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弟子規(guī)父母篇讀后感 弟子規(guī) 父母訓篇一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鞍偕菩橄取保@是民族歷史傳承下的精華。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它是為人子的本分。生活中,我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卻不曾注重細節(jié)。而《弟子規(guī)》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必須從細小入手,從生活點滴做起,從我開始,要做到孝在我心中,感恩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边@些足以讓我心悅誠服?!兜茏右?guī)》讓我們知道感恩。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jīng)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于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弟子規(guī)》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fā),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同事、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次謹信”,告訴我們做人要謹慎,要講信用,也就是要誠信為本。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企業(yè),如果不能誠實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會呢?“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币馑际呛痛蟊娊煌鶗r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暇,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nèi)绾未颂幨隆⑷绾螌W習,要經(jīng)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弟子規(guī)》中強調(diào)“入則孝”,就是圣賢教導我們,要從內(nèi)心深愛、恭敬、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對我們恩德最大的,莫過于自己父母懷胎的辛勞,生育、教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們一生都無法報償。我們今天能夠有幸認識到這些圣賢人的教誨,就應該首先盡心盡力做好我們?yōu)槿俗又?。孝養(yǎng)父母,我們主要三位一體:第一是養(yǎng)父母之身。在生活中孝養(yǎng)父母,恭敬孝順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讓父母會傷心難過,平常多關心父母的身體,照顧好父母飲食、起居以及身體健康。當父母生病時,應當全心全意來盡自己的孝道,好好照顧父母,讓父母早日康復。第二是養(yǎng)父母之心,生活中要多與父母溝通,讓他們了解我們的生活和睦幸福,工作穩(wěn)定,讓父母放心。在生活中、工作上,多聽父母給我們的意見。第三是養(yǎng)父母之志。我們要把“孝”融入在生活細節(jié)中,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力行孝道。
對父母的感恩就是“孝”。推而廣之,感恩則有更大的含義。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它并不局限于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怒,是培養(yǎng)我們耐性的時機;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睂W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因此,“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是每個人都要身體力行的準則。
弟子規(guī)父母篇讀后感 弟子規(guī) 父母訓篇二
學校要求我們每個人要背誦《弟子規(guī)》,我已背完了‘入則孝’‘出則弟’,爺爺聽著我背書,問我:“父母責,須順承”是什么意思?我答不出來,因為我只知道死背書。所以爺爺為我借了這本有解釋,有故事的《弟子規(guī)》。從小我每個禮拜天去教堂,因為耶穌就是愛,圣經(jīng)里有愛的教育,。爸爸對我說:“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愛,這個世界就會美滿幸福!”
《弟子規(guī)》里有愛的教育,[泛愛眾]就播下了愛的種子,涌出了幸福的源泉,扣下了和諧的紐帶,打下了文明的基石?!彩侨耍韵鄲?,天同覆,地同載?!覀兇蠹叶忌钤谕黄{天下,同一塊土地上,為什么我們不能相愛呢?
《弟子規(guī)》里有‘信’的教育,外國人最講誠信,圣經(jīng)也教導我做人要誠實。
《弟子規(guī)》里有‘書’的教育,‘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教我要讀好書,不要迷戀網(wǎng)絡游戲。
《弟子規(guī)》里有‘親人’的教育,‘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告訴我要結交好朋友,才能長進。
《弟子規(guī)》里有‘禮’的教育,如果養(yǎng)成每日‘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的好習慣,還會牙痛和傳染禽流感嗎?
《弟子規(guī)》里有孝的教育,“父母責,須順承”嬌生慣養(yǎng)的我被父母寵了,昨天我寫字時,眼睛靠桌太近,爸爸責備了我一句,我就是不聽,還哭了。昨天我朗讀‘詞林采頡’,爺爺在旁邊監(jiān)聽,我就不讓他看書本,爺爺說:“你不讓看書,我怎么知道你讀得對不對呢?”可我就是不聽!
從小到大,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爹媽叔姨為我付出多少,可我有孝順他們嗎?圣經(jīng)里說神喜悅順服的人,我順服了嗎?今后要做順服的孩子,我要聽長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