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nèi)容感悟。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思想錄》讀后感500字 思想感言讀后感篇一
我現(xiàn)在17歲,他的文章似乎已將我的整個人生看透。他的觀點都是我所經(jīng)歷的生活的一個總結(jié)。一個又一個的相同點,一次又一次的共鳴,讓我突然懷疑,我的生活是這么的普通,以至于連他——一個生活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經(jīng)歷的人都如此了解!在他的眼前,我是一個透明的人。
其中的一段很好的表達了此刻我激動的心情:“當一篇很自然的文章描寫出一種情感或作用的時候,我們便在自己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我們所讀到的那個真理。我們往往因此而感動得要去熱愛那個使我們感受到它的人,因為他顯示給我們的并不是他自己的東西,而是我們自身的東西。”是的,我現(xiàn)在非常感動,也非常熱愛這位令我感受到自身東西的人——帕斯卡爾。
他的思想是如此的銳利,深刻。
在第一篇《人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中,有這樣一句話:“一種品質(zhì)可以在沒有另一種品質(zhì)的情況下存在,智力可能是強大而狹隘的,也可能是全面而脆弱的?!被蛟S我的理解不夠深,但由此我想到了兩種人——專才和全才,相信大家聽到這里也會發(fā)現(xiàn)這兩種人和所形容的智力有著很大的相似點?!傲?xí)慣于憑感覺下判斷的人不理解推理的過程,因為他們往往看一眼就理解,并不習(xí)慣于追求原理,反之,習(xí)慣于根據(jù)原理推斷的人不明白感覺上的事情,因為他們尋求原理,卻沒有一眼看透的能力?!钡拇_,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憑借主觀認識去判斷身邊的事物,而不會用追求原理這種需要拐彎思考的“麻煩”方式去看待問題。這就是數(shù)理思維和直觀思維——數(shù)學(xué)家和思維直觀的人的區(qū)別。
他在談?wù)撔坜q時,形容得也讓人感嘆其準確?!罢嬲男坜q輕視修辭?!边@句話應(yīng)該就是想體現(xiàn)雄辯所用的理由真實得不需要修辭來證明其正確性。然而當我看到這句話是,我再次疑惑什么是雄辯:“雄辯是以甜言蜜語說服人,而不是以權(quán)思想錄讀后感1000字威;它是暴君,而不是國王。”據(jù)布倫士維格的解釋說,國王是合法的,而暴君是非法的;說服力的權(quán)威是合法的,但雄辯的甜言蜜語卻足以敗壞人的意志。雖然他的解釋說明了帕斯卡爾是在強調(diào)雄辯的強大力量,但我開始懷疑,雄辯所用的理論其真實性。是人們用花言巧語將自己的思維“強加”于別人的心中嗎?“我們必須把自己放在聽者的位置上,在自己內(nèi)心中檢驗講話的委婉,以檢查兩者之間是否相符合,以及我們是否有把握使得聽眾完全信服于我們的講話?!边@樣看來我的理解似乎是對的又似乎是錯的。錯在不是“花言巧語”,也不是“強加”。只能說帕斯卡爾對雄辯的理解太過深刻,以至于我無法根本理解其真正含義。
在心理學(xué)的領(lǐng)域里,他也有獨到的見解?!墩f服的理由》講訴的就是如何去說服別人是最有效的,他總結(jié)到:“當我們想要有效地糾正別人并指明他犯了錯誤時,我們必須注意他是從哪方面觀察事物的,因為在那方面他可能就是正確的;我們必須承認他那方面的正確,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錯誤。他會滿足于這樣的做法,因為他看到自己并沒有錯,只是沒能全面地看問題而已?!边@里體現(xiàn)的就是對個人虛榮心的滿足。每個人都不會喜歡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也正是這一點,人們更不喜歡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那樣,自己的錯誤不在是個“秘密”,而是公開的“情報”。就像帕斯卡爾說的“人們往往更容易被自己發(fā)現(xiàn)的理由說服,而不太容易被別人腦袋里想出來的理由說服?!币虼耍f服別人發(fā)現(xiàn)、承認自己的錯誤,特別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說,那是難上加難。而帕斯卡爾提出的方法,可以說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承認對方只正確的,只是在某一小方面沒有思考嚴密罷了。等于說告訴對方,你本質(zhì)是聰明的,只是犯了個小小的錯誤。相信任誰聽了都會很高興,那么接受錯誤也變得簡單了。當然,我覺得若要實現(xiàn)這一點,對那位提出對方錯誤的人要求也十分的高,首先就要“注意對方思考問題的角度”,并有心情去慢慢地開導(dǎo)對方,相信一般人是無法做到的。也正是如此,這樣成功的情況很少出現(xiàn)。
從這些看來,其實哲學(xué)不是人們所想的那么深奧,它僅僅是對一個人一生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對一個社會常態(tài)的客觀認識罷了。是其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用更準確的語言去形容它,用更深層次的理解去看待它,僅此而已。當然,我的理解可能有些片面,但哲學(xué)就是要通過不斷的學(xué)習(xí)才能逐步逐步地去認識。相信在有了更多人生經(jīng)驗后,我對帕斯卡爾文章的理解會有全新的改變。
《思想錄》讀后感500字 思想感言讀后感篇二
近讀湖北人民出版社帕斯卡爾〈思想錄〉第二十五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感受頗深。
帕斯卡爾,法國數(shù)學(xué)家、物理學(xué)家、思想家,他的〈思想錄〉、《培根人生論》、《蒙田隨筆集》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jīng)典。
我很難想象一個人有手,沒有腳、沒有頭(因為只是經(jīng)驗才教導(dǎo)我們說,頭比腳更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沒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塊頑石或者一頭畜生了。
思想形成了人的偉大。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高貴的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此卻一無所知。
因而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能思想的葦草——我們應(yīng)該追求自己的尊嚴,絕不是求之于空間,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規(guī)定。我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會有用,由于空間,宇宙便囊括了我吞沒了我,有無一個質(zhì)點;由于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
大凡統(tǒng)治者,都喜歡他的臣民統(tǒng)一到自己的思想之下,自然,不喜歡有思想的人了。但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談何尊嚴。因為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思想形成了人的偉大。
這大概就是讀書人為什么把自己的觀點、思想,看得比生命還寶貴的原因所在吧。
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
人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
西方有句諺語:人以思考,上帝就發(fā)笑了。恕我愚鈍,至今說不好上帝為什么發(fā)笑?上帝是嘲笑人類無知,是笑人類進步了(欣慰人類成長了,開始反省思考了),還是上帝對人類不負責任?但人類不可能不思考,“我思故我在”。不思考的人可能連上帝為什么笑都會不知道,更不用說去聆聽上帝,皈依上帝。幼稚的思考是成熟的前奏,幼稚的思考總比不思考要好得多!
時下,一切都是快節(jié)奏,什么都講究速度,火車在提速,飛機在提速……連愛情都成為快餐。
也許有人會說,哪里有時間思考呀?!
誠然,科學(xué)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為人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條件,辦許多事情都已經(jīng)程式化了,不需要人們思考。然而,我不能想象人如果不思考,沒有思想,那就和一樁木頭,一塊頑石,一具行尸走肉,沒有什么區(qū)別了。那么,這個世界就太可怕了!
人是萬物之靈,人和世間萬物的區(qū)別也在于人有思想。人的尊貴就在于有思想,思想形成了人的偉大!
我認為,當下人必須慢半拍,才能有時間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見解,乃至思想。
讓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慢不來,盡可能的慢下來,慢慢來,思考啊!
《思想錄》讀后感500字 思想感言讀后感篇三
如果你不了解林徽因,而你想了解,不推薦你看這本書;
如果你了解林徽因,不推薦你看這本書;
如果你想摘錄幾句零碎的人生感悟,如果你想在微博上發(fā)幾條人生感悟,那么推薦你看這本書。
很少看書看到想要扔書的地步,很不幸,這本中招了。
這本書的封面上“林徽因傳”四個字傳遞給讀者的信息是,本書旨在客觀地描寫林徽因的生平并可能穿插著作者的些許感悟和評價。
雖然書名寫著“林徽因傳”,但卻完全沒有按照傳記應(yīng)有的邏輯和嚴謹紀實來敘事,關(guān)于林徽因的生平只是草草帶過,更多的是借林徽因的事跡來抒發(fā)作者的人生感悟。 紀實性是傳記的基本要求,大家都知道,我想本書不宜稱作“林徽因傳”。此書只是拿林徽因來吸引的讀者眼球。
百度如此介紹本書:作者用清澈的文字、詩意的筆法、全面詳實的資料,生動地展現(xiàn)了林徽因的傳奇一生。盡管作者的筆觸較為華麗,但是內(nèi)容冗長,段落之間沒有邏輯連接,雖然以“散文”為名,但沒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韻味,只是作者用華麗辭藻堆砌而成的揣測和意淫,華而不實,實在讓人難以下咽。書名嘩眾取寵,內(nèi)容華而不實。正如網(wǎng)上所傳:林徽因是一個被成功包裝的人。字里行間都能顯示出白落梅想要抒發(fā)一種對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的追求和敬仰,但是她還是不能避開世俗,跟隨著前人的脂粉俗氣,對林徽因大加褒獎和贊頌,說是奉林徽因為女神也不為過;作者又喜愛重復(fù)小詞小調(diào)來說一些玄乎飄渺的大道理,還不斷地用華麗的辭藻堆砌空洞的感悟,導(dǎo)致文章缺少內(nèi)涵,缺乏深刻。
從本書中作者的筆觸可以看出作者是向往優(yōu)美的事物的,但是也許作者本身沒有真正地經(jīng)歷過,涅槃過,沉浮過,所以沒有辦法寫出有真性情、引人共鳴的文字,相反卻只是一紙浮夸。
《思想錄》讀后感500字 思想感言讀后感篇四
平時耳聞目濡,經(jīng)常聽到各種公司大談特談“定位”,但常常聽不出所以然。最近看了艾·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勞特(jack trout)著的《定位》(positioning)一書,該書是一本改變了傳播——營銷的書。它講述了什么是定位,并提出定位是廣義的成功戰(zhàn)略,定位技巧可應(yīng)用于包括“政治、戰(zhàn)爭和商業(yè),甚至追求異性”;
時代可以分為:產(chǎn)品至上時代、形象至上時代和定位時代。在產(chǎn)品時代只需拿出“更好的捕鼠器”并且有錢去推銷它就行了,但仿效產(chǎn)品毀掉了產(chǎn)品時代。在形象時代,聲譽或者形象比任何一個具體的產(chǎn)品更加重要。但拾人牙慧的公式同樣毀掉了形象時代。在定位時代,創(chuàng)新不再是通向成功的關(guān)鍵。要想取得成功,企業(yè)必須在預(yù)期的客戶頭腦中占有一席之地。這個一席之地不僅包括企業(yè)的長處和短處,還包括其競爭對手的優(yōu)點和弱點。在定位時代,光靠發(fā)明或發(fā)現(xiàn)新東西是不夠的,甚至沒它也行,但你必須是第一個打入客戶的大腦才行。
人腦有一個針對現(xiàn)有信息量的防御機制,它能拒絕無法“計算”的信息,只接受與其內(nèi)部現(xiàn)狀相稱的新信息,其他東西則一概過濾掉。政府、企業(yè)或產(chǎn)品都需要有正確的定位。定位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要在預(yù)期客戶頭腦里占有一個適當?shù)奈恢谩?/p>
“缺乏適當定位”至今是許多本土企業(yè)及非贏利組織在競爭中的瓶頸,是營銷中的突出問題點。對于個人來說何嘗不是一個重要問題呢?
做事沒有重點,希望人人滿意,得到所有人的滿意,結(jié)果是沒有人滿意。值得做的事情非要等到盡善盡美才去做,結(jié)果很可能永遠做不成。如果你試過多次,并且偶爾取的成功,你在公司里的名聲可能會很好。我們經(jīng)常會有“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想法,卻沒想到不管是雞頭還是雞尾他終究是雞,成不了鳳凰。泰坦尼克號上最好的船員到頭來也得和最差的水手上同一救生艇,而且他還得有幸露出水面才行。我們還經(jīng)常會試圖做一些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所謂好高騖遠。這特勞特定位讀后感都可謂是定位不當。
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個正確的、遠大可行的目標。在此基礎(chǔ)上,給自己進行正確定位,并努力達到你的目標。首先,得給自己下個定義。你是什么樣的人?你得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至少要對自己能干些什么事要了解,不要以為自己能為所有的人干所有的事。人人滿意等于沒人滿意。當然,每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能力有限,這要求我們不停的審視自己,經(jīng)常給自己下定義。其次,要不停觀察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思考他的特點和利弊,看他對我們自身的發(fā)展是否有利。一個環(huán)境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能對你有利,但過一段時間又可能會抑制你的發(fā)展。環(huán)境包括社會、公司、你的上司,也包括你的朋友。對社會,我們必須努力去了解他,適應(yīng)他。公司和上司是可以選擇的,要選擇真正對你有利的。如果你上了失敗者的船,無任你多么出色都無濟于事。不要只問你能為公司和上司做些什么,要問他們能為你做些什么。朋友要多交,但光交朋友還不夠,你還要牽出友誼這匹馬,間或操練他一番,否則的話,你需要的時候,反而用不上??傊?,你必須不停的去適應(yīng)環(huán)境,使之為你服務(wù)。最后,要敢干,要有信心。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都值得去亂做一氣,要敢于犯錯誤,并勇于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后果。不打算冒風(fēng)險,不打算受到紛至沓來的非議,就不會第一個提出新點子或新概念,就很難取得成功。
個人定位和產(chǎn)品一樣,就是要在預(yù)定客戶的腦子里占有一席之地。不要在產(chǎn)品里,甚至不要在你自己的腦子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在預(yù)期客戶的頭腦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把你的想法用合適的方法表達出來,傳達給你的“客戶”,讓他們知道你的追求是什么。在他們的頭腦里給你自己定了位,就有可能把你往你希望的方向推動。
總之,你所做的一切必須為你的目標服務(wù),小不忍則亂大謀。hitch your wagon to a star!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必然會取得成功!
《思想錄》讀后感500字 思想感言讀后感篇五
孔子認為,人,特別聰明和特別傻的都很少,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處在中間,既不絕頂也不透頂。根據(jù)智力,他把人分為3種,一種是“上智”,天生聰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學(xué)習(xí)就知曉一切;一種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無論怎么學(xué)習(xí)都沒有辦法;一種是“中人”,也就是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為2種,即“學(xué)而知之”的人,通過主動學(xué)習(xí)獲取知識,第二種是“困而學(xué)之”的人,遇到自己過不去的坎,才會想起來去學(xué)。這兩種人都是需要后天的學(xué)習(xí)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論語的經(jīng)典對白中我們還可以捕捉到這樣一個詞“圣人”。圣人又是比仁人高一個檔次的了??鬃犹貏e推崇的是圣人,但是他卻不希望每個人都參照他的觀點去當圣人。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孔子覺得自己就當不了圣人,他眼中的圣人是堯舜禹那樣的先帝。首先,孔子認為,圣人必須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過是祖上發(fā)過跡,到孔子這一輩,已經(jīng)是窮困潦倒四海為家了,更談不上是什么君王。其次,圣人必須天資聰慧,不用學(xué)習(xí)就能明理明德,顯然,孔子一生都在學(xué)習(xí),做不成圣人。因此,一般人的標準到仁人這個檔次就已經(jīng)是成功了,即使不能為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樣學(xué)富五車桃李天下了。他也是這么教育他學(xué)生的。
論語中一共有105個“仁”字,那何為“仁”呢?學(xué)生問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針對性。比如他說“巧言令色,鮮仁矣”,對于溜須拍馬的人孔子最討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币酥谱约?,一切按照禮的規(guī)矩辦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币拼齽e人,承擔幫助別人的義務(wù)。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
言也仞。”孔子告訴他,說話要有分寸,三思而后言;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zhí)事近,與人忠。”這里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種德性,讓他接物處事待人都要充滿敬意和忠誠。此外,孔子還經(jīng)常將仁與智、勇相提并論?!爸钦邩匪收邩飞?。“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薄叭收弑赜杏?,勇者不必有仁?!逼鋵嵲诳鬃友劾铮收咭呀?jīng)具有了智勇兩種品質(zhì)。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比嗜耸紫纫宰鹱詯?,自己要有奮斗目標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xué)生輕易夠不著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xué)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于他們的評價卻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為“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習(xí)孔子的“仁”學(xué)理論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到實際。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講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時,總是忘不了自己將大學(xué)舍友從國外拉攏到國內(nèi)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經(jīng)歷。他說,這全是他在大學(xué)期間為他們掃地的功勞。當然,這是句俏皮話。宿舍衛(wèi)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掃,但是俞就是喜歡一聲不吭自己一個人包攬,留給大家好印象,直到他遠赴大洋彼岸找到當年的舍友時,對方還會忍不住激動地回憶起這樣一個小細節(jié)。我把它也定義為“仁”,雖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這份仁義使他
們義無反顧地跟隨俞敏洪創(chuàng)辦新東方,讓他們堅信能在宿舍里為大家服務(wù)的人,自然在事業(yè)中也虧待不了當年的兄弟。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思想錄》讀后感500字 思想感言讀后感篇六
有一個關(guān)于美人魚的童話,一位王子去大海游歷,遭遇暴風(fēng)雨掉進海里,被淹死了,海里的小美人魚用自己的靈珠救活了王子,并送到陸地,可她卻在返回海的途中遇害,必須拿回自己的靈珠才能活下去,而王子失去靈珠,就會死去。
《那片星空那片?!芬彩侵v述這樣一個人魚與人的生命故事。不同的是,本書中的人魚是美男魚,而他用靈珠救活的人,是一個普通的島民女孩。不同的是,美男魚與這個女孩相愛了。于是這個故事,成了一個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勇敢、關(guān)于生命的美麗童話。
《那片星空那片?!穼懮c勇敢,把生命中最息息相關(guān)的死亡與離別寫得鮮活。人魚男主吳居藍和女主沈螺有著不可能相伴終生、不可能執(zhí)手老去的殘酷事實,但他們都沒有因為害怕面對、害怕一人離開后的孤獨而放棄愛情,更沒有自以為是的“為對方好式犧牲”。而是他們都深刻明白“奉獻的一方需要勇氣,接受奉獻的一方更需要勇氣”,一起共同決定最終選擇。在這個觀念上,它是愛情里最美好的默契與尊重。聯(lián)想起《天龍八部》中阿朱悄悄讓喬峰殺了自己,卻沒想到她的犧牲成了喬峰一生的陰影,這樣的愛情徒留下活著的人無法彌補的自責?!赌瞧强漳瞧!穼懺谇G棘澆灌下,兩人一起陪伴走向終點,珍惜所有能在一起的時光,是多么美好勇敢。
《那片星空那片?!酚昧艘徽緯v了這個人魚與人的愛情童話,沈螺善良、普通、遇見屬于她的命運;男主神秘強大,卻有著最脆弱的缺陷。“塞翁失馬焉知非?!痹谶@對男女主身上體現(xiàn)盡致。生命的無常讓他們在生死路上收獲了一份并未料到的愛情,這份愛情比吳居藍守護生命的靈珠還要珍貴,這份愛情比沈螺在人世間所有一切還要重要。是啊,當有一天你被另外一個人放在掌心,呵護周全讓你心安溫暖 ,當有一天另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讓你比自己的還要敏感,不就應(yīng)該像沈螺吳居藍那樣,緊緊抓住愛惜嗎!
能在一篇言情小說中讀到純美夢幻的感覺,能把一個兒時的童話引渡成當代的愛情故事,能讓所有還相信愛情的人,在書中感動一份愛的意義,《那片星空那片海》做到了。“如果我的愛情是鮮花,我愿意擁抱它的美麗芬芳;如果我的愛情是荊棘,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擁抱它的尖銳疼痛。即使荊棘刺穿我的肌膚,刺進我的心臟,只要能距離他近一點、更近一點!” 書中散發(fā)出來的純美愛情觀,不正是愛情讓我們著迷欣賞的嗎!
“謝謝你出現(xiàn)在我的生命中”,已是他們彼此生命全部的感恩與幸福溫暖。是的,若能在生命的平靜、悲傷或歡樂時,感念的,都是這句話,該是一種何等的幸福啊。又何必去在乎最后的不能執(zhí)手老去呢!在有限的生命中,他們無限地愛惜過了,對生命,也是一種圓滿。
如同結(jié)局“有的人注定是恒星,即使遠離,甚至死亡,那光芒依舊留在你的星空中,照耀著你。”在所有過往的生命中,吳居藍和沈螺的愛情,彼此守護珍惜,已經(jīng)超越了整個生命的局限。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分享陪伴所有的美好,這也是永恒的意義和愛情最美好的紀念。
有限的生命里,因為有你,寧靜溫暖。
《思想錄》讀后感500字 思想感言讀后感篇七
《史記 貨殖列傳》是一篇極有政治、經(jīng)濟價值的文章。
商人,在中國古代常常是被壓制、歧視的一個階層??鬃诱f:”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士大夫以道德君子自居,對商人不屑一顧。司馬遷卻能給他們列傳,肯定他們對社會的貢獻,贊賞他們的才智。更難能可貴的是,司馬遷對人的逐利之心給與肯定,認為這是人的天性。春秋戰(zhàn)國以來,”百家爭鳴“,社會風(fēng)氣寬容、自由、開放。所以能培育出司馬遷這樣自由的思想家。
《貨值列傳》的一開篇,司馬遷就引用了老子的一段話:”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yè),至老死不相往來?!懊黠@,司馬遷是反對老子的觀點的。他說這是”堵塞人民的耳目“,是行不通的。司馬遷說的還算客氣。我倒覺得這是一種愚民政策。至于其中的”鄰國相關(guān),老死不相往來“,讓人想起了清朝的閉關(guān)鎖國政策。清朝有康乾盛世,社會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滿足于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排斥外界、自我封閉,施行”閉關(guān)鎖國“,帶來了嚴重的惡果。
第二段中,司馬遷講述了人的各種欲望。并表示道德教化是不能壓制人的欲望的。所以,司馬遷主張順其自然。司馬遷認為”最高明的辦法是聽其自然,其次是誘導(dǎo)他們,再其次是教育他們,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來)束縛他們,最愚蠢的辦法是與百姓爭利?!翱上?,后來的統(tǒng)治者,采用的都是下策。比如重視道德教化、用典章制度束縛民眾等。各種道德、各種規(guī)章制度束縛了人的思想,使得社會長期停滯不前,以致于最后遠遠的落后于西方。
司馬遷說,”人們各自以自己的才能來行事,竭盡自己的力量,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品價格低廉,商人就會把商品銷售到可以貴賣的地方;物品價格昂貴,商人就會從價格低廉的地方運來銷售。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們的本業(yè),樂于從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處流,日日夜夜而永無休止,他們不待召喚自己就趕來,物產(chǎn)不須征求而百姓們自己就生產(chǎn)出來?!斑@其實是在論述”市場“這一無形之手的巨大力量。司馬遷在兩千多年前就能了解”市場“的作用,并具備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xué)的基本思維,實在是讓人吃驚。
司馬遷對于人的逐利之心,給與了肯定。他說:”求富,是人們的本性,用不著學(xué)習(xí),就都會去追求。“對這種逐利天性的肯定,具有巨大的意義。《國富論》作者亞當斯密認為,人人追求自己的私利,能夠極大的促進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繁榮??上Ш笫赖闹袊絹碓街匾暤赖陆袒?,輕視人的逐利之心。
司馬遷后來遭遇凄慘,被漢武帝處以宮刑。這是一位專制獨裁君主對一位自由思想家的殘酷迫害。漢武帝這樣的獨裁君主,最熱衷的是權(quán)力,最痛恨的是自由。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設(shè)置內(nèi)朝,收回大臣權(quán)力。這些專制君王對思想的控制、對絕對權(quán)力的追求,是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最大障礙。而司馬遷這樣的自由思想家,是中國最寶貴的財富。
《思想錄》讀后感500字 思想感言讀后感篇八
近日讀了校訊通推薦的著名兒童文學(xué)家“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短篇小說集《再被狐貍騙一次》。這部小說集主要收錄了作家描寫狐貍、老虎、豹子這三種動物的10篇小說。我讀后感受頗深,不僅在語言方面受益匪淺,還學(xué)到了不少動物知識,對這幾種動物的生活習(xí)性也有了較深的了解:動物有感情,動物通人性,動物也懂得知恩圖報。更有趣的是悟出了與狐貍、老虎、豹子這幾種動物有關(guān)的一些俗語的來歷,現(xiàn)在總結(jié)幾條與大家分享。
為什么說“一山不容二虎”呢?這有一定的科學(xué)道理:因為老虎的食量很大,一頓可吃30公斤肉食,而一方土地上的食物資源是有限的,難以養(yǎng)活兩只成年的老虎。所有,成年虎會用殘脫的虎毛和糞便劃定自己的覓食范圍,不許同類闖入。在發(fā)情期以為的時間里,哪怕是相貌再英俊、風(fēng)度再瀟灑的虎先生闖入虎小姐的領(lǐng)地,也會遭到虎小姐的驅(qū)逐;反過來也是同樣,再漂亮的虎小姐闖入虎先生的領(lǐng)地也會遭到虎先生的驅(qū)趕。若是兩只老虎互不相讓,其結(jié)果是“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因此就有了“一山不容二虎”的說法。呵呵,動物園里一個大鐵籠里的幾只老虎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是因為它們沒有食物壓力。
為什么把語言或行為氣勢洶洶,讓人感覺不寒而栗的那種潑辣、兇悍的婦女叫做“母老虎”呢?因為在虎的世界里,雌虎要獨自承擔養(yǎng)育后代的重任。不僅要自己糊口,還要養(yǎng)家,管飽一窩虎仔,比起過著悠閑自在的貴族生活的雄虎來,雌虎的生存壓力要大得多。只有更威猛更兇狠更殘忍更無情,才能捕獲到更多的食物來養(yǎng)家糊口。所以,俗語就把潑辣、兇悍的婦女叫做“母老虎”。
漢語里“狐媚”“狐貍精”又是怎么來的呢?狐貍是一種聰慧機警,動作輕快敏捷的中小動物。它臉頰短而微微凹陷,五官清秀而潔凈,皮毛光滑漂亮,乍一看去確有蠱惑人心的媚態(tài),因而漢語里有了“狐媚”一詞,人們把賣弄風(fēng)情、妖媚迷人的女人比作“狐貍精”。雖然“狐媚”“狐貍精”都是貶義詞,但是明顯含有妒忌的成分。
為什么把膽大妄為的人叫做“吃了豹子膽”呢?為什么說“虎死威不倒”呢?又為什么說“兔死狐悲”,而不說“兔死狼悲”或“兔死豺悲”之類的呢?這里面都含有一定的動物學(xué)知識。
我想,愛讀書的你一定能從書中找到答案的!讓我們親近書本,增長智慧吧!