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感悟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感動中國感悟感言篇一
不忘來處,銘記初心。黃文秀同志在北師大碩士畢業(yè)后,她沒有忘記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的鄉(xiāng)親父老,沒有忘記自己苦心求學走出大山的初衷,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奉獻自我。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黃文秀同志守初心、懷真情的精神,始終把人民群眾裝在心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摒棄小我意識和享樂主義思想,同人民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做廣大群眾的的貼心人。
勇于擔當,有勇有謀。百坭村是深度貧困村,初來乍到的黃文秀經(jīng)常會“碰釘子”、吃“閉門羹”,面對鄉(xiāng)親們的質(zhì)疑,她很快轉(zhuǎn)變工作思路,從幫助村民干農(nóng)活到下地種油茶,從閑話嘮家常到幫助村民申領(lǐng)扶貧貸款,這個女娃娃用真心一點一點取得了貧困戶的信任和尊敬。黨員干部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敢擔當、用真心的精神,多彎下身子傾聽,多深入基層體察,把為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只有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群眾的一切難題,才能獲得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不畏艱難,甘于奉獻。百坭村全村472戶中有195戶貧困戶,得知要到這樣一個深度貧困的村子赴任,黃文秀沒有絲毫猶豫和畏懼,收起裙子、挽起褲腿,滿懷熱情和信心奔赴脫貧攻堅的一線戰(zhàn)場。黨員干部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肯吃苦、甘奉獻的精神,在脫貧攻堅的關(guān)鍵時期堅持以民為本、吃苦在前,作風過硬、工作務(wù)實,用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詮釋共產(chǎn)黨員的擔當和作為。
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要通過學習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傳承她常懷感恩之心、不忘初心使命的為民情懷,汲取她知重負重、直面挑戰(zhàn)、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學習她扎根基層、無怨無悔的責任擔當。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來,為基層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永葆初心,牢記使命,才是對黃文秀同志的紀念。
感動中國感悟感言篇二
通過這段時間學校組織的對張桂梅先進事跡的學習,同是一名人民教師,我自感羞愧。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的教師的優(yōu)秀代表,她的事跡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展現(xiàn)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chǎn)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的事跡,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xiàn)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她工作30余年來,愛生如子,對待教育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即使被病魔糾纏也沒有一絲懈怠,仍然帶病忍受著劇烈的疼痛站在講臺,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學生,無論何時何地,心中仍然牽掛著她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
作為一名教師,很多無法做到的在張桂梅看來像是舉手投足的小事,其實不然,正因為對她來說是小事,是她心系學生,心系她的工作,無論在什么崗位,她始終一直堅守,不但自己做好,還要樹立榜樣,帶動同事一起做好教育。從她教學取得的成績證明了她對教育事業(yè)的衷心。
盡管現(xiàn)實殘酷,她先是喪夫,然后自己幾經(jīng)病魔折磨,但她始終“不忘初心”,堅持將自己的一生為教育事業(yè)作奉獻,她忘我的精神,愛學生如子,愛教育事業(yè)勝過愛自己生命的精神讓我十分崇敬。作為一名黨員的教師,盡管我一直以來也在熱愛教育事業(yè),認真對待我的每一位學生,在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但和張桂梅同志比起來,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會繼續(xù)努力,像張桂梅同志,學習她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學習她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教育崗位,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為學校的教育盡一份力,為貧困地區(qū)的教育奉獻自己的力量。
感動中國感悟感言篇三
“逆行者”這個詞最近悄然火了起來,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險情況發(fā)生時,在所有人都在想盡辦法撤離時,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著危險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誰都知道武漢是疫情重災(zāi)區(qū),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選擇逆行而上。他們與病毒作斗爭,他們與死神搶奪生命,他們用火熱的中國心書寫著大愛的文字,他們不斷地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奮斗在一線的醫(yī)生,維護社會治安的警察,堅持前方報道的記者,許多滯留武漢的異鄉(xiāng)人,甚至還在上學的學生……千千萬萬人的命運,都在這個新年對彼此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們關(guān)注著手機上的最新消息,一條條來自一線報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數(shù)字,越來越多的人被卷入這場巨大漩渦。讓人欣慰的是,更有越來越多的人請戰(zhàn)、報名,他們“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不管是抗擊一線還是支援后方,他們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勇敢負責的精神,堅守自己的崗位,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線。
奔跑著,在死神的世間與時間賽跑;穿梭著,在陽世和陰間搶救生命;堅守著,病毒不退前進的步伐不停;也逆行著,不怕困難病毒不消決不退縮!哪怕前方是萬丈懸崖,也要義無反顧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揮著鐮刀,也要從容不迫向前跑。責任,他們的肩頭,承載的是全國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他們是最普通的中國人,卻也是最偉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們是“最美逆行者”。84歲的鐘南山院士,帶領(lǐng)一流技術(shù)團隊,在前線努力工作;無數(shù)志愿者,從全國各地而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區(qū)工作人員,用實際行動筑牢基層防疫第一防線。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也正凸顯了全國人民的團結(jié)一心,我們在努力,我們再努力。
這本是一場毫無溫度的災(zāi)禍,但逆行者卻讓災(zāi)區(qū)的人們感受到世間的溫暖。2003年的非典,我們挺過來了,2013年的h7n9,我們也戰(zhàn)勝了,2020年的肺炎,肯定也會在各階層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終勝利!
武漢封城,封鎖住的是病毒的擴散,而鎖不住的,是武漢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國人民對武漢的祝福。武漢,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全國人民都在等待著,等待著病情過去,等待著武漢重新煥發(fā)生機,等待著……再去武漢吃一碗熱干面,再等一場櫻花盛開。
這世上本就沒有歲月靜好,我們所謂的安逸,其實只是因為有人在背后替我們負重前行。逆行者,是“偉大”的代名詞,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在他們的帶領(lǐng)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感動中國感悟感言篇四
感動是一種特別讓人期待的感情,因為哪里有感動,哪里就會有勇氣,就會有信守承諾,更有情也有愛。
看完了《感動中國》,我的心中五味雜陳。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排雷戰(zhàn)士——杜富國。
在邊境掃雷行動中,而對復(fù)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zhàn)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他受了重傷,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而同組戰(zhàn)友則被他掩護在身后,只有臉部受了輕微擦傷。
杜富國的傷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表示慰問。國防部評價說:“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舍已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p>
在看到視頻中那個曾經(jīng)擁有明亮如炬的雙眸,對鏡頭揚起快樂的笑臉的男人,如今卻被潔白的紗布蒙上了眼睛,兩個空蕩蕩、看上去極其不自然的袖口提醒著我他的遭遇。我的眼睛濕潤了。可他在舞臺上站著,神采飛揚地回答著主持人的問題,透過那潔白的紗布,我仿佛看到了他自豪堅定的眼神。
舍生忘死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我從杜富國身上看到了這種精神的存在,而這恰恰體現(xiàn)出了人性的光輝。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在我的腦海中不斷回放,回放,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想著想著,我不由落淚了,暗暗發(fā)誓自己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個善良勇敢的人,為身邊的人帶來溫暖。
以前的我,無論出了什么事都只知道一味地逃避責任,不懂得奉獻,也不理解奉獻。而杜富國,卻在最危急的關(guān)頭,選擇了保全戰(zhàn)友,還說出了那樣的話,對自己可能會面臨死亡這件事,毫無畏懼。也許在那一剎那,他會想到自己的伴侶,想到自己的父母,但是他最終還是毅然決然地護住了身后的戰(zhàn)友,這個決定既是為了戰(zhàn)友的安危,也是為了他所熱愛的這個國家。
“你退后,讓我來!”這短短六個字,鐵骨錚錚。一個缺了手臂的軍禮,讓億萬人為之一振,為之流淚。殘存的臂膀演繹了最神奇的誓言,消失的雙眸飄揚著最鮮艷的旗幟,用青春書寫了永恒。
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
感動中國感悟感言篇五
一個人,些許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持久性地做著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著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著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chǎn)黨員的本質(zhì)色彩!
偉大的時代呼喚著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yè)需要榜樣的引領(lǐng)。山里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xiàn)在已長的郁郁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為……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chuàng)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chǎn)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著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著焊槍,更握住著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檐。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fā)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為鏡,時時思考應(yīng)當如何對待黨的重托與群眾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