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一
時間還在路上奔跑,心卻屏住呼吸,
一路上的千山萬水,風(fēng)塵仆仆,
再遠,也阻擋不了回家的旅途。
相冊,隱隱約約泛出點點古銅色,
像是夜空里迷路的星星,一個光亮就是一個故事。
記憶的盒子里空空的,
除了風(fēng)聲,
喝醉的黃泥土一次次在寒風(fēng)里鼾然沉睡,
又一次次在黎明前突然驚醒,
冬眠的鳥兒忘了饑餓,一頭扎進扭曲的林子。
菩提樹下,梅花開了,雪花也開了,
一枝枝,一片片,
好奇的螞蟻昂起腦袋,
側(cè)耳傾聽著海浪的聲音。
瘦瘦的月亮探出腦袋,露出兩個微微的酒窩,甜甜的笑了。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二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是一首感情深摯、纏綿委婉、詠嘆忠貞愛情的.詩篇。詩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蘊藉地寫出了濃郁的離別之恨和纏綿的相思之苦?!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體現(xiàn)了愛情的堅貞,意境新奇,詩味雋永,已成千古傳誦的名句。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三
守著爐火取暖的愿望依舊。
在白雪隨北風(fēng)紛飛的日子。
你輕撫我的額頭。
凝視不舍釀做一杯苦酒。
喝干它你走了,松開手。
我便是為愛冬眠的情獸。
風(fēng)輕松流出三九天的節(jié)奏。
情感的脂肪很厚。
回憶消耗不大,淚水已經(jīng)足夠。
降溫后的冰屑,是最后的溫柔。
你說自己是一只感情的.候鳥。
有愛的時候總是追逐虛無飛走。
沒有了愛,反而為曾經(jīng)苦苦駐留。
還有許多蕭瑟的傳說。
聽著憂郁的情歌黯然回首。
昨日為明天積累哀愁。
時間總是品嘗青春這道珍饈。
物是人非,傷心處。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四
其一: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的古琴曲,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全詩言淺意深,音節(jié)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爐。即使是后人偽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shù)價值。歷代同名的詩歌、小說、歌曲、影視很多。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五
【覓】舊魄生韻實難覓,苦嘬哀怨時纏己。暢游史河品魂韻,冥思余生為留魂。
【回心轉(zhuǎn)意】靜唑余生新魄韻,生韻迥異難回心。自唑欲為之韻律,冥思新魄難轉(zhuǎn)意。
【妄想】復(fù)生新魄獨妄想,臆想逍遙炫一場。手握妙筆靜思量,文韻幾君可登場?
【清楚】新魄生韻漸清楚,育才韻律化虛無。靜觀他生炫己韻,自唑新魄文韻深。
【紅塵滾滾】紅塵滾滾品魄韻,苦嘬實難覓舊魂。自唑余生新靈韻,何為妙炫方離悔?
【游】靜唑余生新魄游,何所欲為方離憂?苦嘬難覓舊靈留,何為炫魄獨唑憂。
【再見】舊魄迷失難再見,苦嘬難覓舊魄篇。靜唑余生新靈韻,何為逍遙新魄炫?
【想念】復(fù)生新魄獨想念,苦嘬何覓舊魄篇。空有瀟灑育才心,才識化無何以炫?
【怨】余生生韻獨留怨,苦嘬往昔舊魄篇。育才之心雖尚在,才識化無難再炫。
【睡不著】新魄生韻難睡著,時時苦嘬覓舊潮。靜唑余生新靈韻,何為方可脫離惱?
【傻子】自唑新魄成傻子,苦嘬難覓舊魄知。靜唑余生新靈韻,何為妙炫新魄己?
【倦】無為生韻亦已倦,苦嘬時把舊魄念。自唑新魄難以炫,生韻時時怨念纏。
【方向】靜唑新魄之方向,何為炫靈莫迷茫。妙筆逍遙手中握,群生炫何靜思量。
【變】靜唑生韻驟然變,何為脫離舊靈念。獨唑余生新魄韻,何舉無悔逍遙炫?
【痛】靜唑新魄心發(fā)痛,苦嘬難覓己舊靈。靜唑余生何為炫,莫可凋零悔纏靈。
【糊涂】余生抉擇實糊涂,何苦苦嘬舊魄留。獨唑新魄何以炫,莫可時時舊魄念。
【獨】新魄生韻實為獨,不愿騷擾他生流。靜唑余生新靈韻,自唑欲為炫新魂。
【云霧】靜觀蒼穹云霧濃,冥思上懸?guī)拙`。史河妙唑品魄韻,迥異生韻在炫魄。
【蒼老】自唑余生新魄韻,無為謹唑已蒼老??瘴占褐疅o為棒,何以炫魄實迷茫。
【哭】犬上上懸兩個口,自唑新魄實在苦。自哭新魄無有淚,迥異生韻無淚珠。
【開】新魄生韻自打開,苦嘬獨覓新魄彩。妙筆逍遙手中握,自覓群生可炫何。
【悟】獨悟余生新魄韻,何為炫新脫離悔??嘁捥煜乱恢?,容納己魄炫新魂。
【心碎】新魄自唑心會碎,苦覓舊魄實在累。靜唑新靈新征程,何為妙炫脫離悔?
【受罪】新靈自唑?qū)嵤茏?,苦嘬難覓舊靈韻。自唑何為妙炫新,文韻濃厚炫無悔。
【怨憂】自唑新魄皆怨憂,苦嘬難覓舊魄留。苦覓新靈何為秀,何舉生韻群生誘?
【別】舊魄一別難復(fù)回,新魄苦嘬實在累。靜唑余生新靈韻,何為方可脫離悔?
【傷悲】余生生韻皆傷悲,苦嘬新生實在累??嘁捫蚂`容身處,知己何時方現(xiàn)身?
【悲】非心韻味即為悲,新靈自唑?qū)嵲诶?。冥思余生新征程,何為妙炫脫離悔?
【傷悲】非心韻味即為悲,新靈自唑?qū)嵲诶?。冥思余生新征程,何為妙炫脫離悲?
【品酌】史河暢游獨品酌,苦嘬群魄迥異味。靜觀群生生之韻,冥思幾君妙炫魄?
【心碎】腦液迷失心已碎,舊韻難覓實在累??噜苡嗌蚂`味,何為妙炫方離悔?
【聞】靜聞窗外哭魄聲,冥思魄走纏后情。后生念君僅一時,終將迷失空無跡。
【邊緣】生死邊緣獨徘徊,腦液迷失又回來。靜唑余生新靈韻,何為無悔炫新彩?
【思量】復(fù)生新魄靜思量,何舉無悔炫一場。文筆逍遙手中握,博覽群生可炫何。
【忍】獨忍余生新魄韻,何必怨念纏新魂??嘁捜菁{新魄處,自唑炫何群生誘?
【累】靜唑生韻實在累,苦嘬難覓舊靈魂。獨唑新魂何以秀,妙炫脫離悔纏魂?
【傷】腦液迷失心已傷,新魄生韻靜思量??噜芎螢殪乓粓觯傻蛄闫敲悦?。
【忐忑不安】忐忑不安靜思量,何為步入新魄場。靜唑余生新靈韻,何為妙炫實迷茫。
【角色】靜唑群生之角色,冥思幾魄史河落。生韻妙炫迥生韻,定會多誘后人君。
【苦笑】苦笑余生新靈韻,自唑難覓往昔魂。冥思迥異生韻卷,獨唑逍遙新魄炫。
【難過】難過時纏己新魄,冥思余生欲為何??嘁捫缕侨萆淼兀氝蚝螢殪判缕??
【畏縮】新魄生韻實畏縮,獨唑余生可為何?靜唑余生新魄率,何舉逍遙自炫賀。
【假設(shè)】余生生韻獨自唑,冥思迥異皆假設(shè)。何舉覓得己魄樂,新魄妙炫自唑賀。
【明了】新魄生韻漸明了,苦嘬難覓舊魄潮。理應(yīng)逍遙妙炫新,文筆妙韻誘后人。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六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堪稱最享盛名。詩題“錦瑟”,但并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
《錦瑟》是李商隱極負盛名的一首詩,也是最難索解的一首詩。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五十弦,一說一男一女對坐彈兩張琴;一說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適、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敘詩歌創(chuàng)作等許多種說法。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七
我想成為天空的一份子。
你抬頭就能看見我的邊際。
也能聞到我的氣息。
云朵的羽翼。
是你看不見的痕跡。
因為你不曾辨清。
哪里是我的心意。
你只記得逃避。
那空蕩的街道。
埋藏著記憶的隧道。
每次慢步走走停停。
都有不一樣的心情。
可不變的是那心里對你的情。
好像是老天的游戲。
我狠心拒絕別人的心意。
卻得到你的無情。
所以。
我遭到上帝的打擊。
讓我接受痛苦的報應(yīng)。
轟隆的雷雨。
遍地是傷感的點滴。
翻開日記泛黃的筆跡。
一點一點地回憶。
十字路口燈的更替。
依舊不變的往昔。
夕陽西下的尾翼。
紅霞的天地。
日漸黃昏曉人情。
無邊的煙硝。
拉長的是心橋。
漫天飛舞的落葉。
猶如。
旋飛的。
顫抖的舞姬。
空蕩的角落。
停留纏繞著煙氣。
還有那紅光的閃爍不明。
夜里冰冷的空氣。
籠罩整個世界。
籠罩我剩余的呼吸。
一個人。
漸行漸遠的倒影。
一個人的旅行。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八
不可一世的多次向西北走去。
再次用真性情去燃燒大漠。
手搖駝鈴向西域走去。
一切聲響泯滅在千年褶皺中。
漠沙如雪在風(fēng)中源源不斷普度眾生。
敦煌的重量太深沉。
千年風(fēng)沙沒有吹動。
千年駝鈴沒有喚醒。
千年佛音跟著風(fēng)雪遠走高飛。
沒想到被戰(zhàn)火揚起的歷史冰封于沙中。
走進大漠。
我看到經(jīng)書在燃燒。
我的腳步開始放肆。
雙手又一次捧起邊關(guān)冷月。
凄涼中看到的是沙場帶血的遺書。
天馬行空背馱云彩。
馬也瀟瀟,風(fēng)亦瀟瀟。
唯獨不笑的是你塵封千年的容顏。
敦煌的胡楊心甘情愿敗在倉央嘉措筆下。
你來或不來.她都在這里.默默開放。
我愿用我所有積蓄去買一只駱駝。
讓她馱我去風(fēng)沙彌漫的遠方。
那兒的.胡楊正在怒放金黃。
聽說沙漠里的日出甚美。
是誰的裙擺在我眼前迎風(fēng)招展。
追上你時你已白發(fā)飄飄。
在你蒼老的懷中。
我狼吞虎咽吃了一碗驢肉黃面轉(zhuǎn)身就走。
我要到西通樓蘭.東望長安的城樓前。
拾撿埋藏千年的古董瓦片。
聽說.你有太多故事.太多誓言.太多野性。
你說前面的金黃醞釀著醉人的芳香。
西去的樓蘭不會再有漫天風(fēng)沙。
我就是那一粒飛往云天的絕塵。
只可惜沒看懂黃紙上帶血跡的語言。
把我連同苦難一并深埋在沙海。
這一年里。
我四個月拜訪了你四次。
每一次都是倉惶而逃。
沙洲這本書就是讓人回味無窮。
再會吧!敦煌。
請你在風(fēng)沙中耐心把我等待。
再過幾年。
狹路相逢。
你會在風(fēng)沙中見證我的愛情。
我要你做我永遠的見證人。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九
司空圖(837——908)字表圣,河中(治今山西永濟)人。咸通進士,官至知制誥、中書舍人。后隱居中條山王官谷,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所撰《詩品》一書,對后代嚴羽、王士禛等人的詩論頗有影響。有《司空表圣文集》(即《一鳴集》)。又有《司空表圣詩集》,系后人所輯。
司空圖。
花缺傷難綴,
鶯喧奈細聽。
惜春春已晚,
珍重草青青。
燕語曾來客,
花催欲別人。
莫愁春已過,
看著又新春。
這兩首五絕是司空圖《退居漫題七首》中的第一、三兩首。詩題既名曰“退居”,當(dāng)然是指歸隱后的作品。司空圖曾親身經(jīng)歷黃巢農(nóng)民起義的騷亂,目睹農(nóng)民軍占領(lǐng)長安,深感唐王朝國勢衰危,于是跑到家鄉(xiāng)中條山王官谷,過起“身外都無事,山中久避喧”那種表面閑散而內(nèi)心并不平靜的林泉生活。這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唐王朝春光遲暮的感嘆,但憂慮和孤獨中并不使人感到消沉。
先看第一首。前兩句對仗極其工穩(wěn)。抒寫傷春,不是籠統(tǒng)點明惆悵的情懷,也不是泛泛描繪春意闌珊,而是先從表現(xiàn)春光已晚的典型景色著筆:一是花,二是鶯。落紅滿地,花瓣殘缺,這固然是春光消失的象征。然而詩人偏偏把“花缺”的客觀圖景,和有感于“花缺”的心情融合起來,從而深化一層,表明目睹了這一幅圖景的詩人,所感到的實已無法將殘花重新彌補的悲傷。與此相類,黃鶯巧囀中透露出哀怨蕭瑟的聲音,往往成為歷來詩人抒寫抑郁特別是春怨的標(biāo)志:“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金昌緒《春怨》);“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李商隱《流鶯》)。司空圖在這里卻別開蹊徑:既不像金昌緒用怨憤之情抱怨它啼叫時驚人好夢,更不像李商隱因為怕引起自己傷春的情緒而不忍去聆聽。相反地,因為自己退居深谷,長期度著“疏鐘泛泬寥”的歲月,心境寂寞孤獨之極,所以喧鬧的鶯聲反而使他感到親切,情不自禁地側(cè)耳諦聽。而參差巧囀的鶯聲又恰似吐露著“花缺傷難綴”的愁情,這更引起詩人的共鳴,而把黃鶯引為寂寞生活中的同調(diào)了。“奈細聽”相當(dāng)于“耐細聽”。它表示三層意思:樂意聽;別有會心地去聽;聽后深切領(lǐng)會到彼此同感的傷春之情。因此這“惜春”之“春”,就不僅僅指王官谷大自然的春天,也是自傷詩人自己韶華已逝的春天,同時還暗喻著唐王朝繁華事散的春天,涵蘊相當(dāng)豐富。
“花缺”句以沉著見長,是深穩(wěn)之筆。“鶯喧”句以委婉見長,是渟蓄之筆。盡管二者各有不同,但這兩種各具審美特征的暮春景物——作為圖畫美的殘花和作為音樂美的鶯啼,卻都統(tǒng)一到詩人傷春之感的渾然天成的意境之中,畫龍點睛地表達他為“家山牢落”而百感叢生的深刻感受。
也許因為頭兩句情緒太傷神了吧,后兩句作一轉(zhuǎn)折,詩情稍稍振起,仿佛詩人于無可奈何中的自遣、自我安慰和自勵?!跋Т捍阂淹怼笨偨Y(jié)了以上殘花和啼鶯的情境,表示春天行將別去,雖欲“惜春”,勢已無從。但是,詩人并沒有就此凄然欲絕。無可奈何花落去,尚有野草色青青。要珍重?。∵@一結(jié)句,是突破重重絕望萌發(fā)的希望,使全詩的意境突然增添了亮麗,表明詩人身處亂世、仍能自葆高潔的情懷。后來朱全忠的部下柳璨一度矯詔要他入朝參預(yù)政事,他有意裝成年老昏憒,誤墮朝笏,終獲詔許還山,不為裹脅。詩的情調(diào)是感傷的,但其風(fēng)骨卻是挺拔的。詩人因不得已而無所作為,但卻又有點不甘于無所作為。
后一首寫的還是春暮之感。開頭兩句也是對仗,別具一格。第一首前兩句對仗一暗一明交相輝映,后一首卻是利用兩度時間來互為對襯。春燕歸來,梁上作棲,呢喃細語,轉(zhuǎn)眼都成往事。你看,“曾”字用得多么傳神!春光爛漫,一陣陣催著百花開放,然而,這正是催著百花與春光同逝,終于與賞花人分別?;ㄩ_是催,花謝是催。暮春催去了殘花,而花謝則更帶去春光。這里的“欲別”是說花正在被催走,亦即欲別而未別之時。這該是多么使人難堪啊!一邊是回憶曾經(jīng)帶來過春天的燕子,一邊卻又懸想著即將來臨的與春天的別離。這樣一種時間的互襯,把春光渲染得來去匆匆,使人深感惋惜與憂心。
同前一首一樣,這里“莫愁”一折,也有著峰回路轉(zhuǎn)、灑落挺拔的情趣,使人看到希望和信心?!澳畲阂堰^,看著又新春”,這可以說是司空圖詩論中“生氣遠出,不著死灰”(《詩品》)的實例。
這兩首小詩始終無頹萎之氣,能使讀者翛然遠矚,寄期望于前程,為迎接新的春天而更相信青春必能永葆。從司空圖的大部分詩歌看來,他的情調(diào)經(jīng)常傾向于消沉和抑郁,但也有一部分作品表現(xiàn)為“不堪寂寞對衰翁”的磊落之氣;而這兩首詩恰可以說是兩種心情交織而亮色較為顯著的典型。表面看來,這兩首詩前后兩部分的情調(diào)互不相同,然而從詩人感情變幻起伏的匯歸來說,卻又完全統(tǒng)一。惟其春暮,所以分外惜春,而惜春的最終目的卻是期待“新春”的降臨。
司空圖。
亂后燒殘數(shù)架書,
峰前猶自戀吾廬。
忘機漸喜逢人少,
覽鏡空憐待鶴疏。
孤嶼池痕春漲滿,
小欄花韻午晴初。
酣歌自適逃名久,
不必門多長者車。
司空圖的詩歌多是山林遣興、閑吟自適的作品,但其中也有反映社會動亂現(xiàn)實的悲慨之作。這首《歸王官次年作》,正是兼有二者特點的作品,它既表現(xiàn)了司空圖歸隱后的與世無爭、放浪山水之情,同時也曲折地流露了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憂慮和苦悶,體現(xiàn)出“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印證了自己的詩歌理論。
詩題點明了兩點:一是作詩的地點,“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的中條山上,是司空圖的故鄉(xiāng)。二是作詩的時間,司空圖棄官“歸王官”是唐僖宗光啟三年(887),“次年”即光啟四年(888),故詩題一作《光啟四年春戊申》,司空圖五十二歲。
詩歌一開始就展現(xiàn)出作者故居在兵燹之后的受到嚴重毀棄:“亂后燒殘數(shù)架書?!薄皝y”是指戰(zhàn)亂,即黃巢農(nóng)民軍與唐王朝軍隊的戰(zhàn)爭。此次戰(zhàn)爭從875年開始,到884年結(jié)束,山西南部永濟一帶和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都是主戰(zhàn)場。作者回歸故鄉(xiāng)時戰(zhàn)爭雖已平息,但舊居經(jīng)過火燒,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幾架殘破不全的`書了?!皝y”字已令人悚目驚心,一個“燒”字更使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恐怖情景,不禁為之震栗。然而,雖經(jīng)戰(zhàn)爭的洗劫,但這畢竟是詩人的故鄉(xiāng),所以第二句緊接著來了一個轉(zhuǎn)折:“峰前猶自戀吾?!北憩F(xiàn)了對故鄉(xiāng)的執(zhí)著的摯愛。作此詩時詩人已經(jīng)歸隱一年,對故居作了重建和整修,所以已經(jīng)有“廬”可“戀”。這一句使我們想到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詩: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薄皯傥釓]”,顯然是從陶詩中點化出。此時,他和陶淵明有共同的心境,即逃離官場、歸隱田園之后的自足自適、輕松自得,但他又比陶淵明多了一種憤慨,因為多年來戰(zhàn)火紛飛,本來極好的舊居竟遭毀壞,想到天下多事,個人多難,不禁悲從中來。“猶自”二字,充滿著人世滄桑的傷懷感。這兩句突兀而起,曲折婉轉(zhuǎn)而又包蘊不盡,起了提挈一篇、籠罩全詩的作用。
接著,詩人表達了歸隱后的心情:“忘機漸喜逢人少,覽鏡空憐待鶴疏。”前一句表現(xiàn)了歸隱后在舊居中屏絕塵囂、泊然寧靜的心境?!巴鼨C”,就是不用機心,不計較一切貴賤榮辱。由于深居山中,不問政事,來往人又少,所以用不著機心了,詩人對此是很高興的。從這句詩的潛臺詞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歸隱前在翻云覆雨的政治斗爭中,是用盡了心機的,那斗爭的激烈、處境的險峻、詩人內(nèi)心的憎惡,已經(jīng)不言而喻。而這,正是作者急流勇退,歸隱的真正原因。于是,他對自己的過去作了深入的反思:我對鏡自照,看到如此衰老,感到過去是徒然高興地在等待鶴書的到來了?!苞Q疏”即鶴書,書體名,也叫“鶴頭書”,古時用于招納賢士的詔書。這是沉痛的懺悔,說自己過去不應(yīng)當(dāng)躁于進取,出去做官,如今回來了,也就永遠再不出去做官了(以后雖經(jīng)曲折,他確實沒有再出山做官)。這一聯(lián)非常婉曲地表明了終老山林之志,也深刻地暗示了“戀吾廬”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要逃離無謂的斗爭,遁跡深山。
第三聯(lián)掉換筆鋒,以精心結(jié)撰的詩句,另開新境,描寫了“廬”中的美景,令人爽心悅目?!肮聨Z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這兩句是“互文”,出句與對句互相交織,意思是:在初晴的中午,有著小島的池塘里漲滿了春水,小小花圃中鮮花盛開,更加富有韻味。兩句詩精煉而又形象生動,而且從“午晴初”三字中,可以推知上午還在下雨,那油油的春雨飄飄灑灑,漲滿春池,滋潤著花朵(當(dāng)然也滋潤著作者的心),中午雨霽云開,融和的陽光照在春池的碧波上,照在帶著雨珠的花朵上,一切顯得更加清新明媚、生機盎然,這真是無限美好的時刻?。⊥瑫r,“孤嶼”與“小欄”互相映帶,從“孤”字、“小”字和“滿”字、“韻”字中,隱約透出作者在深山舊居里自為天地、自得其樂的心情。兩句包蘊深厚,而且語言十分精美,“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梅堯臣語),體現(xiàn)出作者高度的技巧,堪稱佳句。清人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司空圖佳句,大有高致,又甚細密?!闭侵复?。
當(dāng)作者陶醉在這樣的美景中,留連不已時,情不自禁地在最后一聯(lián)中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酣歌自適逃名久,不必門多長者車(音居)。”“逃名”是用《漢書·逸民傳》中法真的故事:東漢人法真,字高卿,扶風(fēng)郿人,恬靜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遠世,世人謂之逃名?!安槐亻T多長者車”,又化用了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詩句:“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文選》李善注陶詩說:“《漢書》曰:張負隨陳平至其家,乃負郭窮巷。以席為門,門外多長者車轍?!俄n詩外傳》:楚狂接輿妻曰:門外車轍何其深?!薄伴L者車”,指達官貴人之車,意與陶詩略同。作者通過用典,委婉但卻堅決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和陶淵明那樣做逃跡的隱士,在山林中盡情高歌,決不做陳平那樣的人去與達官貴人交往,徒費心機。這里的“長者”,顯然是對“忘機漸喜逢人少”中的“人”的具體解釋。原來,詩人所反復(fù)表示的,就是要與擾攘爭奪的晚唐政治絕緣,深隱故居,嘯傲山林,來悠然自適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十
遠處飄來的飛仙白衣遮面懷抱琵琶。
身姿妙曼,舞姿輕盈。
我在隱約中聽到千年的琵琶聲喚醒了茫茫大漠。
飛天的嫣然一笑包涵了多少繁榮昌盛。
莫高窟的壁畫在沉默中穿越了千年。
那時的中國還在大漠中久久沉睡。
在黃沙萬里的荒涼中。
是誰用鬼斧神工的技法。
一筆一筆的將支離破碎的身軀無力支撐。
馬車滿載而歸的成就換來國人屈辱的淚水。
一個從鮮血和硝煙中走出來的民族。
不應(yīng)該擁有軟弱的脊梁。
漫天的黃沙,悠揚的駝鈴。
日久天長中匯聚了千年戈壁中最美的荒涼。
層層沙礫堆積出來模糊不清的殘破記憶。
所剩無幾的經(jīng)書在沉睡中解釋著千年。
因為它用盡全身氣力已拼湊不出盛唐的模樣。
然而盛唐之花已經(jīng)綻放了千年。
一杯千年老酒將玉門關(guān)灌醉。
隨之又飲醉了陽關(guān)三疊。
駝鈴喚醒了風(fēng)沙彌漫的遠方。
他想要追趕大漠中落下的'夕陽。
月牙泉的碧水盛滿歷史的冷熱蒼茫。
趁著大漠凄涼月夜。
我多想用一把寶刀劃出千年血色殘陽。
胡人的鐵騎在無盡流沙中沒有踏過中原半步。
輝煌的背后是無數(shù)鐵馬冰河的好漢與世長眠。
玉門關(guān)走出了無數(shù)富麗堂皇的商隊。
陽關(guān)三疊成了永遠的千古絕唱。
如今的敦煌依舊駝鈴悠揚。
只是沒有了當(dāng)年金戈鐵馬的戰(zhàn)場。
這座中國風(fēng)沙中沉睡千年的世界寶藏。
伴隨它的是大漠中千年不朽的胡楊。
胡楊,沙漠中最值得讓人敬佩的英雄。
活著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用盡終身心血守護著敦煌夕陽下那抹蒼涼。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十一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
飲君酒:勸君喝酒。
何所之:去哪里。
歸臥:隱居。
南山陲:終南山邊。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你要到哪里去?你說因為不甚得志,要到終南山那邊隱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問,那白云沒有窮盡的時候。
請你下馬喝一杯美酒,我想問問你要去哪里?
你說官場生活不得志,想要歸隱南山的邊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問,白云無窮盡足以自娛。
請你下馬喝點酒,我要好好地為你餞行。我且問你,你打算到什么地方去?你說因為官場不得意,要到終南山邊去歸隱。那么,你就盡管去吧,我也不再細問了。因為我知道那里的白云是悠閑自在的,你從此以后所得到的隱居之樂,也一定會無窮無盡的啊。
這是一首送友人歸隱的詩。表面看來語句平淡無奇,然而細細無味,卻是詞淺情深,含義深刻。詩的開頭兩句敘事、寫飲酒餞別,以問話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歸隱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寫對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對隱居的羨慕,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否定。
全詩寫失志歸隱,借以貶斥功名,抒發(fā)陶醉白云,自尋其樂之情,詩的后兩句韻味驟增,詩意頓濃,羨慕有心,感慨無限。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第一句敘事?!帮嫛笔鞘箘佑梅ǎ笆埂嫛钡囊馑?。一開始就寫飲酒餞別,是點題。第二句設(shè)句,問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話,過渡到寫歸隱。這一質(zhì)樸無華的問語,表露了作者對友人關(guān)切愛護的深厚情意。送別者的感情起始就滲透在字里行間。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不得意”三字,顯然是有深意的。不僅交待友人歸隱的原因,表現(xiàn)他失意不滿的情緒;同時也從側(cè)面表達詩人自己對現(xiàn)實憤懣不平的心情。這三字是理解這首詩題旨的的一把鑰匙。
詩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勸慰道:“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尋問了。其實你何必以失意為念呢?那塵世的功名利祿總是有盡頭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沒有窮盡之時,足以供你娛樂排遣了。這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很復(fù)雜的思想感情:既有對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對隱居的欣羨;既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又似乎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聯(lián)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來,在這兩句詩中,更主要的則是對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蘊含著詩人自己對現(xiàn)實的憤激之情,這正是此詩的著意之處和題旨所在。從寫法上看,前面四句,寫得比較平淡,似乎無甚意味,至此兩句作結(jié),詩意頓濃,韻味驟增,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當(dāng)然,這兩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發(fā)展而來的,如果沒有前四句作鋪墊,這兩句結(jié)尾也就不會給人這樣強的“清音有余”的感覺。
經(jīng)典詩歌鑒賞摘抄唯美篇十二
《秋天》選自何其芳早年創(chuàng)作的詩集《預(yù)言》(1931-1933)。它不像那個時期的詩人們那樣愛用象征手法,寫得神秘莫測,或愛尋味哲理,顯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個人狹小天地,纏綿悱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難得地將視野投向鄉(xiāng)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動場景,以觀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現(xiàn)一派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fēng)。詩作采用直陳其事的寫法,表面看來似乎簡單、直白,缺少象征的奧義,實則意味情味既深且長。詩中透出那么一種氛圍,那么一種神韻,這是最能勾住讀者心魄的東西。
所謂氛圍,在文學(xué)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體性的境象、風(fēng)神、氣韻。它與嚴羽的氣象混沌,難以句摘的氣象有所類似,又有所不同,氣象所指更為廓大,包括內(nèi)容、形式各個方面;氛圍似乎主要關(guān)乎內(nèi)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圍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圖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難狀。亦如唐人所言: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讀之有感,了然于心,也應(yīng)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nóng)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jié)詩又組成三幅復(fù)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
第一幅畫面是農(nóng)家豐收圖。這里不是寫某個農(nóng)夫,而是寫普遍的農(nóng)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聲悠遠地飄來,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真是一片世外風(fēng)光,啟迪人追思那邈遠的印象,《詩經(jīng)》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幽谷,遷于喬木之句嗎?飄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xiàn),不過那都是寫虛的,用的是比喻義、引申義,用在這里才是寫實的,別有一番情韻。背瓜果所伴隨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xiàn)用在這節(jié)詩的末尾,來概括秋天在農(nóng)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秋天)西視象化了,創(chuàng)造出松弛、閑靜的氛圍。
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其中霧霜這些表現(xiàn)環(huán)境氛圍的詞(還有上一節(jié)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xiàn)的,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畫面還包括一系列活動:撒網(wǎng),收漁,搖槳。這些平常活動畫面在這里都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輕輕一詞常在何詩中出現(xiàn),在此仿佛信手拈來,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也許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么寧靜、悠遠。
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這節(jié)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dāng)于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這本不是人的活動,其后必有續(xù)言,那就是少女心懷戀情。大自然繁囂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卻變化清靜了,人在寂靜時大都反觀自身,傾聽心靈之聲。牧羊女聽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聲,忽然聽不到了,心靈的某一角落開始萌動起來,真是如樹根在熱的夏夜里震動泥土(何其芳詩《夏夜》)。寫戀愛尤其是初戀,是早年何詩所擅長的,這次他寫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這一節(jié)才五行,就寫出了由外景向內(nèi)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了牧羊女的眼里這一特定角度,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里面的清純、明凈,那是初戀少女似戀非戀時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這三節(jié)詩我們可以看到,前兩節(jié)主要寫外在景物與人事,這第三節(jié)真正寫入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不這么寫,難以入情、入神,詩就飄浮起來了。
總之,《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chuàng)造了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它寫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農(nóng)閑景象,所以具有清靜的氛圍;它寫的是世處桃源般的生活,不見農(nóng)家些許的艱難苦恨,所以具有清遠的氛圍;它寫的是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圍;它像何其芳其他詩作一樣專用輕柔之詞寫清麗意象,避開喧囂的景境,避開拙重之詞,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圍。詩中各幅畫面,以及畫面里的各個意象,無一不和諧地統(tǒng)一;因而這種氛圍所賴以形成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點也無一不達于極致。技蓋至此,非高手不能為??墒呛纹浞紝戇@首詩時才是20歲左右的大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