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chǔ)。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草房子讀后感350字 小學生作文草房子讀后感400字篇一
小說格調(diào)高雅,字里行間充滿美感。敘述風格諧趣而又莊重,整體結(jié)構(gòu)獨特而又新穎,情節(jié)設(shè)計曲折而又智慧。蕩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日趨疏遠,情感日趨冷漠的當今世界中,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通過敘述既明白曉暢,又有一定深度,是那種既讓孩子喜歡也可供成人閱讀的佳作。
小說主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優(yōu)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zhí)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深切而優(yōu)雅的領(lǐng)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xiàn)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這六年,其實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也是他逐步感知這個世界的六年,更是他對于人性美的懵懂認知的六年。
小說中,最撼動我心的就是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她家的房子在小學的西北角,學?;ㄙM了十幾年的時間,也沒能把她趕出校園。在當?shù)厝说难壑?,她是個"瘋婆子"、"可惡的老東西"等等,總在學校里搞破壞。但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了落水的喬喬,在當?shù)厝说恼疹櫹拢雮€月后才勉強下地。
從此,她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主動離開校園,用拐杖趕走闖入校園的鴨子,用拐杖關(guān)她夠不著的窗戶,趕走偷摘校園蔬果的人,甚至她竟為了學校里的一個南瓜而不慎落水,最終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之所以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全因為受到了油麻地人淳樸性格的影響,以及人們對她的無限關(guān)愛,才徹底改變了她。所以說,有時候,"愛是可以改變一切的",而這恰恰是我們所說的人性美。
讀完這本小說,它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人的一生始終在追求美,但是卻不知道其實"美"就在我們自己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