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家校共育案例一等獎(3篇)

最新家校共育案例一等獎(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8-04 16:01:15
最新家校共育案例一等獎(3篇)
時間:2024-08-04 16:01:15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家校共育案例一等獎篇一

在家庭、學校、社會中,家庭是教育的基礎,父母是第一位的,老師是聯(lián)系學校與家庭的紐帶,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是老師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父母忙于生計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一二年級還是一個乖孩子,可到了高年級就變了,父母于是放下工作回來陪孩子,這時孩子成了爸爸媽媽的心病。當父母與孩子聚少離多,孩子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孤獨,性格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壞孩子”,我們該怎樣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呢?怎樣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好的行為習慣呢?做老師和家長的都得好好思考思考。

案例描述:

學生對于我們來說是百分之一,而對于家庭和他父母來說,可是私人定制,所以在工作中我時刻告訴自己盡心盡心再盡心,努力努力再努力,以做到對每個學生負責,對每個家庭負責。

教過的學生中有一個叫浩杰的,他是因合班并校分到我們班的,初入我班給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長得虎頭虎腦,白白凈凈,看上去應當是資質不錯的。不過,時間一久我發(fā)現(xiàn)他任何時候都是我行我素,在班里不能與同學好好相處,很少能與同學合作完成一件事,經(jīng)常是一言不合就拍桌子就走人。他還有個不好的習慣:寫作業(yè)拖拖拉拉。自習課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一節(jié)課寫不到一半,于是就成了辦公室的???。家庭作業(yè)也是如此,明明是快則半小時,慢則一小時的功課,他每天都能寫3小時以上。他媽媽也很傷腦筋。為此,媽媽想出了各種辦法,專門抽出時間陪浩杰寫作業(yè)??墒撬繉憥讉€字必圍著屋子溜達一圈,即使有時候在媽媽的強壓下不能起身,勉強埋頭寫作業(yè),可是只要媽媽一離開房間,浩元立刻我行我素,要么吃東西要么去上廁所,有時候還跟媽媽講條件。再者,媽媽不能每天都專門陪讀,所以浩杰的毛病一直沒有改進,搞得當家長的很焦慮。在一二年級時成績一直很好,表現(xiàn)也還好,可到了三年級成績就開始下滑,現(xiàn)在更是降得迅速,為此浩杰媽媽專門找到我來尋求幫助。

通過跟家長談話,了解到浩杰在四年級之前基本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媽媽想讓家里的生活好一些,所以就外出打工,只有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回家,所以,一遇到節(jié)假日父母出于“補償”的考慮,都會滿足他的要求,以為只要他“開心就好”,所以浩杰性格外向,不太注重生活細節(jié),不太會與人相處。爺爺奶奶對孩子的生活是照顧得很周到,什么事基本都依著他,但對于功課,爺爺奶奶更是無計可施,老人年紀大了,沒上過學,輔導不了功課,因此從上一年級開始爺爺奶奶基本是“哄著”完成作業(yè),由于對浩杰的管教疏松,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一些壞習慣也越來越多,這不浩杰升到高年級了,這樣的方法已經(jīng)不奏效了,媽媽只好回到家全力照顧孩子,可娘倆似乎八字不合,每次寫作業(yè)都要“吵架”,由于家庭監(jiān)管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就養(yǎng)成了他的惰性,學習缺乏自覺性,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能拖則拖,多一點都不想做,媽媽感覺對兒子無所適從,更是無比著急,所以很愿意與老師溝通。

掌握了這些信息,通過和家長的溝通,家長也意識到問題嚴重,在家對他進行尊重課堂、尊重老師的教育。在學校經(jīng)過多次觀察,我便主動去接近這個好動的小男孩,課間不回辦公室,和孩子們在一起聊天、嘮家常,同時用信任的目光去關注他,講課的時候會用探尋的目光回望他,直到他懂了為止。平時我用贊賞的目光關注他的言行,及時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及時表揚,鼓起了他的信心。我還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彤彤跟他坐,目的是發(fā)揮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對彤彤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督促他使其進步。彤彤滿口答應,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有時,彤彤也會顯得不耐煩,說浩元不太聽話,不太愿意學……此時,我就跟彤彤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浩杰同學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彤彤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與同學也能好好玩了。在學校作為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對學生的尊重是教師的必須要做到的,只有切實做到尊重學生,才能真正走到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慢慢的他對我產(chǎn)生了好感,還主動找我聊天吶,通過平等交流增進了我們之間的親密感和信任感,之后,無論他在紀律上還是學習上,只要有一點進步我就及時表揚、激勵他。同時,我還幫助大家調整多浩杰的視角。利用班會、節(jié)假日活動等時機,及時向大家和家長介紹他的“另一面”,讓大家認識一個“全面”的浩杰,在他生日時,組織同學們?yōu)樗YR生日。慢慢的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浩杰上課注意力集中了許多,老師提問的問題也能夠積極思考,認真回答問題,作業(yè)也能按時上交,逐漸變成了班級的中等生。

與此同時,我還讓浩杰媽媽與浩杰約法三章,如果浩杰寫作業(yè)時,每小時能減到3次之內(nèi)的離座次數(shù),就可以允許看電視,否則就禁止看6點鐘的動畫片。結果第一星期有3天達到標準,三星期以后可以完全做到。等浩杰能完全做到每個小時離座不超過3次的標準時,再把標準依次提高到2次、1次。就這樣,3個月以后,浩杰終于改掉了寫作業(yè)拖拉的習慣,媽媽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案例分析:

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沒有家長的支持、合作,也難于成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這些孩子們由于父母長時間不再其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人訴說,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形成,嚴重影響這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響孩子成長健康與否。

很多家長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要有個性,只要開心就好,他愛干什么就讓他干什么,還說人家國外的孩子不是這樣的嗎?殊不知,連學生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都不遵守,這不是個性,而是學習障礙,甚至是“社會化障礙”。不能把與眾不同、我行我素都說成“個性”,要分清是非,不然,我就可以把闖紅燈也說成“個性”了。浩元寫作業(yè),已經(jīng)長期養(yǎng)成不能專心的習慣,要他寫作業(yè)時不起來走動實在不容易。孩子的不良行為,若是屬于初犯,可以運用忽視、不直接作反應的方法來消弱。但事實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為很少,多數(shù)是出現(xiàn)好多次以后才被發(fā)覺。這些長期塑造而成為的行為,父母或老師發(fā)現(xiàn)、求助的時候,已經(jīng)相當牢固。可是一般家長或老師往往忽略這項關鍵因素,恨不得馬上改善。因此,會把孩子所要改善的不良行為的標準定得很高、很嚴格、很硬性,嫉惡如仇,半點也不通融,形成雙方對立的尖銳形勢。

任何人在得到適當?shù)墓膭?、擁有成就感時,都會努力起來,孩子更是如此。面對“拖拉的孩子”,我們更要用愛心和耐心來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行進在成長的路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一路走好,但現(xiàn)實是許多學生會磕磕絆絆,甚至走上彎路。是花總要開放的,不管遲早,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始終懷著一顆愛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關愛,靜待心靈之花的盛開。

案例啟發(fā):

在家庭、學校、社會中,家庭是教育的基礎,父母是第一位的,老師是聯(lián)系學校與家庭的紐帶,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是老師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老師可以通過電話、短信、家長會等方式積極與學困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以便及時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狀況,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活動,防止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脫節(jié)。在向家長介紹情況時,應堅持“多引導、少告狀”的原則,把孩子們的點滴進步告訴家長,同時幫助家長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共同引導,共同督促。

回望十幾年教學生涯,雖不算久,卻也育出了一片桃李芬芳。尤其難忘的是——和那些“學困生”一起走過的日子。這些孩子的故事一直銘記在我心里,尤其當我做了母親后,每每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就會想:假如這是我的孩子,我會怎樣對他?他不過是個孩子?。≡诖?,我想告訴大家:我們一定要相信學困生是可以轉化過來的。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可塑性還很大,只要我們的教育方法得當,引導得好,一般情況下,都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熱情。但必須要“對癥”,才能“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天空因愛而湛藍,空氣因愛而清新,世界因愛而美麗。的確,愛是天底下最美好、最可貴的東西。父母愛孩子,老師愛學生,陽光總在風雨后,家校共育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案例一等獎篇二

主題與背景:

家長與學生。家長為生計而忙碌,早出晚歸。通校生,好點的能問一下。住校生,一月回家三天,也談不上幾句話。

老師和家長。除家長會,就是家長看望學生碰到,三言兩語的囑托;或老師有事聯(lián)系家長,直接針對具體的事宜,缺乏溝通的機會,也缺乏溝通的深度。

老師與學生。老師希望學生遵規(guī)守紀,認真學習;學生希望老師尊重自己,給與自由。期待不同,碰撞很多。

談心式溝通方式,讓談話雙方坐下來,姿態(tài)平等,全方位了解,評點建議。

對于班主任而言,能使家長感受老師的辛苦,對學校工作得以理解和支持;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有針對性加以指導和教育。對家長而言,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有的放矢地進行家庭教育;讓老師感受家長的期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對學生而言,擺脫命令式的交流,獲得理解與尊重,人際關系走向和諧,健康全面地成長。

參與人員:

學生孫某某、班主任、家長

案例過程描述:

問題癥狀:相對內(nèi)向,不與其他學生交往。

前期表現(xiàn):

學生入學中下游水平;腦瓜靈活,消化知識快速,相對沉默,回答問題不踴躍;喜歡獨處,不喜歡與其他學生交談。

中期工作:

班主任與家長談心:孩子,小時候性格活潑好動,遇人文明禮貌;慢慢地性格內(nèi)向,不喜歡與人交談。家長最大的期望:“讓孩子開朗起來,活潑起來?!?/p>

班主任與學生談心:

一、鼓勵自信,從優(yōu)勢科目入手。即使總成績暫時落后,可以讓部分科目優(yōu)勢化。優(yōu)勢科目的存在,使學生找到自信點,確立在班級的存在價值。自信使人開朗,使人光彩。班主任寄語:“找出你比別人強的地方,形成優(yōu)勢?!?/p>

二、鼓勵交往,從付出入手。身邊有需要幫助的同學,伸把手幫幫忙;班級有需要勞動的時候,站出來干干活。以心換心,有了付出,就有回報,更有了互動?;?,打開行為的門,更打開交流的窗。班主任寄語:“付出,讓你身邊活起來?!?/p>

三、鼓勵堅持,從挫敗入手。成績有好時就有差時,只因為努力還不足;同學有親密就有疏遠,只因為交流尚不足。努力再努力,就只有進步;交流再交心,就只有融洽。班主任寄語:“挫敗,緣于火候不到?!?/p>

家長與學生談心:講一講學習上的小收獲,講一講相處上的小樂事,談一點孩子的認知,說一點家長的評點。家長的倡言:“我關注你的成績,更希望你活出精彩?!?/p>

后期發(fā)展:

學生成績進步了,上游水平;學生性格活潑了,融洽交往;學生內(nèi)心自信了,積極發(fā)言。班主任自豪,家長放心了。

案例分析反思:

談心工作不能內(nèi)容單一。

學生,不能脫離學習,但是也不能僅有學習,一位身心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才是一名合格的學生。學習與其他方面是互相促進的,正如孫某某同學,從優(yōu)勢科目中獲取自信,從自信中獲取交往需要,從交往中激勵競爭欲望。

談心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什么事,都不是一次獲得結果的,正如孫某某同學,個別學科也存在學習的難度,需要有進步的過程。不要使用絕對的言語,更多使用鼓勵的言辭。談心是跟進,而不是簡單重復,最大的條件就是學生的現(xiàn)狀。

談心工作不能主體單一。

班主任與學生的談心,只是突出環(huán)節(jié),暨學生與家長、家長與班主任的談心,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塑造一個融洽的環(huán)境圈。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對整體效果的干擾或抗拒。

談心工作不能地位不等。

不要讓班主任與家長的談心,充滿互相的指責;不能讓家長與學生的談心,充滿斥責與抗拒;不能讓班主任與學生的談心,充滿命令與不滿。給與平等的地位,班主任、家長、學生,都需要被尊重,被了解,被理解。平等中,才能放下心來,以心換心,給出由衷的贊美或建議。

家校共育案例一等獎篇三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育和教學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蔽覀儗W校是一所職業(yè)學校,我們學校的學生整體素質比較差。通過近幾年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的性格、品行、人生觀等都扭曲了。上課睡覺、看小說、玩手機、下棋甚至說話擾亂課堂秩序等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而最令人可恨的是不聽老師的管教,頂撞老師甚至打罵老師的現(xiàn)象在增多。最近經(jīng)常聽說某個學生不服管教把主任打了,還有的學生在班里跟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打起來了?,F(xiàn)在國家明令禁止體罰學生,對于不服從管教的學生,很多老師也表示很無奈。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這些問題學生的出現(xiàn)與他們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研究表明,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中社會教育約占據(jù)15%,學校教育約占據(jù)25%,家庭教育占據(jù)60%以上。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可以說,孩子的所有問題都能折射出家長的問題。因此,要想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必須先幫助家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從而促進學校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進行有機的結合。

學生處工作人員,班主任,科任教師。

(一)主題目標

1、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

2、讓學生了解父母的工作、業(yè)余愛好等,讓學生體會到家長對社會以及家庭的貢獻。

3、讓孩子和父母閱讀同一本書。

(二)活動準備

1、收集一些問題學生上課睡覺吃零食玩手機打罵老師的圖片視頻。

2、邀請不服從管教的學生家長到學校,布置好教室。

3、教師準備好交流材料。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宣布活動開始

教師:家校能否有效的合作,直接影響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長。近幾年來,發(fā)現(xiàn)一些家長對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不管不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一點不了解,讓教師在學校教育中常常感受到來自家庭教育的不和諧音,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要想孩子健康的成長,學校和家庭必須形成合力去共同教育我們的孩子。今天,我們就以“我的家校共育為主題,進行一次學校、家庭共同教育活動,共同教育孩子,讓學生了解父母的工作、興趣愛好等,體會到父母對社會以及家庭的貢獻,同時讓父母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狀況,真正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讓孩子和父母做到有效溝通,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是關心和愛他們的。

2、活動開始

活動一:首先,讓學生和家長共同朗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guī)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通過重溫弟子規(guī)讓學生和家長進一步產(chǎn)生共鳴,進一步明確作為學生該怎么做,作為家長又該怎么做。作為家長必須給自己的孩子做好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然后,播放羔羊跪乳等的圖片對學生及家長進行正面感恩教育。最后,播放學生上課睡覺吃零食玩手機,以及打罵老師,北大才子弒母、留日學生刺母等等視頻圖片進行反面的驚醒教育。

活動二:家長進課堂聽課

讓家長在今天上午隨便聽課。哪個教師的課也可以聽,讓家長通過觀察自己孩子在課堂的表現(xiàn),反饋一下自己的意見。

活動三:溝通交流,體驗親情,父母與孩子共讀一本書

讓這些孩子和家長集合到會議室單獨交流溝通,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對孩子很重要,沒了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和攜手聯(lián)合,沒了家長與學生的溝通也是不行,家長不知道孩子的心事,如何去開導孩子。

讓家長與孩子進行交流與溝通,先讓讓家長對孩子說說自己的工作,自己每天都干了些什么,自己工作一天后有什么感受?然后,讓孩子說說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

在以后的日子里家長對孩子有什么要求,孩子對家長有什么要求。提出來共同討論與交流。

由教師提議家長和孩子共讀國學經(jīng)典《中庸》三百天活動,每半月家長與學生交流并寫出學習心得,并將心得交由班主任,家長每月到校一次與班主任學生交流學習心得,并對家長和學生所學是否落實到實際行動結合學生近期在學校的表現(xiàn)進行一次反思交流。

活動四:加微信群,入讀書會

老師新建一個微信群讓家長加入,并加入樊登讀書會,讓家長多讀一些如何管教孩子方面的書籍,老師通過微信群轉發(fā)一些如何管教孩子的一些好的經(jīng)驗做法,并對孩子的一些問題發(fā)到微信群里,讓大家一起討論,該如何去做。

本次活動以讓學生和家長產(chǎn)生了心理的共鳴,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父母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受到父母是關心他們的成長的,他們不能再自暴自棄。同時家長感受到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刻不容緩。通過誦讀弟子規(guī),讓家長們更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該怎們?nèi)プ觥?/p>

作為家長,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筑人格長城,那么作為家長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做孩子的人格榜樣,你要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先做那樣的人!所謂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擁有的品性,你必須得先擁有。第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蘇霍姆林斯基說:“我總想和孩子們呆在一起......如果我跟孩子們沒有共同的興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靈的通道將會永遠堵死。”要想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光給予物質是不行的,必須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果和孩子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那么就不能有效的溝通,這就為我們?nèi)チ私夂⒆拥膬?nèi)心奠定了基礎。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但為什么卻常常和孩子發(fā)生沖突甚至鬧出人命,明明愛著孩子卻適得其反,因為你愛孩子卻不懂孩子,孩子自然不接受你的愛,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這首先是人學。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fā)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钡谌?,和孩子一起閱讀好書籍;北大陳平原教授有一句話說“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jīng)墮落了?!痹谶@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所以在這我們要求家長加入讀書會,家長可以讀一些孩子喜歡的書,這樣就會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孩子有共同的話題,同時也要讀一些家庭教育方面和人文方面的書,這樣能夠開闊你的視野同時拓展你的胸襟,讓孩子感覺自己的父母學識是淵博的,這樣孩子也會跟著父母學。第四,和孩子一起養(yǎng)成好習慣;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叫《三個好習慣,幸福一輩子》,在這提到的三個好習慣是健身的習慣、禮貌的習慣和閱讀的習慣。

本次活動在學校領導、老師們和家長的共同參與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動是雖然只有一天時間,但是讓學生和家長之間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家長們也改變了那種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的陳舊理念,有的家長在活動結束后還在與老師親切交談,真誠地與老師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

我們相信:只要家長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來,一定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nèi)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