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通用8篇)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通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1 23:10:08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通用8篇)
時間:2023-12-01 23:10:08     小編:FS文字使者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guī)范.

2,正確認讀9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盡量做到有感情.

4,感悟民歌內容.

過程與方法:。

仔細聆聽課文錄音,暢談自己的所得,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多種形式,熟讀詩歌;大膽對文本內容提出質疑,多方互動,解決問題,深入感悟詩歌內容;形式多樣,感情誦讀,贊美江南的美景,共享采蓮人的快樂;邀請家長參與,親身實踐,親自分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合作探究,識記,學寫生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江南,激發(fā)孩子們熱愛江南,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積極情感.

2在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策略方法:。

播放課文錄音,鼓勵孩子們仔細傾聽,暢談所得,促使他們從整體上感知詩歌的大致內容;鼓勵孩子們大膽質疑,引領他們在問題解決中感悟詩歌內容,體味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以及人們勞動時的快樂;提供與詩歌內容和諧一致的優(yōu)美樂曲,促使孩子們很好的詮釋出江南的美景,采蓮的歡愉!鼓勵孩子們與家長一起,親身實踐,親自分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教學準備:。

1課文的錄音磁帶;。

2寫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戲曲,中間,東南西北"等詞句的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計算機課件(荷花,荷葉,蓮蓬圖);。

5與詩歌內容和諧一致的樂曲.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錄音美讀,暢談所知,引入課題.

師:先請同學們聽一首詩歌,聽完后,說一說:你聽懂了什么我們要比一比,看哪些同學聽得最認真,聽懂的內容最多.(播放課文錄音)。

生聽,邊聽邊想.

全班交流匯報.

師:同學們聽得可真認真!自己聽錄音,就能聽懂這么多的內容,你們可真了不起!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首寫江南采蓮時的景色的詩.師邊說邊板書:江南.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生齊讀課題.

二熟讀詩歌,識記生字.

(一)形式多樣,熟讀詩歌.

1生自己嘗試著讀,勾畫出認讀困難的字.

2師范讀(或聽錄音),生聽讀,重點聽認讀困難的字的讀音.

3指名大聲范讀,生小聲跟讀.

4自由讀.

5小組讀.

(二)小組合作,認讀詞句.

1師出示寫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戲曲,中間,東南西北"等詞句的小黑板.

小組互助,合作認讀詞句.

2師檢查詞句的認讀情況.

全部會認的組獎勵一面"小紅旗".

(三)合作探究,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2全班交流方法,識記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師檢查識字情況,并把東,南,西,北四個字貼在教室的相應方位上.

三質疑問難,感悟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

重點理解:。

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課件映示荷花,荷葉,蓮蓬圖,看圖描述"荷葉怎么樣",以理解"田田"的含義)。

其二,人們采的究竟是什么(結合圖理解)。

其三,魚兒們在干什么它們在荷葉間玩耍時,心情怎樣想象一下,它們會說些什么。

其四,采蓮的人們的心情如何(結合美麗漂亮的荷花,鮮嫩碧綠的荷葉,風滿碩大的蓮蓬,在荷葉間自由自在玩耍的小魚來談)。

除了這些問題,其余的問題也可以提.

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四感情誦讀,體味其情.

1依據自己的理解,看圖,自由感情誦讀,可以邊讀邊加動作(尤其是東,西,南,北等幾個方向的指示).

2指名配樂感情誦讀.

3全班配樂感情誦讀.

五合作探究,指導書寫.

1小組合作,書空交流"東,西,南,北"四個字的筆畫,筆順.

2全班交流.

3討論:"東,西,南,北"四個字怎樣寫才好看。

4自己在書上練習書寫.

5小組互評,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教師巡視,書寫規(guī)范的獎勵"小笑臉".

六課外實踐,明辨方向.

1利用早晨晨練的時間,面向太陽,說一說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別是什么方向.(邀請家長參與此項活動)。

2將親身實踐所得的結果,填寫在書中.

3全班交流.

聽課文錄音,暢談自己的所得,既可以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鍛煉他們的聽力;又能使他們從整體上感知詩歌的大致內容.同時,加之教師熱情洋溢的激勵,促使孩子們信心十足的進入新內容的學習.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1、了解孔尚任及《桃花扇》。

2、學習此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了解課文所表達的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通過對文中寫景之語朗讀分析,體會文中的思想情感。

體會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自學引導式。

1課時。

1、檢查先學內容。

2、梳理課文層次。

3、體會曲子的抒情特點,體會課文情感。

一、檢查預習。

1、學生介紹作者及《桃花扇》。

2、教師補充補充介紹相關知識。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東曲阜)人,清代戲曲作家、詩人?!短一ㄉ取饭?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實際共44出),寫明末復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成親之日,侯方域贈宮扇給香君作為定情之物。奸黨余孳阮大鋮為了拉攏侯方域,出重金置辦妝奩,被李香君堅決拒絕。阮大鋮惱羞成怒,對侯、李施加種種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揚州,投奔愛國將領史可法。阮大鋮仰仗權奸馬士英的勢力,逼迫李香君嫁給新任漕撫田仰,香君誓死不從,將頭撞破,血濺宮扇。侯方域之友點血在宮扇上畫成一枝桃花,所以稱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滅后,侯方域在棲霞山同李香君相會。這時,復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愛國將領史可法也壯烈犧牲了,他們相對嗟嘆,百感交集,懷著亡國之恨,割斷情根,雙雙出家。劇本“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侯、李愛情故事為線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獻資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動亂的社會現實,譴責了南明王朝昏王當朝,權奸掌柄,爭權奪利,置國家危亡于不顧的腐朽政治。

二、出示課堂教學目標。

1、梳理課文層次。

2、體會曲子的抒情特點,體會課文情感。

三、達標學習。

1、梳理課文層次。

(1)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2)學生概括本曲內容。

(3)教師明確本文層次: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結尾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昆生在南明滅亡后重游南京所見的凄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課文由七支曲子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昆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zhàn)后郊外的凄涼景象,為全文定下沉郁、悲愴的基調。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寫蘇昆生憑吊昔日國都的各處地方。重點寫明孝陵、明故宮的殘敗和秦淮一帶(包括長板橋和舊院)的冷落。通過對比,突出地表現了南明興亡的歷史變遷,寓寄了無限懷念故國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聲,寫蘇昆生憑吊南京,慨嘆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哀痛。結尾“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詩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全篇主旨。

2、體會曲子的抒情特點,體會課文情感。

(1)《哀江南》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請大家舉例說明。

教師總結:《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發(fā),動人心魄。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這是我國古典戲曲常用的藝術手法,它與詩歌的借景抒情有著明顯的不同。

(2)這套曲子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哀江南》就是始終圍繞一個“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發(fā)了一個愛國志士的亡國之痛。

(3)背誦曲詞,深入體會。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了清代偉大的戲曲家孔尚任《桃花扇》的結尾曲《哀江南》。《桃花扇》整體上是“借離合之情,言興亡之感”。而《哀江南》就是始終圍繞一個“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發(fā)了一個愛國志士的亡國之痛,這是《桃花扇》全劇的畫龍點睛之筆。“南洪北孔”,這是中國戲劇史上的佳話。如果可能的話,大家課外可以閱讀《桃花扇》全劇,進一步感受全劇的藝術魅力。我現在就是有一個愿望,如果我在南京工作的話,我一定和同學們一起,到課文中所涉及到的地方走一走,從課堂上的文化走向現實中的文化,一同感受南京這座古都所蘊含的魅力。

五、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完成《三維設計》。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1、認識8個生字,認識新部件,并能按筆順規(guī)則正確、工整第書寫4個生字,感受漢字美。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古詩展示的美好意境,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課件(詩文畫面)、朗讀錄音帶。

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試讀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與背誦課文。

建議課時: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1、小朋友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今天就請大家一起看動畫片?。úシ沤虾商撩谰埃?/p>

2、觀察表達,你看到了什么地方有什么?誰在干什么?

二、初讀全詩,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初讀全詩,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2、同桌相互比賽讀生字。

3、教師檢測掌握生字情況。

4、齊讀全詩。

三、再讀全詩,了解詩意。

1、抽學生讀詩句,采取不同形式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2、請學生說說想到了什么畫面,心情怎么樣。

四、指導朗讀、背誦。

1、自由練習讀詩,一邊練習讀一邊想畫面。

3、背誦詩歌。

五、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特別指導學生寫好“采”和“魚”兩個字。

魚蓮葉魚。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2、這是浩浩的長江水向東流的聲音,出示:jiang,拼讀,師范寫“江”(“江”的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工”)(生:書空)

3、誰能給“江”找個朋友,(組詞)(長江)

4、看長江流域的地圖:這就是長江,在長江的南岸被稱為江南,長江的北邊,被稱為江北。

我們張家港就在長江的南岸,而且就緊靠長江,因此,我們這里也是江南。

5、過度:我們江南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物產豐富,魚蝦鮮美,稻谷飄香,所以人們稱江南為“魚米之鄉(xiāng)”。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贊美了我們江南的荷花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3課江南(指導讀課題)

出示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自己來讀這首民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讓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來幫助一下。

2、指名讀,(請同學幫助他糾正)

3、現在我們請來了一個叔叔,聽聽他是怎樣讀這首古詩的。(聽錄音朗讀)

4、這位叔叔讀得好不好?現在就讓我們來學一學這個叔叔。

5、同桌自由讀

6、檢查,(指名讀)請同學來評一評。

7、齊讀

三、細讀課文

1、讀了這首古詩,我們仿佛看到了美麗的-----(貼荷花圖)和可愛的-----(畫小魚)

2、介紹“荷花”又叫“蓮花”,果實叫“蓮蓬”,(貼蓮蓬圖),長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蓮蓬成熟的時候,美麗的姑娘們(貼姑娘的采蓮圖)就會唱著歌兒,劃著小船,在荷花塘采蓮蓬。江南可真是個采蓮的好地方!誰來讀第一行,夸夸我們的江南。

3、指導朗讀第一句

5、指導朗讀第二句

6、在這挨挨擠擠的荷葉下,可愛的小魚在干什么呢?它們快樂嗎?為什么這么快樂?(師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師畫小魚。(師:它們一會兒游到中間、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玩得可真開心啊。)

7、表演:誰愿意也變成一條在蓮葉下游戲、玩耍的?請生表演,體會小魚的快樂。

8、指導開心地朗讀下面的5句詩。

9、小結: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有多姿的荷花,誘人的蓮子,嬉戲的魚兒,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邊讀邊表演。

四、拓展延伸

2、正因為荷花的美麗,讓許多詩人寫下了贊美它們的詩篇,老師找來了一首,(投影)指導讀一讀。

3、荷花是美麗的,我們江南還有很多更美麗的景色,下課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贊美江南的圖片或者詩歌。

五、寫字

我們的家鄉(xiāng)就是美麗的江南,作為一個江南人,我們感到驕傲自豪,所以現在我們就把這個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讓“江”字也和我們江南一樣美麗。

一、復習

1、認讀詞語:江南、采蓮、蓮葉間、東西南北

2、指名朗讀課文

3、填空:江南(),蓮葉()。魚()蓮葉():魚()蓮葉(),魚()蓮葉(),魚()蓮葉()。

二、指導背誦

1、學生集體、個別背誦

2、輕聲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三、資料展示:江南物產豐富,景色優(yōu)美,上節(jié)課讓學生收集的材料現在我們就來展示一下。

四、指導書寫:可 葉 西 魚

1、書空筆順

(出示筆順)

2、指導學生按筆順描紅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回指導。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臨寫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初步理解古詩所描述的內容、含義、并學習朗誦古詩。

2、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并愿意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3、通過朗誦感受春天江南的優(yōu)美景色。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展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內容。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幅圖片,請你們仔細看看圖上畫有什么呢?(教師注意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中的景、人物,初步理解圖片內容。)。

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你知道畫里描寫的是哪里的景色嗎?

2、小朋友這幅圖片很漂亮,描寫的是江南的景色,當你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通過感受古詩表現的江南景色之美。)。

3、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古詩,說的就是這幅畫里的事情,請你們仔細聽聽古詩里是怎么說的。

二、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古詩。

1、教師結合掛圖完整地誦讀古詩兩遍,引導幼兒了解古詩的名字,初步感受古詩中的語句。

現在老師把故事念一遍,小朋友仔細聽。

2、這首古詩叫什么名字?古詩里說了些什么?

3、教師再次完整地朗誦古詩,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古詩的含義。

古詩里說了什么?你聽懂了哪一句?它說的是什么意思?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的意思是江南是個好地方,那里的風光我曾經很熟悉。

你們還聽到了哪一句不太懂?或者是有疑問?日出江花紅勝火說的是日出時,江邊的紅花顏色鮮艷勝過火焰。春來江水綠如藍是指春天來了,江水綠如藍草。

4、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完整朗誦古詩。

5、請小朋友把書打開自己認真讀一讀兒歌。

6、請幼兒集體朗誦古詩。

三、通過討論解說,幫助幼兒進一步拓展關于這首詩的相關經驗。

剛才,你在讀這首古詩的時候有什么感受?(引導幼兒感受古詩中的江南景色之美和古詩中詩人對江南的思念之情。)。

這首古詩描寫的是江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六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感情。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朗讀、背誦課文,識字、寫字。

養(yǎng)成學生認真聽講,主動思考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投影錄音小黑板。

:兩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的意思。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習生字“江、南、魚、葉”,能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我的修改:

1、小朋友,大家喜歡學詩嗎?今天,老師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人寫的詩,詩的題目是:江南(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課題,并注音。指名讀,齊讀課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分散了識字的難度。用學生互相提醒寫字注意點的方式,把識記字形的任務交由學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師”的暗示,產生學習漢字的自信心。)。

2、在我國的長江以南,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這里是中國有名的魚為之鄉(xiāng)。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后流過。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們瞧,(出示圖)這兒就是美麗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這兒有什么?(魚、荷花、采蓮的姑娘)(荷花就是蓮花,荷葉就是蓮葉,姑娘采的是蓮蓬)。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趣,讓他們做好閱讀學習課文的準備。)。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聽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課文。

(在讀的時候,我要求學生讀一遍拼音,這一層次的設計,旨在讓學生獲得對古詩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掃清閱讀障礙。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課文中的生字。

4、指讀課文,隨機糾正字音。

5、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些句子?

6、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寫了江南的什么?

三、學習生字。

1、老師把文中的生字挑出來,你們會讀嗎?

3、說說你記住了哪個字?

4、指導書寫:江魚葉。

(1)“江”是左右兩部分,左邊三點水,右邊是個工。(組詞語)。

(2)“南”是上下兩部分,上面上個十。

(3)“葉”要注意右邊的部分。(組詞)。

(4)“魚”上面是刀子頭,田像魚身,一像魚尾。

5、學生描紅,臨寫。

課時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學習生字“可、西、北”,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讀生字。

2、揭示新課。

二、朗讀課文。

1、指讀第一行,這里的.“蓮”指的是什么?看圖:姑娘是怎樣采蓮的?

2、是啊!江南一帶的小河里、池塘里長滿了荷花,夏天蓮子成熟了,人們就乘著小船去采蓮。所以課文說——江南可采蓮。(指讀)。

3、大家看:這滿池塘的蓮葉長得怎么樣?

(1)引導學生從顏色上來說說。

(2)引導學生從形狀上來說說。

(3)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說說蓮葉的特點。

(4)這句是贊美蓮葉的,“何”可以理解為多么,蓮葉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綠茂盛!

4、美美地朗讀第一句話。

6、看圖:魚在干什么?它們是怎么游水的呢?

7、詩句里是怎么講的?(指讀)。

8、魚兒在蓮葉間游戲,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游的怎么樣?

(1)指導朗讀。

(2)比賽讀,齊讀。

(3)請學生扮演小魚活動活動。

9、連起來讀課文。

三、背誦練習、

1、老師發(fā)現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讀好詩,還能背詩呢!

自己看圖試背。表演背。(引導學生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有規(guī)律地游動)。

2、齊背全文。(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是背誦。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教師幫助學生設置臺階,從自己嘗試背誦、老師引背到表演背誦,讓學生裝體驗學習的快樂。)。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滲透教育)。

四、學習生字。

1、出示:西、可、北。

2、學生交流識記方法。

3、指導書寫。

(1)“可”字的末筆是豎鉤。(組詞)。

(2)“西”按筆順寫準確。(組詞)。

(3)“北”左右不一樣。(組詞)。

4、學生描紅,臨寫。

五、作業(yè)設計。

每個生字按正確的筆順寫三遍。

今天利用了多媒體,帶同學們學習了《江南》這篇課文。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古詩,因此我以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為主,這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重復,因此我用個各小組分開讀的方法,讓孩子們反復讀。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已經基本可以背下來了。由于生字越來越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我更多的強調注意看老師怎么寫的。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七

1、認識筆畫豎彎,會寫“西”。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一、想象情境,讀懂詩句

1、出示課文插圖,引入:

面對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用“我看到()的荷葉”說話。

引導學生說說荷葉的顏色、形狀,體會這么多又大又綠的荷葉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的情景。

老師總結:眼前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幅“蓮葉何田田”的美景。

2、教師啟發(fā)學生想象:

這茂盛的荷葉,散發(fā)著迷人清香的荷花會把誰吸引來?

采蓮姑娘撐著小船來采蓮,她們的心情怎樣?

讓我們懷著快樂的心情讀一讀這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懂詩句的基礎上規(guī)范表達。在表達的過程中想象畫面,感受情趣。

3、教師:除了采蓮姑娘,還有誰也很開心?(河里的小魚)。

你從哪句詩中讀懂的?(魚戲蓮葉中,意思是魚兒在做游戲。)

(1)教師啟發(fā)學生想象:小魚在做什么游戲,它們是怎么嬉戲玩耍的。

提供句式引導學生開展說話練習:

魚兒在荷葉間玩()的游戲,一會兒游到(),一會

兒游到(),一會兒游到(),一會兒游到()。

(2)在讀懂詩句的基礎上,讀出詩句恰當的停頓。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展開想象,以提供句式的方式,引導學生規(guī)范表達,并理解詩句“蓮葉何田田”的意思。

4、聚焦方位詞:東、西、南、北。

(1)標注東南西北方位坐標,建立直觀感受。

(2)發(fā)現詩句中的兩組相對的詞:“東—西”“南—北”。

(3)參照方位坐標指示,引導學生配上魚兒游的動作,邊做動作邊朗讀詩句。

5、分小組合作表演,背誦詩句。

二、拓展閱讀,積累知識

1、江南的美可不只這迷人的荷塘,我們繼續(xù)去觀賞吧。(教師出示圖片或課件。)

2、教師:看到這些景色,你想說什么?指名說。

3、小結:千百年來江南的美景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他們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白居易寫的《池上》。

【設計意圖】課外拓展,通過教師出示圖片,也可請去過江南的學生展示照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江南,感受江南的美麗風光。

三、指導書寫“西”

1、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字,一邊寫一邊指導學生認識新筆畫豎彎,強調書寫注意點,學生跟著書空。

2、指導學生按筆順提示描紅。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4、反饋評價:展示優(yōu)秀書寫;出示問題范例,糾正;學生繼續(xù)練寫。

江南春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八

教材分析:

本課隸屬于湘版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單元主題為《江南小曲》,重點介紹江浙地區(qū)的民間音樂。教材內容分為民歌、歌舞及器樂三個版塊,以不同領域展示江南地方音樂委婉、含蓄、流暢、細膩的音樂特點。筆者將單元劃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是一節(jié)以民歌演唱、欣賞為主的綜合課。第二課時則安排歌、舞、器樂欣賞的內容,器樂內容的選擇上除掉了古箏曲《茉莉芬芳》,而加入了代表江南器樂的代表“江南絲竹”。本課為單元第一課時,即以江南民歌為主,聽、唱江南小調的代表《茉莉花》,欣賞跟唱秧田歌《拔根蘆柴花》。旨在通過欣賞同一地區(qū)不同民歌而感受體驗其所滲透出的相同音樂特征,及其與地區(qū)地理、文化、方言的關系。《茉莉花》的教學主要在對歌曲的情感處理上,而《拔根蘆柴花》的重點則在感受江蘇方言及由波音帶來的纖巧委婉的感覺,具體見教參。

學情分析:

學生對《茉莉花》的音調應該是耳熟能詳的,但對茉莉花的演唱還需要多下功夫,同時,學生對茉莉花這一典型代表下的江南音樂也知之甚少,針對這種情況,我想“廣灑漁網,重點捕撈”,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聽到更多的代表民歌同時,也能唱好茉莉花,在唱與賞的過程里體會江南民歌風格。

教學目標:

1、感受江南民歌細膩優(yōu)美婉轉的音樂風格。

2、在聽、說、看、唱等過程中體驗方式中探究江南民歌風格。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江南民歌的風格特點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用親切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茉莉花》。

難點:《茉莉花》的情感處理、波音。

課時: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ppt、音響資料。

教學過程。

一、《茉莉花》導入。

聽清唱版《茉莉花》說說在哪聽過。

揭題:江南小曲。

二、感受江南民歌風格。

1、欣賞一組江蘇民歌片斷(無錫景、孟姜女、江蘇另一版本茉莉花)。

說說音樂給你的感受優(yōu)美/柔美/細膩/婉轉/吳儂軟語。

2、觀看幻燈片,思考:什么使江南音樂如此柔美?說說你了解的江南。

從環(huán)境、氣候、方言、風俗人情方面初步民歌的地域性特征。

師:《茉莉花》是江南民歌中一個典型的代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它。

三、演唱《茉莉花》。

1、跟琴齊唱師觀察情況,如有不對的地方,進行糾正。

2、說說歌曲所表達的感情(贊美、喜愛)。

師提問:那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演唱?

3、指導生用親切優(yōu)美的表情和聲音演唱歌曲。

師評價。

4、歌曲處理。

生自由回答,演唱,全班挑出好的版本。

點做的好的學生示范。

請學生先讀一讀,引導他們要換氣(順便解決前兩個休止符),以及可以加上力度的漸強。

齊唱、或獨唱加齊唱等方式鞏固。

(3)第三個休止符的處理。

這樣美麗的茉莉花,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你聽。

a、師聲情并茂演唱。

你有什么感覺?哪里表現出的?引導出休止符。

b、一起唱一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跟唱《拔根蘆柴花》。

師:大家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了《茉莉花》,你們想用江蘇方言來學唱江南民歌嗎?

1、初聽。

說出音樂情緒,師簡介秧田歌。

2、師唱第一段,生找出與普通話很不同的幾個字,師講解。

3、跟琴唱一段。

4、用對比法解決波音。

五、小結下課。

江南民歌是中國民歌中一顆璀粲的明珠,它婉轉優(yōu)美易于傳唱的旋律流傳于民間,甚至走向全國、飄到海外。所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學們今后做個有心人,定會聽到更多的民歌,它會帶給你更多的驚喜!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