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死水教學教案篇一
1.學生參觀聞一多紀念館。第二天早自習時,自讀聞一多簡介、作品簡介等資料。
2.準備《死水》錄音帶。
3.多媒體精選幾幅圖片:
①《紅燭》序曲聞一多頭像;
②《最后一次講演》圖片。
【課堂實錄】
同學們,昨天我們參觀了聞一多紀念館,相信大家對聞一多先生已經(jīng)有了深入的了解。今天,我們來學習他詩歌的代表作《死水》(高中《語文》第一冊第2課)。下面同學們聽一遍錄音,然后自己誦讀一遍,看我們同學有沒有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睛。
(聽一遍錄音)
(學生自讀,有的學生模仿錄音,有的學生默默體會。)
師:看到有的同學認真體會的樣子,老師真是高興,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下面請同學們自己把問題寫在紙條上,由小組長收集、整理并陳述問題。
(學生思考后,很快地交出紙條。)
師:好!現(xiàn)在開始陳述。
生1:我們二組認為,《死水》文中有一些意象很“惡心”,聞一多先生寫出這些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生2:我們五組對課文最后一句話“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不太理解。
生3:六組同學都不知道死水象征什么?
師:打斷一下,你怎么知道本詩的藝術(shù)手法是象征?
生3:課文練習中有。
師:請下一位組長!
生4:我們四組要問本詩是怎樣體現(xiàn)聞一多先生新格律詩創(chuàng)作“三美”主張的。
生5:一組的問題和二組基本一樣。
生6:三組問題和四組一致。
師:從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來看,是真的下了一番功夫,而且也正好說明昨天的參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根據(jù)活動規(guī)則“交叉請命”!
(每小組學生自由討論,時間:10分鐘。)
杜旭:我們組選擇的是“三美主張”這道題,認為本詩音樂美體現(xiàn)在每節(jié)都押韻,節(jié)節(jié)換韻,讀起來很和諧;建筑美,這首詩從第二行起,都用3+2+2+2這種音節(jié)模式,而且每行字數(shù)都一樣;繪畫美,最容易看出來,比如文中有翡翠、桃花、云霞等詞語,很華麗。
(臺下一片掌聲)
師:掌聲告訴我杜旭這個組的討論非常成功,有需要補充的嗎?
生:沒有!(齊答)
張亮:我們組討論的是詩中“惡心”詞語的作用,小組內(nèi)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那些“惡心”的詞語是聞一多先生有意創(chuàng)設的,原因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綠色臭水溝里生長的是什么樣的東西。很顯然,他是在有意引起讀者的反感,從而進行反思所表達的真實感情,我個人認為他是對舊社會的憎惡。
師:為什么是你個人認為?
張亮:有其他同學認為是失望的情緒。
呂紳:我們組討論的是死水的象征意義。我們認為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背景資料中說,他在美國留學時期寫的《太陽吟》《洗衣歌》等名篇,表現(xiàn)的是他對異國帝國主義“文明”的鄙視以及對祖國的深切思念,正當他滿懷熱情回到中國時,他才發(fā)現(xiàn),祖國已破碎不堪,昔日美麗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改變了模樣,軍閥混戰(zhàn),列強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候,他的《死水》詩集出版了,說明死水象征的應該是軍閥統(tǒng)治下的中國。
師:同學們認為三組回答得好嗎?
生:好!(齊答)
師:為什么要吝惜掌聲呢?
生:(鼓掌)
樂又龍:我們組探討的是最后一句話的表達效果。最后一節(jié)從內(nèi)容上看是全詩的總結(jié),那么請允許我把前幾節(jié)的感情作一個概括。第一節(jié),總寫死水,折射出讓人失望的情緒,如“不如”“爽性”等詞語;接著第二、三、四節(jié)作者用諷刺的語調(diào),細致地寫了“惡心”的現(xiàn)象,到了最后一節(jié),就是對前文的進一步概括“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這時作者的感情達到最高潮,于是來個干脆“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正如雪萊說的:“冬天如果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意思差不多。這就是我們組討論的結(jié)果。
(全班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講得非常好!我想把課文的感情脈絡再理一遍,第一冊總結(jié)死水的“死”不可救藥,失望;第二節(jié)從靜態(tài)描寫死水的骯臟和污濁;第三節(jié)從動態(tài)上寫死水的腐爛變質(zhì);第四節(jié)以動襯靜寫出心中的激憤,感情慢慢積累,達到最高潮“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因為詩人看透中國毫無希望,惟有腐爛一個舊世界,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找到“美的所在”。同學們應該可以體驗到詩人把對祖國的深沉的愛同對反動統(tǒng)治者的恨交織在一起,真正地體現(xiàn)了詩人高尚的愛國情操。他的呼聲宛如黑夜里一聲疾呼“黑暗世界,你才早點去吧,還我一個美麗的中國”。聞一多先生的愛國思想,不僅僅是在這首詩中有所體現(xiàn),比如,《回來了》《七子之歌》等。1949年8月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說:“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jīng)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p>
(多媒體展示《紅燭》序曲聞一多頭像)
(多媒體展示《最后一次講演》圖片)
點評:
本課的教學設計不同凡俗,學生當堂提出問題,并由學生解決問題,這需要一個經(jīng)常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大環(huán)境,更需要一位有嫻熟的駕馭課堂能力的教師。作為觀摩課的一個聽眾,我認為其成功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課內(nèi)外結(jié)合
現(xiàn)在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而學以致用是高素質(zhì)人才的基本能力。依據(jù)“家鄉(xiāng)人”這一地理優(yōu)勢,在上課之前,利用入學教育的機會參觀了“聞一多紀念館”(本校新生都要參加“學一多精神”系列活動),正好將課外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引到課內(nèi),節(jié)省了寫作背景的介紹。另外,課堂又成了學生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一個舞臺。
2.全新的詩歌鑒賞理念
“新”字體現(xiàn)在教學方法上,有的探究式教學是教師設問題,學生討論,而這節(jié)課是學生設問題,學生探討。從根本上解決了教師設的問題學生不愿意探討這一難題。而且,從課堂上看,學生對這種模式很熟悉,教師一指揮,學生就知道怎樣做,說明平時的教學確實花了一番功夫。
3.多角度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魅力
首先,教師運用簡潔、生動、幽默的語言為課堂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活潑、平等的氛圍。其次,使用一定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更形象地體會詩人的人格魅力。再次,學生主體的激發(fā)與參與,使學生能情動于衷,結(jié)合課外,真正體會到詩的音韻美、情感美,再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魅力。
死水教學教案篇二
閱讀詩歌《死水》,完成1 ~4 題。
死水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
1.“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中“絕望”一詞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何理解“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丑惡”指什么?如何理解“造出個什么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聞一多創(chuàng)作詩歌講究“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本詩就體現(xiàn)了他的“三美”主張,請舉例分析其中的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含義:無可救藥,沒有出路,對社會不抱希望。作用:是詩人對現(xiàn)實的堅決否定,表現(xiàn)了鮮明的批判精神。
2.快點爛掉吧,加速死水的滅亡,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xiàn)實的否定。
3.封建軍閥;指不會造出個好社會。
4.音樂美:每節(jié)四句,每句九字,排列整齊,各節(jié)大體押韻,雙行押韻,每節(jié)換韻,全詩節(jié)奏鮮明、和諧,具有音樂美。繪畫美:寫的是一溝發(fā)臭的死水,語言色彩卻十分鮮明,有翡翠綠、桃花紅、珍珠白,有五彩繽紛的”,鮮艷照人的”,從而顯示出油畫般的繪畫美。建筑美:全詩共五節(jié),每節(jié)四句,每句九字,排列十分整齊。
死水教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詩人聞一多及其代表作,掌握詩歌的誦讀技巧。
過程與方法:理解《死水》象征手法的運用和“反諷”手法,體會“三美”主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并感悟作者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死水》象征手法的運用和“反諷”手法
教學難點:
體會“三美”主張
教學類型:
講解型、引導型
教學方法:
講解法、引導法
教具:錄音機、粉筆
教學過程:
【導入語】
同學們,當你看到臭水溝里的一溝污水、死水時,你會想到什么?你能把它寫成詩來諷刺一種社會現(xiàn)象嗎?1925年,著名的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就以“死水”為題,寫了一首詩歌《死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聞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原名聞家驊,后改名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戰(zhàn)士。他強調(diào)新詩要具備“三美”:音樂美﹙音節(jié)﹚、繪畫美﹙辭藻﹚、建筑美﹙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勻稱﹚,作品有詩集《紅燭》和《死水》。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因怒斥特務殺害李公樸等愛國志士而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分子暗殺。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中贊揚了聞一多:“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聞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橫眉冷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不愿屈服?!?/p>
1922年,作者旅美留學,他看到了西方文明丑惡的一面,以及旅美僑胞身受的歧視和屈辱,寫下許多愛國主義的詩篇。1926年他懷著對祖國的渴念和期望從美國歸來,但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現(xiàn)實令他極為失望,他痛呼:“我來了,我喊一聲,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正是這種為現(xiàn)實所冷卻了的愛和期望,成了本詩的深層根基。
【詩歌賞析】
1、全班齊讀第一節(jié),并思考:這節(jié)中“絕望”、“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點?“不如”、“爽性”表達出作者什么情感?這節(jié)寫了死水的什么內(nèi)容?
明確:“絕望”、“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突出了死水的凝滯、完全喪失了生命力的特點;“不如”、“爽性”表達出作者對死水的厭惡,是作者的憤激之語。這一節(jié)總寫凝滯的死水,并表達了作者的厭惡。
2、請一個同學朗讀2-4節(jié),并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描繪死水的?
明確:從色彩、形狀、聲音幾個方面描繪了死水的特點。
3、作者在描繪中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呢?
明確:比喻的修辭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比喻極端丑惡的事物。
4、詩人為什么要用美好事物比喻極端丑惡骯臟的死水?
明確:這是反諷手法,以丑襯美,丑寫得越美,越引起反感,美與丑交織反差,使讀者去反思詩人要表達的真實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造成了新穎獨特的表達效果。
5、為何要寫死水的歌聲?
明確:以有聲寫無聲,反襯死水可怕的像死一般的寂靜。
6、請大家齊讀最后一段。并思考“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說明這句與開頭在結(jié)構(gòu)上構(gòu)成了什么關系?同時,“斷”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最后兩句“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暗含著什么意思?
明確:“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照應開頭,“斷”字肯定了對死水的判斷和批判,最后兩句是作者的憤激之語,真實的意圖是說:中國的社會已經(jīng)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唯一的辦法是加速它的滅亡,用新的社會來取代它。
7、全班齊讀全詩,并思考:聞一多的“三美”主張是怎么在這首詩歌里體現(xiàn)出來的呢?
明確:這首詩中,色彩鮮艷的詞匯如翡翠綠、桃花紅、珍珠白、五彩繽紛的羅綺、鮮艷照人的云霞等充分體現(xiàn)了詩歌的繪畫美;從詩歌的外形看,每句九字,每節(jié)四句,排列整齊,富有建筑美;詩歌雙行押韻,每節(jié)一韻,從內(nèi)在的韻律來看,每句四頓,富有音樂美。
8、請同學們再次齊讀全詩,并思考:本詩題為“死水”,那么,詩人就真的僅僅是寫死水嗎?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思考本詩的深層次意蘊是什么?
明確:象征手法的運用——a “死水”象征著美國社會,那是一個外表繁華,內(nèi)里充滿罪惡的社會。b 象征北洋政府。c 象征黑暗的中國現(xiàn)實。
【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聞一多的其他代表性詩作,理解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懷。
【板書設計】
總寫凝滯的死水,并表達作者的厭惡。
具體描繪
色彩:翡翠綠、桃花紅、珍珠白、五彩繽紛的羅綺、鮮艷照人的云霞。
形狀:珍珠似的白沫、小珠變成大珠、被咬破。
聲音:叫出了歌聲。
揭露“死水”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