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不足 簡單電路教案反思篇一
1、認識部分電路元件
2、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3、分析連接情況,說說電流是怎樣“走動”的。
4、加入開關,重新連接一個完整的電路。
5、學習電器元件符號,學習畫電路圖。
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教學后,我立即發(fā)現大多學生不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2、認識了電流實驗盒中的電池盒、小燈座后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
三、反思
1、為什么學生有了電池盒、小燈座就能正確連接電路呢?
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接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基本沒有開啟智慧的思維。
2、為什么學生不易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首先,學生很少接觸未連接好的電子玩具,沒有實踐經驗。其次,學生對燈泡的內部結構不清楚。最后就是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研究時間。
3、能否讓學生先用電池盒和燈座進行實驗呢?
我認為,雖然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能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能夠讓學生在動手、思維中體驗電路的意義。所以只要教師悉心指導,給予充分的時間,學生就能夠摸索出其中的奧秘。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不足 簡單電路教案反思篇二
《地球萬歲》設計思路源自孩子的關注、順著孩子的思路展開教學,培養(yǎng)孩子四自能力,即自定向、自運作、自評價、自激勵的能力。力求做到訓練到位、感悟到位、順利完成學習目標。但由于面面俱到,內容安排太多,使課堂過于形式化,教學未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1、設計思路源自孩子的關注。
《地球萬歲》是一首十分優(yōu)美的描寫地球的詩,它包含著對地球無私奉獻的贊美,更包含著對地球美好未來的企盼。對于這樣的詩歌,教師應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的朗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的美,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這也是我當初設計《地球萬歲》這一課的初衷。但在學生預習此課時,我發(fā)現同學們對這首詩的興趣很高,他們自己提出的學習目標中注重的不僅僅是詩歌的韻律的美,而是對這首詩所描繪的地球的美好,地球所遭受的人為破壞的現狀,及對未來地球的暢想投入極大的熱情,而極為關注。之所以如此關注這些,我想,是因為在他們通過查找資料、交流資料而得出的感悟。在教學設計中,我結合這一點,制作了多媒體課件,一組是展示精美的世界各地的風景圖片,讓學生盡情地欣賞、感受地球的美;第二組是人類破壞地球,使地球污濁不堪的圖片,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丑惡行徑。強烈地感受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2、順著孩子的思路展開教學
在語文的學習中,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對于文章理解都有自己的偏愛與獨特的視角。在整體感知完《地球萬歲》這一首詩后,我尊重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孩子們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篇章了解地球,關注地球,探究地球。
語文學習重在感悟,在學生選定喜歡的篇章時,我就讓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然后匯報。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我始終關注活動的進展,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
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暢想地球未來,對地球的未來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組認為地球的未來是美好的,另一組認為地球的未來是不美的。兩個小組的不同觀點,由此引起學生的討論,讓大家暢所欲言,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讓學生由關注地球的現狀引起對地球未來的關注,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意識到肩負的綠色責任。為了和平、自由、友誼和愛,我們要反對侵略、反對戰(zhàn)爭、反對貪婪,讓大家一起來保護環(huán)境,讓地球充滿生機和活力。
由于對課題內涵理解不夠深入,學生平時的訓練不夠到位,所以課堂教學不盡人意,在自定向這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圍繞學習內容自主認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應該挑明學習的過程。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不足 簡單電路教案反思篇三
教材簡析:
蘇教版教材從四年級起,每冊安排一個單元,相對集中地介紹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把解決問題的一些具體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首先讓學生學習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教學反思:
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體會策略的價值,并主動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
基于這樣的教學重點,我在設計時,是這樣去做的:
1、重視策略的形成,而不只是關注具體問題的解法和結論。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信息資源,將現實情境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探索和掌握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在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反思、提煉相應的經驗、技巧、方法,真正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2、重視對策略的體驗,而不只是關注策略的應用。解決問題教學的本質應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問題的解法和結論。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同于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法可以在傳遞中習得,但策略卻不能從外部直接輸入,只能在方法的實施中感悟獲得。
學生在反復比較中形成策略,在應用中體驗策略。由“原來的不知道該如何整理”到“自覺地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不足之處:
我看到了論壇上,大家給我提出來的建議,我會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的。
1、想把題當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全部讓學生有效的掌握,所以感覺課堂上重點不是很突出。
2、課堂上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對學生的針對性的評價比較少。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不足 簡單電路教案反思篇四
一、新授部分教學思路
1、認識部分電路元件
2、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3、分析連接情況,說說電流是怎樣“走動”的。
4、加入開關,重新連接一個完整的電路。
5、學習電器元件符號,學習畫電路圖。
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教學后,我立即發(fā)現大多學生不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2、認識了電流實驗盒中的電池盒、小燈座后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
三、反思
1、為什么學生有了電池盒、小燈座就能正確連接電路呢?
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接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基本沒有開啟智慧的思維。
2、為什么學生不易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首先,學生很少接觸未連接好的電子玩具,沒有實踐經驗。其次,學生對燈泡的內部結構不清楚。最后就是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研究時間。
3、能否讓學生先用電池盒和燈座進行實驗呢?
我認為,雖然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jié)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能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能夠讓學生在動手、思維中體驗電路的意義。所以只要教師悉心指導,給予充分的時間,學生就能夠摸索出其中的奧秘。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不足 簡單電路教案反思篇五
本課的課題就抓住了人心,是一篇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茫茫大千世界,誰都在追求幸福,只是人們對幸福的觀念不一樣,有的人是為自己追求幸福,有的人是為大多數人追求幸福,因此,本人是引導學生認識人生,追求人生,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課目。
雖然本課是閱讀課文,但本人在教學中卻經過了“講、竄、套”,就是抓住文題“幸福是什么”讓學生無盡地講自己所理解的幸福,然后結合文中人物故事,把幸福的含義用事例串起來,使實際生活與文本意蘊,縱橫交錯?!疤住本褪菍⒂靶蔚纳钆c無形的生活排列一起。如:父母為了全家人的幸福,而且不息離開親人遠行千里,干苦力,本人將這歸為影形的生活,它是一個認識幸福的過程 。同時,這樣的幸福得來要讓學生感受到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的真理,自然引導學生感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這里本人降低了要求,只要孩子們認為的幸福觀點,我都給予鼓勵支持,肯定。比如:孩子們各抒己見“星期天是幸福的,過節(jié)時桌上有爸爸媽媽是幸福的,中秋佳節(jié)一家人一起吃月餅是幸福的,拉著媽媽的手照張相是幸福的……”
根據學生對幸福的感悟,本人在教學中就已經成功了。于是,我把教學重點落實到“認識幸福的含義與意義”上,再抓住文中重點段的朗讀來感受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的真理。因此,本人直接導入學生所認識到的幸福之上?!澳阏J為自己的幸福是什么?然后根據學生所認識的幸福,引導學生將自己認識的幸福進行闡述,并舉出實際例子,要求理清例子的起因,經過、結果,緊接著套入文本中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并抓住重點段來理解全文即分析課文,感悟幸福的含義。因此,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就這樣下來,我引導學生將自己“所聞、所疑、所悟”等過程 ,用列提綱的形式表達出來。
比如:有一孩子列了這么幾個提綱“1、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嗎?2、有錢就幸福嗎?3、我認為幸福是這樣的?4、原來幸福是這樣的?”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擬的提綱,盡情闡述,分析、舉例說明、悟出幸福的含義,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表現非常棒,學生很快進入寫作狀態(tài),我也悄悄退出,學生足足寫了50分鐘左右,班上三分之二的學生是500字以上的習作練習,有六七個孩子寫了近700字的作文,習作內容還真具有夾敘夾議的味道,能引用名言,偉人的故事,還有孩子引用了所學的課文《巨人的花園》,將文中巨人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通過孩子們的幫助,又享受到了春天的快樂,這是幸福的。本人認為作為四年級學生,能通過文中作者的文筆啟示寫出自己的手筆是很不錯的。在此基礎上,我也滲透了文中的語文知識點。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三個孩子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十年的親身經歷,終于明白了只有用自己的勞動做出對人們有舉益的事,才是真正的幸福。由此,更進一步地引導學生感悟幸福的真諦。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掩卷沉思,智慧的女兒一語道出了幸福的真諦:只有靠自己的勞動 ,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便能收獲幸福。讓學生真正地領悟到:原來 幸福就是這么簡單!讓我們牢記,能使大多數幸福的人,認識到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做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從閱讀中感悟寫法 。故事情節(jié)的奇異是本文的一大特點 ?!捌娈惖墓适隆蓖峭捁适碌牧咙c。文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她肯定、贊揚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勞動,還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弄明白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兒在文中起到了“靈魂”的作用。正是這一人物形象,使整個故事讀起來既神秘,又有趣,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我們在平時讀童話的時候,這樣的故事也很常見。例如《漁夫和金魚》中“金魚能一次又一次地滿足漁夫的要求”這一情節(jié)的安排,使讀者們的閱讀興趣大大增加。又如《白雪公主》中王后的那面魔鏡,孩子們也是十分感興趣的。由此可見,我們在寫童話的時候,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越離奇,越神秘,就越引人入勝,這樣,自己手中的童話就成功了。
當然,引導學生讀書,寫作更是本人在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支撐點。比如:“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边@句話也無形地滲透了德育審美教育,句中的“義務”是什么含義?無疑“義務”是應盡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應盡的責任?!昂芎玫乇M自己的義務”是指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這話告訴孩子們:要想獲得幸福,就要通過辛勤地勞動,給別人帶來方便和好處,讓別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總之,教學本課后,我深深地認識到: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還要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讓自己能更好的成長,讓自己的人生更為燦爛,更有意義!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不足 簡單電路教案反思篇六
教材簡析:
蘇教版教材從四年級起,每冊安排一個單元,相對集中地介紹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把解決問題的一些具體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首先讓學生學習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教學反思:
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體會策略的價值,并主動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
基于這樣的教學重點,我在設計時,是這樣去做的:
1、重視策略的形成,而不只是關注具體問題的解法和結論。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信息資源,將現實情境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探索和掌握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在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反思、提煉相應的經驗、技巧、方法,真正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2、重視對策略的體驗,而不只是關注策略的應用。解決問題教學的本質應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問題的解法和結論。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同于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法可以在傳遞中習得,但策略卻不能從外部直接輸入,只能在方法的實施中感悟獲得。
學生在反復比較中形成策略,在應用中體驗策略。由“原來的不知道該如何整理”到“自覺地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不足之處:
我看到了論壇上,大家給我提出來的建議,我會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的。
1、想把題當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全部讓學生有效的掌握,所以感覺課堂上重點不是很突出。
2、課堂上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對學生的針對性的評價比較少。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不足 簡單電路教案反思篇七
《地球萬歲》設計思路源自孩子的關注、順著孩子的思路展開教學,培養(yǎng)孩子四自能力,即自定向、自運作、自評價、自激勵的能力。力求做到訓練到位、感悟到位、順利完成學習目標。但由于面面俱到,內容安排太多,使課堂過于形式化,教學未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1、設計思路源自孩子的關注。
《地球萬歲》是一首十分優(yōu)美的描寫地球的詩,它包含著對地球無私奉獻的贊美,更包含著對地球美好未來的企盼。對于這樣的詩歌,教師應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的朗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的美,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這也是我當初設計《地球萬歲》這一課的初衷。但在學生預習此課時,我發(fā)現同學們對這首詩的興趣很高,他們自己提出的學習目標中注重的不僅僅是詩歌的韻律的美,而是對這首詩所描繪的地球的美好,地球所遭受的人為破壞的現狀,及對未來地球的暢想投入極大的熱情,而極為關注。之所以如此關注這些,我想,是因為在他們通過查找資料、交流資料而得出的感悟。在教學設計中,我結合這一點,制作了多媒體課件,一組是展示精美的世界各地的風景圖片,讓學生盡情地欣賞、感受地球的美;第二組是人類破壞地球,使地球污濁不堪的圖片,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丑惡行徑。強烈地感受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2、順著孩子的思路展開教學
在語文的學習中,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對于文章理解都有自己的偏愛與獨特的視角。在整體感知完《地球萬歲》這一首詩后,我尊重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孩子們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篇章了解地球,關注地球,探究地球。
語文學習重在感悟,在學生選定喜歡的篇章時,我就讓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然后匯報。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我始終關注活動的進展,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
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暢想地球未來,對地球的未來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組認為地球的未來是美好的,另一組認為地球的未來是不美的。兩個小組的不同觀點,由此引起學生的討論,讓大家暢所欲言,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讓學生由關注地球的現狀引起對地球未來的關注,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意識到肩負的綠色責任。為了和平、自由、友誼和愛,我們要反對侵略、反對戰(zhàn)爭、反對貪婪,讓大家一起來保護環(huán)境,讓地球充滿生機和活力。
由于對課題內涵理解不夠深入,學生平時的訓練不夠到位,所以課堂教學不盡人意,在自定向這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圍繞學習內容自主認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應該挑明學習的過程。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不足 簡單電路教案反思篇八
本課的課題就抓住了人心,是一篇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茫茫大千世界,誰都在追求幸福,只是人們對幸福的觀念不一樣,有的人是為自己追求幸福,有的人是為大多數人追求幸福,因此,本人是引導學生認識人生,追求人生,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課目。
雖然本課是閱讀課文,但本人在教學中卻經過了“講、竄、套”,就是抓住文題“幸福是什么”讓學生無盡地講自己所理解的幸福,然后結合文中人物故事,把幸福的含義用事例串起來,使實際生活與文本意蘊,縱橫交錯。“套”就是將影形的生活與無形的生活排列一起。如:父母為了全家人的幸福,而且不息離開親人遠行千里,干苦力,本人將這歸為影形的生活,它是一個認識幸福的過程 。同時,這樣的幸福得來要讓學生感受到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的真理,自然引導學生感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這里本人降低了要求,只要孩子們認為的幸福觀點,我都給予鼓勵支持,肯定。比如:孩子們各抒己見“星期天是幸福的,過節(jié)時桌上有爸爸媽媽是幸福的,中秋佳節(jié)一家人一起吃月餅是幸福的,拉著媽媽的手照張相是幸福的……”
根據學生對幸福的感悟,本人在教學中就已經成功了。于是,我把教學重點落實到“認識幸福的含義與意義”上,再抓住文中重點段的朗讀來感受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的真理。因此,本人直接導入學生所認識到的幸福之上。“你認為自己的幸福是什么?然后根據學生所認識的幸福,引導學生將自己認識的幸福進行闡述,并舉出實際例子,要求理清例子的起因,經過、結果,緊接著套入文本中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并抓住重點段來理解全文即分析課文,感悟幸福的含義。因此,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就這樣下來,我引導學生將自己“所聞、所疑、所悟”等過程 ,用列提綱的形式表達出來。
比如:有一孩子列了這么幾個提綱“1、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嗎?2、有錢就幸福嗎?3、我認為幸福是這樣的?4、原來幸福是這樣的?”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擬的提綱,盡情闡述,分析、舉例說明、悟出幸福的含義,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表現非常棒,學生很快進入寫作狀態(tài),我也悄悄退出,學生足足寫了50分鐘左右,班上三分之二的學生是500字以上的習作練習,有六七個孩子寫了近700字的作文,習作內容還真具有夾敘夾議的味道,能引用名言,偉人的故事,還有孩子引用了所學的課文《巨人的花園》,將文中巨人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通過孩子們的幫助,又享受到了春天的快樂,這是幸福的。本人認為作為四年級學生,能通過文中作者的文筆啟示寫出自己的手筆是很不錯的。在此基礎上,我也滲透了文中的語文知識點。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三個孩子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十年的親身經歷,終于明白了只有用自己的勞動做出對人們有舉益的事,才是真正的幸福。由此,更進一步地引導學生感悟幸福的真諦。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掩卷沉思,智慧的女兒一語道出了幸福的真諦:只有靠自己的勞動 ,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便能收獲幸福。讓學生真正地領悟到:原來 幸福就是這么簡單!讓我們牢記,能使大多數幸福的人,認識到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做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從閱讀中感悟寫法 。故事情節(jié)的奇異是本文的一大特點 ?!捌娈惖墓适隆蓖峭捁适碌牧咙c。文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她肯定、贊揚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勞動,還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弄明白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兒在文中起到了“靈魂”的作用。正是這一人物形象,使整個故事讀起來既神秘,又有趣,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我們在平時讀童話的時候,這樣的故事也很常見。例如《漁夫和金魚》中“金魚能一次又一次地滿足漁夫的要求”這一情節(jié)的安排,使讀者們的閱讀興趣大大增加。又如《白雪公主》中王后的那面魔鏡,孩子們也是十分感興趣的。由此可見,我們在寫童話的時候,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越離奇,越神秘,就越引人入勝,這樣,自己手中的童話就成功了。
當然,引導學生讀書,寫作更是本人在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支撐點。比如:“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边@句話也無形地滲透了德育審美教育,句中的“義務”是什么含義?無疑“義務”是應盡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應盡的責任。“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是指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這話告訴孩子們:要想獲得幸福,就要通過辛勤地勞動,給別人帶來方便和好處,讓別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總之,教學本課后,我深深地認識到: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還要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讓自己能更好的成長,讓自己的人生更為燦爛,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