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走向詩和遠方作文篇一
幾個月前,還沉睡在暑假悠閑中的我,突然被叫醒了,踏上了一條未知的路。不明白命運為什么把我安排到這里,似乎,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上帝在隱隱地給我指路,由不得自己主宰。一切都變得不那么熟悉了,喧鬧的街市,變得安靜了,白天與黑夜交織到一起,星星也藏了起來,我到了一個未知的世界。一切都不屬于我了,而只有那些過去了的美好的回憶,仍依稀朦朧的浮現在我的腦海里。逃離了家,逃離了城市,連繁多的人群也都從我眼里消失。心中有點凄涼、傷感,多么希望能有一個人來安慰我。走在那晚間的小路上,讓雨滴打在身上,感受那份微涼而賦有節(jié)奏的拍打。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徘徊著,忘記了路,感到自己變得渺小了,只是不起眼的一顆碎石,沒有被人注意到,甚至,我已覺得不認得自己了。
我坐在了懷仁一中的教室里,時間在我的生活里穿梭,每天的日子總是重復著,看不到盡頭。清晨,被鬧鐘吵醒后,一天的學習生活開始了,懶洋洋地打個哈欠,伸個懶腰,便緊張了起來,那種快速的節(jié)奏,已讓我忘記了累??粗兒竦膶W案和配餐,逐漸感受到生活的充實,自己的大學夢感覺漸漸清晰了,雖然還有點遠,但自己明白付出是夢想的基石。天氣越變越冷了,那殘留在樹上的枯葉被那寒風冷酷地糾扯著,誰又能彎腰拾起那散落了一地的眼淚與枯黃。
令我奇怪的是,我居然喜歡上了這里的生活,這里的時間過得很快,恍惚之間一天已結束了,那么多的事情還未完成,時間已在不經意間飛逝了。想要努力留住些什么,但它還是從指間悄悄滑過,如在平靜的水面輕輕一彈,留下短暫的一圈圈波紋,便轉瞬即逝。在這里,我的動作變得迅速了,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也學會了珍惜時間,漸漸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
清晨,第一縷溫暖的陽光灑在我身上,為我驅散了一夜的寒冷,也溫暖著我的心房。全新的一天就此開始,向著未來的遠方走去,我隱約看到了一片光輝。
走向詩和遠方作文篇二
遠方,是他的故鄉(xiāng),只是他,再也回不去了。
他天生聰慧,從小文武雙全,力大過人。他生活的朝代是秦末,那是一個腐朽的年代,各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推翻秦王朝的統(tǒng)治。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他生活在如詩如畫的江東,這里沒有被戰(zhàn)火波及,人民安居樂業(yè),可是他,怎能壓得住滿腔的豪情壯志?他跟隨他的叔父,逐鹿中原。
他能征善戰(zhàn),戰(zhàn)場上豪氣蓋世;他性情豪爽,廣交賢人義士;他有謀有略,屢出奇計破敵。很快,他們的隊伍壯大起來,更多能人謀士前來投奔,巨鹿之戰(zhàn),破釜沉舟,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他們成為了抗秦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支起義軍。后來,他的叔父戰(zhàn)死沙場,他全面接管了這支軍隊。每每打勝一場戰(zhàn)斗,他總是站在那個地方的至高點,望著遠方,心里默念著:總有一天,我會回到那里,那將是我成就霸業(yè)的一天;望著遠方,心里憧憬著:一排排身穿著黑衣黑甲的衛(wèi)士,騎著高頭大馬,簇擁著威風凜凜的自己……
可是,當他成就霸業(yè)之時,他卻忘卻了,遠方是要用一個個腳步腳踏實地向前走。他開始驕傲自滿,引兵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他妒賢嫉能,不納良言,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這些致使他眾叛親離,軍心渙散,以致屢失戰(zhàn)機,已不復當年雄風。
而反觀另一支部隊,劉邦,寬容誠信,唯才是舉,勵精圖治,欲與他爭雄。他完全被自己的成果沖昏了頭,已經忘卻了自己的本心。在一個陰雨綿綿之夜,劉邦的軍隊在烏江邊圍住他,聽著四面楚歌,看著周圍或死或傷,銳氣全無的手下,他才醒悟過來,可為時已晚。指揮部下多次突出重圍,成功后只剩下八百人。想著自己的數十萬大軍作鳥獸散,他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奈地低下了頭。
本來,他可以坐上烏江亭長的船,回到江東重整霸業(yè)的,可他,已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冷冽的風,瀟瀟的雨,他,一個人惆悵地看著那遠方——那令他朝思暮想的故鄉(xiāng),再也回不去了。含淚,拔刀,昂頭,自刎。
西楚霸王,就此隕落。
遠方,是他的故鄉(xiāng),只是他,再也回不去了。
而劉邦,消滅他的部隊后,更是勢不可擋,一統(tǒng)中國,成就了不朽帝業(yè)。
想要到達遠方的唯一方法,不是浮夸的跳躍,而是腳踏實地的拼搏!
走向詩和遠方作文篇三
一滴水足以潤活一朵花,然后美麗一個世界,一滴墨足以書寫一個字,然后成就一篇書法,一葉扁舟足以載動理想,然后駛向一個令人憧憬的遠方。
陽光流進我們的思緒,在溫暖生靈的同時帶來遠方的呼喚。我們需要一個夢,一個用陽光就可以燦爛的夢,一個足以令我們現在就動身的夢。那個夢是遠方送來的禮物,美麗動人,仿佛可以看到:
在荊棘叢中,一朵小花獨自守望;
在天山頂端,一縷陽光靜靜灑下;
在沙漠盡頭,一片綠洲默默橫臥;
那遠方就是那荊棘叢中的小花,如果想要感受它的芳香就需要劈荊斬棘;那遠方就是那天山頂端的陽光,如果想要感受它的溫暖就需要勇于攀登;那遠方就是沙漠盡頭的綠洲,如果想要感受它的清涼就要忍耐干渴。縱使忍鮮血淋淋之痛,縱使冒粉身碎骨之險,縱使耐風吹日曬之苦也無法動搖我們的決心,也無法畏縮我們前行的腳步,因為“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絕境是通向遠方的道路,天才視它為進身之價,信徒視其為洗禮之水,而弱者視其為無底深淵,越王勾踐曾面對亡國之恥,人民的辱罵似刀箭刺痛他的心,勝利者的嘲笑似棍棒擊打他的靈魂,于是越王痛定思痛,在臥薪嘗膽的痛苦中完成復國大業(yè)——到達遠方。音樂大師貝多芬面對失聰之難,艱苦的環(huán)境好似惡魔想要吞噬了他,吸血碎骨,無情的打擊好似熾熱的烈火想要焚燒他的毅力,熔化他的頑強,于是貝多芬扼住惡魔的咽喉,在打擊中浴火重生,譜寫出命運絕響——到達遠方。
無數人曾經畏懼于道路的艱難放棄了遠方,無數人曾經戰(zhàn)勝了前方道路上的困難,到達了遠方。而如今無數人正站在十字路口等待選擇,一條路是荊棘叢生卻通向康莊大道,一條路是平坦卻通向懸崖,有勇氣者,有毅力者,有智慧者會在痛苦中品嘗甘甜,在絕境中迎來希望到達遠方。駕一葉扁舟風雨中飄搖,處一所房子穩(wěn)如泰山,而扁舟卻能夠在風雨中前行,而房子只能在遠地化為灰燼。
蒼鷹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才能擁抱藍天,種子沖破土層的壓抑才能沐浴陽光,而你我只有選擇了遠方才能走向成功。
走向詩和遠方作文篇四
人生像一段旅程,旅行的途中會留下各種旅店,里面封存著過去的記憶。但時間齒輪不會停止轉動,人生亦不會隨時停止,直到他的終結,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將置身何處,而是前往何處,心中所向往的地方,便是生命最閃亮的光點。
易術在《沒有夢想,何必遠方》中說:“為夢想選擇了遠方,便沒有了回頭可走。”人生的樂譜終會停止,為何不使其在終結前釋放出最美妙的音符。佛曰:來世必然,走是偶然。何必在意挫折的插曲,他只是使你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只要心中積蓄力量,一定能到達夢想之地。楚國大夫屈原,不為富貴而明哲保身,只為獨醒于污泥之中,保持清潔之身。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為后世之所景仰;司馬遷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忍受宮刑,艱苦創(chuàng)作,終于,使得《史記》通邑大都;陶潛心向自然,摒棄官場的爾虞我詐,在田園之地留下芬芳。
這些人雖非大富貴之人,確為后世所敬仰,因為他們不為世俗所蠢動,堅持心中的永恒,到達了夢想之地。如此,前方的經歷又有何妨?世人不會看到你所遭受的,只會看到你所到達的高峰。
蘭生幽谷,不為無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掛中天,不因暫滿還缺而不自圓;桃李灼灼,不因秋節(jié)將至而不開花;江水奔騰,不以一去不返而拒東流。成功最重要的不是現在如何,而是即將攀登的山岳。
貝多芬遭受失聰痛苦,以心創(chuàng)樂,將自己留在了音樂的天堂;凡高經歷重重磨難,不忘心中的圖畫,將自己掛在了色彩的畫墻;莎士比亞,只為心之所向,從一個平凡人物成長為一代文豪,將自己寫在了歷史的書本……
因心中有那夢想之地,沙礫忍受蚌肉的摧殘,只為奉獻璀璨的珍珠天空忍受暴雨的陰霾,只為描繪迷人的彩虹;花種不懼嚴寒的蹂躪,只為書寫春天的芬芳。人生都是如此,與其碌碌無為,終其一生去往昏暗之地,不如我心永恒,向往遠方到達光明殿堂。
就像那只飛翔的海燕一樣,竭盡全力拍打翅膀,頂住暴風雨的阻擋,心之永恒,只為遠方的夢想!堅持著、奮斗著,在心中吶喊:
“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