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金屬鋁的教案 金屬鋁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篇一
一、實驗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金屬鈉與水的反應過程,了解鈉的性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并分析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觀察描述能力和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重視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和對學科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與人合作的精神。
二、實驗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鈉與水的反應現象及其分析。
難點:鈉與水的反應現象及其分析,促進學生探究學習。
三、
實驗準備實驗用品:小燒杯、小刀、玻璃片、濾紙、鑷子、酚酞、水、鈉。
四、實驗教學方法
實驗法、問題探究法、講解法
五、實驗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通過理論課上我們對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的學習,已經對鈉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那么本次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實驗將會讓大家與金屬鈉有深度的熟悉。
【實驗探究】 出示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的樣品
(學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鈉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且鈉與煤油不反應)【實驗探究】 用鑷子取一小塊金屬鈉,并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層,觀察表面的顏色;將其放置在空氣中,觀察表面顏色的變化。(同學觀察并說出現象,以及能得到哪些結論?)
結論: 鈉質軟,銀白色。
【實驗探究】向一只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然后切一小塊金屬鈉投入燒杯中,觀察實驗現象。(學生討論現象,教師歸納)浮 鈉浮在水面上,小于水的密度;
熔 鈉熔化成銀白色的小球;反應放熱,熔點低; 游 小球在水面到處游動;有氣體產生; 響 水面上有嘶嘶的聲音;有氣體產生; 紅 燒杯中的溶液變紅 ;有堿生成,naoh。
【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跟大家一起討論了鈉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保存方法等,總結如下: 1.物理性質: 色狀: 銀白色固體;熔點低;硬度小,質軟;密度 小于水而大于煤油。2.化學性質: 金屬鈉與水反應方程式 2na + 2h2o==2naoh+ h2
金屬鋁的教案 金屬鋁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篇二
《第二節(jié)
鋁 金屬材料》 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鋁的重要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實驗過程中的特殊現象,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了解鋁的廣泛應用,體會化學的實用性
二、教學重難點
鋁的化學性質
(教學過程)
(引入)[投影]生產、生活、科研中的鋁(板書)第二節(jié) 鋁 金屬材料
一、鋁與鋁合金
(展示實物)由學生總結物理性質,預測其化學性質
1、鋁的性質
物理性質:銀白色、熔點低、密度小(僅為鐵的1/3)、導電性強(僅次于銀、銅)(觀察與思考)
1、在酒精燈上加熱鋁片至紅熱后深入到盛滿氧氣的大試管中
2、小心引燃鋁熱劑(鋁粉和氧化鐵的混合物,上撒氯酸鉀粉末,用鎂帶引燃)
3、把兩個鋁片分別加到盛有2-3ml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 (板書)化學性質:(1)和活潑的非金屬反應
4al + 3o2 2al2o3
2al+3h2so4===al2(so4)3+3h2↑
(2)和酸、堿液反應
2al+6hcl===2alcl3+3h2↑
2al + 2naoh +6h2o==2na〔al(o)4〕 + 3h2↑(3)能和某些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反應
2al + fe 2o3 al2o3+2 fe
2al +cr2o3
al2o3+2cr
(思考)
1、鋁熱反應的實質是什么?(鋁作還原劑的置換反應)既然鋁的性質比較活潑,為什么鋁在空氣中較耐腐蝕?(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2、為什么鋁以及鐵制器皿可以盛裝濃硫酸、濃硝酸? (練習)《學案》
2、鋁的化合物(al2o3
al(oh)3)
(觀察與思考)在一只大試管中加入6-8ml的alcl3溶液,滴加氨水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將沉淀分成兩份:一份加鹽酸,一份加naoh溶液,觀察,得出結論
al(oh)3 + 3hcl==alcl3 + 3h2o
al(oh)3 + naoh==naalo2 + 2h2o(敘述)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的氫氧化物叫兩性氫氧化物,氧化鋁也具有類似性質,是兩性氧化物。
al2o3 + 6hcl==2alcl3+ 3h2o
al2o3 + 2naoh + 3h2o ==2 na(al(o)4)(練習)《學案》習題
3、鋁合金
(思考)
3、鋁是比較軟的金屬,為什么我們所見的鋁制品卻比較硬?
(描述)合金的組成及性質:金屬和金屬或金屬和非金屬組成的具有金屬性質的混合物。具有:熔點一般低于組分,硬度一般超過組分金屬,性能一般優(yōu)于純金屬(導電性除外)
(自讀)了解合金的廣泛用途
二、金屬與金屬材料
1、鐵的合金---鋼
(比較)
鐵---鋼---不銹鋼—特種鋼性質的不同
2、有色金屬—金、銀、銅
(閱讀)比較金銀銅性質以及用途(小結)略
金屬鋁的教案 金屬鋁及其化合物教學設計篇三
第二節(jié) 鋁 金屬材料
【教材分析】
鋁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鋁單質及其合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廣泛,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是高中階段的重要知識點,本節(jié)內容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對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認識,給他們一個更為廣闊的認識物質世界的空間,也為后面學習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打下基礎。同時讓學生了解金屬及其合金在工農業(yè)生產和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應用,認識鋁的物理、化學性質與應用之間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鋁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金屬,也是學生接觸比較多的一種金屬元素,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了鈉、鎂、鐵等金屬單質,因此,學生學起來會有一種熟悉感。
教學
過程中,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實驗、探究、啟發(fā)教學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對鋁的性質能認識得更深入、更透徹,同時,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鋁的物理性質及鋁與酸的反應,采用新舊知識對比的方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拓展的能力。對于鋁與氧氣、鋁與氫氧化鈉及鋁熱反應,主要采用的是實驗探究的方法,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最后的活動與探究是為了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以及培養(yǎng)學生通過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設置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鋁的物理性質;掌握鋁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增強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加深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方法的認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加深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鋁的還原性,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性質
難點:鋁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情況 設計意圖
通過鋁的應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入主題。
【引言】在已經發(fā)現的110多種元素中,大約有4/5是金屬。金屬在社會發(fā)展進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在歷史上都留下光輝的一頁。鋼鐵是工農業(yè)生產的基礎,即使在新材料層出不窮的今天,金屬仍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金屬,因此,了解金屬的性質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示】“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的圖片
【設問】飛船艙體的成分有什么?
【展示】身邊的鋁制品
【提問】誰還能列舉一些你見過的鋁制品?
【課題引入】鋁的性質對用途起很大作用。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探討鋁的性質。
【回答】有鋁。
【回答】包裝用的鋁箔;化學反應器;醫(yī)療器械;太陽能灶;航空航天材料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體會化學的實用性。
學生根據閱讀和觀察歸納鋁的物理性質。
通過演示實驗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
【板書】第二節(jié) 鋁 金屬材料
一、鋁的物理性質
【引導】根據課本鋁的用途和觀察說出鋁的物理性質。
【板書】顏色:銀白色;狀態(tài):固態(tài);密度:較?。粚щ娦裕毫己?;導熱性:良好;延展性:良好;熔點:較低(660.4℃)。
【提問】鋁是典型的金屬,你能推測它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追問】能否從實質分析鋁為什么可能具有這樣的性質?
【講述】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鋁的化學性質。
【板書】
二、鋁單質的化學性質
1、與非金屬的反應
【演示實驗】鋁和氧氣的反應
(1)將鋁箔在空氣中用酒精燈點燃
(2)將鋁粉灑向酒精燈火焰
(3)將鋁箔放入純氧中點燃
【引導】加熱打磨后的鋁片,發(fā)現現象不同。說明氧化鋁薄膜對鋁的保護作用。鋁粉在酒精燈上的燃燒,發(fā)現改變實驗條件會改變實驗現象。鋁易與氧結合,鋁還能奪去金屬氧化物中的氧。
【板書】4al+ 3o2=== 2 al2o
3【追問】鋁很容易與氧氣反應,為什么生活中有很多鋁制品?
【小結】鋁不但可以與氧氣反應,還能與其它非金屬單質反應。(如cl2等)
【回答】顏色:銀白色;狀態(tài):固態(tài);密度:較?。粚щ娦裕毫己?;導熱性:良好;延展性:良好;熔點:較低。
【思考】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鋁是較活潑的金屬,具有金屬的通性:與非金屬反應、與酸反應、金屬間的置換等。
【回答】化合價的角度,鋁有還原性,可以與氧化劑反應。
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分析實驗現象并討論得出結論。
書寫方程式
【實驗現象】(1)只熔化不燃燒(2)鋁粉燃燒,發(fā)出耀眼的點點星光。
(3)鋁箔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
【討論】鋁制品表面可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具有抗腐蝕性。
寫方程式:
2al+3cl2=2alcl
3引導學生學會用化學思維方式來分析問題。訓練學生類比、分析、綜合的能力,鞏固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
在實驗中發(fā)現特殊現象,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引出新知識。
通過比較引發(fā)學生認識反應條件的重要性。
鋁熱反應 【板書】
2、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演示實驗】鋁熱反應
【追問】該現象說明什么?
【設問】該反應成為鋁熱反應,鋁熱反應在實際生產中有什么應用?
【板書】(1)制備某些高熔點金屬單質
4al+3mno2 === 2al2o3+3mn
2al+cr2o3 === al2o3+2cr
(2)焊接鋼軌
2al+ fe2o3 == al2o3+ 2fe 觀察并寫出方程式,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al+ fe2o3 == al2o3+ 2fe
【實驗現象】有耀眼的白光,并有熔融物生成。
【回答】鋁可以置換出金屬,該反應放熱。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鋁的廣泛應用,體會化學的實用性。
通過學生分組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
【板書】
3、與酸反應
2al+6hcl==2alcl3+3h2↑
【思考】鋁還能與哪些酸發(fā)生類似的反應?
【強調】鋁在濃硫酸、濃硝酸中常溫下象鐵一樣鈍化,生成一層至密的氧化膜。
【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現象】鋁表面有氣泡產生;鋁片逐漸溶解;試管壁發(fā)熱;反應一開始比較慢,后來逐漸加快
【討論】稀硫酸、醋酸等,所以鋁鍋不能用來盛食醋。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進行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教育。
演示鋁與naoh溶液反應
【演示實驗】鋁與naoh溶液反應
【板書】
4、與強堿的反應
2al+2naoh+2h2o=2na[al(oh)4]+ 3h2↑
【說明】鋁是一種兩性金屬 觀察、分析實驗
【現象】鋁溶解,產生氣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總結
【總結】通過上述學習,我們知道鋁既能與強酸溶液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即鋁既具有金屬性,又具有非金屬性,是一種兩性金屬。但從氧化還原觀點分析鋁具有還原性。領悟、記錄。促進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例題】兩份鋁粉,第一份和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第二份和足量鹽酸反應。如在相同條件下放出等體積的氣體,則兩份鋁粉的質量比為。
解析:鋁分別和氫氧化鈉、鹽酸反應的方程式如下: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只要在酸、堿用量足夠的情況下,生成h2的多少決定于參加反應的鋁的多少。生成相同物質的量的h2, 消耗掉鋁的質量相同。
答案:1∶
1【課堂練習】
1、下列用途主要體現鋁的物理性質的是
①家用鋁鍋 ②盛濃硝酸的容器 ③制導線 ④焊接鋼軌 ⑤包裝鋁箔 ⑥煉鋼的脫氧機 ⑦做防銹油漆
a.①②③④ b.⑥⑦ c.①③⑤ d.②④⑥
2、下列有關廚房鋁制品的使用中,你認為合理的是
a.盛放食醋 b.燒煮開水
c.用金屬絲擦洗表面的污垢 d.用堿水洗滌
3、由鋅、鐵、鎂、鋁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的混合物10g,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產生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為11.2l,則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屬
a.鋅 b.鐵 c.鋁 d.鎂
【課堂檢測】
1、屬于鋁熱反應的是
+hcl +h2so4 +mgo +wo
32、鋁制品比鐵制品在空氣中不易被銹蝕,原因是
a.鋁的金屬性比鐵弱 b.鋁的密度比鐵的密度小
c.鋁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
d.鋁不能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
3、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燒堿溶液與小蘇打溶液反應:oh-+hco3- h2o+co2↑
b.鋁粉與燒堿溶液反應:2al+2oh-+h2o 2alo2-+2h2↑
c.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2fe2++cl2 2fe3++2cl-
d.氯氣通入冷的氫氧化鈉溶液中:
2cl2+2oh- 3cl-+clo-+h2o
4、將等質量的鈉、鎂、鋁分別投入足量的鹽酸中,完全反應后產生的氫氣最多的是
a、鋁 b、鎂 c、鈉 d、一樣多
5、除去鎂粉中含有的少量鋁粉,可選用的試劑是
a .鹽酸 b .naoh溶液 c .硝酸 d .氨水
【課后作業(yè)】課本課后
1、2.【課堂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實驗、探究、啟發(fā)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鋁的性質能認識得更深入、更透徹,增強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加深學生對“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在課堂環(huán)節(jié)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中。
【專家點評】
1、教學目標體現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三維目標要求;定位準確,符合單元教學要求以及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有利于學生發(fā)展。
2、重點、難點、詳略處理得當;在正確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特點的基礎上,合理有效地開發(fā)課程資源;教學過程安排合理、科學、和諧。
3、合理運用教具、學具及先進的教學手段。
4、課后能認真對照課標圍繞“教了什么”、“怎么教的”“為什么這樣教”進行反思,找出差距,明確整改方向和目標。
5、備課認真充分,體現規(guī)范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和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作業(yè)設計量適質優(yōu),體現鞏固性、層次性和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