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優(yōu)秀班主任成功教育案例分享篇一
成因分析
學習困難生是指那些由于教育方法、學習方法、心理行為失當,導致不能適應學習、學習成績低下的學生。俗話說“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須先知人”。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毫無疑
問,我們要教育、轉變學習困難生,首先要了解學習困難生。如果不了解他們形成學習困難的原因,就談不上對學習困難生的教育。
從外部因素方面來看,家庭影響不良、學校教育失誤,以及直接來自社會的不良影響,是造成學習困難生的重要原因。我們簡稱它們?yōu)橥獠俊叭蛩亍薄?/p>
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這“三因素”所產生的作用,在學生成長的各個年齡階段和各個學習階段并非都是一樣的。從縱向發(fā)展來看,學齡初期的學習困難,起初多由家庭原因引起。隨著年齡增長和年級升高,來自學校的某些不良影響才成為學生學習困難的重要原因。而社會的影響正是在這一漸變過程中乘虛潛入學生的主觀意識并且逐漸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到了這個時候,學生就特別容易接受這些不良的社會影響。因為他們在思想上已經獲得了一種主觀適應性或順應性,所以有許多不良的社會影響在他們思想和心理上一拍即合,特別起作用。在這三個因素中關鍵是學校教育、。事實表明,學校教育因素在學生有一般學習困難變?yōu)閷W習困難生或由學習困難生轉變?yōu)檎I倪^程中其決定、主導的作用。如正確、積極的學校教育占絕對優(yōu)勢;任課教師或班主任責任心強,并掌握高超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藝術等等,盡管家庭社會因素多么不利,學生變?yōu)閷W習困難的可能性就會減小。
內因即內部心理矛盾:一方面是由社會要求轉化而來的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已有心理發(fā)展水平尚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二者的對立與統(tǒng)一,構成了青少年發(fā)展的根本動力。當這一矛盾通過教育的作用和影響得到解決時,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就會過渡到一個更高級的階段,這就促進了他們心理的正向發(fā)展。反之,就會步入到學習心理發(fā)展的反面——學習困難。需要強調的是如何實現(xiàn)這一轉化。外部的社會要求只有轉化為青少年的內部需要,才能構成心理發(fā)展的內部矛盾。這就是說,對于成人的要求(社會要求),不但要使學生理解、而且要使他們接受,否則就不能轉化為他們的內部需要。
轉變方法
對于王χχ我們主要通過認知行為療法,一方面給予認知上的指導,通過特定技巧(如:畫“愿望”圖、時間算賬等),讓她樹立學習目標;另一方面,實施行為訓練,每一次留一個她肯定能完成的行為作業(yè),幫助她邊增強信心,邊進步,逐步形成良性循環(huán),改善學習習慣。通過七次會面,她有了明顯的進步,不但作業(yè)不在有母親“盯”,在班級還受到老師的多次表揚,而且有了爭取“榜上有名”的信心與決心。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在課余時間的分配上,以前以“打游戲機”為首位,現(xiàn)在能主動先考慮到做作業(yè)的時間。
轉變分析
孩子的改變,離不開母親的配合;同時在孩子改變的過程中,母親也得到了教育,并有了相應的改變:在語言上、行動中,以往總是停留在抱怨、無奈的狀態(tài)之中,而今對孩子的進步滿懷期望,并充滿信心,能夠牢記“鼓勵為主”的原則,不斷給孩子加油;而且能夠耐心的看待孩子的“過錯”,給予孩子支持與引導。用母親自己的話,健康心理咨詢,不但是幫助孩子發(fā)展的過程,也是引導我如何做母親的過程?,F(xiàn)在我從自己的實踐中,真正掌握了這條育兒原則: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咨詢重點:支持性心理治療、逐步強化鞏固訓練等等。
優(yōu)秀班主任成功教育案例分享篇二
學生:李名,性別:男。該生屬留守兒童,學習積極性不高;近期以來有缺課現(xiàn)象,學習成績下降。針對該生的情況,我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進行教育。
一、知識重要性的教育。
由于該生學習基礎不好,再加上主動性不夠。因此,必須對他進行這方面的教育。首先,引導學生認識時代發(fā)展對每個人的要求,當今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人只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才能立足社會,才能報效社會,回報家庭,才能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其次,通過成功人士的典型事例以及身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個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進取心。更為重要的是:平時對他進行學法指導。要求該生擬訂詳細的學習計劃,特別是對自己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要加以突出。幫助他糾正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不良習慣,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品質,并督促他堅持,以免半途而廢。通過一個階段的努力,該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
引導融入班級大家庭。該生較長時間生活在爺爺奶奶身邊,爺爺奶奶對他的行為管束比較嚴,加上在家庭中缺少溝通對象,因此該生的性格發(fā)展將會愈加趨向封閉和內向。我掌握了此種情況后,每學期定期家訪,加強與該生爺爺奶奶的聯(lián)系。當我與兩位老人熟悉后,通過談心的方式,含蓄告訴他們,在家庭中應多與孩子交流,一方面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動態(tài),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經驗“傳授”給孩子。通過較長時間的家訪,為該生良好性格的形成營造了一個較好的家庭背景。
在班級中,我積極鼓勵他參加班級各項活動。比如,在學校召開運動會之際,考慮到他跑步的耐力不錯,鼓勵他報名參加長跑比賽。在比賽時,組織學生拉拉隊專門為他加油喝彩。這樣,讓他的心靈逐漸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逐漸增強了融入集體的意識。平時不斷與科任教師聯(lián)系,要求他們在課內課外盡可能多的給他發(fā)言和活動的機會。 通過較長時間的努力,這位同學逐漸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另外,我還定期與該生在外打工的父母聯(lián)系,告訴他們孩子學習和生活情況,并要求他們每一個星期與孩子通一次電話,鼓勵他積極向上。
通過多方面的工作和努力,該生性格養(yǎng)成漸漸走向了正常的軌道。
三、增強人際交往意識,破取自我封閉藩籬。該生的性格有了變化以后,我著手在人際交往方面對他進行引導和教育。
該生由于較長時間生活在較為封閉的家庭環(huán)境中,缺乏正常的人際交往意識。進入新的班級體以后,加上缺乏主動與同學溝通的態(tài)度,基本生活在一個自我封閉的小小天地里。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讓他擔任小組長,并要求他一個星期把所在組別同學的思想動態(tài)和意見記錄下來,向我匯報。這樣,促使他主動與其他同學建立聯(lián)系,增強交流。該生重諾言,守信用,很快贏得了其他同學的好感和信任;別的同學不再回避他,主動與他交往。久而久之,該生從自封的藩籬中走了出來。 在此基礎上,我又逐步培養(yǎng)他的合作意識,引導他與別人合作。在與別人的合作中提高了該生的學習成績和各個方面的素質。
通過以上種種努力,該生改變了自身的許多缺點,充分發(fā)揮了自己優(yōu)點,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我并沒有就此停止,而是進一步提高他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幫助他樹立更高的目標,進入更佳的境界。
優(yōu)秀班主任成功教育案例分享篇三
案例:有個學生因與繼母拌嘴,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到了外地,身上帶的錢已所剩無幾。她的手機開著,但任何人的電話都不接。父親給她發(fā)短信說:“......浪子回頭金不換......趕快回家,媽媽肯定會原諒你的......”,她沒回信,班主任發(fā)信息說:“......如果你在外面闖蕩,太累,太難,不妨先回家來,等年齡再大些,各方面準備充足些,再出去闖蕩也不遲。如果你暫時不想回來,注意千萬要保護好自己,隨時跟我們聯(lián)系。錢不夠了,就給我個地址,我把錢給你寄過去......家長、老師、同學都很牽掛你......”她給老師回了電話,隨后坐火車回到學校。請你分析這個學生對父親和班主任的信息反饋不同的原因:
分析:父親發(fā)短信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首先,“浪子”一詞就把父親推到了女兒的對立面。女孩心里原本就對家長有抵觸情緒,“浪子”一詞無疑會刺激其敏感脆弱的神經,從而加重其逆反心理。而“媽媽肯定會原諒你的”,潛臺詞中就包含了對女孩犯錯的責怪,這很可能會增加其反感情緒,女兒選擇無視,不回短信,也就不難理解了。
接下來,智慧而充滿愛心的班主任發(fā)的信息則包含了三個層面的有效訊息:
一、設身處地毫不埋怨,心心相連溫言相勸。班主任沒有樹立批判的靶子,而是從情感入手,首先關心學生的現(xiàn)實處境?!叭绻阍谕饷骊J蕩,太累,太難,不妨先回家來,等年齡再大些,各方面準備充足些,再出去闖蕩也不遲?!睂τ谝粋€漂泊在外而又經濟窘迫的女孩而言,出門闖蕩的疲憊與艱難已略有感知,班主任的短信無疑說到了女孩的心坎兒里,這種精神的“共情”與“共鳴”能很好地打動人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戒備心理,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為接下來的進一步溝通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礎。
二、愛生如子寬容接納,貼心關懷物質支援。“如果你暫時不想回來,注意千萬要保護好自己,隨時跟我們聯(lián)系。錢不夠了,就給我個地址,我把錢給你寄過去?!鼻懊嬉痪湓捊o學生留下了選擇的余地,是對其人格的高度尊重。同時,如親人般地惦念和牽掛其在外的安全,是對學生受傷心靈的莫大撫慰。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但同時又容易感情用事,尤其是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而言,他們最渴望的莫過于身邊的成人對其發(fā)自肺腑地尊重、理解和關愛??吹桨嘀魅蔚亩绦牛氡貙W生內心會有所觸動,心里的天平自然也多多少少地向回家的方向傾斜。
三、真情呼喚暖意無限,用心溝通婉言勸勉?!凹议L、老師、同學都很牽掛你......”這一句最容易觸及學生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青春期的學生,往往把友誼看得很重,也最害
怕孤獨無依,這一句真誠的話語有力地喚醒了她回歸校園的渴望。加上有了前面的兩大鋪墊,班主任順利贏得學生的好感和信賴,融化其內心的堅冰,達成了有效溝通,學生選擇電話回復并坐火車回家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過這個案例,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對于家庭成長背景復雜的學生而言,除了要捧著一顆真摯的心去呵護之外,愛的表達方式也很重要。教育當然離不開愛,但更為關鍵的是,還要懂得怎么去愛。當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棘手問題時,不妨先放下師長的架子,換位思考,從心溝通,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德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班主任充滿理解和關切的短信如春風化雨,正是在喚醒一個迷途中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