說5以內數(shù)的組成。

四、課堂小結

先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然后教師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最后要求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

五、作業(yè)把5以內數(shù)的組成說給家長聽。

六、課堂效果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了5以內數(shù)的組成,又通過各種練習,學生掌握了5以內數(shù)的組成。

第4課時5的加法

教學內容:5的加法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的含義2.讓幼兒掌握5的加法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二

1、使學生認識6、7;

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shù)量;

3、會用手指頭表示6、7;

4、會寫6和7。

寫6和7。

課件、貼紙、數(shù)字卡片6和7、可數(shù)的物件

學習6—7 20分鐘,寫6、7 15分鐘,5分鐘互動

一、復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1——5。

2、請生用點點表示1——5。

3、看點點表示數(shù)字。

4、請生背數(shù)字兒歌。

5、看圖填數(shù)字。

6、按順序填順序

二、新授

1、這是數(shù)字幾?引出6(出示課件)。用點點怎么表示?誰會用手指表示?6像什么?(6像口哨吹得響)(出示課件)誰會寫6?來數(shù)數(shù)有幾只口哨?

2、看看老師的手指是幾?引出7。用點點表示。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口哨?誰還能數(shù)出7個其它物體?怎么寫?像什么?(7像鐮刀割小草)(出示課件)數(shù)鐮刀。

三、鞏固練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shù)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shù)字。

3、請生來帶讀數(shù)字。

4、請生寫6、7。

四、作業(yè)寫6和7各8排。

學生基本上上都會寫,但"7"有少數(shù)同學會寫反。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三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觀察鐘面,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12大格、60小格。

2.掌握讀取時間的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體驗等活動中,初步建立時、分的概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tài)度;

2.感悟時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養(yǎng)成守時和惜時的良好習慣。

多媒體課件、學具鐘面、學生自帶鬧鐘。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四

1、使學生認識6、7;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shù)量;3、會用手指頭表示6、7;4、會寫6和7。

寫6和7。

課件、貼紙、數(shù)字卡片6和7、可數(shù)的物件教學時間:學習6—7 20分鐘,寫6、715分鐘,5分鐘互動

一、復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1——5。

2、請生用點點表示1——5。

3、看點點表示數(shù)字。

4、請生背數(shù)字兒歌。

5、看圖填數(shù)字。

6、按順序填順序二、新授1、這是數(shù)字幾?引出6(出示課件)。用點點怎么表示?誰會用手指表示?6像什么?(6像口哨吹得響)(出示課件)誰會寫6?來數(shù)數(shù)有幾只口哨?

2、看看老師的手指是幾?引出7。用點點表示。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口哨?誰還能數(shù)出7個其它物體?怎么寫?像什么?(7像鐮刀割小草)(出示課件)數(shù)鐮刀。

三、鞏固練習1、請生用手指表示數(shù)字。

2、請生用點點表示數(shù)字。

3、請生來帶讀數(shù)字。

4、請生寫6、7。

四、作業(yè)寫6和7各8排。

學生基本上都會寫,但"7"有少數(shù)同學會寫反。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五

1、復習球體、圓柱體、長方形、正方體,能正確說出名稱和基本特征,發(fā)展空間知覺能力。

2、能從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與立方體相似的物體。

3、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體驗與活動的快樂。

1、圖片一幅、紙制小路、(上面鏤不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小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魔術箱"一個。

一、開始部分:

1、常規(guī)組織教學。

2、復習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種生活的物體引起幼兒興趣,讓幼兒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

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大電話給老師說:"昨天,它很想吃一根胡蘿卜?"于是今天老師就給小白兔帶來了一根胡蘿卜,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是什么?"(出示胡蘿卜圖片),師:"你們看,胡蘿卜是什么形狀的?"幼:"圓柱體。"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幼:"牙膏盒。"師:"對,你們看,牙膏盒是什么形狀的?"幼:"長方體。"師:"小朋友你們在看,老師手里拿的什么是什么?"幼:"魔方。"師:"是什么形狀?"幼:"是正方體。"2、游戲:"魔術箱"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都答對了,今天老師跟小朋友復習這些圖形。

⑴、游戲:"魔術箱"。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來了魔術箱,小朋友們想不想看變魔術?(想)今天老師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呦!"⑵、教師變魔術師:"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呀?"幼:"圓柱體。"師:"它是什么樣呢?"幼:"沒有角的。"⑶、依次出正方體、長方體進行提問。

⑷、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通過觸覺讓幼兒說一說摸到的是什么圖形。

四、結束部分:

1、教師出示各種圖片,讓幼兒說一說,他們各是什么圖形。

2、教師拿出多種圖形,讓幼兒分組游戲分別找出(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六

1、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2、了解二等分的概念。

3、感知圖形的對稱。

重點:了解平等分是平均分

難點:感知圖形的對稱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梯形的彩色圖形各一個

1課時

1、導入新課今天老師帶來了8個蘋果,6個梨4個桃子。我先把8個蘋果獎勵給作文競賽獲獎的兩位同學。老師把蘋果分成3個一組,5個一組分給兩位同學。問你們有什么想法?同學們都紛紛舉手搶著說,老師這樣分不公平?老師問:怎樣分才公平?學生說:應該一個人得4個才公平。好了,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二等分。

2、新授課

①折紙每個同學把手里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對折。對折后就是二等分,也叫做"平均分"。

②分梨、桃、蘋果

學生對二等分容易理解,對對稱比較抽象。讓學生知道對稱就是左右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教師多演示讓學生理解。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七

1在活動中,通過對實際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實際含義;

2運用目測、動手操作材料,感知數(shù)量8、體會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理解8的實際意義;

'8'的數(shù)字卡片,邀請8位大班幼兒,設置小超市—內置書、盒子、牙刷、筆、(物品圖片),幼兒練習本,教師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任意數(shù)1為幼兒介紹超市,他們是來邀請大家去超市參加活動的。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數(shù)量',把數(shù)數(shù)結果展示在展板。獎勵一個星!

二、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感知'8'

1幼兒相續(xù)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例3把勺子、4見衣服、5個小鈴———請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么發(fā)現(xiàn)數(shù)量的2在超市里發(fā)現(xiàn)那么多的數(shù)量為的8'物品,請問幼兒有誰認識'8'的?

出示數(shù)字卡片8,一起說說8像什么?

3小結: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請孩子來說說還可以表示其他物品?(還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上找)4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目測圖片上的原形—分別依顏色將圖形分類,出數(shù)量是8的圖形。

三、運用自己的認識,作業(yè)'8'

1感知,了解了8的含義后,請幼兒完成相關作業(yè)練習;

2教師講評,提醒幼兒:凡是數(shù)數(shù)合起來有8樣(種)的物品,飾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動結束后可找找在幼兒園里,有哪些東西是可用8來表示的;

1依班級幼兒能力表現(xiàn),設置相關作業(yè)投置益智區(qū),供幼兒練習;

2家園配合:利用生活,游戲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8教學反思: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八

1、根據(jù)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shù)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

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能根據(jù)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shù)字7)出發(fā)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jīng)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shù)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shù)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九

1、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并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礦泉水瓶、小礦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設置好表演情境。

1、引導幼兒學習在同一平面上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

設置表演情境。請兩個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問:他們倆究竟誰高,誰矮呢?這樣能比出高矮來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充分討論。

教師小結:比較高矮時,倆人必須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這樣才能比較出誰高誰矮。

幼兒示范正確的比高矮方法。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請一個比前面二個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來與他們比高矮,問:怎么一會兒說這個小朋友矮,一會兒又說這個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還是高呢?

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說一個人是高還是矮要看他和誰比。

3、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指導語:一天,幾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們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該怎么排隊,現(xiàn)在請小朋友都來幫它們排排隊,排好以后要說說你們是怎么給它們排的隊。

4、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玩游戲《比高矮》: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選出每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來比賽,選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頒發(fā)獎牌,并鼓勵小朋友,多吃飯菜、多運動,才長得高。

四、活動延伸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房屋、樹木、運動器械等,并比較它們的高矮。教學反思: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十

1.復習大于號和小于號等于號。

2.讓孩子進一步運用大于號和小于號等于號。

3.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

畫有“〈”“〉”符號卡片兩張,“=”符號一張;蘋果卡片三張、桃子卡片兩張;粉筆、鉛筆各三支;小汽車圖片四張和貨車圖片三張;練習題。

開始部分

一、彈律動,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二、教師出示“>”、“<”、“=”,引起幼兒學習的欲望。

基本部分

(一)復習大于號“>”、小于號“<”和“=”。

1.教師邊出示“>”、“<”和“=”的卡片,邊說:“我們學習了這幾個符號,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2.教師出示大于號“>”

(1)教師讓孩子跟著念:大于號,開口向著大數(shù)笑。

(2)教師舉例,在黑板上寫出3>1,讀作三大于一,跟著老師再念一遍,大于號,開口向著大數(shù)笑。

3.教師出示小于號“<”

(1)跟著老師念:小于號,尾巴對著小數(shù)翹。

(2)教師舉例:在黑板上寫出2<4,讀作二小于四,跟著老師再念一遍,小于號,尾巴對著小數(shù)翹。

4、教師出示等于符號“=”

(1)教師讓孩子跟著念:等于號,同樣多。

(2)師生對口令,進行伸手指練習。

(二)“>”、“<” “=”的實際運用并進行可逆聯(lián)想、

1.出示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比較結果。

蘋果是三個,桃子是兩個,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兩個,蘋果是三個,2比3小,所以2<3

2.出示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比較結果。

貨車是三輛,小汽車是四輛,3比4小,所以3<4。

小汽車是四輛,貨車是三輛,4比3大,所以4>3。

3.出示3支粉筆,3支鉛筆進行比較。

粉筆是三支,鉛筆是三支,三和三同樣多,所以3=3。

結束部分

一、孩子在紙張上,填上數(shù)量并在中間填“>”、“<”和“=”,鞏固對“>”、“<”和“=”的運用。

二、教師檢查幼兒作業(yè)。

三、課堂加以集體訂正。

板書設計:

司機和車

3>1三大于一

2<4二小于四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十一

⒈能正確的感知數(shù)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

⒉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㈠游戲捕魚⒈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小河)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⒉個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⒊集體送魚。

㈡認識數(shù)字7⒈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xiàn)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shù)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⒉教師:數(shù)字7象什么?數(shù)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戲貓捉老鼠⒈教師:聽,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⒉幼兒操作㈣聽音樂玩游戲(貓捉老鼠)教學反思: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十二

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十三

教學是單調,枯燥的。再加上學前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為保持幼兒注意力,在教學中,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聯(lián)系實際,把字形結合起來,通過游戲,引導觀察和教師范寫。這節(jié)課重點讓幼兒認識4,會數(shù)4以內的數(shù)量。

1、通過數(shù)數(shù)、認數(shù)、看看、玩玩、說說、貼貼、擺擺等形式,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發(fā)展幼兒思維能力。

2、讓幼兒知道3添上1是4,學會手口一致的正確點數(shù),4個物體并說出總數(shù)。

3、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畫有4只小狗的課件圖,4個同學賽跑圖。學生準備4根小棒,4個圓形,4個三角形

教學方法:帶讀引導游戲

一、復習(1)從1數(shù)到3。

(2)2、3的組成。

二、新課1.數(shù)數(shù)量是4的物體。

(1)出示4只小狗課件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

提問:“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小狗。

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只?讓幼兒說出數(shù)量。

添上一只,一起數(shù)數(shù)一共幾只?

學生回答后,師說:3只添上1只是4只。3添上1是4,這是小狗個數(shù)4。帶領幼兒讀。

可以用數(shù)字“4”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4”。

板書:“4”。領讀數(shù)字4。

說明:“4”字像國旗迎風飄,兩筆寫成,第一筆寫撇折,第二筆寫豎。

(2)拿出4個蘋果演示數(shù)數(shù)。

教師提問:出示蘋果,“這是幾個”?先一個一個數(shù),再總體問多少?

(3)出示粉筆,讓幼兒上臺數(shù)出4只粉筆。

(4)出示杯子,讓幼兒上臺數(shù)出4個杯子。

(5)說出生活中有哪些數(shù)量是4的物體?(啟發(fā)幼兒說出:桌子是四條腿、凳子是四條腿、小汽車是四個輪子、……)

三、教學4的組成。

(1)學生拿出4個蘋果,把它擺成兩堆。教師巡視。

(2)讓學生說不同的擺法,(3)引導學生歸納整理,著重說明3和1組成4,1和3也組成4,實際是把兩堆小棒,換了位置。所以看到3和1組成4,就能想到1和3組成4。還有2和2組成4。

師生活動:請4個小朋友上臺練習(4)練習4的組成。

a、齊說4的組成。(3和1組成4,2和2組成4。)

b、教師提問:“3和1組成4,你還能想到什么?”

板書:4的分成。

四、師生互動游戲:

1、請小朋友伸出手,數(shù)數(shù)自己的小凳的有幾條腿?

2、數(shù)數(shù)教室墻上的標語“好好學習”是幾個字?

3、用手拍桌子4下。

4、找朋友,在貼好的數(shù)卡下面擺學具。(出示課件)

5、小結:一只小羊四條腿,小貓小狗四條腿,都可以用4來表示它們的數(shù)量。

五、指導書寫。

1、講書寫4的方法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

4,交流后小結。

3、交流。

4、幼兒練習寫。

六、活動拓展練習,編兒歌鞏固對4的認識。

你們發(fā)現(xiàn)路上跑的車,哪些車是4個輪子?

一個輪子什么車?一個輪子獨輪車。

二個輪子什么車?二個輪子自行車。

三個輪子什么車?三個輪子三輪車。

四個輪子什么車?四個輪子是汽車。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十四

認識1和2

學習目標:理解1和2所代表的意義;認讀和書寫1和2學習重點:區(qū)別2和1;2>11<2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引導看圖(圖自備),認識數(shù)量1

1、圖中有什么,每種東西有多少只桶、2個球拍。)

2、說說圖中的名稱是什么

3、認識找一找,教室內的物體是2的有哪些)

4、引導看書上的圖畫,說說圖中的物體各有多少,并把它

們與相應的數(shù)字連起來

5、書寫數(shù)字:1和2

6、鞏固練習:讀給同伴聽

活動二:引導交流,加深對1的認識

1、圖上的東西每種有幾個,幼兒交流回答(蘋果1個,梨2個)

2、誰多誰少,是1多還是2多(幼兒回答1少2多)

3、教師說2比1多幾,1比2少幾(幼兒回答多1少1)

4、我們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2>11<2,讀作2大于1,1小于2.

5

認識3和4

學習目標:

1、理解3和4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讀3和4.

重點活動:書寫3和4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識數(shù)量3和4

1、教師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手中的小棒和三角形有幾個。數(shù)后交流,展示結果。

2、小組合作數(shù)2根小棒再添1根是幾根?再添一根呢?討論交流,展示結果。

活動二:游戲

1、幼兒根據(jù)教師拍手的下數(shù)擺小棒。(師巡視其它小組)

2、2個蘋果再添上1個是多少,一樣多嗎?幼兒回答并擺出小棒。

3、教師板書3和4,幼兒讀、記、書寫3和4.

4、練習第2頁上的作業(yè)。()

5、找出教室里相應3和4的東西。

認識圓形和橢圓形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和橢圓的基本特征。

2、能從許多圖中辨認圓形和橢圓形。

活動重點:區(qū)別圓形和橢圓形,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顒訙蕚洌捍笮〔煌?,顏色各異的圓形和橢圓形。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識圓形

1、教師出示圖形,讓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它們像

什么?

2、)3、游戲:用手比圓形,大圓形、小圓形。4、說兒歌:大大的圓形像盤子,小小的圓形像口杯,天上的月

亮圓又圓,就像手里的小盤子;書上的蘋果圓又圓,好像我們的小圓臉。(教師帶幼兒讀兒歌)

活動二:認識橢圓形

1、出示橢圓形,提問:這個和前面的圖形一樣嗎?2、小組討論交流:說出橢圓形的特征。(3、交流討論:2個圖形在什么地方不同。

4、小結:沒有邊沒有角的圖形,稍有一點長的叫橢圓形;

它和圓形不相同,圓形是沒有邊沒有角,圓圓的。5、作業(yè)練習:請小朋友找出圓形片片,橢圓形片片。

長方形和正方形

活動目標:通過涂色和連線,感知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并學習分辨這兩種圖形。

活動重點:區(qū)別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顒訙蕚洌洪L方形,正方形的圖形。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復習引人

1、復習圓形和橢圓形(教師出示圖形,幼兒說出圖形名稱)。

2、找出生活中所見的圓形和橢圓形。(球)

活動二:認識正方形、長方形

1、出示圖形,對比圖形,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并領讀。

2、數(shù)一數(shù)長、正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展示交流。有4條

邊,4個角。

3、出示圖形讓幼兒游戲找朋友。(形和正方形找)

4、提問:正方形有幾個角,幾條邊;長方形有幾個角,幾條

邊。

活動三: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

1、區(qū)別:相同點和不同點。(角。不同點:長方形兩條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2、小組討論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業(yè)練習:把正方形涂成紅色,把長方形涂成綠色。

認識5

活動目標:引導孩子通過添畫感知數(shù)量5,并能正確書寫5.活動重點:理解5的實際意義;并準確書寫5.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經(jīng)歷數(shù)數(shù)。

1、復習數(shù)字3和4;3是2添1;4是3添1;4添上1是

多少呢?(是5)你是怎樣想出來的?

2、幼兒操作,怎樣把4變成5.3、認識數(shù)量5.

4、分組操作并交流結果。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篇十五

1、根據(jù)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shù)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

能根據(jù)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shù)字7)出發(fā)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jīng)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shù)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shù)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教學反思: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