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篇一
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不由得對李老師潛心教育,矢志育人的志向和教育實踐十分贊賞與欽佩,深深的體會到李老師的偉岸和博大,發(fā)現(xiàn)了其中許多關于教育的感言、認知和真諦。
首先,這是一本用心寫就的教學手記。理論性書籍往往深奧、枯燥和乏味,讓很多讀者望而卻步。而這本《愛心與教育》,除了有很少的文字是出于解釋說明有點理論的嫌疑之外,其余幾乎全是實例的敘述和真情的流露。從本書的副標題《—素質教育探索手記》可以看得出來。它的內容源于實踐,而他的表述和總結又高于實踐,感覺是娓娓道來,又讓讀者領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由此可見,這本書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這是一次與教育的零距離對接。內容幾乎都是源于第一手的材料,有李老師自己的親身體會,有學生們的所見所聞,所做所為,所思所想,還有李老師同遠方一群中學生的通信,字里行間流淌著真情,以至于很多地方讓人感動甚至落淚,讓讀者被那種濃濃的情包圍著。從李老師身上,我讀到了大寫的愛,他對每個孩子都像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有無限的愛心和耐心;對于教育,他投入了無限的深情。
第三,這是一番對學校教育的全景掃描?!皭坌暮屯摹笔顷P于師生之間真摯的感情故事;“與頑童打交道”介紹了李老師在后進生轉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績;“鍛造卓越人格”是關于對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回答心靈的呼喚”是他對青春期教育的嘗試;“沉重的思考”介紹了他由一位女生自殺引發(fā)的德育剖析;“生死兩地書”,生動地敘述了他和遠方一群中學生多年來的通信;“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眲t是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人。內容全面而詳實,讓讀者通過閱讀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從李老師的愛心和真情里學到了教育的智慧,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指點了迷津,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一,是要用心去讀,去思考,去實踐。一要用心讀透這本書。李老師為什么能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為什么會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績?就是因為它對教育的用心和真情的投入。當然,愛和尊重是教育前提。在此基礎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他堅持以教育手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想,加上自己的反思和總結,長期以來,才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真經,值得廣大同仁深研。二要因感悟而見諸行動。學然后知不足,我們讀名人大家的故事,一定要仔細研讀,認真體會,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把其中的一些“真經”采取適當?shù)姆绞讲煌潭鹊剡\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要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李鎮(zhèn)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三要邊學習、邊反思、邊提高。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即使再好的方法,適合這個學生但不一定適合另一個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只有時時刻刻做個有心人,多觀察,勤思考,多總結和反思,才會讓自己的所學、所悟恰當?shù)倪\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才會讓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教學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第二,是要用心去感悟,用言去撫慰,用行動去關愛。書中所描述的李老師和學生間的一個個故事都體現(xiàn)了他為人師表的盡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一般的老師是難以做到的,他對學生的愛,不但是愛優(yōu)秀生,而且更愛差生。尤其我在書中讀到他從不忘記學生的生日,還在學生生日時給學生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在課間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余時間或假期中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對班級中的優(yōu)生、中等生、差生堅持按號輪流家訪等等,李老師在教育崗位上處處閃耀著愛的火花。作為一名教師,面對著一群天真無邪、稚淳可愛的孩子們,我們又傾注了多少愛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說:“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薄皫煇凼墙逃ぷ髦胁豢扇鄙俚牧紕?。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彼?,讓我們對孩子多一份愛吧。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我自己是非常贊同這話的。假如沒有愛學生的心又何來的教育好學生呢?假如沒有愛心和童心,又何來與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說愛心和童心是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李老師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很難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愛是我們的語言,和學生相處,只有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只有愛才能換來學生的真心和信任,成為真正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作為老師,你將你內心深處的愛心傳遞給你的學生了嗎?自省過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做得的確不夠。身為一名數(shù)學老師,由于帶2個班,又不是班主任,所以平均與每班孩子相處的時間并不多,常常是這節(jié)課進這班教室,下一節(jié)又要到另一個班級上課。很少有時間和學生交流、談心,所以學生對我也并不是特別親近和了解,其實我是很愛他們的,我由衷地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為他們的失敗而難過。但作為老師,我總是在潛意識里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可能太過追求在學生面前的威嚴了。其實,“師生在人格上應是絕對平等的,教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p>
第三,是要帶著志趣去從教,帶著責任去敬業(yè)守責。李老師對愛的執(zhí)著也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我們也都可以做到。可為什么李老師能成為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呢?這是因為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zhí)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后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xiàn)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chuàng)造這樣的奇跡。
深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才能深刻體會和感悟書中的內容,才能真正理解李老師教學中所融入的師生之愛,才能找尋到李鎮(zhèn)西老師教育成功的奧秘。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fā)現(xiàn)!它要求我們用真心、愛心和責任,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yè),擁抱我們的孩子!
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篇二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了解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們有哪些快樂和痛苦。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我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就必然面向為數(shù)不少的后進生。教育者對后進生的`愛,絕不應是為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tài)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情感的自然流露。而當我們走進學生心靈時,將是無比幸福的,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要讓學生感覺到幸福,就要給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老師自己都是不知所以,整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又怎么談得上教育別人呢。作為老師,我們也要經常給自己充電,多看有益書籍,多做有益的事情,多思多想,讓自己作為一個老師的生活也豐富多彩起來。同時老師也要有自己的理想,這種理想不僅僅局限于物質方面,可以更多地去考慮作為一個老師該有的理想,淡泊名利,活得開心充實就行。并且老師也要為自己的理想不懈的追求并奮斗著,言傳身教,給學生樹立榜樣,促動孩子們?yōu)樽约旱哪繕藠^斗。
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篇三
都說教師的愛是博愛,當然的確也應如此,但是要將這份愛達到平衡的標準,對我而言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從學生角度看,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無論教師怎么對待,在他們心中都會有著各種不平衡,即便是我自己也會有這樣類似的感覺。比如對于優(yōu)生而言,教師的欣賞和器重是理所應當?shù)?,而對后進生的批評和漠視也不足為奇,這在我們的教育中的確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有時候我也常認真地反省自己的教學工作,似乎無論我怎樣努力擺正師愛的天平,好像永遠都是搖晃的,面對優(yōu)生的時候表揚和期望是我的正常情感,而面對差生時,對他們搗亂課堂,不認真完成作業(yè)等做法總是非常氣憤,怒其不爭的同時,進行數(shù)次教育,無果之后便是無可奈何的放棄。因此,要對所有學生做到一樣的“愛”,的確非常不容易,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然而李鎮(zhèn)西老師做到了!
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方法是獨特的,教育成效是卓越的!他的愛是建立在真正民主的基礎之上,是真正平等的愛,發(fā)自內心的愛,不含任何雜質的愛,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
其實從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擁有一顆愛心,真心地付出,孩子們也同樣會對你真心喜歡。愛心還表現(xiàn)在對學生的贊美與寬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美,漸漸地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臉頰上那甜甜的微笑讓人陶醉,這種莫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們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好成績;犯了過錯,要細心教導,讓他們感受老師是因為愛他們才教導他們的,這種愛不需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一顆愛心,于是,他們就會注意不犯類似的錯誤。因為有了愛心,讓孩子更加努力,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育更有意義,也讓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有顆愛人的心,更重要的是有顆智慧的愛心!
就這樣,我陶醉著、感嘆著進入了一種絕佳的閱讀境界,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我,反省自己與李鎮(zhèn)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教書近二十年,隨著歲月的流逝已變得毫無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直到拜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識到所謂的平淡其實就是平庸,是無為,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對我而言真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油!
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篇四
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認為在每一頁中除了寫著“愛心、良知、思考、責任”以外,還充滿著智慧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調查中,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的標準也是除了“學識淵博、正直善良、很熱愛學生”以外,還有“很有智慧”這一條。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做個充滿智慧的老師。
當前眾所周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而正確方式方法的選擇就要靠我們的智慧,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征,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fā)育,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學生的各個方面,就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縝密的思考能力,還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我們才能知學生所想,理解學生所為,才能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讓學生能比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點?但是有許多時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從李老師的教育手記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學生得學會尊重學生、表揚學生。做老師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出現(xiàn)的問題。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里需要滋養(yǎng)的禾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涓涓春雨,要比電閃雷鳴傾盆暴雨更能滲入土壤。還有要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要多一點人情味,大人有時也會犯錯,何況是還是孩子的學生呢。因此利用集體的力量,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許多時候比老師苦口婆心的說教強很多。
愛學生,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蘇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學》中這樣說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擴大而興奮,因走到小朋友的心靈深處而帶給他們快樂,而感到無比幸福。這些不是憑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體會到的。李鎮(zhèn)西老師曾經這樣寫道:“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他所做的一切,證明了這句話的價值。我想說,教育者的快樂也是學生給的。一個真正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人會把學生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把學生的不幸當作自己的不幸。
十幾年的教學,讓我漸漸明白,老師的行為在學生們的心里會種下怎樣的印象。以前我的兩個課代表喜歡沖著那些學習后進的學生大喊大叫,我發(fā)現(xiàn)之后并沒有當著大家的面批評他們,而是先讓他們停止叫喊,然后走到這名看似有錯的學生跟前輕輕地詢問緣故。之后我的課代表意識到他們的這種做法并不能順利解決問題,反而會把矛盾激化,她們不但向我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還提出了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辦法。一次日記中,他們曾這樣寫道:“長大之后我也要當一名教師,當我的學生犯了錯誤時,我不是先去責罵他,而是先問明原因,然后虛心地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敝赖剿麄兡苓@樣想,我很欣慰。
在獨生子女日益成長為社會建設者的同時,我們才漸漸發(fā)現(xiàn)他們責任感的缺失和愛的缺乏。真誠與善良似乎在這個社會成了一種無能的表現(xiàn)??纯磿r下充斥的書籍,多半是為升學而準備的輔導書,其次是幽默故事書、漫畫書,真正凈化學生心靈的書籍少之又少。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懂得如何張揚個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們知道要考上大學,卻不知考上之后該做些什么;他們明白要踏實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卻從來都不明確。這分明是一種責任心與愛心的缺乏。現(xiàn)在國家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實施素質教育,我們作為教師恰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教會學生如何去愛,愛世界,愛國家,愛校,愛家,愛父母,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大環(huán)境里,我們的班級才會更加團結,學校才會更加繁榮,家庭才會更加和睦,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才不會讓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讀完李老師的書,讓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內心的寬容,真誠的關懷,不僅僅是為了當一名好老師應該這樣做,而是發(fā)自心靈深處的愛的驅使,讓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憑著對教育的一份執(zhí)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把幸福與快樂送達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我們會以李鎮(zhèn)西老師為榜樣,努力做教育這趟列車上的愛心傳遞員,讓真誠、善良、友愛陪伴學生走過以后的人生旅程。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之愛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把學習滲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讓教育智慧流淌于我們教育生活的一點一滴,每時每刻。我們這一代成長于一個物質、精神都比較平淡的年代,沒有網絡,沒有游戲,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也沒有更多的誘惑。在傳統(tǒng)家庭的“雙目”和“書中既有黃金屋,書中又有顏如玉”世俗觀念的監(jiān)管下,使我“安心”地讀了一些書。讀書時句須一句句去理解,意要一段段去思索,思想也一步步地提高。沒有精彩畫面,也沒有伴奏音樂,更沒有旁白點撥,靠的是自己不斷讀、反復感、努力悟,終于成長為一名能引領他人走上閱讀之路,培養(yǎng)讀書習慣,豐富精神生活,使他們繼續(xù)乃至終身閱讀書籍而不斷成長的“靈魂的工程師”。
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篇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是學生的第二任父母。”這是我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的,李老師的文中沒有教育的豪言壯語,也沒有高談闊論教育的真諦,他用學生的原話,真實的故事,真真切切地道出了什么是師愛,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李鎮(zhèn)西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一員,而我則是李老師的粉絲之一??戳似鋾脦妆?,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獲,每一遍都在引發(fā)我的思索。
送生日禮物,學生收獲滿滿的愛,老師也收獲沉沉的愛。由偶然到必然,李老師把每一位學生的生日記在紙上,記在心里。生日禮物多種多樣:書、文具、生日蛋糕、真誠祝?!恳粯佣Y物都充滿鼓勵,都代表著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而這樣純潔無私的愛必然會贏得學生愛的回報。學生進步了,班級更和諧,更加充滿了愛。這就是一種超越三尺講臺的魅力,這就是愛,真心拿學生當孩子待的愛。當學生家長對他說:“您對我們的孩子太好了!”他卻說:“那是因為你們的孩子對我太好了!”多么真誠,多么無私的語言啊,它深深得震撼了我的心靈。
把更多的愛投向后進生。李老師對后進學生特別關注,研究頗深,從產生的原因到具體的教育方法都一一羅列??v觀全文,其實最好的方法還是——愛。文章對后進學生萬同的故事記載詳細,從15個連載小故事中,我清晰地看到一個缺少愛、缺乏教育的孩子,李老師傾其所有精力去幫助他、感化他、教育他。不僅關注他的課堂,還關注他的家庭,甚至于私生活。慢慢地一步步地讓這樣一個既偷又暴還差,人人聞而駭之的學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樹立了自己的目標,最后成為了一名軍人。試想:如果沒有李老師的愛,萬同會這樣嗎?也許早入社會,偷雞摸狗,或許成為一個大惡不赦的混混,這是多么可怕!所以,沒有絕對的黑暗,只要有愛,光明的希望就在前方。
“程樺、王銅”這些李老師班級里的優(yōu)生的名字已經印入我心,看似不讓人操心的優(yōu)生,其實李老師也費盡了大量的心血引導他們、教育他們,使他們揚長避短,成為成績、品德、人格上真正的優(yōu)生。這又源于什么?愛。只要有愛,才會有教育。
和學生去旅游,給仰慕者回信……文章的故事太多太多,文中的愛太多太多……
手捧《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感覺自己就像和李老師在對話一般,讓我有所思、有所悟,相信這些“談資”可以成為我以后教育工作中的火花,我會以李老師為標桿,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好好努力,也譜寫一曲屬于我的《愛心與教育》。
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篇六
近日,我看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但每一篇文字都深深吸引著我,李老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對學生的愛心深深的震撼了我,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新的認識,對如何教學有了新的感悟。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愛學生,就必須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以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感受那個年齡對事物的認識,去做心靈上的朋友。記得在自己的課堂上,一位四年級的女學生,因為我提問,當時沒有答上來,我當場訓斥了幾句,那位女生當場哭了,哭聲影響到了上課,我只能單獨將其叫到辦公室,一開始那位女生不說話,慢慢地我放下老師那種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女生開始和我講其自己因為眼睛近視,前一節(jié)的內容根本沒有聽懂,所以答不上來。那一刻,我只是覺得事情有了原委,并沒有過多去想。今天再去回想這件事,特別是看完《愛心與教育》后,更加體會到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fā)自肺腑地對朋友的愛。如果當時像一位朋友去問一句:“你為什么不會?”或許會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心聲,孩子會主動說出原因。
在這本書里,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這樣的文字是教育之樹上最大的果實,杏壇枝頭最美的花朵!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感嘆的:“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弊儞Q教育方式感化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在實踐教學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特殊性”,我們應該因人而異地選擇教學策略,從而轉變"特殊學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向善的心理,都有內在的潛能。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就是從點滴做起,從細節(jié)入手,引領學生走向真善美,走向樂學好學的理想境界?!稅坌呐c教育》啟發(f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他們是滋補孩子心田的甘露,讓我們在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學中汲取更多的精神營養(yǎng),引導和激勵我們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精彩!
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篇七
讀完李鎮(zhèn)西老師所著的《愛心與教育》,我被他的愛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yè)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實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為他所教的學生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我自己是非常贊同這話的。假如沒有愛學生的心又何來的教育好學生呢?假如沒有愛心和童心,又何來與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說愛心和童心是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李鎮(zhèn)西老師對愛的執(zhí)著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毫不掩飾自己對學生的愛,他也收獲著學生的愛。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做過。為什么李老師能成為名師,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工作越來越沒勁?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執(zhí)著,對愛的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職業(yè)。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老師對待萬同同學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李老師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很難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愛是我們的語言,和學生相處,只有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只有愛才能換來學生的真心和信任,成為真正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作為老師,你將你內心深處的愛心傳遞給你的學生了嗎?自省過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做得的確不夠。身為一名英語老師,由于帶多個班,周課時也多,所以平均與每班孩子相處的時間并不多,常常是這節(jié)課進這班教室,下一節(jié)又要到另一個班級上課,很少有時間和學生交流、談心,所以學生對我也并不是特別親近和了解,其實我是很愛他們的,我由衷地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為他們的失敗而難過。但作為老師,我總是在潛意識里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可能太過追求在學生面前的威嚴了。其實,"師生在人格上應是絕對平等的,教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從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擁有一顆愛心,真心付出,孩子們也同樣對你真心喜歡。愛心還表現(xiàn)于對學生的贊美與寬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成績,不要吝嗇贊美,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臉腮甜甜的微笑讓人陶醉,這種無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們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犯了過錯,要細心教導,讓他們感受老師是因為愛他們才教導他們的,這種愛不需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一顆愛心,于是,他們就會注意下次類似的錯誤。因為有了愛心,讓孩子努力爭取,改錯,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育更有意義,也讓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有顆愛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顆智慧的愛心!
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學生的平等態(tài)度,是我們教育者永遠值得學習的榜樣!他既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是學生的"哥兒們"!學生曾有肺腑之言:"鎮(zhèn)西兄---血脈雖不相連,心靈卻永遠相通!"可見師生間的情感有多深!由于他贏得了學生的心,也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他實實在在地把自己一顆火紅的心投入到這個美好的事業(yè)中,實在可喜可賀!記得我在學生時代,非常討厭老師偏心,不能一視同仁。我在平時工作中也非常注意不要偏心,但對每一位學生都平等地愛這一點卻沒做到。學生時代哪一位老師談吐幽默,學識淵博,真誠地關心愛護學生,就會對他產生好感,進而喜愛其所教的學科,自然學習上也學得輕松愉快,成績很好。這在我們當今,教育也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學生才能敞開心扉接受你的教育,這是非常提倡、可行的。
但是,教育僅有愛心也是不夠的。這一點,李鎮(zhèn)西老師多年以前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值得思考,然而正是這些問題,反襯出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偉大,反襯出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在想,其實這本書里面記載的許多案例,都有它具體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時代背景,而現(xiàn)在的社會又發(fā)生了許多的變化,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式的閱讀或許并不聰明,重要的是這本書里所體現(xiàn)出來的教育者的愛心,教育者對教育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對大寫的人的張揚,應該成為我們從事教育的這個群體的出發(fā)點。
是的,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李鎮(zhèn)西老師出發(fā),傳送這份珍貴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篇八
拜讀了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之后,李老師對教育事業(yè)和對學生的執(zhí)著的愛深深打動了我。
李老師曾有這樣一段話:“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钡@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李老師的教育中追求的是師生之間多么樸素,多么和諧的情誼呀!
“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這是李鎮(zhèn)西教師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導思想?!稅坌呐c教育》這本書也是作者愛心與智慧的升華,也是一曲用愛心來譜寫的教育之歌!
愛心成就夢想,愛心傳遞希望,愛心喚醒力量,愛心鑄就輝煌。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心貼心。讓我們的愛心化甘露,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讓我們的愛在每一個學生心間生根發(fā)芽,直至愛滿人間。
李鎮(zhèn)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中也說過“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痹谧x過之后,我的體會更加深刻。是的,正是因為一顆愛心才使我快快樂樂守在學生身邊,也是我具備了一顆童心,隨時隨地在學生身邊體會幸福與快樂;而童心也使我更近距離的接近學生的心靈,在學生心靈中寫下美妙的詩行,互相傳遞愛心,傳遞幸福。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以李鎮(zhèn)西老師為榜樣,奉獻我們的愛心。上課要面面俱到,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下課后多與學生交流,細心觀察學生,給學生以指導,鼓勵與關心。讓學生感到對他們的關注與關愛。
當然,僅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這就涉及到李老師教育思想的另一個方面——民主教育,懂得互相尊重,寬容學生,我們才能獲得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抓住教育契機,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取得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聲音,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自由的課堂,而不是只有老師是權威的一言堂。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同學們的理解是多種思路的,要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總之,在愛的呵護下,創(chuàng)設自由民主的課堂,是我讀完《愛心與教育》之后最大的收獲。我決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讓智慧點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孩子;做學生愛戴的師長和真誠的朋友;用我們的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yè),擁抱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