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一
《活著》在“我”與福貴的交談中展開。福貴,一個看似普通的老人耐心地向“我”講述了他的一生。在他平緩的語調(diào)下他坎坷的一生卻如娟娟細流平緩得流入讀者的心坎。
作為地主的兒子,年輕的福貴沒有爭氣敗了家,從此,他拖妻帶女開始了他曲折的一生。他曾被抓去當兵,差點死于槍炮下;后來經(jīng)歷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等歷史大事件,歷經(jīng)千辛萬苦卻不得不目送自己的親人一個個先于自己死去。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生離死別,福貴依舊樂觀的活著,甚至平淡無奇地向“我”述說他的一生。
“人們將生命中的錯誤聚集到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個惡魔,叫命運。”《活著》讓我思考命運為何可以這樣百般折磨一個人,讓他一下子從富貴的殿堂跌到一貧如洗的潦倒境地;讓他一下子從幸福美滿的天堂墜入孤獨一人的地獄。但是,更多的是讓我思考在絕境中人對生的渴望有多么強烈;更多的是讓我領(lǐng)悟到歷經(jīng)萬難后看淡一切的從容。
沒有人知道明天是什么樣子,究竟是陰霾密布還是陽光燦爛?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后還有明天,只要生命沒有結(jié)束,永遠有下一個明天,永遠可以希望著下一刻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
真正點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我們懷著美好的希望,勇敢地走著,跌倒了再爬起,失敗了就再努力,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永遠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燦爛的風景。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二
《活著》余華著,雙十一的時候半價買的,我足足等了五天。
此書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第一次如此入神的去看一本小說,是從作者的自序開始的?!耙晃徽嬲淖骷矣肋h只為內(nèi)心寫作,只有內(nèi)心才會真實的告訴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的突出。內(nèi)心讓他真實的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一些不成功的作家也在描寫現(xiàn)實,可是他們筆下的現(xiàn)實說穿了只是一個環(huán)境,是固定的、死去的現(xiàn)實。他們看不到人是怎樣走過來的,也看不到怎么走去。當他們在描寫斤斤計較的人物時,我們會感到作家本人也在斤斤計較。這樣的作家是在寫實在的作品,而不是現(xiàn)實的作品?!笨吹竭@段話的時候,突然間就讓我頓悟了,好像在說一直書寫的自己。
作者的妙語橫生,總讓人要不斷的思考寫作手法的絕處所在,讀書的人很多,一些人注重故事情節(jié),而近幾年我常常注重的是別人如何在寫,同樣的一件事兒,如何寫的生動而不乏味,如何寫的有趣而有靈魂。托爾斯泰的藝術(shù)論:任何偉大的作品都是蘸著血淚寫成的!
他又次的回到自己的村莊,兒子有慶已經(jīng)三歲了,女兒鳳霞因一次高燒從此失聲。人生的苦難莫過于如此了吧!
文中一直環(huán)繞的主題,人只要活的開心,窮點不怕。富貴在講述的過程中總是嘿嘿笑著,一個對自己的過去能夠記憶如此深刻的人,能看到自己年輕時的樣子,也許過錯、苦難、遺憾對他來說已經(jīng)不算什么了吧!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三
半夜蚊子咬醒,怎么也睡不下,打開看見已經(jīng)買了這本書,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有看過,就當消磨時間看看。
福貴要是能回到過去,見到以前的自己,一定要抽自己三個大嘴巴,一個為爹娘,一個為家珍,一個為自己!說他很慘,可是又不然,不經(jīng)歷過那些,那富貴或同下一代,還會是這種樣子,總有一代會承受他需要承受的這些東西。
活著,故事里的人都在為活著而活著,可最后都沒有真正的“活著”過,特別是家珍,一想到她就會覺得特別難受,她越是善良通情達理就越讓人心疼,她真的有好好活著嗎,還是從有慶死的那天起,就沒有真正的再“活著”了。福貴能娶到家珍,他說是上輩子當狗吠了一輩子才換來的,那最后他所有的經(jīng)歷,又是造了什么孽才會這樣。
福貴是悲慘的但也是最走運的,余華筆下的故事現(xiàn)實到窒息,又真實到可怕,從第一個文字開始就再也出不來了,前面以“自己”為第一視角來講述自己聽故事,待老人開始講故事之后,又以老人的第一視角來描述所有的故事,讓人能夠更直觀的代入劇情,更深刻的感受故事,真的很厲害。
所以我對于這本書,只敢看一遍,不會敢再去看第二遍。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四
一個不是那么華麗的名字,一個不是那么有鮮明特色的故事。余華的《活著》只是以簡單的筆觸記錄著一個普通人的一生。簡單的語言,巨大的能量,沖擊著讀者的心靈深處,而我恰好是其中一位讀者?!痘钪啡囊灾魅斯纳罱?jīng)歷講述著人是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千鈞一發(fā)之際,我們該如何承受這萬般重量,我們又該怎樣堅強的走下去,我想文中的主人公完美地詮釋了一切。
其實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有人說“如果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我們就不會有那么多咄咄逼人的欲望?!币呀?jīng)成年的我們,不可能因為一本書而徹底改變我們?yōu)槿颂幨赖姆椒?,但它總會在潛移默化中給予我們照亮黑暗的光芒。就像《活著》,縱然是悲觀的感覺,卻在無形中告訴我們,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總要學會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第一章中,作者以“我”遇見老人而引出了福貴這一個主人公,借著福貴的描述寫出了他的一生?!拔摇痹谟龅嚼先藭r正值他開導老牛,有這樣一句話:“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老人解釋為鼓勵牛耕田,可讀到后面才明白,這都是他去世的親人的名字,不禁心酸,老人的親人一個一個離去,到最后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懷念他們。接著講到了老人少年時,家境富裕,有天有地有工廠,還有著妻子家珍,但卻是他這個敗家子,因此后來在場上敗光了家業(yè)。讀到這里,身為一個讀者心里也怨恨著,原本這么龐大的家業(yè)一念之差就全沒了,這是造了多大的孽啊,沉迷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淪落為了窮小子,還讓家人跟著遭罪,讓讀者都為他感到不齒。最可恨的是,妻子家珍懷著身孕來到賭場想制止他,卻被他打并拖出了賭場,試問這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會做出來的事情嗎?這讓我們明白,無論家里多么富有,產(chǎn)業(yè)有多少,依然敵不過一個游手好閑、沉迷花花世界的敗家子。
也許對于敗家子來說,只有真的失去,才會覺醒,才會明白生活不易,才會念得家人的好。賭輸了所有家產(chǎn),氣死了自己的父親,看著妻子離開、母親年邁、女兒乖巧可愛,才會知道自己應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好在“人之初,性本善”,福貴放棄了自己曾在意的面子,肯低下頭向賭贏了他們家的房產(chǎn)地產(chǎn)的龍二租五畝地,福貴為了母親、為了妻子、為了孩子愿意重新開始,愿意笨鳥先飛、愿意吃苦耐勞,躬耕農(nóng)田,不分日夜。本以為這將會是一個童話式美好的結(jié)局,就像福貴說的那樣“我想著我們徐家也算是有一只小雞了,照我這么干下去,過不了幾天小雞就回變成鵝,徐家總有一天會重新發(fā)起來的”。畢竟浪子回頭金不換,誰知在那個大的時代背景下,當時中國戰(zhàn)亂紛爭、貧瘠落后、動蕩不安,誰能幸免呢?福貴在給母親買藥的路上,又因為打斗被抓去當壯丁,接下來是兩年的在戰(zhàn)場后方輾轉(zhuǎn)流亡。聽過戰(zhàn)場傷兵的絕命哀嚎,見過血流成河,與好友分散,與好友生死離別。當解放了他們之后,讓他們選擇去路時,福貴選擇了回家,我第一反應是指責他為什么不能夠去抗日、去為中華民族的未來奮斗,但仔細一想,也許對于一個曾經(jīng)不學無術(shù)的紈绔子弟,沒有接受過進步的思想,能在此時想到他的至親,為他們而活已經(jīng)足夠,這對他來說已經(jīng)是質(zhì)的飛躍,能給自己的妻子兒女一個幸福的家對他來說也不是易事,對他來說一生足矣無憾了。
可造化弄人,屬于福貴的悲劇才剛剛拉開帷幕。懷著欣喜的心情回到家中,大概原想的是一家人歡歡喜喜,自己奮發(fā)圖強,而后享天倫之樂。但是迎接他的卻是女兒因病成了聾啞人,年邁的母親也積勞成疾,家中沒有一點余糧。這該是怎樣一種沖擊,又讓歸來的福貴該以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我想他是喘不過氣的,就像有座大山,但他得活著,去做這個因他而不幸的家的頂梁柱。生活如果不給你點苦難,你永遠不會發(fā)現(xiàn)他曾經(jīng)給你的是天堂。我想此時的福貴大概便是如此,然后為生計奔波。其實,即便浪子回頭金不換,也不一定換來命運的寬松。
緊接著悲劇又接連發(fā)生了,作者余華把重復的死亡寫進福貴的日常生活中,讓福貴這個被命運和時代捉弄的人,一次又一次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不得不去承受命運中這般的無奈與痛苦,從他被俘虜歸來后,本來剛剛過上好日子的聾啞人大女兒鳳霞因為難產(chǎn)死在了產(chǎn)房,留下了丈夫二喜照顧生下來的兒子苦根,然而二喜也沒有受住這般打擊,在一次工地事故中喪失性命??喔@個可憐的孩子只好福貴來照看,可是又因為窮困沒吃過好東西,在生病時,吃福貴給他做的豆子撐死了。這不僅給福貴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讓我們讀到此章節(jié)時有著出乎意料的震撼,更加彰顯了我們要活著的意義和活著的可貴。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們活下去的信念,我們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其他外物而活。
余華所寫的《活著》,是把人生的酸苦無限放大。我們生活在普通的大千世界,人生很少會像余華書中寫的那樣跌宕起伏,如此的悲劇收場。也許這就是余華先生的寓意所在,把悲劇無限放大,讓我們通過戲劇性的人生來反思自己的生命。當我們看過了福貴的衣食父母、妻子兒女、女婿外孫相繼離世,一個本來不愁吃穿的敗家子淪為了孤苦伶仃、孑然一身的垂暮老人后,我們才意識到自己生活中的煩惱是多么多么的微不足道。因為一個人的無心言語而糾結(jié)敏感,因為合作的不合意見而記恨于人,因為別人的一句批評而耿耿于懷,因為別人的優(yōu)秀美麗而心生嫉妒,這一件件在我們看來天大的事,在福貴的悲劇之下不都變成了顆粒大的小事?因此,我們更要學著看淡生活,平靜自己的內(nèi)心。
有些人說,活著如果只能是受苦,是辛勞,是痛苦,那我為什么還要活著,所以就有人選擇了自殺;但余華的《活著》卻不是如此,主人公富貴的一生,除了年輕時的放蕩歡愉外,其他都是痛苦的,就算這樣卻還是有著對生活的熱情,把生活一天天的過下去。其實,我們不應該每天抱怨著生活的不公與失落,活著就應該是我們對未來最大的盼頭。用有限的光陰,去釋放無限的價值,這不僅僅是這個時代的奏曲,更是我們?nèi)松鷣児挪蛔兊恼嬷B?;钪?,活出希望,活出價值,活出精彩。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五
—— 品《活著》之感之悟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平庸和無聊。
—— 余華 一曲悲涼調(diào),一段人生路,一段跨越新社會與舊社會的人生。
一部見證著中國社會的變遷,人民的冷暖的巨著。
書中飽含著的辛酸與痛楚,充斥的戲劇性與巧合性。讓我們真正的理解到了活著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別人。
所有的浮華終將成為樸實,“美好”的開局對應著美好的結(jié)局,開局與結(jié)局夾斥著漫漫人生路,活著與死去,闡釋著作者對生命的價值、人生的感悟。
本書以賭場里面的燈紅酒綠開場,反映了當時一潭死水的社會,人民沒有目標,終日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大家闊少們整天混跡于賭場之中度日。以一個陰晦的開局來反襯社會的暗無天日。
作者別出心載的安排了福貴的一時興起而上臺唱皮影戲則用來作為串聯(lián)全篇的伏筆,以一出皮影戲來串聯(lián)起福貴一聲的坎坷,以一出皮影戲來表現(xiàn)社會的動蕩。
從富家子弟墮落為街頭小商,和著悲涼的曲調(diào)不禁讓人感嘆世間的炎涼,命運的戲劇變化。富貴能夠承受得住這樣的命運打擊,繼續(xù)生存下去,也是有著不一般的毅力。妻子攜子歸來,是命運給他的賞賜,那本已枯澀無光的臉上也流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妻子求的是一輩子安穩(wěn)的生活,可以沒有過去的“榮華富貴”。至此,一家人過上了典型的中國家庭生活模式,男的操外,女的主內(nèi)。從敗家的少爺?shù)窖萜び爸\生再到被國民黨拉去做壯丁,福貴的生之艱辛,可見一斑,人的命運,竟不由自己掌握,卻是猶如一葉浮萍,在大時代的洪流中翻滾。福貴可以說是四十年代的人民大眾的一個縮影。
當家珍含辛茹苦的拉扯孩子長大,原以為一家人總算可以過屬于他們的幸福生活,悲劇卻接連而來。安靜的活著也只能夠是一種奢望。悲傷并沒有遠離他們,因為生活還在繼續(xù),他們還要活著,繼續(xù)面對命運對他們的殘酷。
對于那個早已遠去的時代,我們不曾經(jīng)歷,我們所能夠獲得的也只是一個歷盡滄桑的背影。但我們可以理解中國人的韌性,在這苦難的環(huán)境中,堅強的活著,不埋怨也不消沉。在動蕩社會之中,個人命運僅如螻蟻。福貴是那一輩人的縮影,他們從那樣的年代走過來,過著平凡地生活,但卻接收著命運不公平的抉擇。
在描述苦難時代的背景下,“福貴”老人也經(jīng)歷了人生所有的痛苦,當他看著一個個親人離自己而去的時候,心底實際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過來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著人生,福貴的一輩子,經(jīng)歷了身邊人親人相繼的離去,對于與至親生離死別的悲傷,唯有默默承受,歲月的變遷,漸漸磨平了苦難的痕跡,活著的信念,更是為親人而活。
只是他帶給你的人生取向。“福貴”老人其實只是廣大中國農(nóng)民的一個縮影罷了,在他們身上,遺存了太多的優(yōu)良品德,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樂觀、堅韌,正是無數(shù)像“福貴”這樣的老百姓,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那無盡的災難中挺過來,他們?yōu)閲腋冻隽颂嗵?,而得到的呢?唯剩下溫飽與一絲的憐憫。
縱觀全書,以生命的消逝、死亡的深層意義來詮釋活著,向我們展現(xiàn)了當代人的韌性,真實之中帶著哪兒一點滄桑,生老病死,聚散離合,具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路。走過了,你才能更深刻的體會活著的意義。四十年的歷程,也只是彈指一揮或滄海桑田,在無數(shù)沉默的、滄桑的面孔下,堅韌的中國人就這么無聲無息地繼續(xù)活著。余華以自己的感受帶領(lǐng)著我們在命運的長河里面行走、體驗。給予我們心靈的震撼,讓我們重新回味那一段已經(jīng)遠去的歷史。
“人生若夢,偶然的東西太多,宿命的因由構(gòu)成了整部曲調(diào)的主旋律” ,若果沒有一個個的造化弄人,整部小說也無法真正的去撼動人心。“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也許可以從側(cè)面反映出本書的另外一層含義。生活和幸存只是一枚分幣的兩面,它們之間輕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茍延殘喘也好,錦衣玉食也罷。其實有的時候并不是我們所能抉擇的,與命運抗爭的歷程中,你會看到人的渺小,所謂的成長,也只是學會習慣性的接受。
全書的結(jié)尾以福貴與饅頭的溫馨對話來回環(huán)整部小說。那是對未來的憧憬,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來,但愿命運的雙手會給他們些許慈愛,讓飽受寒冷的心靈得到本屬于他們的溫暖。
作者的筆觸跨越四十年的歷程,見證了幾度動亂變遷,縱使生活夾雜著艱辛與淚水,老百姓依然勇敢的接受。對于苦難,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xù),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假如生活沒有判定我們死刑,那么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好好活著。
命運從不曾遠離我們,
生活也終究要歸于平靜的,
活著是對我們的考驗,
也是命運的安排。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六
這本書看完有一段時間了,不想寫東西??傆X得回憶一遍內(nèi)心要陰沉好長一段時間,欲哭無淚。書名雖是《活著》,卻講述著關(guān)于死亡的故事,并且是讓主人翁福貴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死去,將這種苦難像解剖一樣地赤裸裸、血淋淋地呈現(xiàn)在你面前。讓你看到經(jīng)歷了所有的極致苦難之后,死去就是活著。
福貴年輕的時候是個地主家的敗家子,嗜賭成性。像所有的電視劇情節(jié)一樣,嗜賭的最終結(jié)局就是敗光家產(chǎn)。他的人生從此開始了像他放飛自我的青春一樣,開始一場又一場的撕心裂肺的送別。先后經(jīng)歷了父親因他敗光家產(chǎn)從糞缸上掉下來摔死;母親重病不治而亡;懂事的兒子有慶因為給縣長夫人獻血被抽血過多而死;吃苦耐勞的女兒鳳霞小時候因為生病成了聾啞人,本來嫁了個歪脖子丈夫開始了幸福的人生,卻因為產(chǎn)后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本來是城里姑娘,嫁給他之后任勞任怨,對他始終不離不棄,卻患上了軟骨病,最后因病而去;女婿二喜的出現(xiàn)可謂是福貴后半生出現(xiàn)的唯一一點喜色,卻因為在工地干活被水泥板壓死;剩下了唯一的外孫,可愛的苦根,就像名字一樣可憐,也因為吃多了豆子撐死了。生活將福貴的苦難推向了極致。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覺得作者是冷酷的,為了引起讀者的悲憤、憐憫,將福貴的生活撕裂得面目全非,猙獰不堪??墒?,最近的敘利亞戰(zhàn)爭,各種媒介用圖片、文字、影像、聲音等等,將這個國家里的普羅大眾的困難排山倒海般地推到我的面前。除了感嘆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國度,我能想到的這些可愛的人們就像福貴一樣,就是《活著》。他們不得不面對無法躲避的生活苦難,忍受疾病、戰(zhàn)爭,親人的離去,和不可知的未來。
而我也漸漸懂得,福貴是怎樣活著的。這種活著是在他人生中比肩接踵的困難中偶爾的溫情脈脈交替支撐著的。比如家道中落后家珍被岳父接回了娘家,可是半年后家珍給他生了個兒子有慶;比如瘦弱的有慶在學校的長跑比賽中居然獲得了第一名,并且老師告訴他,讀書筆記即使讀書成績不好,跑步跑的好也是很有前途的;比如鳳霞在嫁給二喜的那段日子里,倆人牽手走在回家的路上。這些簡單的快樂在莫大的痛苦面前顯得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正如你終于會明白,無論現(xiàn)時我們經(jīng)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悅,抑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xù)活著,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細節(jié)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下蒼白的結(jié)果。那個結(jié)果對現(xiàn)時的我們毫發(fā)無傷。這樣的結(jié)論是多么的冷酷無情,卻又是多么的真實。
有句話說:“上天只會給你過得去的坎”。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有如此境地??烧媸堑搅艘欢ǖ臅r間之后,我們再回過頭去看那些我們覺得痛徹心扉的那些坎,可能好多看起來其實已經(jīng)微不足道了,比如某些難以釋懷的失戀,比如不堪回首的高考失利。而那些加諸在我們身上的苦難,也會在悠悠的歲月長河中,說起來的時候云淡風輕,心里面隱隱作痛。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這個不完美的國家提供給我們的一切,少一些社會戾氣,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提醒幸福。
親愛的敘利亞的孩子們,當你們的國家遭遇苦難的時候,你們要像福貴一樣,直面慘淡的人生,敬畏生命,勇敢地活下去,因為活著就有希望。你們是國家最后的希望,是“國寶”,倘國之大器,皆化炮灰,將來國家形勢必定更加嚴峻,你們應當為你們的國家和民族“死中求生”,一往無前。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七
《活著》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它以聽別人講述的方式,描述了一個中國南方農(nóng)民的一生,恰巧,他的一生是在清朝末年到改革開放之間的時期,哈哈哈,朕康熙活了一輩子,從未碰見這樣的作品啊!
朕聽說,大清亡了,朕的大清亡了。哎,作為一個皇帝的靈魂,好說歹說閻王給了我一個回到人間溜達的機會。朕聽說,《活著》能讓人知道清亡后的生活,正巧,書店有人在翻閱,朕勉為其難地和那個人一起看。
震撼。那么小小的一本書,竟然講了從地主階級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度,國民黨征兵,優(yōu)待俘虜,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運動,三大改造,十年,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朕感受到了中國這片土地的巨大變化。朕以前總覺得朕的大清王朝無所不有,現(xiàn)在看來,是朕見識短淺,哎,若不是朕那時的高傲自大,或許,朕的大清不會亡。朕覺得,推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也挺好。
最讓朕震撼的是福貴的意志和他生活的態(tài)度。老爹因為自己欠了一大堆債后來去世了,老娘生病,自己卻不湊巧被抓去充軍,連老娘最后一面都沒見著。后來是有慶,自己的兒子,為了給自己昔日戰(zhàn)友生產(chǎn)大出血的妻子輸血,失血過多而亡,而對方是自己戰(zhàn)友,能怎樣?家珍,自己的妻子,得了軟骨病,只能不治而亡。鳳霞,自己的女兒,生孩子時,說了保大,可醫(yī)生說都平安,后來,鳳霞卻大出血而亡,我無法想象鳳霞的夫君二喜在醫(yī)院對老丈人發(fā)狂:“你聽見了嗎?我說了保大!我說了保大的!可他們卻給了我小的!”接下來是二喜,二喜在工地時被一場很不現(xiàn)實的意外害死了,現(xiàn)在,只剩下外孫苦根,那天苦根發(fā)燒,福貴給苦根退了燒就煮了一大碗豆子給苦根,結(jié)果,苦根卻因為吃得太多而脹死!就這樣,福貴的全家都死了,只剩他一個人,他一個人卻又過了十多年,活了很久很久。朕無法想象,親身送葬了自己的爹娘,妻兒,甚至外孫,他會不會覺得這些人都是被他連累的?他會不會覺得自己是災星?不知道他有沒有,他在風口浪尖上逃跑,掙扎,經(jīng)歷了不知多少斗爭,磨煉了他堅強的意志。
活著,朕最開始以為就是饒別人一命,讓別人能茍且偷生,朕,待人命如草籽,從不珍惜,可是看到了余華的《活著》,朕才知道,活著,不只是兩個字,不只是一種狀態(tài),它是一個很有力量的詞,是一種意志,是一種堅持,是一種忍受。這個詞語給人的效果不來自人的吶喊,人的語言,它來自忍受,忍受生活,忍受曲折,忍受不公,好好地活著!
《活著》,朕覺得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它講述歷史,講述歷史的冷漠無情,又講述人性,講述人類的掙扎無畏。
活著!這不是簡單的一個詞,朕也乏了累了,不知道現(xiàn)在的年輕人能不能真正地活著。
有多少孺子不可教也,朕不知道,你們這些凡夫俗子,真是粗魯?shù)搅藰O致!朕不想和你們這些賤民草包說話!朕只重視真正地人才,那些真正地英雄!真正地英雄主義應該是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依舊善良!朕的大清亡了,現(xiàn)在這一代年輕人感覺也要亡了!
哎,罷了罷了,與朕有何相干?朕去會會閻王!
朕聽說,朕的大清真的亡了,沒人活著……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八
近讀馮唐。
窗外太陽硬硬的直射,白白的光線晃眼。
打著赤膊,斜躺沙灘椅,品著馮唐的文字。有古義,有幽默,有靈氣,有俠氣。
馮唐名字取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時間易逝之意,這本散文集名《活著活著就老了》,其實馮唐當時才30多一點。以后我60歲也寫一本,書名叫《活著活著就年輕了》,好像這樣才實現(xiàn)馮唐的理想:用文字打敗時間。
一直以為馮唐是韓寒郭敬明之流,寫點不干不濕的文字,靠炒作成了文化明星。成名之后又不寫書了,整天忙其他掙錢??赐赀@本書后發(fā)現(xiàn)馮唐是有一些不同的,起碼他有要寫10本長篇小說的計劃,有寫傳世之作的野心。
以現(xiàn)在的‘成敗決定人生‘’的眼光來看,馮唐是一個牛逼轟轟的人:北大生,海龜博士,婦科腫瘤博士,麥肯錫咨詢高管,國企領(lǐng)導,公司老板等等。上蒼偏心,這樣的人偏偏還兼具才情,寫得一手妙不可言的文字。
馮唐說曾國藩是一個通才,我覺得他也算一個通才。
馮唐對他的文字極其自負,老子天下第一。能入他眼的,中國近百年只有二周一錢(周樹人,周作人,錢鐘書),二王一鐘(王小波,王朔,鐘阿誠)。睥睨常人那是無知,睥睨高手才是英雄。要寫出偉大的作品,確實需要這種自負。馮唐的偉大作品萬事具備,只欠退休時間。
馮唐的文字有自負的資本,極具靈性,有深厚功底,讀起來有韻味。例如他的名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雖是從杜牧的詩句而來,杜牧的詩句1000多年,那么多人熟悉,也沒人能化出這么一句絕美的句子來。這樣的句子還有不少,文字確實是他所長。
在這樣的文字面前,感覺自己的文字遲遲不肯出來相見,怕了羞,就像資質(zhì)平凡的女人見到了絕世美女。但要想以后寫得好,不出來是不行的,丑就丑吧,哪怕丑得天下第一?;钪钪屠狭耍竺孢€有一句,活著活著就無恥了。以后就和馮唐一樣無恥無恥:‘我仗著小學參加過作文比賽,初中寫過檢討,高中寫過情書,大學寫過入黨申請書,臉皮厚起來感覺自己也是個作家,坐在當紅寫手之間,酒來酒去,毫不臉紅’。人生要是不無恥一回,怕是永遠不能知道什么叫無恥。
為了讓自己的文字能好看一點,以后必須加強古文的修煉,重新補回缺失的幼功。
但文字終究是小技,拼文字就算能拼過今人,但能拼過宋詞嗎?能拼過《紅樓夢》嗎? 文字很重要,但不可過于沉迷。華麗炫彩的文字容易流于表面,而失其深度。
在這本書里又找到一些相近處:
例如都喜歡古龍(語文成績不好,大部分原因是古龍害的,課本下經(jīng)常夾一本古龍的小說。)金庸大俠和古龍大俠,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討論過,把金大俠比作寶釵,古大俠就是黛玉,喜歡金大俠的人更多,金大俠知識淵博、學識超群、才學無雙,我無比佩服。但就性情來說,更接近古龍,就女人來說,更喜歡黛玉,沒有道理可講。
例如都是王小波的粉絲,馮唐和小波風格很像,都是理工男出身,卻以寫字為己任,都是體制外的作家,文字幽默,充滿靈性,同時又有較強的邏輯性。
正如馮唐評小波:成也幽默,缺也幽默。馮唐成也文字,缺也文字。
幽默和文字,兩者都有個限度,都不能過,過就是貧,就是耍。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九
一個時代的兵荒馬亂總是會給老百姓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富貴是不信的,大部分的中國人在那個時代的眼影。他本身就有一種泥糊不上墻的混沌,都要他經(jīng)歷層出不窮的逃亡和失去,一次次為了活著而失去了自己的底線。
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延續(xù)萬年,就是因為有人咬著牙也能挺過來,再活個幾十年的生命的強大。生命的不息在于生命就算如此脆弱,如此飽經(jīng)滄桑,也要承受著!
即使到最后,無親無故,生命回到最初的個體,也要在田野里含著麥秸,帶著打不倒的意志,活下來。他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著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他只知道人活著就是這樣,經(jīng)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著就是這么簡單。
主人公福貴從一個有錢的愛賭愛嫖的二流子,到孤苦伶仃的一個人,經(jīng)歷了破落、貧窮、戰(zhàn)爭,一步一步失去了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另有一頭很老的牛陪伴余生。
在悲劇的人生中,他學會了珍惜,珍惜自己的妻子,妻子做的一雙鞋,最餓時老丈人省下的一小袋米,學會了寬恕,寬恕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戰(zhàn)友,獨自一人活著。
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xù)。只要活著就好,只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十
活著是一種人們追趕時間的基本姿態(tài),更是生命面臨死亡的吶喊?;钪休d了多少意義,情感和力量呢?它是生命的一種狀態(tài),更是靈魂的永恒追求。
活著是繁花落盡一片蕭瑟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關(guān)懷。當我們聽著故事的敘述者福貴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時,可以感受到他的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感受到生命在苦難中沉浮時的彷徨與吶喊。福貴的一生就像他所唱的“少年好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一樣凄涼孤苦。他年少無知時,萎靡地活著,享盡榮華富貴;他看盡生死后,麻木而樂觀地活著,無依無靠,亦無欲無求。
也許,生命本就是這樣的無常。生活充滿了許多的磨難和挑戰(zhàn),人的一生就要不斷地迎接命運的挑戰(zhàn),不斷地超越自我,不斷地積極進取,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追求活著的意義。人們盤踞生活之山,日日與兩條巨蟒摩娑盤旋,一條叫命運,一條叫死亡。福貴經(jīng)歷過大浮大沉的一生,但最終卻以一種滑稽的方式死去,昭示著高貴命運不過是人類苦苦追尋的虛妄而已,而活著是生命最有力的吶喊。
佛說:婆娑世界,眾生皆苦。婆娑即為忍受,這與余華《活著》的真諦恰恰吻合。又有詞云:人生百歲,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少,又十年皆老,都來五十載,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載中,寧無些個煩惱。
面對命運,福貴選擇與其斗爭到底,寧死不屈;面對生命,福貴選擇守護等待,頑強樂觀。其實對于死亡來說,活著也是人們強有力的吶喊和進攻。畢竟,死亡只需要一時的意氣,而活著卻需要一輩子的勇氣。
福貴的一生飽含滄桑和痛苦卻又樂觀積極。活著是福貴生命的吶喊,是他渴望天倫之樂的體觀,更是他不屈不撓的一生的寫照。
靜水流深,總有一種力量在默默中玉汝于成;細水流長,總有一種聲音沖破歲月依舊洪亮,那便似福貴生命的吶喊——活著,那般清脆卻又深意悠長。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篇十一
說真的,福貴這個人的一生太過于悲劇了,生活在那個動蕩戰(zhàn)亂文革土改的年代,看著自己的親人,老婆,孩子,孫子一個個死去,福貴經(jīng)歷了一次次刀剜肉體似的`悲愴哀痛!他是一個小老百姓,歷史上千千萬萬中的一個,而他的一生折射了中華民族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苦難創(chuàng)傷。從他的身上,從余華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變遷,一個民族的厚重感,人性的善良和韌性,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是““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p>
我們有理由相信,余華理解了人生,而福貴,也理解了人生。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而活著,就是生而為人,最偉大的力量?!八牧α坎皇莵碜杂诤敖?,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p>
當我們有一天真正看懂了《活著》,說明我們已經(jīng)真正經(jīng)歷了苦難,懂得了忍耐,扛起了責任,了解了人生。
也真正,成為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